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教育的结合途径
2022-05-16仲莉莉
仲莉莉
摘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教育进行结合,对增强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非常直观的作用,而且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将传统文化与之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在正确三观的指导下,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成为新时代下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最终促进我国劳动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巧妙的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结合,用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实现中职生思政教育,开辟新的教育道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思政;结合途径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思政课程则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同时,中职院校也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人才的任务。但实际上,中职生往往受到中考的分流,大部分的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遭遇更多的困境,因此而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鉴于此,教师更应重视思政教育,开展好思政教育,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此,首先应当结合传统文化,建设全新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完善中职思政教学活动。
一、结合传统文化,建设全新课程
在保证中职思政教育与我国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教育大纲要求相统一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当结合传统文化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全新的校本课程。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将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因素与具体的教育内容进行对接,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现代化的应用价值,使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
例如,教师想要在思政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便可以在教学工作当中引进《论语》、《礼记·大学》等传统经典,借助这些传统经典,向学生传递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论述,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对职业道德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仁义礼智信”,使学生明荣辱,知廉耻。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拓展。比如,《礼记·大学》当中的经典片段:“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从中看到中职生在未来步入劳动阶段后,应当采用怎样的劳动态度,以此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不断加强实践。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用现代化的语言去解释这些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时间,开展经典诵读
在思政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课前时间,组织学生去诵读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读物。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共同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并借此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当中。不仅如此,在课后,教师同样可以借助此类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并使经典诵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通过习惯的培养,中职生就能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形成踏实肯干的行事风格。同时,也能够借助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从古代贤人的身上学会感恩,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另外,在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也能够形成坚定的信念,同时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构筑精神家园。通过此类活动,中职思政教育所要向学生传递的内容,就能够深深的刻入学生的脑海当中,并随着学生年龄和社会乐理的不断提升与积累,形成自身的素质,并贯彻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当中。
三、有效结合课堂,完善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教育工作时,应当经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将传统文化、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开展具有清晰逻辑,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岗位教育、职业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形成影响。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经典,如古诗词、古文等,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并要求学生在每次學习之后书写学习体会或读书心得。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便能够非常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对思政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进行有效调整。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进行结合。在讲解具体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事例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促使学生辩证的看待和思考思政课程当中的内容。同时,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能进一步创新,而且有助于更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借助传统文化和中职思政课程的结合,能够对学生的三观形成产生非常直观的效果,教师应当不断进行实践,并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完成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盛玉良.浅析立德树人视角下中职思政教学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0):147-148.
[2]田巧玲.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政教育课堂中的融合[J].文化产业,2021(2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