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验为抓手,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2022-05-15刘飞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体验小学语文

刘飞飞

摘 要:习作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它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重要指标之一。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重要体现,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习作内驱力;扩展学生写作素材,增加写作广度;实施互相评改机制,提升习作修改能力;提供习作发表平台,增强写作信心。

关键词:习作教学;体验;小学语文

2021年7月21日,国家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如何提质增效就成为摆在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这也对老师们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写作应当感情真挚,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独特感受及真切体验。但据笔者观察,很多农村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生搬硬套现象严重。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意识薄弱。农村父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太重视,较少购置课外书给孩子,就算阅读,也是在教师再三要求敦促下勉强读完,在班级里,可以按时完成教师阅读任务的少之又少。二是电子产品挤占学习时间。由于长期外出打工,为了方面和孩子们联系,家长们会为孩子购买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大部分农村学生自制力差,回家就是上网刷短视频,玩电子游戏,长期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加上知识面窄,写作时,就会表现为无从下手;或是因为自身语言匮乏无法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或是写出来的习作也如同味如嚼蜡,让人提不起阅读兴趣;更有甚者,直接就抄作文完事。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著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习作内驱力

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一语道出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把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起来呢?活泼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相关体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中,首先学生提前一个礼拜在纸上画一个同班同学的画像,接着正式上课时给投影画像,随后对自己画的人物进行介绍,最后全班猜猜画像里的人是谁。这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表达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

二、扩展学生写作素材,增加写作广度

每学期,教科书安排的习作次数一般是八次。但要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还远远不够。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生活,才是最大的习作素材库。例如四年级上册习作教学《连续观察日记》,学生在课上可以说出自己喜爱的植物的名字,但对于植物的颜色、大小、姿态很难说具体,说清楚。这也说明,即使身处农村,但如果没有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也是对自己周身的事物一无所知。于是,那一节课,我让学生拿着笔记本,走出课室,来到我们学校的大榕树下,让学生亲自触摸掉在地上的大榕树叶子,手拉手量一量树干的大小,看看榕树上寄居了那些植物,听听榕树上小鸟的叫声,学生在结束体验后,写作思路顿时被打开,写作也水到渠成。这个事情给我的启发是学生写日记迫在眉睫。写日记是一个很好记录生活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要注意,日记的内容可形式多样,除了写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写社会发生的新闻热点,村里的家长里短,校园的多彩生活,阅读时候的点滴心得感悟,另外,还可以给日记配上插图和照片,留下光影书画记录,让日记鲜活起来。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不必过于追求字数的长短,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插上写作的翅膀,翱翔自己习作园地。

三、实施互相评改机制,提升习作修改能力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习作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机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习作中认识到学生的习作现状,一般来说皆由语文教师承担习作评改的任务,但当老师耗时已久,呕心沥血的把评改成果给学生时,学生往往很难认真审视自己的习作中的不足,这是因为教师的评价标准的制定都是个人的行为,长久以往,他们习惯了教师包揽习作评改的一切,不再真正的思考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习作水平也就难以提高,基于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真正修改习作,提高习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具备参与感。新课标要求要通过多种习作评价引导学生的修改意识,学会修改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习作水平,写自己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改、集体评改、教师评改三种途径去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自我评改

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对于在习作他们最为熟悉,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每一次完成习作的时候,要多读几遍自己的文章,认真检查自己的文章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添字漏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学生的这种自我评改的行为,有利于锻炼观察能力,培养修改的好习惯。

(二)互相评改

互相评改作文,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成果交给自己的同学评改,但是由于受目前学生的习作水平能力的限制,他们只能模糊地看出大致问题,却很难着手去修改。这时候,教师实施互评互改,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擅长写作的同学的热情,但对于不擅长写作的同学反而是致命的打击,长期以往,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这种互评互改务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教给学生评改方法,并在班里和学生共同讨论习作的评价标准,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针对习作的遣词造句、文章内容等给予共同的修改意见,并及时用修改符号做好标记,添加修改意见。通过这种互评互改的方式,学生的记忆尤为深刻,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教师评改

在经过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后,教师仍然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把关。毕竟学生的评价还是很稚嫩的,他们打心里是信赖老师的。因此,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积极评价的方式对待学生的习作修改,这个评价可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无论哪一种方式,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和理解自身在习作学习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要给与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面对这样习作中存在的困难挑战,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写作。另外,当习作评改结束后,教师要在班上交流此次习作中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再次反思习作的不足之处。

四、提供习作发表平台,增强写作信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称“期望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进而使该情境产生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这也启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一言一行的重要性,现如今,微信、钉钉群早已成为搭建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把修改后的习作于家长进行分享,又或者利用班级的公开栏,展示佳作,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赞美。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

五、结语

总之,改变农村小学生习作现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家校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内外合力,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237.

[3]衣萍. 小学体验式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体验小学语文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