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

2022-05-14偶春姚侠妹王泽璐蒋重敏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赋值人居权重

偶春,姚侠妹,王泽璐,蒋重敏

(1.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阜阳 236037;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合肥 230022)

城市化扩张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相对落后,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地域特色逐渐消失,保护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乡土文明与乡风民俗迫在眉睫[1]。农村人居环境景观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资源,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应建立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2]。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缺乏经济投入、政策引导以及村落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与乡土人文特色时常被忽略,导致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对地域文化挖掘不深入,大量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出现统一化、雷同化等现象[3]。如何更好地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景观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在景观建设中形成“千村一面”“千镇一面”的现象,国内众多学者已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开展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但在类型上多为构建乡村旅游开发、景观美学、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等方面,而从文化传承的视角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评价较少[4]。

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更好地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土文化修复及振兴,基于文化传承视角构建适宜地域性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评析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分析皖北地区乡村多元文化分类体系和基本特征,系统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评价体系和理论框架,挖掘适宜农村人居环境中特色化、多样化的乡村景观元素,并对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因子进行确立与分析,明确各因子在农村文化景观建设中的影响程度、同一维度因子间的强弱关系和上下级指标之间的协作关系,为皖北及其类似地区建立特色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 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影响因子确立

1.1 思路和方法确立

影响因子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走访与调研、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进行综合考量后确定。

文献分析。通过多种查阅方式,搜集与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影响因子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通过整理、分析和归纳,初步得出多元文化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景观的相关影响因子[5]。

实地走访与调研。选取皖北地区近几年建设较好的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并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交流,综合分析村落文化对当地人居环境景观的影响因素,并对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首先,通过向园林、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士咨询,筛选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影响因子;其次,向行业专家进行咨询,经过讨论和筛选确立影响因子;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为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以及相关评估工作提供数据参考[6-7]。

1.2 影响因子的筛选分析

由于目标影响因子难于精确化,在具体分析时以科学性为前提、可操作性为基础、相关理论为依据,征求专家意见,提出农耕生产、自然景观等23个影响因子(见表1)。

表1 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影响因子

基于上述适宜性影响因子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评价,分成三个步骤:第一,研究分析和计算得出影响因子权重;第二,确定影响因子界定赋分标准;第三,计算适宜性。

1.3 适宜影响子重确立

在确定因子权重时,首先通过园林、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咨询确立准则层和影响因子层,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把不能量化的因子转化为可量化因子进行研究。本研究假设评分坡度是沿着直线线性变化,通过问卷调查确立因子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矩阵。此方法能够科学分析同一层级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程度及同一层级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1.3.1 层次分析法(AHP)的应用

第一步: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需要依据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影响因子体系,通过对园林、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士和行业专家问卷调查形式,得出同一层因子对上一层相关因素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结果,进一步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应满足:

式(1)中,Aji=1,且Aji=1/Aji,表示对于Ak而言,元素Ai、Aj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值。Aji取值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Aji的标度方法

分别用ai(i=1,2),bij(i=1,2,j=1…10),表示A、B各因子的权重:

式(2)中,∑ai=1,∑b1j=1,∑b2j=1,∑bij=1,取值愈小,说明该因子在该层的重要性愈弱;取值愈大,说明该因子在该层的重要性愈强。

第二步:依据构造的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其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比上一层次某一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具体方法如下。

w和λmax根法的计算方法,相对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再通过一致性检验确认能否进行层次单排序,即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第三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由于λ需要连续依赖于ai,λ比n大的愈多,A的不一致性愈严重,用CI计算代表一致性指标,CI愈小,说明一致性愈大。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愈大,引起的判断误差愈大。因此λ-n数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A的不一致程度。一致性指标定义为CI=0,表示完全的一致性;CI接近于0,表示满意的一致性;CI愈大,不一致愈严重。一致性指标定义为:

为衡量CI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式(3)~(4)中,判断矩阵的阶数与随机一致性指标RI有关,一般情况下,矩阵阶数愈大,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也愈大(见表3)。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

1.3.2 指标权重确定以上述因子体系为基础(如表1),根据A层次因子相对O层次因子的重要性,对A层次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判断值,构建对应的判断矩阵(见表4);同理,对B层次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对应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其因子权重。

表4 M(O~A)判断矩阵及因子权重

以表1中上述因子体系为基础,对第二层判断矩阵A~B层,根据B层次因子相对A层次因子的重要性,对B层次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判断值,构建判断矩阵M(A1~B)、M(A2~B)、M(A3~B)、M(A4~B)、M(A5~B)、M(A6~B)、M(A7~B)、M(A9~B)、M(A10~B),再经过计算得出各因素权重值,进行一致性检验,发现CR<0.1,说明判断矩阵具有一致的满意性。根据A、B层因子在各自上一层因子中的权重,计算得出各因子相对O层因子的总权重,最后构建因子权重体系(见表5)。

表5 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影响因子体系权重

2 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

本文已完成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影响因子分析及评价体系构建,但并不是最终目的,还须确定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前期的因子分析,得出指标权重只是对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和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各指标权重确立适宜性影响因子的赋值标准才是该研究领域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

2.1 赋值原则

2.1.1 系统性原则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的制定,要系统地考量农村人居环境景观的组成成分、未来适宜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影响,再提出合理的赋值标准,同时每一项影响因子的赋值都要遵循此原则,以通过系统的赋值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2.1.2 科学性原则遵守科学性原则,研究结果才能用来指导社会活动。在评价体系影响因子层的赋值过程中,须全面考量每个因子在影响乡村文化景观建立的过程中有何具体作用,并明确这些作用在各个影响因素中的地位,综合考虑后再赋予适合的数值。

2.1.3 层级性原则根据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不管是各层级维度之间,还是每个层级不同指标之间,都呈现梯度递进式的关系;同理,在给每个层级或者一个维度的不同指标赋值时,也要满足这一梯度递进式的原则。

2.1.4 区域性原则由于每个村落的地理区位、文化主成分、环境特点等情况不同,因此在对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遵循区域性原则,决不能笼统的考虑赋值问题,这些赋值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普适性。

2.2 农村居环景观设适性影因子值标

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对适宜性影响因子的赋值标准如表6所示。

表6 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

3 计算适宜性评价分值

3.1 适宜性评价总得分公式

在对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影响因子打分完成后,按照权重关系计算得出适宜性评价的最终得分。

式(5)中,F表示适宜性最终得分,fb1表示影响因子得分,wb1表示影响因子权重。

3.2 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评价结论

本研究适宜性影响因子的赋值标准分为五个层次,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对应的赋值分别为9~10、7~9、5~7、3~5、0~3。根据适宜性评价总得分公式,得出最终分数。

4 结论

4.1 建立科学、客观、有效的适宜性影响因子体系

首先,从多元文化景观元素入手,深入分析农村特色人居环境景观的特征,经专家咨询选定因子;然后,再通过归纳分析确立因子,对因子进行系统性罗列,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最后,研究分析各因子的作用,明确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大小、同一维度因子彼此之间的强弱关系和上下级指标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广大农村建设多元化的人居环境景观,提供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总体框架。

4.2 计算村人环境观建适宜影响子体权

由前述计算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因子体系权重表(表5)可以得出,五个准则层对目标层(农村文化景观建设适宜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农村物质文化(A1)>农村非物质文化(A2)>农村设施完善度(A5)>农村建设规模(A3)>农村产业园(A6)>农村交通可达性(A4)。农村物质文化(A1)准则层中,农耕生产(B1)>人文景观(B4)>历史文化(B3)>聚居生活景观(B6)>史迹(B7)>自然景观(B2)>林业景观(B5);农村非物质文化(A2)准则层中,民间工艺(B11)>民间文艺(B10)>历史记录(B9)>民风民俗(B8);农村建设规模(A3)准则层中,农村水体面积(B13)>农村面积(B12)>农村绿化面积(B14);农村交通可达性(A4)准则层中,农村出入口(B16)>农村周边道路(B15);农村设施完善度(A5)准则层中,农村旅游景点(B18)>农村休闲绿地(B17)>农村娱乐设施(B19)>农村教育设施(B21)>农村体育设施(B20);农村产业园(A6)准则层中,农村工商业(B23)>农村农副产业(B22)。

4.3 完成宜性响因赋值准

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层级性的原则,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表。后期对某一具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进行适宜性分析与评价,仅需根据该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如实按照适宜性影响因子赋值标准进行逐一赋分,通过计算适宜性最终得分(公式5),从农村人居环境景观建设适宜性影响因子体系权重表(表5)中查找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出适宜性最终得分F,即能判断出该农村目前的人居环境景观适宜性等级。

4.4 景观宜性价体对农人均境特文化观建的指

以皖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建立适宜性影响因子体系权重和影响因子赋值标准,计算某地区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最终得分,其得分大小反映了该地区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的景观建设现状,同时也直观反映出该农村人居环境对文化景观建设的迫切程度。计算适宜性最终得分的过程,能够反映出每个乡村哪些传统村落文化较为突出,可为后期不同乡村进行文化景观建设时,紧扣村落文化核心、建设特色农村文化景观提供参考。另外,该适宜性评价体系用于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景观评价时,需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村落文化景观体系的建立都要系统地分析该地区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切忌生搬硬套。本着科学的态度,笔者建立的评价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体系的准则层和影响因子层仍需通过大量实际数据验证,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实践探究,为未来研究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和支撑。

猜你喜欢

赋值人居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权重常思“浮名轻”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