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预制板道床散铺施工工艺研究

2022-05-12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预制板铺轨基底

吕 超

(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1)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的轨道结构形式日趋多元化。传统的轨枕埋入式道床因需现场进行道床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质量和进度往往难以控制。而预制板道床参考高速铁路板式道床施工经验,通过预制场统一预制轨道板,运输到临时铺轨基地,现场散铺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与基座装配形成整体道床[1],大大节约总工期,同时有效保证质量,降低运营后的维修成本。

本文围绕深圳地铁16号线预制板道床进行施工工艺研究。在地铁地下隧道轨道施工中,引进了先进的轮胎式铺轨设备,优化了传统“人工散铺”工艺,通过“机械化”的科学施工组织,利用土建盾构井周转材料,采用轮胎式设备进行无轨化预制板铺设施工[2-3],确保铺轨施工节点工期,为后续电气化施工提供提前进场条件。

2 项目背景

2.1 工程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6号线工程施工总承包轨道一工区轨道工程起于大运站(含),止于同乐村站(含),共计13站12区间。设计里程范围:正线及配线CK10+000~CK26+286.809(双线),共计约32.57 km(单线铺轨公里);龙城公园停车场,共计约9.8 km;龙城公园停车场出入段线CZK0+000~CZK0+805.065(左线)、CYK0+000~CYK0+808(右线)共计约1.61 km(单线铺轨公里)。主要施工任务包括轨道工程(含辅助线)及相关附属工程。

2.2 预制板道床结构形式

预制板道床根据不同减振等级分为:普通及中等减振预制板道床、高等减振预制板道床、特殊减振预制板道床。普通及中等减振预制板道床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四层:基底层、自密实层、土工布层、预制板层;二者区别在于使用普通扣件还是中等减振扣件。高等减振预制板道床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四层:基底层、自密实层、减振垫层、预制板层;特殊减振预制板道床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基底层、钢弹簧层、预制板层[4-5]。

2.3 施工组织筹划

深圳地铁16号线设计铺轨基地2处(数码城站铺轨基地、龙东村站铺轨基地),由于这两座车站土建工期严重滞后,为保证铺轨节点工期,结合现场调查土建实际施工进度,拟增加8处散铺基地(大运、大运北、回龙埔、龙城中路、龙平、双龙、停车场出入线、龙东村大里程盾构井)。因该标段施工的16号线龙岗段为路中设站,土建需封堵部分盾构井进行交通导改为出入口开挖创造条件,故部分散铺基地仅1条线上方预留盾构井,根据散铺基地下料口预留情况、区间长短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施工组织。

3 施工方案比选

3.1 倒铺基底倒铺板

倒铺基底倒铺板在轨道板散铺施工中工效最高、适用性最强,但铺轨条件要求高(要求紧邻散铺区间的两边车站均预留盾构下料口),满足条件的散铺基地对铺设区间的长短没有要求,具体组织如图1所示。

图1 倒铺基底倒铺板示意

用汽车吊将道床基底钢筋、模板从盾构井1(以下称1)垂直运输至结构底板,用叉车、炮车等将施工材料、周转材料水平运输至隧道区间,从盾构井2(以下称“2”)向1散布。

基底钢筋绑扎、模板支立自2向1方向施工,在2左、右线下料口处设下料槽,利用轮胎式混凝土罐车自2向1反向浇筑基底混凝土。基底施工材料运输、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形成流水作业[6],且无交叉施工,各工序之间影响小,待基底先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开始从2下放预制板向1方向布设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

3.2 正铺基底倒铺板

在地铁铺轨施工中,往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基本都不会满足区间两头都预留盾构井的条件,只在散铺基地处预留左、右线盾构井或只预留其中一条线的井口,这样需根据区间隧道的长度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一般以1 km为界,长度大于1 km的区间采用正铺基底倒铺板,具体组织如图2所示。

图2 正铺基底倒铺板示意

用汽车吊将道床基底钢筋、模板从散铺基地盾构井垂直运输至结构底板,用叉车、炮车等将施工材料、周转材料水平运输至隧道区间散布[7]。

基底钢筋绑扎、模板支立自散铺基地向隧道区间内进行,在盾构井左、右线下料口处设下料槽,利用轮胎式混凝土罐车自盾构井向区间浇筑基底混凝土。基底施工材料运输、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形成流水作业,且无交叉施工,各工序影响最小。因区间长度较长(大于1 km),预制板用轮胎式铺轨车运输效率不高,且轮胎式罐车充电后续航里程不长,故待基底浇筑完成后,利用小型运板车水平运输预制板,运输自区间隧道终点向盾构井倒布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

3.3 正铺基底正铺板

在地铁铺轨场地条件受限,只在散铺基地有盾构井,且区间长度较短(小于1 km)时,轮胎式地铁铺轨车运输效率及充电续航里程足够,采用正铺基底正铺板的组织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正铺基底正铺板示意

用汽车吊将道床基底钢筋、模板从散铺基地盾构井垂直运输至结构底板,用叉车、炮车等将施工材料、周转材料水平运输至隧道区间散布。

基底钢筋绑扎、模板支立自散铺基地向隧道区间内施工,在盾构井左、右线下料口处设下料槽,利用轮胎式混凝土罐车自盾构井向区间浇筑基底混凝土。待基底浇筑一段距离且满足强度后,开始利用轮胎式地铁铺轨车水平运输预制板,预制板粗调、精调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

4 关键施工工艺

4.1 测量控制点布设

地铁铺轨工程正线及出入段线一般采用CPⅢ测量控制网,土建单位主体结构初步验收完成后,组织测量人员对区间、车站轨行区范围进行CPⅢ布设,预埋CPⅢ棱镜螺栓,螺栓预埋孔应吹扫干净确保无灰尘,用植筋胶锚固螺栓[8]。根据站后各专业线缆支架、疏散平台、信号支架等位置(如图4所示),综合考虑棱镜预埋高度,预埋要求按表1执行。

图4 CPⅢ测量点位置与站后专业支架位置示意

表1 CPⅢ测量点埋设要求

CPⅢ控制桩布设完成后,测设采集每个桩点数据,根据第三方交接的控制点测设CPⅢ桩位点数据,形成测量成果,报经第三方及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测。

4.2 基床底层施工

4.2.1 施工放样

根据调线调坡图、铺轨综合图,首先放出基底模板边线、基底伸缩缝线,预埋定位、高程控制钢筋[9]。以普通轨道板为例,直线段尺寸为(4.7×2.3×0.2)m,曲线段尺寸为(3.5×2.3×0.2)m。基底放线时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调查,遇有结构主体伸缩缝时,提前测出主体伸缩缝位置,轨道板伸缩缝与主体结构伸缩缝对齐。

(2)遇特殊地段如现浇段、人防门、区间废水泵房等位置,提前测出其位置里程,基底利用伸缩缝在该位置处断开。不能布设整块预制板时,提前与设计单位沟通调整现浇段长度,确保基底伸缩缝对应为整块板缝,伸缩缝需在10 cm板缝内,严禁落到板下。

(3)设计图纸基底宽度为2.3 m,实际施工时不可能做到零误差,若按2.3 m施工,将出现一边预制板悬空现象,且自密实工装安装无处落根,故设计联络、图纸会审时要提出基底宽度方向多浇筑5 cm。

4.2.2 基底钢筋与模板施工

按照每个区间的不同道床形式、直曲线等加工钢筋,加工完成后按类别堆放标识清楚,严禁混用。绑扎成束,从下料口吊至隧道底板,利用叉车、炮车、地铁铺轨车散布。

绑扎完成后进行固定,因门型筋起到基底与自密实层连接作用,自密实层厚度只有9 cm,门型筋过高预制板精调时放不下来,过低影响自密实灌注混凝土通过及起不到连接作用,且基底钢筋至基底混凝土顶面较大,故需保证顶面钢筋保护层,这样混凝土垫块高度不够,采用预埋钢筋与基底钢筋焊接固定,固定时每2 m每断面设置2道,焊点靠近门型筋处,确保门型钢筋外漏尺寸符合要求(一般在5~7 cm)。基底钢筋绑扎如图5所示。

图5 预制板道床基底钢筋(单位:mm)

模板支立位置每边比基底宽出2.5 cm,且牢固、平顺,位置正确不松动。模板安装质量要求:位置偏差不大于±5 mm,垂直度允许误差±2 mm。注意模板支立竖直不可垂直隧道壁,否则会造成基底宽度偏向一边,预制板悬空。

4.2.3 基底混凝土浇筑

预埋钢筋头每5 m一道(或两块预制板基底9.8 m/2道),放出基底混凝土面用胶带缠裹做标记。混凝土面浇筑时拉线控制标高。基底混凝土垂直方向标高误差要求为0~-5 mm,不能有三角坑。

4.3 预制板道床施工

4.3.1 预制板配板

根据铺轨综合图及土建结构缝、废水泵房球墨铸铁管实际里程编制布板表,现场依据布板表施工。一般地段扣件高度38 mm,中等减振地段扣件高度58 mm,需注意基底混凝土顶面标高[10]。

按照配板表选择板型,按布板表顺序布设预制板,布设前安装自密实层钢筋网片。注意曲线地段过渡板的方向布设,横向箭头表示板的布置方向,竖向箭头表示预制板超高方向,布设时需核实防止板厂标错方向,如图6所示。

图6 曲线地段预制板道床布板示意(单位:mm)

4.3.2 预制板安装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基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掌握现浇段里程及预制板型号(P4700、P3500、P4750、P3550),在两段现浇段区间内合理布置预制板位置。如预先布置好的预制板与现浇段距离大于0.5 m,可增加现浇段长度;如小于0.5 m,可提前调整板缝距离,消除多余量。板缝设计量100 mm,板缝允许调整量为±10 mm。基底设计长度分别为9.6 m(P4700预制板)和10.8 m(P3500预制板),测量出每块板边线(弹墨线如图7所示),用轮胎式地铁铺轨车将预制板按照基底板边线粗放到位,安装精调抓,用CPⅢ测量控制精调至设计方向、高程,最后安装反力架[11]。

图7 预制板布设放样示意

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需单独建仓,浇筑前试验人员需检查搅拌站清仓情况,调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自密实混凝土进场后试验人员做3个试验确定混凝土性能,扩展度3~7 s内680 mm,L型填充比≥0.8,J环障碍高差<18 mm。满足要求后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4.4 扣配件安装、轨道铺设

预制板灌注完成后,扣配件吊至隧道区间统一安装,待机铺基地交接后,从机铺基地利用轨道车将钢轨运输至预制板铺设完成待铺轨的区间,利用卸轨工装进行钢轨铺设,安装弹条隔3上1,待焊轨完成后,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复核,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个别点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12]。

5 结束语

本文以深圳地铁16号线地下隧道预制板道床施工为背景,通过对现场不同散铺工况的调查,选择相应的施工组织形式,结合预制板特性达到无轨化铺轨施工目的。在快速、有效地完成铺轨施工任务的同时,为站后系统设备安装提供提前作业条件。

猜你喜欢

预制板铺轨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年内开通运营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改良技术研究
中老铁路铺轨顺利到达景寨隧道 铺轨进度超95%
连续平板式筏板基础承台预制板施工技术研究
太原地铁铺轨作业用上新型轮胎式铺轨机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浅析地铁工程铺轨机低位顶升快速变跨施工技术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桥梁设计与施工的一些问题之探讨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