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符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5-12赵雅婷
赵雅婷
(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一、基本体系
信息符号设计课程是一门开设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方向大二第二学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共40个课时。
通过信息符号设计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图形符号的运用能力,应用图形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创造。本课程以图形符号设计为核心内容,重点讲述信息符号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应用信息符号的使用原则及流程与方法,进行专项训练及独立综合性主题作品创作,课程通过讲授、实训等环节,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信息符号相关知识。
课程目标主要围绕几个点要点:(1)识别信息符号的运用载体与传播途径;(2)识别信息符号的不同类型和构成要素;(3)应用图形语言进行有目的的图标创作;(4)应用信息符号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进行专项训练;(5)探究信息符号的准确传播价值,关注信息符号的媒介传播途径。
教学内容包括五个大的章节:
第一章:信息符号的基本概论。阐述信息符号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章:符号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的符号发展情况及特点,包括原始岩画中的图形符号、文字的起源与图形符号、古代器物中的图形符号、近代媒体中的图形符号、现代视觉信息符号的设计。
第三章:信息符号的特点。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媒体、公共场所信息符号、可视化设计中的信息符号、交互信息符号这几个大的门类进行分析。
第四章:信息符号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此部分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从信息符号的前期构思到信息符号的图形选择与提炼,掌握整个设计流程。
第五章:信息符号的应用。讲述信息符号的应用空间环境及应用载体,针对不同环境及载体,进行信息符号设计也会产生相应区别。
二、新媒体时代信息符号设计课程面临的变化
(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信息符号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正在以几何倍数进行增长,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触信息。包括现在新青年一代开始频繁运用抖音、快手、b站这样一些媒介来搜集信息。如此迅速的信息更新频率要求我们信息符号设计要紧跟时代变化,也只有紧跟时代的信息设计才更能体现当代设计特点,传播受众也更广。
(二)互联网使信息符号设计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
在纸媒时代,多数信息符号都是静态的,互动性弱。而互联网时代,更强调交互体验。配合一些动态效果,信息符号传递广度也更大。比如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推出的作品《星空彩绘诺贝尔》(如图1所示),这个作品以时间作为主线,展示过去的115年中771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并用多维视觉体现他们的国籍、性别、年龄。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如果直接展示出来是非常麻烦的。这里就通过网页交互的形式,鼠标滑动巧妙结合时间轴的滚动展示每一年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极大提高了信息的跨度。同时借助一些网络技术,很多信息符号设计可以进行互动,趣味性大大增强。
图1 星空彩绘诺贝尔
(三)新媒体时代信息符号设计受众面更广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受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等移动产品接受信息。通过一个个界面中的信息符号设计受众接收信息,比如支付宝,微信。这一类媒体上的信息图标设计是面向普通大众,而不是某一特定群体。
三、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调整
本课程共40个学时,教学内容依然是上文提到的四个大的章节,会有几个大的侧重点变化。
1.信息符号设计与数据新闻融合,注重时效性
信息符号设计和数据可视化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信息时代的信息增长是迅速的,因此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提高时效性,不然都是陈旧的信息传达。因此,在选题方面,除了一些公共信息符号外,教学内容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板块与数据新闻进行融合。针对新闻热点进行信息符号设计才能让我们的设计更有时效性,同时我们总说课程思政,如何思政?落实到我们这个课程里面可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并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数据新闻属于现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更加强调图文排版。而现在更多的是图解新闻,比如人民网,网易,新浪等网站都有图解新闻的板块,通过精炼的信息符号来表达新闻信息。因此信息符号设计课程内容可以加入数据新闻的板块,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信息传达时效性的要求。
2.强调信息流程梳理,信息整合与信息设计同步
信息符号设计不是简单的视觉表现就行,过去的设计类型课程更多的是强调视觉效果,往往用是否具有美感来评判设计作品,信息符号设计除了最终的视觉呈现外,还需考虑受众是否能读懂,更关键的是信息符号设计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包括前期的调研,对于受众的思考,信息的整合,符号的运用,最后才是视觉的呈现效果,因此对于信息符号设计课程的改革不应局限于视觉效果而是要注重前期调研,强调信息流程梳理。比如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在这个部分做得就比较好。它们在很多课程设计的时候都是从主题-思路-执行-推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连续的设计观念。信息符号设计相对于其他视觉设计来说更强调这种连续的设计观念,因此教师进行课程作业辅导和评价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前期调研部分,而不仅仅以作品的最终的呈现效果来评判。
3.整合多种媒体设计,加强实用性,扩展信息传递的广度
新媒体时代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多种媒体及融媒体的使用,除了纸媒,现在又有Pc端,手机端,大屏等多端口设计。比如前面提到的数据新闻,现在多是通过微信页面传播,或者网页版本观看,鲜少有人会拿报纸看新闻了。基于此,如果我们课程作业设置里面把尺寸定成印刷尺寸实用性反而不高,学生需要了解的也不仅仅是印刷媒介,而需要关注多种媒体尺寸。在课程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学生只知道纸媒印刷尺寸,而不了解其他端口,或者将手机端和电脑端完全等比例放大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在市场上使用率是很低的。事实上,不同端口的设计所要求的尺寸及制作规范是有差别的。比如12号的微软雅黑字体在电脑上是可见的,大小合适,而在手机端最小字号可能都需要16号或18号字。因此,新课程改革会在课程内容里面加入pc端及手机端等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媒体设计注意要点。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媒体的尺寸规范,注重实用性,让设计更加落地,同时现在提倡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前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媒介也能为他们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注重交互设计,融入动态,增加趣味性,提升信息传递深度
新媒体时代会有更多动画短视频元素得到使用。比如回形针科普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如图2所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新冠肺炎是如何发生、传播和感染,网友直呼其为新冠肺炎的“最硬核”科普。因为我们对于它的未知,新冠的最初发现引起了大众的极大恐慌。回形针科普视频通过动态医学科普可以让受众更容易理解专业医学人员才能懂的信息,同时克服由于未知而对疾病产生的恐惧心理。再比如公交地铁上的科普视频也是通过动态演绎的形式让更广的受众能够接收到信息。这里的信息符号设计已经不是需要专业的人能看懂,而是更具普适性及人性化特点。融入动态可以让信息符号设计更具趣味性,信息传递的效果也远比一张静态图片来的震撼。
图2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视频截图
信息符号设计课程里融入动态其实也是近年来的趋势,很多学校在课程作业设置里面就要求用动态的形式来呈现信息符号。比如早在几年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2017年信息与指示设计课程里面,课程的结课作业是选择一个类别的中国文化符号进行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同学们诠释了不同的中国文化符号,有舞狮文化(如文末图3所示)、历代传统包装图卷、21世纪中国新生活文化符号等等主题,并用动态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当然如果可视化设计只是将传统的文化信息进行传播,忽略传统的文化性质和缺乏相对应的主体也是不对的,因此要根据传统文化的内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图3 《舞狮文化》视频截图
(二)教学考核方式
对于本门课程的考核,平时成绩10%,主要是考勤和课堂表现,平时作业50%,分为两个平时作业。作业一自定主题(如历史,科技,城市)进行相关信息符号设计。这个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信息符号的提取应用能力。作业二选择社会热点筛选新闻内容,同步完成系列化信息符号设计,包括手机端和pc端两个尺寸适配,主要提高学生对于媒体的应用规范意识,这个部分也是同学们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要用到的。结课作业40%,自定主题(工艺制作,入学报道、交通搭乘、医疗就诊、房产交易、旅游行程等),完成整套流程图需要的信息符号设计。这个部分强调信息符号设计的前期调研以及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主要从三个方面:资料搜集、视觉表现、制作呈现来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其中资料搜集需要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资料搜集,侧重于对所选择流程步骤的整理归纳,保证流程清晰。元素选择高度符合主题。视觉表现除了视觉设计效果外重视视觉线引导,流程指引清晰,一目了然。制作呈现要求成品制作精细,画面清晰,按设计规范提交。
总结
信息符号设计课程改革应该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在作品设计前期重视资料整合及信息的梳理,设计过程中融入多种媒体呈现。这样的课程才更能经受市场的检验,让设计不再只是概念稿,而成为真正实用的,便于大众接受的信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