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文体学视角下“复活节翅膀”的前景化分析*
2022-05-12刘嘉欣
刘嘉欣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一、引言
文体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界面研究,结合了语言学与文学的研究方法,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释文学中的问题。Short将文学研究分为描述、阐释和评价三个步骤,前两个步骤都包含在文体学研究范围内,研究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由此解读作品内涵。认知文体学则关注诗歌等文学语言中帮助读者理解作品、进行意义建构的“语言学证据”。认知文体学以传统文体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创新作品阐释方法论,力求优化作品的解读过程。
随着20世纪“认知”转向及“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文体学也得到发展,并成为当前主流的文体学流派之一。Semino&Culpeper认为认知文体学在一定程度上与“认知诗学(cognitivepoetics)”趋同,认知文体学是认知诗学中相对更注重文体分析的一种方法。Stockwell也曾交替使用“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两个术语,将其视为一门能够从各个方面探索文学创造力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以语言学理论为支撑,按照传统的文体学方法对文学语言进行批评研究,将日常语言中想象力的自然创造力与文学语境中人为操控的语言创造力的特殊方式联系起来,关注的是文学阅读过程中意义的建构和处理。前景化被视为“认知文体学的一块重要铺路石”,因此,随着认知文体学的发展,对前景化的研究也扩展到了认知层面。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阐释语言和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帮助阐释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认知过程。在过去的20多年中,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范畴化”“概念隐喻”以及“象似性”等理论既为文体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又在认知文体学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该论文将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乔治·赫伯特的《复活节翅膀》进行认知文体学分析,以期发现其前景化形式和语义特征对诗歌意义的效果和功能。
二、“复活节翅膀”
乔治·赫伯特是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代表之一,他巧妙运用玄学诗派所推崇的奇思妙想,以严谨的用词、变换的格律为主要特点,创作了大量宗教主题的诗歌,《复活节翅膀》便是其著名的作品之一。尽管在国外对乔治·赫伯特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对其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思想的分析上,缺少对诗歌形式与所表达主题之间详细而系统地分析。而国内尽管有苏晓军从认知符号学角度对《复活节翅膀》进行分析;郭亚星从符号象似性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但是总体上对乔治·赫伯特诗歌形式与其思想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并不广泛。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以“乔治·赫伯特”作为关键词,相关论文不足40篇;若以“《复活节翅膀》”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更是仅有5篇相关文章。由此可见,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对该诗歌进行分析具有弥补相关研究空白的意义。
(摘自John Strachan,Richard Terry:poetr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4]
三、“图形-背景”及其相关理论
根据认知语法,认知和语义都是促成句法构造外在形式的因素。认知语法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具有一定的感知体验,即“体验哲学”,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语法的构成。此外,认知语法还深入阐释了语法规则与人们的认知和心理基础、语言的形式与含义之间的关系。认知语法将人的认知过程与语法系统相联系,它的一个基本主张就是语义和句法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的语法结构映射着不同的语义内涵。
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首先提出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图形”指读者注意的焦点,在读者的认知中处于相对突出的地位;“背景”则是为突出角色而作为衬托的部分。
王寅在《认知语法概论》一书中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以及Langacker提出的突显原则(主要是“射体-界标”原则),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原型理论来分析如何择用分句的语法主语。他在书中总结了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等对分句语法主语的择用的主要观点,包括确定论、密切论、情感论、已知信息论、转换论、优势论和原型论等。其中优势论主要用心理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语句中语法主语的确定问题。通常来说,一个分句的语法主语在读者的认知中处于突显地位,是在表现认知中被强调的概念,尤其是有生命的事物。此外,在“图形-背景”理论基础上,Langacker又提出了“射体—界标”理论,以此来解释在分句中如何择用主语和宾语。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提出“射体-界标(trajector-landmark)”这对关系,以此表示人们视觉场中的“图形-背景”关系。在这对关系中,射体为主体,界标为参照物,即视觉上的背景。从认知意义上说,施事者(agent)较为主动,在认知中处于“图形”的位置,往往被视为句子的主语;而受事者(patient)相对被动,在认知中作为背景,往往处于宾语的位置。
“图形-背景”理论帮助人们从视觉和心理层面探究诗歌形式对读者注意力的影响,从而影响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射体-界标”理论则从语义中主语和宾语的角度分析诗歌的意义。
1.“图形-背景”理论对诗歌的视觉前景化分析
《复活节翅膀》全诗分为2小节,共20行,94词。直观来看,该诗歌被分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的注意,看起来既像两个上下叠放的时间沙漏,也可以看作是一对并列的翅膀,作者将诗歌以独特的视觉形式排列,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意义,能够使诗歌更加丰满、立体。
若我们将诗歌的视觉形象设想为时间沙漏,沙漏的顶部和底部都是宽广的,而由两端到中间是逐渐变细的。宽广的线条体现了造物者的崇高,上帝恩赐给人类无尽的财富,但是人类却不断堕落,灵魂变得贫苦无比。这其实也体现了作者的情绪是由积极的转向了消极的。
若将诗歌的整体排列看作是腾飞的一对翅膀,根据题目来看,似乎更加符合诗歌的本意。开篇的长句表示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类财富和安逸,但是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受到蛊惑,偷食禁果,结果被上帝惩罚,人类因此丧失了天堂般的伊甸园,逐渐堕落,而诗歌每一行也逐渐变短,就像鸟儿从高空下坠。但是,耶稣的成功为人类赋予了精神力量,痛苦转化为力量,人类最终复活并觉醒,这时翅膀再次展开,翱翔到高空,诗句又逐渐恢复到最初的长度。
同时本诗有着明显的节奏韵律。本诗二十行诗被平分为两节,尾韵的形式分别为ababacdcdc和ebebecfcfc,b韵和c韵在两节中都重复出现。此外,两节诗中各诗行的音节数由十递减至二,再由二递增到十,也就是音步由五降到一,再由一增加到五。这种韵律规则变化,不仅能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为诗歌独特的排列形式奠定了基础。
2.“射体-界标”理论对诗歌中主语和宾语的前景化语义分析
诗歌中通常会出现较多的意象,因而在理解诗歌时对词项语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结合认知语法的百科知识语义观,联系词项在更广阔的语境中的概念,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在《复活节翅膀》一诗中,第一小节中出现了很多具有深层含义的词项。首先第一行中Lord其基本含义指“贵族”,即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在这样一首宗教题材的诗歌中,Lord则指代“上帝”,他创造了“人类(man)”,并且赋予人类永恒的财富(wealthandstore)。同时在这里出现了一次词性的转变,“store”一词在此与“wealth”并列,应为名词性的“贮存”之义,但结合读者的常识,“上帝赋予了人类财富并贮存”,本意应为“将财富贮存,长久保留”。第二行中,“same”有代词性“同样的事物”的含义,结合上文可以分析出此处“same”指的是上文中上帝赋予人类的“wealthandstore”。第八行中,“lark”一词指“云雀”,读到这一词,读者脑海中会浮现鸟类的形象,照应了标题以及诗歌排列形式带给读者的第一映象——翅膀。此外,读者也可联想到云雀飞翔以及歌唱一般的叫声。那么,结合前后的第七行与第九行,可以分析出“我”像云雀一样飞向高空(rise),并且赞颂(sing)上帝的成功。到第一节的最后一行,“final”本意应指“最终、最后”,引申至人生即应指死亡。此外,“flight”一词本意为“飞行”,结合前文铺垫的信息,不难理解此处“flight”应指“我像云雀一样飞向高空的过程”,其实就是上帝的救赎。
3.《复活节翅膀》中行为链的分析
诗歌第一小节第一个词“Lord”是句子的主语,成为施事者;而上帝创造了“man”,人类即为受事者。到第二行中,主语转换为“he”,指代上句中的“man”,站在第三方的视角描写人类愚蠢地自我堕落,丧失了上帝赋予他的财富。此时,施事者已经从上帝转换为人类,读者在阅读中已经完成了一次认知的转换。语义上的第三句,即第七行,又变换到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主语变为“me”,站在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我追随你,像云雀一样展翅高飞,歌唱你在复活节时取得的胜利”。这句话中“thee”和“thy”即指上帝,上帝在复活节那天拯救了堕落的人类。与第二行相比,该句施事者并未发生转变,但是从第三人称转到了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最后一行中,除人类和上帝外,又引入第三方“thefinal”作为施事者,“me”仍然是受事者,“thefinal”能够帮助人类飞得更远,获得救赎。
诗歌的第二小节中,首行主语仍为我(My),作为施事者,我遭受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折磨。第三行中主语转变为“Thou”,指代上帝,“我”即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其实是来自上帝的惩罚。在这句话中,“Thou(上帝)”为施事者,“I(人类)”为受事者。第二小节前半部分完成了一次角色转换。根据语义,第三句中再次发生主语的变化,“我和你在一起,我感受到了你所作出的牺牲”。同样地,在这句中“me”指代人类,是本句的施事者;“thy”指代上帝,是本句的受事者。而倒数第二行“我把翅膀加在你的身上”,主语及其所指与第三句相同,施事者与受事者也并未发生改变。最后一行,与上一小节相同,再次引入新的消极的意象“Affliction”作为主语,即施事者,意指所经历的苦难会让我飞向更高处,这其实也是上帝对人类的救赎。
通过对诗歌中行为链的分析,可以看出该诗基本每一行中的施事者与受事者都在人类与上帝之间来回转换,动态体现了上帝创造人类又救赎堕落的人类的过程,也展现出读者对诗歌认知的动态前进过程。
结语
传统文体学分析通常从语音、语相等角度对诗歌进行语言层面的分析,而从认知角度将文体分析根植于人类的思维与体验中,则更利于为读者的反应找到可检验的依据。本论文尝试从注意力角度,分析诗歌中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前景化,深入探究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前景化对人们理解诗歌的意义的过程和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图形-背景”理论从视觉和心理层面探究了诗歌形式对读者注意力的影响,特殊的形式能够有效吸引读者注意力,有助于深入探究诗歌内容和主题;通过“射体-界标”理论对诗歌从主语和宾语的角度进行前景化语义分析,词项在表层语义之外,根据读者认知和已有信息,能够得到更广阔的含义;通过对行为链的分析,动态体现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救赎关系,突出了诗歌的宗教思想。总的来说,认知文体学结合了传统文体学分析方法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优势,将文学形式与其内容紧密相连,创新文学作品阐释方法论,优化了作品的解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