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月落荒寺》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
2022-05-12孙潇慧
孙潇慧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 250024)
一、德彪西与《意象集Ⅱ》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 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印象主义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被后人赞誉为印象主义时期音乐的鼻祖。纵观德彪西的大部分作品,可感受到其本人极力摆脱传统和声写作框架的决心,他在音乐上进行大胆创新与尝试,运用中古调式、五声音阶等非传统调式音阶和连续平行五、八度的和声进行,创作出如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歌剧《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室内乐《大提琴奏鸣曲》,钢琴曲《版画集》《意象集》;合唱《浪子》等系列不同体裁,音乐作品整体呈现出飘逸朦胧、舒缓惬意的特征。作为印象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善用独特的创作手法来展现朦胧缥缈的艺术氛围,带给听者全新的视听、情感体验;同时,这些佳作也成功架起古典浪漫主义音乐与现代派音乐的桥梁,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音乐发展与革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彪西音乐成熟阶段所做的钢琴套曲《意象集》(Ⅰ、Ⅱ)分别创作于1905和1907年,《意象集Ⅰ》由《水中倒影》《运动》《向拉莫致敬》三首乐曲构成,整部作品描绘出太阳光反射于水面、黄蜂在蜜罐旁扇动翅膀的动态景色和对作曲家拉莫的庄严敬畏之情;《意象集Ⅱ》共包含《林间钟声》《月落荒寺》《金鱼》三首乐曲。随着旋律的流动,我们仿佛在《林间钟声》中看到了落日余晖撒向大地的瑰丽景色,林间古寺传来的清脆钟声是在为每一片落下的树叶奏响壮丽的圣歌。在《月落荒寺》中看到了柔和月光照亮荒寺的唯美景色,林间深处的荒寺在月光的照亮下不再清冷悲凉,清晨,人们寻着叮叮当当的声响来到古寺旁,驻足静心。在《金鱼》中又看到了鱼儿在水波流动下快活摆尾,时不时跳出水面溅起水花的嬉戏场面。从两部作品六首乐曲的标题当中可直观得出,他善于用标题的暗示性与象征性来展现音乐所抒发的意境和氛围,从而达到“美必须诉诸感官”的要求,这为后人了解此作品的意境创造了广阔空间。通过反复聆听和尝试演奏乐曲,借助感官描述和对音乐学分析的相关学习,笔者根据既往研究和专业可行性角度,决定对《月落荒寺》进行深入全面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以期对这首乐曲和德彪西本人具有更为翔实的了解。
二、诠释学分析视角下静谧、清冷的《月落荒寺》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用于解释隐晦的神意、卜卦等问题。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Wilhelm Dilthey)二人把诠释学作为一项专门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历史理性批判”诠释学理论。进入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提出的哲学诠释学方法论,也得到了绝大多数后人的认可,并把他们对诠释学的定义作为基准,进行研究创作。诠释学这一理论虽兴起于西方国家,但却引起我国音乐类学者对其做出了头脑风暴。诸如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教授在《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中便系统的对音乐中的诠释学进行阐述,并用实例证阐述如何运用此方法来解读分析作品。笔者从中深受启迪,希望以《月落荒寺》为例,通过运用此方法对这部作品展开深入研究,从而拓宽音乐视野,感知德彪西不同常人的构思与风格。在理解乐曲的同时,解读文化性内涵,便于更好地了解德彪西本人。
从标题名称便可得知,该首钢琴曲所展现的是柔和月光下古老寺庙的神秘画面,乐曲将听者的大脑不自觉地扯向中国古代的夜晚景色中。规整缓慢、近乎静止的和声走向更为全曲披上了一层静谧、朦胧的面纱。德彪西巧用音符语言描摹出一幅清冷、荒凉的画面,给后人预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解读音乐。
《月落荒寺》为变奏曲曲式结构,G大调,速度为慢板。全曲由主题段中a、b、c三份音乐材料,之后相继发展的三个变奏织体和5小节短小尾声组成。A段的第一个材料为1-5小节(详见谱例1),德彪西年少时常常把平行五、八度等非传统和声写作运用到音乐创作当中而备受老师抨击。可他却不走寻常路,打破以往功能性和声进行的束缚,通过平行四、五度和声织体作为开头进行展开,开头三小节出现E、A、B三个音,通过二度与纯五度的组合,使音乐流出时就展现出迷人的朦胧感,像是古寺中传来的钟声,缭绕在幽静夜晚中。从第四小节起,织体由先前的和声渐渐表现出柔和的旋律声线,自在地展示出皎洁月光映射古寺的优美场景。
谱例1:德彪西《月落荒寺》第1-5小节
A段第二个材料为6-11小节,低声部出现了纯五度下行跳进,把调式调性转入E大调,中、高声部一直持续着原位三和弦加8度的和声织体,这六小节的高音旋律如黑夜中一直存在的月光,勾画出清冷月光下古寺的神秘。
A段第三个材料为12-15小节(详见谱例2),开始出现的低声部B音、高声部升F音,使材料三在两种调性对位式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发展,低声部的五声音阶使音乐极具东方韵味,旋律声部的八度跳进装饰音,仿佛是古寺房檐下一串串铃铛发出的清脆音色,又或是展现月光的若有若离。高低声部两种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互相缠绕、交织,使这一乐句整体而言具有飘逸灵动、光怪陆离的音响效果。
谱例2:德彪西《月落荒寺》第12-15小节
从第16小节起,乐曲来到了第一个曲式变奏处,16-19小节为A段中a乐句的变奏,从以G为根音的三和弦与以B音为根音的大小七和弦可得出该小节为e旋律小调。第20-24小节为b乐句的变奏部分,20小节低声部出现的A大调和声进行一直持续到22小节,23、24小节低声部由A转为G大调并持续。第25-34小节为c乐句的变奏部分,第25、26小节高声部旋律是前一乐段c乐句的高旋律再现,27-30小节高低声部频繁出现五声音阶,把作曲家所喜爱、所表达的东方色彩贯穿始终。31-34小节连续出现的三连音节奏型,让旋律立刻变得婉转抒情起来。
对A乐段的第二次变奏出现在35-42小节,35-38小节与16-19小节几乎一致,只是做了移高大二度的处理。之后旋律表现为降B、C两种调性的纯五度结合,整体音响效果从喧嚣热烈转为平稳暗淡。像是先前一直被月光隐隐照亮的古寺突然被乌云蒙住失去光彩,抹去了仅剩的柔和,被人遗忘在夜晚中。
43-52小节为A乐段的最后一次变奏,通过观察内部结构,发现是对A乐段的变化再现,首先再现从降B、C开始的A乐段当中的b乐句,之后再现a乐句的同时调性转为升g调,最终再现具双调性色彩的c乐句。第三次变奏为全曲带来的祥和安静的气息,如同月色退去、迎来崭新一天,人们漫步在林间,来到古寺旁,放空自己,找寻真正的生存意义。
尾声部分(Coda)从53小节开始,总共5小节,音乐主题以持续音与半音化进行为主,低声部四、五音程关系一直持续到乐曲结束,短暂的五小节把听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一切都趋于平静,古寺上悬挂的铃铛不再叮叮作响、周围也不再充盈着风声、树叶落下的声音,月色也渐渐收敛直至消失不见。
《月落荒寺》与德彪西大部分作品一样,极具绘画性特征,短短的57小节,却在听者脑中浮现出一幅唯美、幽静的画面。他的音乐是流动的,让人不自觉浮想联翩,每个人都有对它有独特的理解。笔者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入“解释性”表述,将具有内涵意义的语言与传统形式结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于润洋教授真正提倡的“音乐学分析”中的相关要点。
三、文化性解读视角下的《月落荒寺》
从古至今,优秀作曲家们之所以能创作出众多影响深远的音乐作品,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他们或许会从某件事情上有感而发、又或许从一幅画作中迸发灵感,激发出创造潜能。可现如今大部分的音乐作品分析文章中,只把眼光聚焦在本体分析上,而全然忽略了音乐内涵层面的解读。在1993年,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于润洋教授在论文《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中首次提出“音乐学分析”这一概念,他通过对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全面分析,从理论上把“音乐学分析”解释的极其透彻、易懂,他认为音乐研究的终点是关注人与社会,分析作品一方面要洞悉其中的艺术风格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揭示其内涵意义,达到“内部”和“外部”的有机统一。二者相结合的音乐分析,给作品注入了“人气”,让他们在后人眼前又活了起来。因此,本文运用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这一研究方法与于润洋教授的观念如出一辙。
(一)作品的构思立意与历史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各地思想得到强有力的碰撞,从而引起社会矛盾空前高涨。在政治历史大背景下,音乐流派与主流思想同时更新换代,与时俱进,从而诞生了以法国为发源地的新艺术风格——印象主义,拉威尔与德彪西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德彪西从初识音乐起,就大胆尝试创作新颖作品,这些作品大多采用与此前时代不同的和声进行与调式惯例。就算这些作品并没有得到学校老师们的认可,可他只追求本心,做自己想做,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成为一代大家,为后世音乐创作之典范。
在整部《意象集Ⅱ》中,作曲家把抽象与仿象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音乐作为画笔,用旋律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朦胧凄美的画卷。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为《月落荒寺》的创作提供了第一层灵感,在1889年举办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德彪西在参展过程中与佳美兰音乐等一系列东方事物偶遇,使他对此产生极大兴趣,并在之后创作中多角度加入东方音乐元素,从而更加深化作品的情感性表达与诗意的刻画。回顾作品本身,我们发现标题所描述的月光、古寺,都像极了中国古诗中所描摹的画面;曲谱当中五声音阶、中古调式等的频繁出现,更为全曲注入东方灵魂,营造全新的视听体验。德彪西将东方元素注入西方音乐创作当中,为东方音乐提供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为西方人认识、了解、接受、运用东方音乐元素提供了巨大舞台,推动世界音乐的交流融合。
所处时代与姊妹艺术为《月落荒寺》的创作提供了第二层灵感,在法国国土上诞生的法兰西文化,推动了唯美主义思潮的进步,使温柔、典雅成了法兰西民族、法国人的代名词,从十八世纪此后的100多年内,法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直是欧洲的龙头国家,这也让每位法国人都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优越感。直到十九世纪普法战争失败,法国元气大伤,从此结下了与德国长达数十年的恩怨纠葛。纵观音乐艺术环境下,当时的法国音乐人们极度不满于意大利、德国音乐占领法国音乐市场的局面,尤其排斥所谓的瓦格纳浪潮。受此时音乐界主流思想的熏陶,德彪西也从曾经的“瓦格纳拥护者”转变为致力于本民族音乐创作、热衷创新的“印象派作曲家”。为振兴法国音乐,他尝试从姊妹艺术中汲取养料。在文学方面吸收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所提倡的艺术只追求单纯美感思想。同时又从当时风靡的印象派绘画中获得思路,与莫奈等绘画大师交流想法、更新观念,着重使用光影变化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意象,促使德彪西的音乐富有个性、暗示性等美学特点,并创造出如《意象集Ⅱ》等一系列新奇迷幻、朦胧典雅、极具象征性的大作。《月落荒寺》等作品为印象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增光添彩,同时也通过这些作品让法国音乐重新站稳脚跟、独具法兰西特色,被后人称赞、铭记。
(二)作品的精神启示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新颖独到、朦胧凄美,开创了印象主义之先河,被赞誉为“钢琴画家”。与此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相比,印象主义的光芒显得有些微小,但因有德彪西这位推陈出新的作曲家,它的光芒又是那样的耀眼。时隔一个多世纪,当我们再次聆听《月落荒寺》时,心中所想便是德彪西极力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精神所在。他通过意象表达法,把朦胧月光、古老寺庙、幽静夜晚通过音符展现得淋漓尽致。全曲大量的不协和和弦,加重了夜晚清冷宁静的色彩,平行五度和弦的连续出现,如同寺庙中传出的由浅入深的钟声,诉说着作曲家对整个画面的清晰度由弱到强。古寺、钟声等东方元素大量加入作品当中,并非只是简单描述景色事物,实则想表达其对遥远东方国土、东方文化的向往与赞美。他虽无法亲自到达,但却通过音乐把东方的一切描摹的惟妙惟肖。不止这部作品,德彪西的所有钢琴作品向世人传递的整体精神内涵无外乎是听觉与情感的一致性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摹。
结语
静谧、清冷、朦胧、缥缈,这些词汇大致能概括出《月落荒寺》给听者带来的情感体验,拨开时光迷雾,我们通过旋律依旧能够清晰感知作曲家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德彪西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用一生的时间,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运用全新和声语言,创作出诸多佳作,钢琴套曲的问世,奠定了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基础。德彪西的《意象集Ⅱ》仿佛被施了魔法,总能让听者或置身于清冷丛林、或置身于荒凉古寺、又或是观看了一场鱼儿盛宴。我们常说音乐美,那德彪西的音乐就是把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特立独行的构思理念、浓浓的东方神韵、别出心裁的和声调式进行、再配合上法国音乐短小、精致的特点,让他的作品同时具有绘画性、色彩性、诗歌性等特点,揭示了全新的音响世界。
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音乐理论工作者对西方音乐的研究由浅入深、由窄变宽。常说学术研究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这便要求所涉专业人员要如同海绵一般,既能吸收四面八方的知识理论,又能同时进行自身转化和理解,产出新观点新思路。笔者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注意到于润洋教授提出的音乐学分析理念和杨燕迪教授针对全新研究思路撰写的文章,对此产生极大兴趣并进行反复推敲,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理论联系实际,尝试运用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这一较新研究方式来全方位了解德彪西的《意象集Ⅱ(月落荒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