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探析
2022-05-12赵丽娜
赵丽娜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30500)
一、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推动下,艺术和设计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公共艺术则是在传统艺术形式下的设计,如雕塑和景观,尝试各种材料,丰富形式的表达。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随着新技术应用的逐渐增多,公共艺术的形式变得更加互动,材料也更加多样化,声光电的应用成为技术实现的一个方向。在不断发展的城市中,数字应用也需要视觉和图形的整合。艺术与技术的共存已经成为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二战后,城市空间迅速而必需的需求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公共空间作为一个社会学和政治哲学的概念被提出,进而引起了设计界和艺术界的关注。
在20世纪,数字公共空间主要体现为一种抽象的空间体验,它是通过屏幕来感知和体验的。然而,在数字城市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字公共空间的物理体验越来越真实,甚至难分真假。在数字城市的场景中,连接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公众的必需品,也就是说,在一个混合的公共空间中,光有公共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与空间相连,否则将很难参与公共活动。数据之网将笼罩整个城市,甚至渗透到每个公共空间和不同的生活场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数字城市中很难找到数据孤岛,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进来。在数字城市场景中,如果没有接入移动支付或者没有开放一些个人数据,就无法享受数字城市的一些公共服务,所以人们的数字生活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将更愿意把自己与城市公共空间构建的数字社会连接起来,而且会越来越难以割裂。
二、艺术变革——从人工智能到公共艺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技术的突破让人们再次陷入狂热,仿佛得到了开启智能的钥匙,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赋予机器“生命”与“智慧”。当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继续争论的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悄悄进入我们的城市生活。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终端——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工具与混合现实产品等技术创造出了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无缝衔接的公共空间。这些技术的集合将是组成这种虚拟现实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是情感和叙事性,艺术成了和技术混合的新“现实”,在虚拟空间中的事物皆赋予叙事性,而作为创造者的人则将情感注入其中,形成了庞大的既虚拟又现实的数字城市。而在这一公共空间中,遍布的传感器将提取每个人的数字化表征,人们将以数字人的形式存在于以元宇宙等艺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城市公共空间中。同时在这些数据的喂养下,人工智能在自我博弈中迅速成长,在今天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可以伪造本人的视频以及无比还原的声音,在未来它将替代我们在数字世界永生。灵魂已经“联网”,肉体也不应当落后。在逃离地球、对完美与永生等追求下,肉体将不断的机械数字化。随着脑机接口的发展,人的意识将通过物联网与万物和空间共联。
在资本与权力的双重影响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可能会以数字化城市、未来社区之名构建起新的秩序,而设计师和艺术家作为这一巨大工程的绘制者与建设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最终使命: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例如阿基佐姆的《No-Stop City(无尽城市)》中讨论的未来大都市原型,以无限复制的模式建立了一个可以随意组合变形的复杂城市结构,以此来解释未来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拓展的理论。设计师从批判的角度揭示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乌托邦城市系统,以人工智能进行城市功能的排列设计甚至是园林景观的布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空间设计上的人人平等,但这正是该项目的迷人之处。它是我们希望为社会问题找到一个普遍的解决方案的模式,一劳永逸,并引发了对大多数建筑策略的冷静批判。(图1)
图1.No-Stop City model by Archizoom 1969
因此,最应体现公共性并以此为使命的公共艺术,在数字化城市时代是极为重要的。人机共存既然可以为商业攫取利益,被政治势力所利用,艺术家们也可以以其为媒介,以其为工具,用艺术构建起某种体验或发起公共艺术活动,用以唤醒和解放人类。
去年,面对疫情时代的背景下,立陶宛维尔纽斯市在其火车站附近设置了一个圆形的“门”,与之相连接的是600公里外的波兰卢布林。这个圆形的装置是由摄像机与大显示屏组成,进行实时直播对方城市影像。它的设计历时五年,在长达一年的疫情结束时揭开面纱,时机恰到好处。组织者说,未来有计划在其他城市增加门户网站。该门户网站是与Benediktas Gylys基金会、维尔纽斯市、卢布林市和跨文化创意中心的一个联合项目,其意义在于鼓励人们“反思团结一致的原因”。(图2)
图2.Circular portals was designed by LinkMenu fabrikas at Vilnius Tech.2021
在中国,大部分的当代艺术还是在画廊等空间展示,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公园和一些道路节点,很少看到公共艺术形式的当代艺术。分析表明,批判性的当代艺术很难在城市公共空间长期展示,大多是短期和临时性的展览。这种批判性的作品往往挑战当地文化、政府或公众的看法,因此经常会引起一些公众的反对或政府的抵制。另一方面,非当代公共艺术往往是当地社区“最大公约数”的表达。因此,吸引公众或当局的当代艺术更有可能成为永久性的公共艺术,而这种妥协又容易削弱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批判性。
三、数字城市——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空间特征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正在下降,传统公共空间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传统思维方式构建的公共空间对当代城市人际交往的影响越来越小,新媒体重塑了社会交往的结构。在智慧城市时代,用智能系统高效管理的共享空间将能改善公共空间公共性下降的问题,并能重振公共生活,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在数字化城市公共空间中,很多传统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都将转变为互动空间,这种空间难以用传统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来判断,但通过精准的管理,同样的空间在时间维度上将被划分为私人和公共时刻,未来的街道也将呈现出互动的特征。因此,在人工智能和5G时代的数字城市中,各种具有互动概念或基于各种互动服务的数字空间将快速发展,而作为数字互动空间的公共艺术或互动艺术的探索和创作将尤为迫切。
2020年6月在线上线下共同开展的《艺术家隔离日志》展,是由麓湖-A4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其展品是艺术家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虚拟艺术公共空间进行的创作,此方案是针对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行之有效的测试,也是对当今信息时代的艺术回答。依托于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计算机网络,艺术家纵情于虚拟艺术创作,并在此方案中寻求到认同感,告别了受限的生理感官。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方案实现了一个良好的虚拟群居空间。就像艺术家伊扎贝拉·尚齐克(Izabela Chamczyk)在《疫情时代的每日生活》里拍摄躯体的作品,象征着疫情时代下的生活现实,从有序到失控的混乱过渡。(图3)
图3 伊扎贝拉·尚齐克,疫情时代的每日生活,2020
在20世纪,数字公共空间主要体现为一种抽象的空间体验,通过屏幕来感知和体验,所以早期的数字公共空间不足以承担良好的空间体验。如今,来到了数字城市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字公共空间的物理空间体验越来越真实,甚至难分真假。在智慧城市时代,位与原子空间的融合将成为智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特征,国内外专家对这种空间特征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如强化空间、混合空间等。因此,数字城市的公共空间也呈现出无障碍和可连接的双重属性。
将物理空间的事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就是计算机艺术中的空间表现力,这种处理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提取。艺术家与设计师可以充分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技术进行对当前公共空间重新规划,将艺术表达与现实充分进行融合,而反过来又会对重新洗牌的现实公共空间产生思考与影响。在这里艺术家将更深刻清晰地展现自身的意图和思想,而这种在虚拟公共空间内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则是现实空间所无法取代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艺术+互动”作为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原则之一。艺术家设计的儿童艺术互动作品《弈趣》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转变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互动装置。该装置以围棋棋子和六格板为展现形式,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产生出可在休息坐踏之余进行动态互动的作品。该作品的表面材料是有触感的,手指一碰就会出现文字,创造出一种优雅有趣的特色互动,带来传统创新的新体验。(图4)
图4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儿童互动作品《弈趣》
创造新的城市概念可以是扩大城市空间的一个好方法,这种虚拟城市是现实生活的物理城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数字化展现,足以将传统城市公共空间从物理尺度中解放,浩瀚宇宙皆存乎一粟,万千世界尽居于微末,使用公共空间的人也能够在虚拟城市中得到更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体验。虚拟城市的出现不仅可以积极回应城市公民的需求,也可以实现对物理资源的节约环保。公共艺术家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创造出更加宜人更加赋予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达到了将物理与现实的柔性过渡。
四、数字万物——数字化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振兴与文化创新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而这就需要公共艺术对城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发展历史和城市记忆进行设计创作,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就要求艺术家们结合城市形象与传统文化遗产以及历史积淀等特征形成一个理想的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在城市艺术项目中,城市公共艺术在历史文化角度上不同于其他艺术,应从整体把握全面深入城市大背景入手,将城市文化精华浓缩于公共艺术设计中,从而实现振兴城市公共空间的宏观目的。
在未来,虚拟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将成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下的城市轮廓将更加清晰和透彻地向公众展示城市真实的面貌,可以预见,个性化定制的公共空间将是不可回避的大趋势,这就是虚拟城市的建设背景和意义。公共艺术将利用已经产生的智能设备与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整合,产生群体智能化的数字社区与虚拟公共空间,寻求在新背景下的自我认知。
结论
虚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大众对自身诉求更加明确——参与与互动。此时艺术家与设计师就不应局限于可见的东西。而这些作品大多与互动性有关,基本的呈现方式依赖于新媒体展示,公众可以在探索表面背后的数据时与作品进行对话。在很大程度上,虚拟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其实是使公众获得更多参与感与互动感的空间,使群体认同性可以在每个人身上有所反映。而对于参与感与认同感的需求不仅仅在于社交媒体中,也广泛的出现在播客,网络游戏,网络节目等各类型虚拟空间。而当公共艺术参与到虚拟空间中时,就完美融合了公众参与感的需求,而认同感则体现在互动性上。在这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互相构成彼此契合的模式,寻求公共艺术的新形态已经是当前时代的题中之义。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技术正在使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并将为数字城市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我们在兴奋地拥抱数字城市,欢迎人工智能城市的到来的同时,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性。技术没有善恶之分,面对亦敌亦友的智能未来,艺术家们需要抓住技术的核心,从源头上从内部改进技术,并将其融入兼具功能性和人文性的数字公共艺术,这可能是确保技术使用得当的重要手段,因此它必将成为影响未来城市生活的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艺术和设计的从业者也需要积极合理地利用新技术,将灵感的种子传播到新的、前所未有的大陆,展示人类未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