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22-05-11孙艳芝郑炜

智慧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疗法

孙艳芝,郑炜

(山东省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潍坊 2610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但是药物有时会更局限,副作用更明显[1]。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学疗法的一种,提出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在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时,会从行为和认知这两个方面入手,让患者改变对原有事物或者是人的看法、态度。为了探索认知概念行为实施疗法在思想心理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我院精神科针对门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行为疗法的认知构想,简要介绍184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5月收治的184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2例患者。治疗组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17~65岁。对照组男56例,女36例,年龄18~67岁。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治疗组:治疗组中的患者正在服用抗精神分裂症相关药物并采取认知观念行为。认真判断和深入分析患者的不道德行为以及思考和认知,并以认真和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良行为,每周1~2次,每天约50min,基于认知角度的认知心理学实践知识科学研究,可以合理地补充和解释良好环境中的医患关系,合理地补充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在与患者积极交谈时,在交流互动中,应偶然发现患者在治疗中的错误或不科学的认知和思维观念,及时纠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使知觉失真。使用确凿的证据表明测试需要支持并且不支持低水平错误假设,以帮助患者测试假设,帮助患者理解他人的主要错误思维和认知,并为患者提供对某些错误观念和观点的深入理解。相关的临床情况。研究不良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和未知恐惧症)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患者的状况有意识地,主动地完全改变扭曲的认知观点;该系统指示患者每天完成一次放松训练,并且训练时间应每天不少于30min。实际上,实际情况是为患者的情况规划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每周活动,并安排一些可以为患者完成活动,可以大大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而且,它实际上科学地指导了精神病患者如何自动识别,全面评估和及时纠正他们不科学和扭曲的认知观点,思想和观念;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思想并以书面形式分析某些心理活动以纠正错误。错误认知水平的方法是每6个月讨论一次患者的治疗经验,并制作相关的书面病史记录。人类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应采用逐渐增加治疗剂量的常用方法。氯丙嗪的起始剂量为60mg,每天3次,连续食用一周后,每次剂量可增加至500mg。奋乃静的初始剂量是每2mg,每天早上6次,连续使用一周后,每次可以减少到4mg。观察并分析患者相关临床实践不良症状的重大变化。药物治疗后,精神病患者不应服用除药物以外的相关药物。此外,请密切观察患者状况的变化以及可能的不良影响。服药4周后,要注意缓慢并大大减少相关药物的用量,氯丙嗪的剂量应为70mg,奋乃静的剂量应为每天2mg。关注患者身体机能方面的指标变化,主要的关注点是思维情况和认知能力。在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之前,要全方位地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以及病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医护人员也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合理判断患者病症的发展情况,给患者最专业的解释。让患者了解病情,有更多治疗的自信心;在与患者积极交流的同时,要用最温和的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决不能采取强硬措施。否则,患者就不会从主观上认识到问题,并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在选定活动内容时,也要考虑到患者不同阶段的病症,把控活动等难度。如果难度过高,可能会打击患者的自信心。

(2)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的严重对照组中,类药物的剂量在治疗8周后保持不变。每次家庭氯丙嗪的剂量仍为200mg,奋乃静每次4 mg。在药物治疗期间,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状况,特别注意患者治疗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在此期间,不可对患者增加使用其他药物,并密切关注患者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认知能力及思维情况。

1.3 判定标准

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基本标准,制定并实施以下基本疗效标准,显著疗效:药物治疗后,患者相应的不良症状逐渐或基本消失,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状态也恢复到异常;有效:治疗后,与临床治疗有关的患者典型症状明显且迅速改善,大多数认知态度和行为状态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没有效果:治疗后,与患者病情有关的症状没有消失,认知行为状态基本不正常。

1.4 统计学意义

研究选取SPSS 1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精神病是指由于患者有严重心理障碍,在认知、情感和动作行为等方面明显异于常人,患者的思维破裂,前言不搭后语,哪怕是错误的或不存在的事物,患者却坚定不移,对周围的事物也保持着淡漠、不关心甚至敌对的心理,没有自我管理能力,无法正常地生活,也难以被人理解,容易产生消极、偏激的想法进而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抗精神病药物虽然治疗妄想幻想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无法改善患者缺失社会功能,甚至导致患者焦虑恐慌,所以复发率很高。所以选择一种彻底且安全性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精神病患者会有被害妄想、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极度兴奋的现象,精神病患者可以应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假设来改变患者错误理念,通过挖掘自身潜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解决自身的问题,客观地面对事物,重新适应社会。目前,精神疾病是门诊困难的问题之一,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社会和重要的社会功能[2]。在治疗过程中会营造成积极向上的气氛,提高患者的表达、交际能力。患者可以通过表现自我价值,让患者变得自爱,医护人员通过给予患者关爱和指导,增强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赖,让患者重拾信心,同时自信地面对社会并融入社会,逐步构建患者的精神健康。

当前针对精神病病症,人们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让患者服用相关的精神病类药物。但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认知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还有社会支持等多种类型的传统治疗法,但得到的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认知观点的行为疗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心理疗法。认知概念行为实施疗法的概念基于识别。人们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治疗理念,其中包含了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以认知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认知情况与这个人的情感和行为联系十分密切。认知情况甚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一个人的情感变化或是行为变化也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认知,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也被人们称作“ABC理论。”在知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其科学理论包括快速基本认知的基本理论和经典学习理论。认知观点理论体系指出,大多数人的情感与这种行为及其认知概念密切相关。思维和认知状态还决定了患者的心理稳定性[3]。从另一个角度看,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对他们的思维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使用这具体过程来最终确定意识旁边的认知对象,它们将表现出一些心理不适症状,因为它们还可以改变患者的认知概念,并采用真正形成的概念来纠正问题。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继续学习行为实现是一种信念,即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所有的人类行为和良好习惯,以获得一种。另外,一些科学合理的行为实现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纠正。

认知观行为疗法的基础是基于认知观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继续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认知概念的经典理论。熟悉认知概念的理论系统,该系统确定人们的日常情感和行为及其基本的认知条件。另外,认知状况决定了患者心理状态的积极态度,研究了患者的生活状况,患者行为和行为的重大变化也将对患者的认知面貌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相关学者根据以往认知水平不良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和这一基础进行了简单总结,可以使患者了解他人的行为,认知错误和不当行为,并最终纠正相关的情绪和观念。根据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临床诊断研究的数据,在将基本的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精神状态疗法主要用于纠正患者的不合理认知水平,并且在从事实中寻求真相的小环境中,导致不当行为改变了患者。不良行为的发展和疾病的预后将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条件,但仅根据人的当前行为实施不良症状。这种药物治疗的几种方法操作简便,临床诊断和应用难度较小[4]。它不仅有比较重要的治疗方案,效果很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减轻患者家庭的状况,增加经济负担和社会沉重负担。

根据上述认知水平上不良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医生可以使患者意识到篡改其行为实施和思维认知的历史和不当之处,然后纠正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加强信念。同时,结合积极的行为训练,它们可以改变精神病患者对您周围的理性客观世界的感知和反应,并有可能充分改善患者的严重状况。对许多与临床治疗有关的数据的分析表明,认知观念的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相对容易操作,并且临床效果更为准确。它还具有节省时间的优势,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时间。为了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住院期间的时间长短,针对认知不端行为的疗法,其次是心理治疗,以纠正患者对周围合理和客观生活环境的扭曲,坚定的信念,不合理的思维和认知,从而纠正患者的不当治疗,而不仅仅是纠正不良现象[5]。患者在治疗中的行为。对临床诊断的深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理想信念被扭曲,具有极端,肯定和极端的典型特征。因此,我院在思想和思想上采取了与患者积极沟通的通用方法,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多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情况[6]。在这项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中,治疗组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知行为观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1.30%。简而言之,针对不良行为的认知水平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计划的预期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水平。它在促进患者治疗的快速恢复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值得推动临床诊断的发展和应用。如前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认知观念和不良行为的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在实事求是的环境中,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水平和扭曲的信念,彻底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提升和优化患者的临床实践,良好的治疗效果也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和治疗质量。

综上所述,在治疗精神病症患者时,如果只使用精神病类药物,而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是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但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疗法,就能帮助患者快速纠正错误认知、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也值得人们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疗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精神病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都有精神病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