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麻醉效果分析

2022-05-11王刚钱艳锦赵冬艳资飞娥森燕苹

智慧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嘧啶罗哌肺叶

王刚,钱艳锦,赵冬艳,资飞娥,森燕苹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临床上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通常用于治疗肺癌,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安全性更高,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具有术后恢复快、治疗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需要建立人工气腹,手术时间较长,对膈肌会产生一定的损伤,术后容易出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同时腹腔镜还可能损伤肋间神经,从而增加疼痛程度,因此缓解患者疼痛是促进恢复的关键[1]。手术麻醉作为神经阻滞的主要手段,对缓解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麻醉药物的正确选择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7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7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麻醉)和研究组(行联合麻醉)各38例。参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5~67岁,平均50岁,病程1~6年,平均(3.44±0.21)年。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51岁,病程2~5年,平均(3.28±0.31)年。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实验内容;②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③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④所有患者均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且符合手术指征;⑤未进行放化疗。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损害;③合并肺部感染;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⑤伴有胸部感染。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安抚情绪,建立静脉通道,穿刺置管,予以全身麻醉,开展胸椎旁神经阻滞,建立工作通道。①参照组患者予以单一麻醉:麻醉后用注射器回抽阻滞平面,如果不见血液或气体则说明麻醉成功,随后注射8mL罗哌卡因(生产厂商: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45),浓度为0.35%,每隔1h追加麻醉剂量,一般以5~8mL为宜,总注射剂量不得超过308mL,术后评估各项临床指标;②研究组患者予以联合麻醉:在全麻的基础上予以右美托嘧啶(生产厂商: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95),剂量根据体重而定,每千克1μg,予以罗哌卡因,给药时间和剂量与参照组相同,予以咪达唑仑(生产厂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舒芬太尼(生产厂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麻醉诱导,均予以静脉注射给药,经口插管予以丙泊酚(生产厂商: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58)维持麻醉,术后评估各项临床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比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并对比各项发生率[2];对比疼痛程度: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的方式对不同麻醉方式下患者手术后1h、3h、7h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分数与麻醉效果呈反比例关系[3];对比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记录并对比各项数值[4];对比精神状态恢复情况:采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评分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数与麻醉效果呈正比例关系[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表示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精神状态评分、各时段VAS评分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VAS评分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时段VAS评分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人数比为001,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人数比为222,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χ2≈3.934,P≈0.047)。

2.3 比较两组炎性指标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炎性指标更好(P<0.05),详见表2。

表2 炎性指标()

表2 炎性指标()

2.4 比较两组精神状态恢复情况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精神状态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3。

表3 精神状态恢复情况()

表3 精神状态恢复情况()

3 讨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而麻醉平面的选择与手术成功率密切相关,胸椎旁神经阻滞是较为常见的麻醉平面,由于胸椎旁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在间隙中注入麻醉药物并对胸部产生良好的神经阻滞,避免了对外周神经组织的刺激,减少慢性疼痛和应激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会影响病情的恢复,而相关研究表明加强术后镇痛可以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同时还能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避免了镇痛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到晚期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式,据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攀升,占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肺癌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临床上认为诱发肺癌的常见原因包括吸烟、职业接触、空白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遗传与基因、既往肺部疾病、病毒感染等,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出现胸部不规则隐痛,此外还包括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时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发展到晚期可侵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预后较差。

右美托嘧啶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应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持续静脉给药作用最为显著。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右美托嘧啶阿可对运动和感觉阻滞时间产生影响,在小鼠局部麻醉中加入右美托嘧啶,对小鼠神经麻醉阻滞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可有效延长运动和感觉阻滞时间,随后对小鼠进行病理检查,发现小鼠神经未发生器质性改变,说明右美托嘧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具备良好的镇痛镇痛麻醉作用。还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右美托嘧啶延长镇痛时间于阻滞阳离子电流有着紧密的联系,将右美托嘧啶应用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起到了显著的神经阻滞延长作用,且在临床大数据研究中发现,应用右美托嘧啶的手术患者在随访研究中均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右美托嘧啶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镇痛和镇静工作当中,此外右美托嘧啶还具有明显的抗焦虑的作用,减少术后谵妄等并发症的发生,而右美托嘧啶进入人体后可起到明显的血管收缩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在手术过程中会延长麻醉药物达到神经末梢的时间,延长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痛苦,从而减少了麻醉药物的应用,降低了麻醉药过量而导致的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此外右美托嘧啶的应用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但在应用右美托嘧啶前要明确掌握其注意事项,对本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哺乳期和孕期女性等患者禁止使用本品,在输注本药物时要进行连续监测,连续输注不可超过24h,并且不能与血液经同一静注导管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性。

罗哌卡因通常用于外科区域阻滞等麻醉中,是一种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麻醉作用,药物进入人体后与沿神经纤维发生反应,并对其冲动传导起到了显著的阻滞作用,大剂量罗哌卡因可用于外科麻醉,小剂量则具有镇痛效果,同时其他药物的应用不会影响罗哌卡因的效果。罗哌卡因快相半衰期为14min,慢相终末半衰期为四小时,其中硬膜外给药的清除半衰期要明显长于经静脉给药的清除半衰期。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嘧啶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加强镇痛和镇静效果,应用在胸椎旁神经阻滞中可以起到调节血流动力学的重要作用,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改善麻醉效果的同时还减少了麻醉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影响,缓解患者痛苦。

本次研究采用了联合神经阻滞的方式,与单一药物阻滞相比麻醉质量更好,可作为替代镇静剂,应用在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起到了保护神经功能和呼吸功能的作用,改善患者术后炎性水平,减少了呼吸抑制、认知障碍、谵妄、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肿瘤因子的进展还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麻醉质量。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研究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评分为(26.6±1.5)分,参照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评分为(24.4±1.2)分;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19.3±2.2)pg/mL、(55.4±3.5)pg/mL,参照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48.5±2.4)pg/mL、(60.3±3.2)pg/mL;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h、3h、7hVAS评分分别为(2.1±0.9)分、(2.3±0.2)分、(2.4±0.1)分,参照组患者手术后1h、3h、7hVAS评分分别为(3.1±0.8)分、(3.2±0.4)分、(3.3±0.2)分,说明联合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右美托嘧啶联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好,应用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炎性指标和精神状态,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嘧啶罗哌肺叶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嘧啶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合成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