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

2022-05-11刘雪原

智慧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胃酸

刘雪原

(长春工业大学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0 引言

胃溃疡作为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临床经验,其组要与患者胃酸分泌过多或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溃疡发病后,患者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疼痛感,甚至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学习、生活产生较大程度的干扰。相关研究机构通过持续的观察与研究发现,我国胃溃疡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发病人数约为总人数的12%。同时胃溃疡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并且80%的患者会出现慢性胃炎。结合发病机理,胃溃疡的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通过药物的接入,增加胃部动力,实现黏膜的有效保护,目前,针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抑制剂治疗。相关研究表明[1-2],埃索美拉唑在临床中,可以增强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成效,并且副作用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与意义。针对于这种情况,文章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长春工业大学医院治疗的110例相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设立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中包括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46.4±3.1)岁,病程为1~6年。研究组中包括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34~70岁,平均(46.2±3.5)岁,病程为10个月至6年。两个组别患者的基础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胃溃疡诊疗共识的诊疗标准;患者意识清晰;胃镜显示胃黏膜存在溃疡灶。对于本次研究活动的内容了解全面,配合度较高,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本次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授权与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病变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者被临床诊断为癌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重大疾病;有精神病史或不能规范用药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口服阿莫西林(HC20150055,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口服250mg/次,2次/d;口服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00655,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100mg/片),100mg/次,3次/天;口服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67766,修正药业集团许昌修正制药有限公司,10mg/片),20mg/次,1次/天。4周一个疗程[3]。研究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46379,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mg×7片),20mg/次,1次/天。其他同对照组,4周一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及判定标准。临床疗效标准严格按照临床相关诊疗标准进行拟定,治愈:患者胃部炎症的相关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症状总积分减少≥95%,14C呼气试验转阴,胃镜下视黏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胃部炎症的相关症状、体征得到有效的改善,症状总积分减少≥70%但<95%,14C呼气试验转阴,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较前减少2/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总积分减少≥30%但<70%,14C呼气试验阳性,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较前减少1/2;无效:患者胃部炎症的临床症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积分未下降或上升,14C呼气试验阳性,胃镜下病变黏膜范围未较前缓解1/2,症状总积分较前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SPSS 19.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显著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中1例头痛、1例嗜睡、1例过敏,不良反应率为5.45%,研究组中1例过敏,不良反应率1.82%,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

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有45例研究对象出现幽门螺杆菌转阴的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75%。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有21例研究对象出现幽门螺杆菌转阴的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51.6%。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在治疗活动开始前,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口苦、恶心、呕吐、饱胀等症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经过系列治疗后,两个研究组别的患者口苦、恶心、呕吐、饱胀等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治疗前后相关数据差异不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苦、恶心、呕吐、饱胀等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两个组别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表明两种不同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应的临床应用价值。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作为临床消化内科中十分多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生理以及心理遭受极大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从临床角度来看,消化性溃疡是指通过各种治病因此的影响下,使黏膜发生坏死、脱落以及炎性反应,形成溃疡,比较多见的为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包括上中腹部疼痛和反酸,症状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部分症状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出血以及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现代人们生活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胃癌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得知:胃癌疾病也是导致我国死亡率升高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这多与男性长时间吸烟、饮酒及摄入钠过多等方面有所关联[4-5]。此外,胃部存在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引发胃癌疾病主要诱因,为尽早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可选择手术方案治疗,其中胃癌根治术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胃溃疡的发生与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幽门螺杆菌进入到人体后,其消化道黏膜会遭受攻击,出现出血的情况。基于这种致病机理,在胃溃疡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开展胃黏膜的保护工作,并且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增殖。同时当患者体内胃酸失衡时,也会降低胃黏膜的保护能力,诱发胃溃疡的发生[6]。现阶段,针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以抑制剂作为主要手段。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改善炎症,控制充血、水肿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利用白及等药物,刺激胃黏膜发育,修复糜烂的胃黏膜,通过胃黏膜的恢复,降低幽门螺杆菌再次发生感染的概率。幽门螺杆菌在酸性环境下存活率较高,而多数抗菌素在胃酸活性中降低,海螵蛸由于含有丰富的碳酸钙,能提高胃内幽门螺杆菌值,可以快速改变生存环境,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还借助其他药物的介入,达到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目。

从本次研究的成果来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开展新相应的治疗,其作为PPI药物,在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在细胞质区域进行增殖,有效抑制质子泵的整体活性,从而有效阻断H+在胃腔内的转移,从而实现胃酸的有效控制,实现对胃黏膜的有效保护。奥美拉唑作为常用的胃炎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应对胃溃疡的发生。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奥美拉唑的药效学、药动力学存在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临床使用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并且与众多药物之间会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因此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患者在用药后,起效速度相对较慢,并且奥美拉唑的整个半衰期较短,在胃酸抑制方面往往难以达到预期,影响了整体的使用效果。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异构体,能够抑制胃内壁细胞中的酶反应,有效阻止胃酸分泌,由于其带着代谢途径主要是CYP3A4,所以相比于奥美拉唑的代谢清除率更低,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体内比较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能够起到更稳定有效的抑酸效果,特别是在与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连用时,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以及清除效果更好,另外有研究显示与奥美拉唑相比,埃索美拉唑在夜间更能有效发挥抑制胃酸的作用,所以对于消除胃酸相关性疾病的连续性症状具有更强的优势[7-8]。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4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82%,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3.41,P<0.05)。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相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适于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胃酸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吃苏打饼干养胃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