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基于职教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以“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为例
2022-05-10张丽莎
■张丽莎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大学校教育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和问题,利用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疫情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目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1]。这种顺应时代和教育政策发生的新变化,凸显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复杂,包含众多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双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伴随后疫情时代应运而生。后疫情时代如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用性,探索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是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教育背景过渡的必经之路。
一、“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培养目标及其基本特点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最为关键的职业能力,对幼儿园教师的整体工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针对幼儿园教师岗位的工作实际,基于幼儿园教师工作过程分析结果设置课程目标,旨在培养“能够设计、组织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岗位核心能力,能够完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评价等环节的具体工作,对幼儿园教师其他模块工作(如班级管理工作、一日生活开展、游戏活动组织、环境创设等)的开展和成效都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是幼儿园教师保教工作的“关键性”模块,引领着幼儿园工作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起到促进幼儿综合性、全面性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活动设计类课程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学科交叉融合性强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提供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理论铺垫;“幼儿文学”“教师口语”中的文学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与本门课程密切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相关学科问题的结合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步骤[3]。
(二)理实一体化综合性强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铺垫,同时与实践结合,注重活动设计的能力、活动组织的方法和活动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各类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实践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幼儿园项目式综合实践。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以幼儿园实际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设计与组织语言教育活动,将理论内化在实训过程中,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综合教学。
(三)文学素养要求高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中包含大量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素材,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积淀和文学作品理解能力。同时,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需要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和评价语言活动则需要生动的语言表现能力、仪态管理能力和思考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文学素养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尤为重要。
(四)产教融合输出快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与产业输出不断融合。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及各大教育机构合作交流频繁,幼儿语言教育各个模块内容的培训是各大教育机构争先开发的成果。例如,学校和幼儿园及各教育机构针对讲述活动、文学作品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开发系列课程,利用实训课在实习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园形成园本特色课程。同时,学生作为实习老师引导幼儿全方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实训基地输出了精巧构思的语言特色课程。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计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Blend Learning)是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线上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4],它不是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教学的多种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度融合的模式[5]。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模块化方式授课,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多种资源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全过程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上均有较大突破,具体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比较分析
(二)新建构主义学习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软知识”(未经过专家学者的检验、加工、整理和改造的,缺乏结构化和系统化的信息和知识)[6],而书本中的“硬知识”将被人工智能逐渐掌握。由此可见,未来的学习需要以学习者为主体,更加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新建构主义学习(在建构主义思想上针对互联网时代学习特征提出,强调真实情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在分享、协作、探究中获得的,提倡“零存整取学习策略”)[7]。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建构认知的同时,学生也在建构“新”的课程,在课堂中注入新的血液。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通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8]。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内容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下课堂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照搬”到线上,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设计呈现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9]。“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为“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文学”等;平行课程为“幼儿数学活动指导”“幼儿音乐活动指导”等;后续课程为“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毕业实习”等。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重构课程内容,以幼儿园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典型项目为依托,打破陈旧的教学法固有学科体系,选取教材内容中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以项目式活动内容呈现[10],内容包括:幼儿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共4 个模块,10 个项目,如表2所示[11]。
表2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项目活动内容设计
三、基于“职教云”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以“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模块三中“文学作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项目为例,基于对后疫情时代依托职教云平台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实践的思考,以下将展示混合式教学的流程设计以及实施过程。
(一)课前任务布置、理论学习
依据“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标准,结合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团队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国家优秀在线开放资源,在职教云平台上构建在线开放课程。课前在职教云建立新课,发放学习任务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课前习题资源的设计。学生在课前平台预学,完成课前自测,教师结合学生疑问收集记录职教云平台中呈现的数据,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前的教学资源渗透和前端分析,能更科学地开展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了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学习监管难的问题。
(二)课中分解任务、实践练习
课中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首先,教师通过幼儿园实际任务引入项目“如何设计幼儿故事活动”。采用问题导向在职教云平台开设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完成任务的关键性要素有哪些,激发学生迁移旧知,为后续理论知识的讲授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讲授设计幼儿故事活动的四个步骤,并利用微课解决四个步骤中的难点,同时设置“头脑风暴”检验是否解决难点“如何在活动中提问”,以此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增加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紧接着,教师在职教云设置分组讨论,学生以6人一组为单位,在职教云抽签选择幼儿故事,尝试复盘教师讲授部分的四个步骤,完成故事活动的设计。学生在讨论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在旁巡回指导,重点检查活动过程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并在职教云进行第一项“教师评价”。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上传各组活动设计作品,各小组互相打分,在职教云完成第二项“生生互评”;教师利用“摇一摇”功能邀请学生进行评价,总结各组完成情况,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讲解。整个过程中,教师在有组织、有计划的交互方式下开展多维度教学活动,用实际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充满“任务感”,线下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后拓学拓训、优化提升
在课后,教师以岗位实战与评价为目的,对幼儿故事活动方案进行优化与提升。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方案,并上传至职教云。等待教师评分后进行下一个项目“幼儿故事活动的组织”,小组学习幼儿园优秀范例视频,拍摄活动组织视频上传职教云。教师引导学生组间互评,活动组织分数排名前两组可获得幼儿园岗位实训的资格。最后,学生在实训周组织幼儿故事活动,校外实践教师团进行点评,达到从课本内走向课本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目的,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与成效
(一)多维度评价
评价是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课程评价将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度当作考核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力,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作为评价的关注点。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借助职教云和问卷星客观、全面地进行多元化评价。具体见表3。
表3 混合式教学模式多维度评价体系
(二)实施成效
1.职教云平台有助于发挥“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职教云平台利用便捷、全面的操作手段,通过大数据和学情分析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灵活、丰富的资源及使用空间。一方面,教师采用多种混合教学方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学习资源的混合满足了不同学情,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学习环境的混合为课前、课中、课后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间。职教云中的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提问、PK 等打破了局限的室内学习环境,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
2.践行“三阶段八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实践水平显著提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围绕四类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结合实训园的实训任务,设置“三阶段八环节”的教学模式(见图1),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练习——优化提升的环节,层层递进,完成课程目标。倡导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模拟实训与现场实训相融通,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3 个班130 名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学习问卷调查,68%的学生表示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74%的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升了知识概括和总结能力、教案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课后成绩对比,学生三类专业技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显著(见图2)。
图1 “三阶段八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图
图2 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在职业教育发展向好的形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授课的主流模式[12],也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使学习变得时时、处处、人人皆可为。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常态化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思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入式教学,通过有效整合,提升学校新时代社会服务能力和网络空间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