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科研素养现状研究
2022-05-10吴娟
■吴娟
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科研”定义为“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将“素质”定义为“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所具有的基本品质”[1]。目前,学者对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认同不一,界定也有所不同,教师科研素养还被称为教师科研素质。通过对教师科研素养概念的梳理,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不是单独某一方面的素养,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属于各种素养的总和。韩立福(2006)认为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包括教育科研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科研道德[2]。潘海燕和徐运国(2006)认为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3]。董建春(2008)认为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包括科研意识、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4]。因此,教师参与的科研工作狭义上是指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既可以涉及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不涉及。综合学者观点,中职教师科研素养的概念应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S 省3 所具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中职学校教师科研素养的现状。
一、中职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现状
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现状,笔者总共设置了19 个问题,包含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价值意识5 个方面。
(一)问题意识
在问题意识方面总共设置了6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问题意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在这6 个题中,除了第2题的均值3.46 分相对低一点,其余各题的均值均在3.5 分以上,说明中职学校教师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寻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上,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教师共占比为67.4%,说明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从工作中寻找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没有此意识。在分辨问题上,63.1%的教师常常分辨问题从属于什么领域以及研究的可行性,但仅有一半左右的教师能分辨哪些问题能够作为科研课题,说明中职学校教师在分辨哪些问题能作为课题研究上的能力较弱,且有接近40%左右的教师不能将思考过的问题记录下来,说明此部分教师的学习习惯不好。在整理问题上,大部分的教师能有意识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但仅有一半左右的教师能将思考过的问题整理并尝试作为课题申报,说明教师课题申报的能力不足。在问题意识上,通过调查发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职学校有近一半的教师不能将遇到的问题转换为科研课题或进行课题申报。
(二)反思意识
在反思意识方面总共设置了4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反思意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除了第1 题的均值为3.59分,其余3 题的均值均在3.7 分以上,表明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能时常进行思考和总结,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在反思意识上,大部分教师能时常思考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进的方法,但只有超过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时常思考学科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说明大部分教师在遇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时能时常进行反思,但相对来说对学科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反思不足。同时,78%的教师会经常反思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思考改进和提升的办法,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不能经常反思自身的科研知识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说明中职学校教师在科研知识的掌握上还不够扎实。
(三)责任意识
在责任意识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方面3 道题的均值都在3.6 分以上,说明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具有较好的责任意识。本调查发现愿意从研究的角度探讨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教师要比愿意从研究的角度探讨学科领域相关问题的教师要高很多,说明中职学校教师更为关注教育教学相关问题,对学科领域相关问题相对较少关注。另有78%左右的教师认为从事科研活动是中职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明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意识到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科研活动。
(四)创新意识
在创新意识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创新意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第1 题的均值为3.74 分,其余2 题的平均分达到3.9 分以上,表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赞同教师做研究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同时,82%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师做研究需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注重研究结果的创新性,表明绝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对新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的结果感兴趣,但也有30%左右的教师没有注意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应该注重独创性,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中职学校教师中还没有得到普及。
(五)价值意识
在价值意识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价值意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这3 题的平均分达到4 分左右。同时,在具体问题上,认为科研能促进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的教师占比82.4%,认为科研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的教师占比达86.9%,认为科研能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的教师占比84.7%。以上数据均表明中职学校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等的重要性。
综上,从中职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的5 个指标来看,除问题意识均值存在3.5 分以下的情况外,其他意识均值都在3.6 分以上,说明整体来看中职学校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意识,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时常思考学科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较少从研究的角度探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问题的选择不注重独创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能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换为科研课题或进行课题申报的教师不超过一半。
二、中职学校教师科研知识现状
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科研知识现状,总共设置了13 个问题,包括科研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两个方面。
(一)科研理论
在科研理论知识方面总共设置了4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科研理论知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除了第1 题的均值为3.59,其余3 题的均值均在3.8 以上,表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论知识。在具体题目上,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如下结果:在本体性知识上,仅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说明中职学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对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不足。在条件性知识上,84%的教师具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78%的教师具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但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弱一点。在实践性知识上,72%的教师了解本研究领域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知识,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了解本领域的实践技能知识,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对此知识不熟悉。在科研理论知识上,通过调查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对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不足。
(二)科研方法
在科研方法知识方面涉及研究程序和规范、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3 个方面,共有9 个问题。首先,在研究程序和规范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7。
表7 研究程序和规范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其均值为3.59 分,表明中职学校教师对研究程序和规范的熟悉程度一般。在具体内容上,发现中职学校接近70%的教师熟悉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63%左右的教师熟悉开展研究的程序和步骤,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熟悉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在此方面还是存在问题,同时有40%左右的教师不是很熟悉开展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另有56%的教师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说明中职学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不是很熟悉。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8。
表8 研究方法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仅有61.2%的中职学校教师知道如何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说明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知如何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使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能力比较薄弱。69.5%的教师熟悉一两种研究方法,超过一半多一点的教师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这两个题目分值都不是很高,说明中职学校教师对研究方法的熟悉和掌握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后,在数据处理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9。
表9 数据处理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以下结论:第一,中职学校73%左右的教师懂得对访谈和观察的材料进行分析,且此题的均值3.78 分在这3 题中最高,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能对访谈和观察的资料进行分析。第二,仅有65%的教师熟悉一些统计分析的软件,说明统计分析的软件在中职学校教师中使用率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比较薄弱的问题是只有55%的教师懂得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测,说明中职学校仅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掌握一些统计分析的软件,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在数据处理上,通过调查发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
综上,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教师在科研知识的储备上整体水平不高,有接近一半的教师没有掌握学科领域相关前沿知识,不熟悉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不能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
三、中职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现状,总共设置了17 个问题,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预测设计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的能力5 个方面。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总共设置了2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0。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中职学校72%的教师能从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中抽取出研究问题,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抽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另有59.6%的教师能针对学科或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研究,这一比例并不高,说明中职学校有近一半的教师在选题研究上的能力较弱。
(二)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在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方面总共设置了4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1。
表11 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中职学校教师除了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上的均值为3.55 分外,其余各题的均值均在3.7 以上,表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在信息搜集能力上,77.7%左右的教师能通过图书、数据库等途径搜集文献资料,73.3%左右的教师能搜集对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搜集的能力。在信息处理能力上,72.1%的教师能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并有效利用已有研究成果,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具有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能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有效利用,但仍有40%左右的教师不具有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
(三)预测设计能力
在预测设计的能力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2。
表12 预测设计的能力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这3 个问题的均值均在3.6分左右,且都只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对研究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能根据研究内容确立研究方法,以及能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中职学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不具有预测设计方面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学校教师在预测设计能力上整体水平不高。
(四)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际操作的能力方面总共设置了3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3。
表13 实际操作的能力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有72%左右的教师能有效记录研究中获得的资料,有接近70%的教师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且这两题的均值均为3.73,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能有效记录研究资料,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不能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另仅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说明中职学校接近一半的教师欠缺根据研究计划而开展研究的能力。
(五)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能力
在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能力方面总共设置了5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4。
表14 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有如下结论:在结果分析能力上,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对研究资料进行定性归纳和定量分析,且均值均为3.65,说明中职学校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分析能力较弱。在论文写作能力上,中职学校81.7%左右的教师具有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79.3%的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且这两题的均值分别为3.87 分和3.86 分,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具有论文写作的能力,但仅有一半多一点的教师能撰写规范的论文,说明仍有40%左右的教师不能撰写规范的论文,中职学校教师应加强论文规范性培养培训。
综上,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教师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在科研能力的5 个指标中,部分教师在某些题目上表现不足,如中职学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不能针对学科或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研究以及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35%左右的教师不能对研究资料进行定性归纳和定量分析,40%左右的教师不具有撰写文献综述和规范论文的能力,且在预测设计能力方面整体水平不高。
四、中职学校教师科研道德现状
为了了解中职学校教师科研道德现状,总共设置了8 个问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5。文章中的中职学校教师科研道德具体是指教师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科研伦理及规范。
表15 教师科研道德
根据问卷分析,发现这8 个问题的平均分达到了3.9 分以上,表明中职学校绝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道德,在参与科研工作时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尝试挑战自我,不杜撰资料、数据,不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与他人进行合作研究时也能遵循从事研究必备的科研规范,如引用他人观点时能标明出处,与他人合作论文时能按照贡献的大小进行署名等。另有77.5%的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否定权威,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能坚持真理、挑战权威,但仍有25%左右的教师在从事研究时会趋于权威。
五、总结
通过对中职教师科研素养的现状调查,发现教师在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道德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一)优势:科研素养基本具备
中职教师以下方面表现较好:在科研意识上,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等的重要性,同时大部分的教师能有意识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在遇到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时能时常进行反思,在科研活动中具有较好的责任意识;在科研知识上,大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理论知识,能对访谈和观察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熟悉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在科研能力上,大部分教师具有抽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信息搜集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且能有效记录研究中获得的信息资料;在科研道德上,绝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好的科研道德,在参与科研工作时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尝试挑战自我,不杜撰资料、数据,不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与他人进行合作研究时也能遵循从事研究必备的科研规范等。
(二)不足:个别方面缺陷突出
部分中职教师在以下方面表现不足:在科研意识上,有的中职学校教师在问题意识上相对较弱,且在某些具体题目上的得分不高,表现不足,其调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能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换为科研课题或进行课题申报的教师不超过一半;在科研知识上,中职学校教师在科研知识的储备上整体水平不高,同时调研发现有接近一半的教师没有掌握学科领域相关前沿知识、不熟悉多种研究方法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不能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在科研能力上,部分教师在某些题目上表现不足,如中职学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不能针对学科或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研究以及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35%左右的教师不能对研究资料进行定性归纳和定量分析,40%左右的教师不具有撰写文献综述和规范论文的能力,且在预测设计能力方面整体水平不高;在科研道德上,仍有少部分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存在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功利性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
科研素养是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部分,根据本研究结论分析得出,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科研素养整体基本合格,但仍然存在个别方面的缺陷,特别是在问题转化、专业知识储备、研究方法、研究趋势、撰写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