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科学期刊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2022-05-10赵觅

传媒 2022年8期
关键词:制度建设英国

赵觅

摘要:科学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期刊类型,既是科研成果交流传播的载体,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科学期刊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科学发展,甚至能够影响综合国力的发展。西方科学强国的科学期刊建设已经获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老牌科技大国英国,在科学期刊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其成功經验和发展模式对我国科学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 科学期刊 制度建设

英国的学术期刊诞生于17世纪。1665年,英国皇家协会创办《哲学汇刊》,是全球公认的首份科学期刊。随后,英国创办了《矿物学杂志》(1807年)、《机械学杂志》(1823年)、《柳叶刀》(1823年)、《动物学杂志》(1830年)等影响深远的科学期刊。英国科学期刊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模式。在我国,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科学期刊的发展进程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成立中国科学院,持续加大对科学期刊的建设投入,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体制。但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科学期刊的整体影响力仍然较低,各项评价指标,包括下载量、引用量、影响因子等仍然不高。2018年,我国正式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科技创新领域出现的首个“重量级”政策文件,为新时代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基础科学研究与科学期刊是共生关系,如何发挥科学期刊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是当前基础学科研究改革的重点。英国作为世界上出版业发展最早也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是全世界公认的学术氛围最浓的国家。英国科学期刊的发展举措可以为我国科学期刊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纵观全球科学期刊的发展进程,英国无疑是先行者,无论是体制建设,还是出版支撑方面,都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发展特色,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健全的行政法律管理制度。英国对出版行业的管理主体涉及财政、文教、科技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通过顶层设计、法规制定,对行业进行综合管理,而不是单独设立一个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例如,国际贸易部每年都会对英国的出版行业提供财政资助;英国对一般的商品增值税税率为20%,但免除了图书出版业的增值税。政府在出版监管的各个环节都设有半政府机构,以便对行业进行间接管理。例如,英国财政部登记所负责管控出版业的准入环节;文化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术科研经费的筹集调拨。管理过程中的同一个职能可能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但职责相对明确。各部门彼此相互协调,互相监督制约。政府对出版业的立法具有决定权,对出版物具有限制权和控制权,主要是通过《诽谤法》、《数据保护法》、《版权法》等法案来实现对出版业的监管。整体来讲,英国科学期刊的行政法律管理制度相对宽松,且以追惩制为核心,是全球最早实施该制度的国家。这就使得出版商出版行为相对自由,有利于盘活期刊出版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缺位,期刊一旦存在出版违法行为,将会面临十分重大的制裁。

2.完善的行业协会制度。为了更好地对出版行业进行统一管理,英国成立了由出版商、经营商、出版个体及其他相关主体组成的出版行业协会。当前,英国与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有47家之多,居全球之首,比较知名的有出版商协会、书商协会、英国书业通讯委员会等。这些协会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上传下达的作用,既要及时向政府反映会员的需求,协助政府调整法律政策,又可以向会员提供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行情,进行业内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活动。更重要的是,出版行业协会还可以举办各类推广阅读和图书促销活动、评奖活动和展览活动,引导出版业向高效率、低成本、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例如,2017年,英国出版商协会举办“学术图书周”活动,邀请剑桥大学出版社、伦敦大学学院出版社、书商协会、布莱克威尔、施普林格·自然等参与,为其进一步拓展学术期刊出版渠道,优化了市场环境。另外,英国皇家学会作为当下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学会和科学团体,是英国科学界的一个标志。皇家学会创办的《哲学会刊》从1665年至今已经持续300多年,始终致力于向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的科学发现,是英国乃至全球科学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3.成熟的市场出版制度。英国的出版机构市场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都十分成熟。以爱墨瑞得出版社(Emerald)为例,这家老牌出版社成立于1967年,出版管理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学术期刊200种,凭借优质化、专业化优势,在管理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爱墨瑞得出版社重视实用性,专注于学术领域的垂直市场,管理学类期刊就有近180种,在全球同类期刊的占比也在12%以上。高质量是科学期刊的生命。爱墨瑞得出版社为了避免广告代理商的干扰,规定所有期刊均不得刊登广告。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对所有科学期刊投稿进行严格评审,涉及初审、同行评审、内部审核、专业校对、SGML标注、印刷、在线传播等诸多环节。

相比英国,我国的科学期刊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还有较多的发展空间。新世纪以来,我国对科学期刊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有不足,有必要学习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适合我国科学期刊发展的创新路径。

1.客观审视科学期刊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期刊得到迅速发展,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共4958种,仅次于美国(12274种)和英国(6214种)。如今,我国不仅拥有像《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国家科学评论》这样具有影响力的权威科学期刊,还建立起“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系统,标志着我国科学期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但客观来讲,我国科学期刊的影响力仍不够强,办刊模式也缺乏科学性,严重制约了科学期刊的健康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的数据显示,2010—2019年,中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增加了269.20%,但SC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只增加了4.26%。可见,我国优秀科技论文严重“外流”。此外,在很多前沿和热点领域,我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还有许多空白。2020年,SCI数据库新收录中国内地期刊8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海洋工程与科学》和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光电进展》,填补了国内期刊在SCI收录的海洋工程和电化学这两个学科的空白。但根据2020年的SCI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底,在SCI收录的55个学科当中,还没有出现我国主办的期刊。

我国办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的三级管理体系,整体的产业化、集团化水平较低。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我国平均每个主管单位主管的科技期刊种数不足4种,而且大多数单位只主管一种刊物。但在今天数字化信息时代,这种“小、散、弱”的小作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出版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多元化的主管主办单位,交叉的部门管理职能,以及自身产权、所有权的不确定,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出版资源的整合。对此,可学习借鉴英国的管理模式,通过职能部门的职责细分,打造政策公平、开放竞争的环境,引导科学期刊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全面激活科学期刊出版市场,并将政策引导建立于市场规律上,逐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期刊出版制度。

2.适当放松出版行业管制。我国出版行业的审批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管理。出版单位提出设立申请后,由主管部门进行审批认定,然后发起人才能依法申请设立登记,行业准入的门槛较高。相比较而言,英国出版业的准入条件较为宽松,只需要在登记所注册,提供公司名称、规模、业务范围等信息,并每年向相关机构提交具体的经营报告和财务报表等材料即可。对出版行业准入门槛的高标准要求固然是考虑到了人口基数庞大、整体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具体的国情因素,但是严格的准入门槛限制了出版行业的市场化良性发展。我国可以尝试从严格调控逐渐向宏观管理过渡,逐步放低准入门槛,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细化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加强准入后的管理力度。从税收和财政方面加大对科学期刊的支持力度,减免学术期刊出版社的税收,拨款扶持各类科学期刊出版机构,鼓励出版界和学术界大力发展科学期刊,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期刊创办氛围。

3.注重国际化拓展。目前,国际化发展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出版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开始转型,积极开展与国外著名学术期刊出版公司的国际化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模式。另外,虽然我国的《科学中国人》、《科学》等期刊的定位是高级科普,但应该加大对全球最新科研动态的宣介,注重与知名科学家的稿件合作,提高“跟踪扫描”的内容生产能力,以避免陷入传统科普思维的泥淖,以至于制约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可学习借鉴英国Emerald出版社独立主编的出版模式,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界和实践人士进行有效联结,并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不断丰富期刊种类,提高国际化影响力。与此同时,我国科学期刊应学习借鉴英国的周刊模式,在扩大内容容量的基础上,确保科学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我國在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科学期刊的建设工作也必须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但当前,我国的科学期刊建设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要突破制约科学期刊发展的瓶颈,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鼓励扶持,也需要出版行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的期刊发展有其自身的国情基础,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之时,必须结合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地迎接中国特色科学期刊的发展变革。

作者系燕山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1]丁佐奇,郝海平.Altmetrics与传统计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科技期刊传播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19(11).

[2]陈国剑.改良中国科技期刊生态的着力点——从中国科技期刊的萌生谈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3]张恒军.提升全球文化影响力:新机遇与新要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6-22.

[4]赵少飞.科技期刊学科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群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04).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制度建设英国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