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乱抓的猫
2022-05-10陈莲花
陈莲花
摘要:一位“直升式”幼升小学生在入校2个月内常常“惹是生非”——将同班同学打伤、抓伤,挠伤……针对该生不恰当的人际沟通模式,班主任多次给予他单独而耐心的辅导,并联系家长协同教育与引导,可班主任看到的结果不是该生的转变,而是更多学生受伤和该生逐渐被孤立的景象。心理教师借助故事疗法帮助该生映现内心世界,纾解无法用自己现有的语言表达的郁闷情绪,最终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故事疗法;个别辅导;同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4-0032-03
经历封闭式居家网络学习和连续漫长的假期后,“直升式”幼升小的一年级部分新生出现一些因环境改变而引起人际交往不畅的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应对策略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采取“回避式”——不与他人交往;有的学生则采取“控制式”——通过某种不友好的方式,如打人、吵闹等主动“与人交往”。如何不居高临下,不站在小来访者前面,而是基于小来访者的个体差异,紧紧跟随着来访学生的喜好,探寻出适切、个性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能,辅导小来访者走出人际交往不畅的心理困境,是心理教师在辅导学生时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情景再現
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经推荐,一年级学生小Z来到心理辅导室,矮胖、皮肤白净、不怕生是这个小男孩给我的第一印象。辅导之前进行信息采集时,班主任是这样介绍小Z的:小Z性格外向、急躁,控制欲强;小Z的妈妈是幼儿园教师,小Z两年半的幼儿园生活都是在妈妈所在的幼儿园度过的,虽不在妈妈的班级,但小Z享受到的特殊“照顾”比在妈妈的班级还多还好。进入小学后,小Z喜欢主动和小朋友玩耍,但喜欢“一切自己说了算”,一遇到小朋友不同意他的规则或要求,他就打或抓小朋友。班级很多学生的手、胳膊都被他抓伤,孩子们几乎天天都来找班主任告状。班主任也天天跟小Z进行德育教育,但收效甚微。同时,班主任多次与小Z爸妈沟通,希望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爸妈嘴上答应很好,但实际行动甚少。小Z成为这位班主任的头号“头疼”人物。
来到心理辅导室后,小Z对陌生的辅导室和不熟悉的我一点也不害怕,他一会儿走到沙发边摸摸沙发上的玩具,一会儿走到书柜前,看看书柜里的书本,还不时和我聊几句他看的故事书里的内容。当我邀请他坐在凳子上回答几个简单问题时,小Z用异常的眼光紧盯着我看,好像他真的在全神贯注地听我说话,想完整地理解我说话的内容。然而,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奇怪的茫然,好像他专心聆听不是因为要听懂我说话的内容,反而像是我在用一种他完全不懂的“外星人”语言在跟他说话。一条隐藏的无名河横在我与小Z之间,使我无法从我的岸边到达他的岸边。搭建什么样的桥梁,才能帮我走进孩子的王国呢?
二、辅导过程
(一)借助故事之光,打开掩藏之门
仔细回味小Z进到心理辅导室时和我说的那几句话,我快速捕捉到了一个信息点——他聊了很多故事书的内容,这说明小Z喜欢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再次与小Z确认,小Z的话印证了我的猜测。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第一份材料,一般而言,孩子们都是通过听童话故事习得知识和生活习惯的。童话故事完全契合孩子们的认知和言语发展规律,把童话故事应用到小Z的个别心理辅导中,不仅可以成为进入其内心世界的突破口,还可以帮助他分析和探查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从而可以作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于是我开始通过童话故事辅导小Z。
(二)透过自发故事,镜映失衡内心
鉴于小Z不怕生,有点“健谈”,我请他讲一讲他喜欢的动物,并围绕这只动物说一个故事。下面是小Z讲的简短的小故事“开心村庄的小动物”。
从前,森林里有一个名叫“开心”的小村庄,村庄里住着小猫、小猪、小狗、小鸡、小鸭、小兔子、小鹅七位可爱的小伙伴。在这一群小伙伴里,小猫不那么讨人喜欢,因为他动不动就伸出锋利的爪子乱抓小伙伴们,小伙伴们不是这个脸上被抓伤,就是那个胳膊上被他抓破皮,大家都烦透了小猫。一天,小伙伴们请来智慧的山羊村长帮想办法,让小猫不要再乱抓人了。可是山羊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的办法,他让大家说一说各自的妙招,怎样阻止小猫乱抓。
小猪说:“我们把小猫锋利的指甲剪掉!”小猪的嘴角上周被小猫抓烂,现在还没好呢。
小狗说:“我们用胶水把小猫的爪子粘住,这样他就永远不会抓我们了!”小狗的右上眼皮前天被小猫抓肿,害得他这几天看东西很费劲。
“要不我们用绳子把小猫的爪子绑在背上,让他永远无法抓所有的小伙伴!”小鸭说。他的翅膀今天被小猫抓紫了。
小猫最近有些不开心,因为小伙伴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
在这个创编的童话故事中,小Z把自己当成了小猫,“开心”的小村庄是小Z的就读班级,小动物就是班级中的同学。年幼的小Z无法理解为何被同学疏远,也无法接受被同学疏远,更无法用自己现有的语言表达,所以小Z借助童话故事中“小猫”的角色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开心”。童话故事既与现实保持联系,又借由它巧妙剥离现实,同理了孩子“不开心”的现实心理。
(三)互说响应故事,建构平衡状态
为了疏导小Z郁闷的心情,我接着讲述了以下生成的童话故事“村长来了”。
站在远处的村长山羊爷爷听到小伙伴们这样说小猫后,他慢慢走过来说:“孩子们,犯了错误后只要改正,还是好孩子。要不我们来帮帮小猫吧,让他学会不要乱抓伙伴”……
“山羊村长”就是我这位心理老师在故事片段中的投射,隐含着我接纳和体会了小Z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想协助小Z度过心理困扰,并借助故事让小Z感受到爱、光,将它们转化为能量,注入小Z的内心,支持他走出困境。
第三次辅导时,小Z讲述了“努力中的小猫”童话故事。
小猫听了山羊爷爷的话,下定决心改掉自己乱抓的坏毛病,于是他对小伙伴们说:“小伙伴们,对不起!今后我再也不……”“不行,他上次抓伤我时说过再也不抓伤我了,可是前天、今天,他还抓伤了我,我再也不相信他,”没等小猫说完,小鸡插嘴说道。
“是的,是的。我也不相信小猫要改掉不乱抓我们的话了。”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他们都说,实在受够了小猫的坏行为,不相信小猫能学会不乱抓伙伴。听到小伙伴们不信任他的声音,小猫伤心地一直朝森林另一边走去,走啊走啊,突然“嘭”的一声,他被关进猎人埋藏在草丛里抓大灰狼的铁桶里。任凭他用锋利的爪子抓铁桶,铁桶就是打不开;任凭他怎么喊,就是没看见来救他的小伙伴。就这样,小猫越想快逃离铁桶,就越使劲用爪子抓铁桶,很快,他的爪子被撞伤,流出血,疼得小猫“喵喵”叫。他想:“我受伤了的爪子都这样疼,被我用锋利的爪子抓伤、抓烂的小伙伴的脸、胳膊肯定很疼很疼。小伙伴们不原谅我,不相信我,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个童话故事巧妙地折射出小Z的现实生活故事的两个方面。首先,故事给予能量,主角主动找伙伴道歉和好:“小伙伴们,对不起!今后我再也不……”其次,故事的影响力静悄悄地发生,“我受伤了的爪子都这样疼,被我用锋利的爪子抓伤、抓烂的小伙伴的脸、胳膊肯定很疼很疼。小伙伴们不原谅我,不相信我,也是情有可原的。”这暗示了小Z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你欺负同学就没有朋友来救你,从中明白“失道寡助”的寓意,同时也体验到“疼痛”感觉所带来的认知改变。小Z在自己的故事里遇到了印象深刻的瞬间,找到了生命的药方。
第八次辅导时,小Z讲述了以“开心的小猫”为主题的童话故事。
小猫被困在铁桶的当天下午,小伙伴们找到并解救出被困的小猫,小猫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我以后真的真的不再乱抓你们了,如果你们不相信,你们就用绳子把我的手背绑起来吧。我不怪你们,我是心甘情愿的。”小伙伴们立刻拿出要送给小猫的礼物——手套,并说明白天他们疏远小猫的理由——他们正忙着织毛线手套,打算送给小猫一个惊喜。
“小猫,你的手受伤了,快快戴上这双手套,这样你的手很快就会好起来。还有,戴了手套可以克制自己,不乱抓伙伴。”小猪赶紧说道。小猫惊讶地看着漂亮的手套,呆呆地站在那里很久很久,直到小猪和小狗帮他戴上手套。
那天剩下的时间,小猫和伙伴们开心地玩——没有抓伤伙伴的眼睛、嘴巴,只是快乐地在一起。
到了小猫脱掉手套的那天,小猫已学会了和小伙伴在一起时,要把爪子收起来的规矩。
“开心的小猫”童话故事隐含着,小Z有了以下两个改变:第一,认知和行为发生了改变。小猫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我以后真的真的不再乱抓你们了,如果你们不相信,你们就用绳子把我的手背绑起来吧。我不怪你们,我是心甘情愿的。”暗含着小Z经过“疼痛”经历后,产生了真心悔改的意识和行为。第二,结果改变了认知和行为。“那天剩下的时间,小猫和伙伴们开心地玩——没有抓伤伙伴的眼睛、嘴巴,只是快乐地在一起。到了小猫脱掉手套的那天,小猫已学会了和小伙伴在一起时,爪子收起来的规矩。”巧妙、间接表达了小Z和小朋友和好后,释放了更多内心空间存储的爱、友谊和阳光。
小Z这个童话故事是个有影响力、有灵性的故事,借助故事,认知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然后结果改变了认知和行为,这蕴含着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辅导的思想。
三、辅导反思
基于小Z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现实的环境特点,说童话故事是一种既切合他的经验又有趣的叙事方式,所以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他很乐意讲他的童话故事,这样既有效隐藏了他的小秘密,保护了自尊,又准确镜映他内在的焦虑、郁闷、冲突,及自我调适和自我改变的全过程。在小Z的辅导案例中,说童话故事具体发挥了以下三个主要作用。
第一,重新审视故事。童话故事的主人公从他沮丧的老故事中走出来,从更丰富的情感视角来看故事发展,从而带来积极的转变。通过童话故事,小来访者会看到自己和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相似之处,开始从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创编的故事。
第二,实现新的成长。当小来访者从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度看那个创编的故事后,会自动重新建构一个描述真实情况并有自我觉察的情境,让老的故事不再发挥威力,从而创编一个自我实现的新故事,又在新故事中实现旧身份的解脱。这种改变会带来“一片美好”,重新实现新的成长。
第三,引发积极情感。当小来访者重新实现新的成长后,他们会体验到一种解脫带来的快乐,于是思考并寻找打破之前的那些习惯、角色及压抑他们的规则。当打破之前的旧规则、习惯和角色后,小来访者走进了自我实现的大门,转变会自动、有机地发生,欢笑瓦解了身体障碍和头脑中的障碍,改变让他们体验到自己整个身心的扩展与和谐。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