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用词失范失实问题探究

2022-05-10肖月肖郎平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

肖月 肖郎平

摘要: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新闻报道的采访语言和文本写作,除了文体之别和方言等语体之别外,还涉及民族语言、外语等语言之别,由此而产生类型极其复杂的语言失范甚至失实问题。

关键词:新闻语言 新闻准确性 语文素养 语言规范

语言文字是我们交流的工具,而新闻记者接触群体的范围又极其广泛,有饱学之士,也有文字初学者;有操普通话的本国人士,也有说外语的异国对象;大部分情况下是规范的现代汉语,也有接触到古代语言文字的情况。因此,对新闻采编人员来说,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就比较复杂多样。

就上述采访情形而言,它们对记者及编辑等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语言素养要求。除了规范汉字外,还要具备一些涉及到方言、土语、古文、少数民族语言乃至外语等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常识。采编人员要具备上述语文复合素养,无疑是不容易的。

一、方言词语失误现象

1953年,《新黔日报》一篇文章写道:夜来了,她拿着“重光”(松枝燃火照亮叫重光),不知道多少次地来到牛圈里。“重光”是什么?一方面,“重”是多音字,读者会无所适从,方言中读为chong;另一方面,它不是松枝,而是饱含松脂的树干,普通读者很难了解。

本世纪初,尚立富的《行走西部》一书提到,贵州西江苗寨一位苗民在受访中讲述打工的苦楚:“那真不是人干的活,一天工作最少要19个小时,还得你自己买菜做饭,自己找地方睡覺,这哪里是把我们当人?”在贵州方言中,十几个小时和十九个小时听起来相似,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身为西北人的作者听错了。

对方言字面意思的错误理解,可能造成重大失实的后果。2010年,轰动一时的宜黄拆迁事件就是典型例子。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在事发后3日,媒体记者拿到烧伤者钟如琴的手机,中间还夹杂着拆迁执行人员的喊话:‘你们今天不拆,明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腾讯网转载时将标题修改为《燃烧的真相:今天不拆,明天怎么死都不知道》。这句话在互联网被炒得沸沸扬扬,极大地影响了舆论走向。

然而,法律学者陈柏峰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原话是“今天不拆,明天你死得了么”,在宜黄话里,“死得了么”就是“躲得了吗”的意思。报道出现这种关键性错误很不应该,也不排除记者故意歪曲政府工作人员的话以达到误导公众的目的。[1]电视新闻报道中,字幕也容易出现方言词语错误的情况。“采访对象使用方言,字音辨析度低,也是造成录入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乌泱乌泱的(形容人多且杂乱无章)、上街(gai)(去闹市)、发小儿(儿时的玩伴)、洋火(火柴)、虎啦吧唧(愣)、洋字码儿(阿拉伯数字)等。”[2]

二、土语用词不当现象

有些地方种点烟叶被称为金叶子,有些地方种点刺梨被称为金果果,有些地方种点茶被捧为“一捧绿叶子,片片生黄金”的程度。种点蔬菜,叫“蔬”中自有黄金屋;种点党参,叫高原红土出“黄金”;种点万寿菊,叫万亩“软黄金”喜获丰收。诸如此类,等等。

或许有人问,用土味语言不好吗?不是体现接地气的作风吗?此言差矣。基层群众这样说是真实记录,报道伪装土味气息则不可取。从实际情况来说,如今农民文化素养提高,这种土语已不常听到。

民间语言真面貌究竟怎样呢?通俗,甚至充满幽默智慧。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安于当个“老头儿”》一文中讲过一次亲身经历:

不久前,我打的回家,司机把车停在我家的院门口。那个院子住的都是部级以上干部,还有卫兵站岗。他看看院子,再看看我,有点不大相信,然后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过去是个头儿!现在是个老头儿!”哎呀,我觉得太深刻、太生动了!一句话,加了一个“老”字,就完全不一样了。[3]

很显然,民间的土味语言像清香从花朵中自然散发,是带着泥土气息的土;记者把化了妆的语言贴在农民嘴唇边上,是土得掉渣的土。

三、民族语言词语误读现象

按照外语的严格定义,民族语言对非本民族的人来说就是外语。为避免误解,本文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分列论述。

广西是我国的典型山区省份之一,提到广西多山,就有人想到十万大山、九万大山等,感慨这果然是多山的地方。其实,这是望文生义,纯属误解。

那它们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学者指出,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中的“十万”“九万”“六万”,实际上不是数量词,而是壮语山名的汉文记音。“十万”系南壮方言“适伐”的汉字记音,“适伐大山”的意思是“顶天大山”;“九万”系壮语“九怀”的汉字记音,九万大山的实际意思是“水牛头山”;而六万大山的“六”是壮语lueg(意指山谷)的近音,“万”在壮语中的意思是“甜”,合起来就是“甜水谷大山”。[4]

毕节市赫章县的海雀村,是全国闻名的一个脱贫典型。然而,关于海雀村的名字由来,新闻报道大多数是不准确的。下面摘引三家媒体的相关表述:

1.躺在沙地里的文朝荣想:“海雀”这个名字多么好啊!这是根据我们家的彝语“候确”谐音的。“候确”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这个“候”,就是山塘水、湖水、海水。“确”指添加、舀、灌入等。

2.海雀,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有自由飞翔的意思。

3.海雀不是一只鸟,而是彝语“源泉”的音译,贵州西部乌蒙山深处一个村落的名字。

那么,海雀是什么意思呢?

在1958年的一份社会调查资料中,它被称为海确村。报告记载:海确一词,原为彝语名,经访问,它是根据彝语的“猴且”,即“掺水塘”音译得来的。苗族搬来此处后,就称“摩确”。“摩”是阿摩的意思,苗族的自称。“摩确”即为苗族的海确。这便是海确名称的原意。[5]可见,海雀村的名字由来及其演变涉及到汉、彝、苗三种语言的转音和意思转化。

部分媒体望文生义,演绎出各种“飞出大山的海雀”“海雀飞出幸福路”“海雀飞出贫困洼地”等各种文学化的表述,以为此举有双关兼比喻之妙,其实是违背地名科学乱用浪漫想象行文的毛病。

四、外语词语错误现象

在全球化时代,即使是只做国内报道的记者,也难免有和外国语言文字打交道的情况。稍不注意,记者就会被其中存在的翻译错误所误导。

2018年7月,笔者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时,一份翻译速记写道,“鲧对自然并没有持有敬畏之心,困出于愚蠢,偷取了皇帝神奇的摩尼(音),这个摩尼可以去建筑大坝。”“困”是听错或写错了,这里依然是“鲧”而非“困”。“摩尼”是什么?熟悉这个神话故事的人都知道,是息壤。这段速记中,存在翻译、速记员自身的文化底蕴缺陷。如果記者不注意识别,就会照抄而犯错。

不懂英语文化背景,会造成语义丢失的情形。2011年11月,百事可乐和康师傅联盟协议公布后,国内某知名财经大报引述一名员工的感慨称,“这是百事可乐中国史上最蓝的一天。”在英语中,蓝色(Blue)有“忧郁的”“忧愁的”意思,这位外企员工是一语双关,但是,报道的记者和编辑并未弄懂其真实涵义。[6]

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有知识陷阱,从中文翻译成英文则容易闹笑话。比如,贵阳的小吃“丝娃娃”按字面意思翻译就变成了GuiYang Silk Baby,那就变成了贵阳的丝绸娃娃,那还怎么吃呢?准确的译法是“GuiYang spring roll”(贵阳的春卷)。[7]也有翻译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奥斯卡获奖影片Titanic通常译作《泰坦尼克号》,有的报道写成港台译法《铁达尼号》,这就容易让不知情的读者感到困惑。

五、文言文词语错用现象

对文言文的使用问题,国内新闻研究者多有讨论。

1.世无英雄,庶子成名,民主党内7个竞逐者经过几个月争斗,终于有了结果……

2.我国足球队在迭遭失败后,连克五关,挂冠而归。

例1中的“庶子”用错了,封建时代妾所生的儿子叫“庶子”,等于说民主党的7个竞逐者都是妾生的儿子。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显然不合作者本意。“庶子”应改为“竖子”(古代对人的蔑称,与现在蔑称别人“小子”的意思差不多)。例2中的“挂冠”被误解成夺冠。其实“挂冠”是自己摘下乌纱帽,表示弃官不做的意思。[8]

也有人指出,要慎用半文不白的句式,必须对它们的结构形式和表意效果有较全面的把握。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请看下列例句:

3.这两句诗也把我引回到四十四年前我们参观郭老研究的甲骨文,郭老津然向我们乐道怎样着手研究甲骨文……(1981年8月16日《光明日报》)

4.队里丰收了,为了感谢莎红,社员们私下决定请她到每家吃一顿饭。莎红发现这一秘密,谢绝而别了。(1981年7月3日《光明日报》)

例3中“津然乐道”是成语“津津乐道”的变形,但成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的特点,不能拆开使用。例4中的“谢绝而别”,没有“婉言谢绝然后告别而去”的表达效果好。这两例都是因对文言的语法格式和表达效果没有很好地把握而导致的误用。[9]

作家余秋雨曾因文史常识错误引起轩然大波,比如把本意为退休的“致仕”当成去做官等。新闻报道中也有一些存在许久的问题,比如误把“三甲”当前三名,滥用“高考状元”等现象。

六、语体文体的基本原则

方言学者詹伯慧曾经为香港文汇报做过语文素养的专题讲座,对如何把握白话文中夹杂文言和方言等成份的现象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总体上,应当坚持以白话文为主体的原则,对文言和方言不一概否定。

“问题在于,我们的记者、编辑,脑子里要对古今汉语的界限,对于哪些是纯正的现代汉语,是白话文,哪些是文、白夹杂,不文不白的文体等有明确的认识,有足够的判断力。有了判断力,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甚么样的语言文字形式来报导、来描述,也就心中有数了。……其中偶而夹有一点文言词语,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可,怕的是夹杂进来以后变得不伦不类拗口难懂,显得矫揉做作甚至出现辞不达意的现象,那就不妙了。”

如何对待方言词语呢?詹伯慧先生认为,在粤语地区出版的报纸,从地方性、通俗性的角度出发,适当使用一些粤语词语无可非议。关键在于,要运用得当,善于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版面来处理,不能为迎合读者趣味而把一些严肃报导也趣味化。“不能不注意分寸,注意场合。如果滥用方言词语,可能还会影响语言表达的效果。比如说在一些比较庄重的报导文字中,随便用上诸如‘搞掂‘输晒之类的粤语语词,就不大合适了。在地方新闻版和一些娱乐性、趣味性的副刊稿件中,用点儿方言词是完全可以的。”[10]

在方言滥用方面,新闻界有过失败的尝试或教训。本世纪初期,多地电视台和报纸开辟方言新闻栏目。比如:

王某和周某来到朋友程先生租住的房里,说家里来了客人,借着住一晚夕。然后乘机给程先生喝了一杯放有安眠药的茶,把程先生做着睡熟了,就把程家彩电手机以及其它价值7000大的物品全部卷着走了。

9月17日9点多,程先生向记者反映头一晚夕,那租住的房里来了两个朋友王某和周某。那们拿来了一包茶叶,说让程先生尝一下好茶叶呢。程先生喝了那们泡下的茶后,感到乏得很,一寐会儿就睡着了。

这则新闻的文字,让人一头雾水。它出自2002年9月22日兰州的《科技鑫报》方言专版“兰州话说新闻”。这种现象在当时不是孤例,“《华西都市报》的四川方言的运用以及《楚天都市报》中湖北方言的运用等等,在媒体上使用方言比较多的地方还有广州,拿出一份当地的报纸,很容易找到新闻语言中使用方言的例子。”[11]

1958年,老舍批评洋八股,其中第八股就是——好用不必要的土话。他说:“真有表现力的土话可以用,而且慢慢地可以提升到普通话里去。可是,不加选择,偏爱土话,就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我们是语言运用者,我们有责任尽力于普通话的发展与推行。”[12]值得注意的是,老舍对土话作出了必要和不必要的界定。必要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真有表现力”,二是“可以提升到普通话里”。方言新闻栏目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方面对读不懂的外埠读者来说没有表现力反而莫名其妙,另一方面这些古怪的词汇无法和规范汉语言体系兼容。

(一)坚持规范汉字的主体地位

文言文、方言、土语其实都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范畴之内,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是文体区别,方言土语和普通话之间是语体区别。只要使用规范简化汉字,原则上并没有说不许使用文言或方言。但是,从普通话规范以及推广的精神来说,言文一致的现代白话文是媒体的工作语言。

在语言文字的发展史上,起初语言和文字本来就存在言文不一致的问题,方言就更是如此。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基本实现了言文一致的目标,但对方俗字的规范还存在缺失,媒体最好使用规范汉字中的同义词来代替。没把握的情况下,采编人员一定要多请教,弄清楚,更不能臆测生造,这是可以也应当做到的。

(二)适当提高外语修养

涉及民族地区有关地名、人名、物名,写文章时切忌根据音译望文生义乱加演绎,这既是新闻准确性的要求,也能防止先入为主以讹传讹的尴尬。对中外互译等专业性较强的语言文字,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要么就回避或模糊处理,要么就虚心请教弄懂弄准确。

有大學外语教师建议,高校新闻教育机构除了要加强普修的大学外语课程学习之外,还要设置专门的新闻专业外语课;同时,新闻事业机构要定期开展外语培训,并将外语水平与推优评先结合起来等。[13]

(三)发挥采编团队互补作用

客观地说,采编人员未必都具备上述语言文字方面的素养。不过,新闻报道与一般文字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集体生产的结果。

如果说记者个体难以成为面面俱到的语言高手,那么,新闻团队在采编校检诸多环节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一加一大于二,一个良好的团队可以互补,个体复合素养汇聚成群体复合素养之后应当产生强大的扩大效应,从而消除多种语言的词语准确性问题乃至提高新闻语言的品质。

结语

对媒体从业者来说,规范汉字是一条相对熟悉的文字轨道,即使出错也相对容易发现。可是,文言文、方言土语、非本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成为一条条生疏乃至完全陌生的岔道,很容易面临错误的判断。

国内报道和全球化传播对媒体提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传播格局的任务,新闻文本相应地在不同语言文字轨道上频繁切换,这就对采编人员语文复合素养提出了挑战。对此,新闻从业者应依据新的历史方位感,适应文本需求,确保最大限度提高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注 释:

[1]陈柏峰.传媒监督的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10.

[2]赵妍.电视新闻语言的规范性错误[J].记者摇篮,2012(12).

[3]敬宜笔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30.

[4]韦炯隆.广西山名解读[J].广西民族研究,2000(4).

[5]陆思明等.赫章县海确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M].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贵阳:民族出版社,2009:2-3.

[6]方胜.编辑记者要重视外文知识——从“百事可乐中国史上最蓝的一天”说起[J].新闻与写作,2012(3).

[7]孔倩茹.从目的论视角看贵州特色小吃的英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8]巩衍杞等.新闻修辞[M].北京:长征出版社,1992:97-98.

[9]段业辉.新闻语言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70-271.

[10]詹伯慧.谈谈新闻从业人员的语文修养——在香港文汇报的讲话[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8(2).

[11]程粉艳,郭怀亮.都市报方言专版的语言现象分析[J].新闻界,2003(2).

[12]打倒洋八股——舒舍予代表的发言[N].人民日报,1958-2-11(5).

[13]王孝伟.新闻人应提高外语素养[J].青年记者,2015(14).

(肖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肖郎平,贵州日报报刊社高级记者)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性活动
探究农村中学语文素养的提升方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