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素养视域下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审思与转向路径

2022-05-10张孝禄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张孝禄

摘要:大学体育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大学体育课程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载体,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性、时代性的系统工程。在身体素养视域下重新审思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提出大学体育课程需要在价值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实施主体五个方面实施转向,并结合时代特征与社会客观需求提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路径,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全面育人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身体素养;大学体育课程;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22)01-0067-05

Curriculum refor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literacy"

Zhang Xiaolu

(Leshan Normal Universtiy, Leshan 614000, Sichuan, China)

Abstract: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ies through mor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is the core element of teaching, and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a long-term and dynamic systematic project. The article from quality perspective re-examines the status quo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proposes that the curriculum reform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curriculum structur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of the era and the objective demand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path, it gives new path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ll-round educating valu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 body literacy;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心素质的最后阶段,因此,大学不仅要开足开齐公共体育课,同时也要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打造体育“金课”,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局面。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明确提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2]”为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基础,体育教育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造成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课程的目标局限、内容固化、结构单一、实施与评价不足等突出问题。国际著名教育哲学家伊根(Egan, K.)在考察课程领域的问题时呼吁:选用特定教学方法的意义,已远远没有运用方法过程中选用的课程所包含的观念或经验的意义来得重要了[3]。课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课程研究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就是全面的实践形态的教育改革。[4]”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和身体素养的重要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文章从“身体素养”视角出发,剖析现有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并结合素养教育理念,明确课程改革的转向,探究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期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1身体素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引领

“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当前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有重要意义。身体素养理论的主要建构者是英国学者Margaret Whitehead,她认为“身体素养”是伴随人的生命始终的一种旅行,每个人都在践行自身独特的身体素养之旅。在她的专著《Physical Literacy: Thoroughout the Life Course》中系统阐述了身体素养的概念,即“指不同天赋的个体保持终身身体活动的动机、信心、体育能力、知识与理解力”[5]。身体素养包括情感的、身体的和认知的三个维度,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施艺涛从哲学基础、概念界定与评测体系三个维度探讨了身体素养的身体本源化、翻译统一化与评测制度中国化问题,认为将“physical literacy”翻译为“身体素养”更为合适[6]。身体素养是在具身认知理论下,通过培养人的身体意识,增强身体体验,获得身体认知,塑造身体行为来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实现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终身性。因此,身体素养具有统合性特征,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身体素养”理念为体育各领域的改革与治理确立一个整体性的方向。对身体素养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学校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实践层面的改革,也丰富了体育理论和体育文化以及制度层面的创新。学校体育教育与身体素养的融合研究是最早的领域之一,“研究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开展与促进、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学业表现等”[7]。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能力,要从身体能力、身体体验、身体认知和身体行为四个要素出发,激发学生从“我能”到“我会”,再由“我懂”到“我爱”的统一连贯过程[8]。因此,把握身体素养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身体素养理念推动了新时代体育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引领作用。一方面,对身体的全面认知是学校体育教育理念转变的内在动因。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经历了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再到提出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养的变化历程,其核心是把身体提高到哲学层面的理解,注重人的身心统一性。同时,新时代体育教育思想更加注重人的体育能力的主动建构,提高人的体育参与意识,获得更多的身体体验。另一方面,教育的整体改革是促进体育教育理念转变的外在因素。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使学校体育教育理念随之发生转变。2001年出台《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标志着体育教育理念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首要目标,而以往的体育课程目标更多注重学生体质水平。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养能力,同时,身体素养理念也将引领着新时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2大学体育课程的现状审思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载体,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变化促使教学理念产生转变。对体育课程现状问题的准确把握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2.1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异化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是为实现社会需要和人自由发展的目标服务。“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9]”课程价值取向主要有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三种类型。课程价值取向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其趋势是既要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又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也要遵循同样的逻辑。首先,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体育课程仅注重知识技能本位,以发展学生体质和提高技术技能为目的,将体育教育建立在体育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逻辑上,而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大学体育课程的社会本位思想浓重,以满足社会总体需求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体现着国家意志的统一标准较多,难以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后,还有部分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仅仅为了满足学生的学分要求,甚至将体育课程的学时压缩,高年级阶段几乎取消了体育课程。由此看出,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异化,没有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难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罗素认为,“有四种特质共同构成了人的理想性格的基础,它们是活力、勇气、敏睿和智慧”[10]。这些特质可以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而获得,正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价值体现。那么采取什么样的体育课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研究课题。从根本上讲,体育课程要结合时代和人的发展需求,切实把握好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这是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出发点。

2.2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窄化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方向,而课程目标的单一狭窄必将导致课程内容的局限以及模式的单一。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大多还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这样的目标层次还停留在较低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达到全面素养教育的目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让学生机械地去学习运动项目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淡化了学生的竞争力、协同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体育教育质量无法提升。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他们能够认知和理解较高层次的体育知识,而且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将课程目标水平设置为较高水平,激发出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习得“知、能、会、爱”的终身体育能力。造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狭窄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行政导向、绩效评价和教师认知等因素。

2.3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设计固化

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依然延续着体育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忽略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导致出现学生热爱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当然,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其合理存在的部分,但它忽视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导致课程内容不丰富[11]。目前,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陈旧固化,重运动技术教学、轻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占比较大,新兴体育项目开设较少,没有与时代需求和个体需求相契合。比如,目前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休闲、探险类运动以及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等运动项目急需大力开发。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跟随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态固化的。由于学校体育教育观念更新较慢、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师投入不够、场地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难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4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构模式僵化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有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与竞赛较少。大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模式采用一二年级“普修”、三四年级“选项”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层次水平,没有进行分类设置课程内容,不能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培养,导致了学生爱体育不爱体育课现象突出,个性化发展受到挤压。还有大学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存在衔接问题。有研究生的高校几乎很少为研究生专门开设体育课程,导致体育课程功能的延续性不足,学生到了硕、博士研究生阶段参加体育活动就成了自发行为。缺乏层次性、连续性的体育课程结构导致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样性和持续性需求。如果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学习断层,那么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也很难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养成持续锻炼的习惯。另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配合不足。大多数高校还是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足,没有很好地融合地方体育文化以及学校体育传统特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课程结构的完善和更新有助于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提高体育教师主体的能动性,提升学习绩效,从而提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转向与路径

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就是做好体育课程的建设。体育课程建设包含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协同整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课程的整体效能,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1从“片面素质”到“整体素养”:课程目标建构的转向路径

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课程教学的实施起到引领作用,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教学,尽管学生在短期内能够学习一至二项运动技术,提高相应的运动技能水平,但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运动就停止了。究其原因在于: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单一片面,让学生只是在校期间习得了相关运动技术技能,拿到了体育课程学分和绩点,而没有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运动知识、兴趣动机、坚持性和运动信念,从而导致学生体育学习的坚持性和连贯性不足,目标设置直接影响着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在强调终身体育和全面发展观视域下,大学体育教学也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观。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从课程目标的建构开始转变,而身体素养理念为我们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向。课程目标应当从单一的身体技能学习到整体的身体素养转向,要将情感智能目标、创新思维目标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的、多元化的体育学习目标,形成终身体育观。

3.2从“指标性”到“生命性”:课程内容设置的转向路径

“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永恒主题。[12]”人是活动的生命体,对人的教育最根本的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发展生存能力、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身体素养”是伴随人的生命始终的一种旅行,体育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更注重人的生命活力与张力,增强人的意义世界的建构,实现人的终身发展价值。体育课程承载着体育教育价值实现的使命,体育课程内容应从简单的“指标性”要求转向为注重学生内在“生命性”的培育。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指标性”是指单一身体的生理生化指标、技术技能指标以及课程学分或绩点指标。“生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学生的身体体验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的强度以及参与过程的“热度”。在课程内容中应尽量设计具有竞争性和协作性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课程内容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建构课程内容,改造相关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体育学习效果。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生命存在的特殊性,课程内容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这种差异性,完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实践中,可以从身体差异、能力差异和兴趣差异等方面入手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将身体体验、能动性发挥和个体差异性有机统一,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命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促进学生完整生命价值的实现。另外,目前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简单陈旧,通常以完成片面指标作为导向,没有将地方体育资源、学生需求和教师特点等多元要素整合到课程体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能力。因此,在实践中,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更要注重在质方面的提升。

3.3从“单一结构”到“整体建设”:课程结构模式的转向路径

“课程结构是课程思想的反映,是课程计划的旨归,是课程实施的路径。课程结构要与时代发展对人的需求对接,要与人成长规律的要求衔接。[13]”合理的课程结构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多元需求和成长规律,并结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利于发挥出相对完满的课程教育功能。体育课程结构是指在一定体育价值观指导下,体育课程体系中各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14]。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主要采取基础课与选项课形式,部分高校也在尝试俱乐部课程模式,但总体上课程结构层次单一,缺乏系统性、适应性和个体性。而且,大多高校仍按照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来设置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实质上混淆了公共体育教学与专业体育教学的区别,同时也重复了基础体育教育课程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大学体育课程要注重一体化建设,增强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首先,从集体式课程走向个体式课程。集体式课程已经不满足学生的需求,课程结构要实行分类、分层和定向,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其次,从分项式课程走向整合式课程。要将课、训、赛结合起来,注重课内到课外的整体设计。将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活动进行整合,将集体课堂、代表队训练、竞赛活动有效融入到完整的体育课程设计和规划当中,提高体育课程结构的整体功能。第三,从闭合式课程走向开放式课程。将线上和线下体育课程和比赛活动有机结合,将运动项目文化课、体适能训练课、运动项目实践课、运动保健课、俱乐部拓展课和训练竞技课等有机结合,实现多向度的体育学習;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可穿戴移动设备的发展,加强体育课程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体育参与的自主性;以立体的课程结构代替传统的平面结构,同时将授课对象从本科生扩展到研究生,保证课程的延续性。

3.4从“能手型”到“智慧型”:课程实施主体的转向路径

体育课程实施是在一定条件和方法下,体育教师能动地传授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教师主体,教师是掌握教学方法、了解教学对象需求、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加强体育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师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从“能手型”转向“智慧型”。首先,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理论素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体育知识和技能,要整合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和身体素养,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其次,体育教师要将单纯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授转换到对学生身体素养能力的培养,通过运动项目文化和竞赛规则的传授,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思维和态度的转变,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最后,体育教师要具有跨学科思维的教学理念。从传统体育教学观看,体育教师较注重实践教学技能的提升,体育教师发展局限于专业技术技能的提升,没有跨学科理论视野,不能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和运用现代科技来促进体育课程教学,从而无法保障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3.5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估”:课程评价机制的转向路径

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大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体育态度的重要导向。大学体育课程考核的普遍做法是将专项技能、身体素质、体育参与和学习态度等课内学习表现作为考核依据,从而忽略了课外锻炼参与的表现状态以及能力的提升。“身体素养是完整生命的内生基因,与身体同在,与生命同行,切忌使用机械的、定量的方法加以评价”[15]。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机制需要改革和完善,才能为学生的身体素养形成提供有力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量化考核固然重要,但也只是对学生身体素养水平考察的一个方面。课外锻炼的频度、运动参与的主动性与坚持性、运动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运动习惯和运动竞赛等都应当作为体育课程考核评价的指标参数。比如,有的高校将学生参加校园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的次数和表现参与、校园体育电子打卡系统、手机跑步APP等电子设备锻炼的结果纳入学校公共体育课或选修课的期末成绩考核中,这些都是很好的评价方式[16]。现代科技的综合运用到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中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不仅可以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体育参与和锻炼习惯,而且也可以更快捷地把握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态参数。同时,要将学生的自主评价纳入课程考核之中,通过自评则可以促进学生课外参与的自觉性。总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师评价和自主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统一,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4结语

身体素养是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它具有统合性、生命性和动态性,身体素养能力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素养能力。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整体素养能力,更加重视立德树人为目标,身心健康为前提。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后一站,大学生能否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形成終身体育观,培养好身体素养能力,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身体素养理念下把握好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的转变,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现代科技的力量,强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激活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让体育课程真正地“活”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从而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8)[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3]Egan,K.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iculum[M].London: Century Hutchinson Ltd,1986:139.

[4]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7.

[5]任海.身体素养: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J].体育科学,2018,38(3):3-11.

[6]施艺涛,崔华,解有毅.身体素养哲学基础、概念界定和评测体系的系统评价[J].体育科学,2019,39(8):3-11.

[7]颜亮,孙洪涛,张强峰.国际身体素养研究的现状、演变和趋势——基于WO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3):257-266.

[8]高海利,卢春天.身体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理论价值探微[J].体育科学,2019,39(7):92-97.

[9]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67-171.

[10]罗素.美好生活的教育目的[M]//瞿宝奎,主编.教育目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92.

[11]汤攀.“金课”导向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158-160.

[12]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7-10.

[13]程红兵.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2):20-26.

[14]栾丽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5(4):72-74.

[15]Whitehead M. Physical literacy: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in relation to developing a sense of self, universality and propositional knowledge[J]. Sport Ethics Philos,2009(12):281-298.

[16]张路,丁金,康栩烨,等.山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9):59-6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