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装后的伪真实

2022-05-09于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迪克

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非虚构写作平台影响力日渐提升。其中,最受关注的“真实故事计划”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种种活跃表现,愈发显现出平台功能多元化的倾向,在传播过程上呈现出议程设置、舆论引导等效果。基于此,文章采用话语分析方法,根据梵·迪克文本视角的话语分析理论和费尔克拉夫三维框架理论中的文本维度,对“真实故事计划”于2020年疫情期间发布的文章命题、词汇、句式进行研究,以探讨非虚构平台传播特质,发现非虚构平台的“真实”只是名为真实的理想化包装,而非真正与客观现实相对接。因此提出,“真实故事计划”作为非虚构平台有必要明晰自身定位,正视自身影响力,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梵·迪克;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非虚构平台;疫情文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1-0036-03

一、引言

“非虚构写作”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西方“新新闻主义”潮流下的一种新闻写作主张。它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相结合,把文学的写作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这类作品被称为“新新闻报道”或“非虚构小说”。“真实故事计划”是时下最受大众关注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之一。平台以真实故事为卖点,线上向大众征集稿件,将稿件发布在各网络平台,以博取流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真实故事计划”发布的诸多文章获得超过10万的阅读量,逐渐展现出媒体职能,成为大众获取疫情信息的重要信源之一。然而,其对“信源真实”媒介形象的构建与自身的非虚构平台属性相违,在真实性的呈现过程中产生了矛盾。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首先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提出。他在1952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生发水广告”话语分析的文章,探讨了解释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规则,以及语言与文化、文本与社会情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起,话语分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其间,有两位学者将话语分析方法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即梵·迪克与诺曼·费尔克拉夫。

梵·迪克主张通过文本和语境两个视角进行话语分析研究。文本视角是对文本的层次进行话语结构的描述,其中包括宏观分析、微观分析、话语风格和修辞分析。文章借用的主要为微观分析方法,即对新闻文本的某个具体而微的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1]。费尔克拉夫则构建了话语分析方法的三维框架,主张从文本、实践、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展开话语分析。研究参考话语文本维度的分析方法,即对文本形式、结构特征的讨论。此外,在文本维度的分析中,费尔克拉夫还概括出了词汇、语法(包括及物性、情态等)连贯性及文本结构等分析要点[2]。

文章主要借鉴梵·迪克文本视角的话语分析理论和费尔克拉夫三维框架理论中的文本维度,选择“真实故事计划”的微信公众号于疫情期间所发布的文章为样本进行研究。以“疫情”“武汉”为关键词,限定文章发布时间为2020年,检索出样本文章72篇。随后,根据两个标准进行筛选:一是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与疫情直接相关;二是文章中事件被触发的直接原因是疫情。最终得到由52篇推文组成的样本。

二、发布时间分析:平台推文紧随疫情变化

研究根据2020年疫情发展轨迹,将202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月25日至2月26日是疫情严峻阶段;2月27日至5月14日是复工阶段;5月15日至年底为疫情常态化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真实故事计划平台中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文章最多,达到27篇。第二个阶段的文章数次之,有15篇。第三个阶段的文章数量最少,仅有10篇。

随时间变化和疫情发展趋势,真实故事计划平台所发布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文章数量逐渐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暴发的初期,该平台发布文章总计37篇,其中有关疫情的文章有27篇,占这一时段平台发布文章总量的72.97%。这段时期恰好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态势最为严峻的时期。作为以新媒体形式存在的非虚构写作平台,真实故事计划时刻紧跟前沿热点,给予疫情最大限度的关注。而在第二阶段,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第一批劳动者逐渐复工,真实故事计划平台将关注点转移到复工人群的所闻所感,并恢复了平台其他类型文章的日常推送。因此,该平台在这一阶段发布的疫情相关文章比例大大降低。第三阶段,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社会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真实故事计划平台也恢复了日常的更新节奏。以“疫情”为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章,大多只是作为介绍时代背景的话语出现过。总体来看,“真实故事计划”平台对于疫情的关注是随着疫情发展而变化的。由此可见,真实故事计划作为非虚构写作平台,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在选题时对热点话题有所偏好。

三、基于梵·迪克文本视角与费尔克拉夫文本维度的话语研究

(一)命题分析:选题紧贴时事热点

文本的宏观命题即标题。对52篇样本文章标题的整理见下表。

标题通常展现了一篇文章的主题和要点。疫情暴发初期,平台首先关注到疫情最严重乃至被封城的武汉及周边城市,主要着墨于展现疫区普通人、志愿者、医生的生活。平台还关注到由于疫情被主人留在家里的宠物。总体来说,早期平台发布文章的主要方向是致力于描述疫情中人们所面临的困境。随后,平台介绍了来自各界的援助行为,包括本地的外卖员、义务劳动的司机、接线员和来自日本的援鄂物资等,展现了疫情中人们充满生命活力的顽强抗疫行动。

样本中,大部分文章致力于传播积极正面的抗疫精神,但也有部分文章描述的现实情况较恶劣,引起了读者的恐慌、担忧、不信任等负面情绪。疫情期间,公众正处于措手不及、惊慌失措的状态,网络上有关疫情的谣言也甚嚣尘上。在如此混乱的舆情环境下,平台未履行其媒体职能,积极引导舆论,而是回归原“非虚构”属性,将可能进一步引发民众恐慌的文章推送到读者眼前。这种未经考证的“事实”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与读者浏览小道消息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融合,会导致读者愈发相信小道消息,使讀者误以为平台发布的文章为网络上部分小道消息提供了某种事实依据,印证了他们的负面猜想。这种行为虽然能够使平台迅速获得大量关注,但却不利于传播事实真相。

2月26日之后,随着抗疫成果初显和疫情逐渐常态化,“真实故事计划”发布有关疫情文章的重点,从描写疫区人民生活与各方抗击疫情的努力,逐渐转变为描述劳动者推动复工复产的一系列行为。除此之外,平台还关注到一部分受到疫情影响并面临一些遗留问题的人群。虽然这些文章广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但不论从标题设置还是文字风格来看,显然驱动平台发布文章的直接目的是获得流量。再结合平台隐藏信源的特点来看,很难保证平台是否会为博取流量夸大部分事实。文章内容真实性有待商榷。

(二)词汇分析:第一人称强化文章“真实感”

词汇是文本的基本材料,又称语汇。词汇有多种分类方式,从语法方面来讲,词汇分为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代词等。文章主要从人称代词方面解构文本。文本对于人称代词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文章的主观程度。一般用“我”“我们”等代词作为叙事体的文章,都会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

经统计,在选取的52篇“真实故事计划”于2020年发布的疫情相关文章中,有27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为叙事主体,超过半数。大多数推文以疫区各阶层为第一视角,描述自身所见所感。文中简述了被采访者职业和所在地区,却又标注“为保护个人隐私,人名均为化名”。文章明确表示内容均为当事人口述,采用第一人称无可厚非,能有效提升内容可信度。但实际上,撰写文章的人与信息提供者并不一致,采用第一人称代词无非是为了弱化中间平台撰稿人的痕迹,让文章看起来更像是“一手”材料。然而,无人知晓平台这一“中间商”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对文章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即便文中信息或许与实际不符,平台也可堂而皇之地声称自己只是还原了当事人口述的信息,甩脱信息不实的责任。

当“真实故事计划”的写作题材与现实紧密相连,文章属性就绝非“非虛构小说”这么简单了。读者会下意识将作品中的信息与实际相联系,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作者的有意引导。换句话说,平台本就有意塑造自身“信源可靠”的媒介形象,即表示平台不再仅是非虚构平台,而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媒体”。从传播效果来看,文章大多都拥有“10W+”的阅读量,且从评论区的读者回复内容来看,读者都对文中信息信以为真,没有人在评论区发表置疑信源真实性的相关言论。可以见得,平台的意图已然实现。

(三)句式分析:被动句激发读者同理心

句子按照一定的模式组织起来,即句式。主动句和被动句是文本中较为常见的两种句式分类。通常要表达一件事,使用主动句或被动句都能完成。但主动句一般是对事实的直接陈述,重在陈述事实,而被动句则把事件中的动作承受者当作强调的重点,容易导致事实的倾向性,一般用作更为书面化的表达。如“被困武汉城内的宠物们”这一标题,“宠物们”这一主语作为“被困”动作的承受者置于句中,突出了“宠物们”在疫情中的无力感,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同情心。再如标题“给妻子买药的路上,被拦下24次”,标题中隐藏了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着。“谁去买药”“被谁拦下”这两个关键信息的影响被弱化,进而突出“被拦下24次”这一事件。

按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看到这个标题,人们想象中被拦下的人可能是故事的叙述者“我”。但文中叙事的“我”并非直接“买药”的人,也不是隐藏含义的“丈夫”,而是标题中“妻子”的儿子。标题表达的意思是“给母亲买药的路上,父亲被拦下24次”。平台之所以这样设置标题,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代入感,这也是多数文章使用第一人称的直接原因。标题将故事主人公“父亲”暗地里转换为“我”,将“父亲”的经历变成“我”的经历,一瞬间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此外,被动句对动作发出者的刻意隐藏,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究竟是“谁”以及“为什么”阻拦主人公买药。

四、结语

从命题来看,“真实故事计划”作为非虚构写作平台,紧跟时事热点与现实发展动向,种种看似无限逼近客观真实的手段,竭力在读者面前塑造自己“信源可靠”的媒介形象。但从词汇与句式来看,平台文章大规模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当事人口吻叙事,通过反复使用被动句,隐藏“重要却不被重视”的现实要素,突出游离于客观存在之外的情感细节,只为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读者的代入感。可以看出,非虚构平台的“真实”只是名为真实的理想化包装,而非真正与客观现实相对接。与此同时,因其强大的代入感和选题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平台内容呈现出较强的传播力,且易对读者产生影响,这就意味着平台应不再仅凭商业主义逻辑行事,而是要承担起“真实故事计划”一名中“真实”之责,履行相应的职责。

因此,非虚构平台有必要明晰自身定位。若要贯彻非虚构写作概念,应公开强调自身“非虚构”属性,提醒受众平台文章作为非虚构作品具有一定虚构成分;若选择走“流量媒体”的发展道路,则应秉持真实性原则,履行平台发布真实信息的媒体职责,不得随意对信息进行艺术化呈现,或无所顾忌地夸夸其谈。游走于文学与新闻的暧昧边界或许能在短时间内留住媒介素养尚有提升空间的部分读者,迅速实现流量变现,但对真实与边界的重量置若罔闻绝非平台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回归以“真实”为核心的创作旨趣,增强对自身公共属性的认同,自觉承担社会职责,是以“真实故事计划”为代表的非虚构平台长久存续的发展良策。

参考文献:

[1] [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81.

[2]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08.

作者简介 于涵,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迪克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