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攀高峰 为中国航天注入“源动力”

2022-05-09席玲刘国伟

企业文明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能推进剂航天

席玲 刘国伟

航天型号,动力先行;航天动力,推进剂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以下简称:42所)作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专业研究所,坚决践行强军首责,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实现了我国复合固体推进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低到高、由单一配方到系列型谱化,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各类战略战术导弹、宇航工程用的高能固体推进剂研究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高新装备,动力先行。为全力满足我国新型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需求,42所坚持“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不断推动高能推进剂核心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42所在高能推进剂综合性能优化技术研究、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攻关、新材料规模化合成和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支撑了在研型号研制与生产。全力推进某新型高能推进剂工程应用,全尺寸发动机首台地面热试车取得圆满成功,验证了技术途径的正确性,并成功应用于我国多型新一代战略武器型号。同时,42所瞄准新一代高性能武器装备型号研制需求,积极探索新一代高能固体推进剂技术,使某新型贮氢材料在国内首次实现公斤级放大,并应用该材料的推进剂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扩大试验和装药、试车,标志着第五代推进剂技术获得成功。

面对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对固体推进剂的新要求,42所与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多个协同创新中心,并最终成功申报航天化学动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研发平台,积极开展新概念、新技术、新领域的探索研究,形成了多相包容、合力聚能的创新机制;建成了以国家级危险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为标志的专业能力应用平台,具备了国内一流的专业研发能力条件,有力推動我国固体推进剂技术发展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42所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的研发体系,紧扣军品科研生产和民用产业发展需求,先后成立工程技术、系统产品开发中心,申报了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航天化学动力技术转化应用,为军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42所实施了“产研衔接”技术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并通过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股权融资,引入外部资金1.6亿元,激励产业公司强研发、拓市场、调结构、提质量,逐步形成了高性能薄膜材料、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及各类药剂、油田及煤矿民用推进剂等优势产业。穿戴式老年人跌倒防护气囊、“航天小方”“航天方盾”航天化学自动灭火系统、石墨烯海洋防污防腐涂料、次磷酸铝无卤阻燃材料、大型高效混合装备等新技术、新产品相继问世,成功转化,为航天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于企业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42所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成并充分利用博士后工作站、固体推进剂高级研修班、何鸿燊航天人才培训部、襄阳市实习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拥有1个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1个襄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出站6人,在站3人,完成28名研究生的培养。现有博士40余人,硕士350余人,骨干人才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44.3%。

42所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铸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42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航天强国使命担当,打造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敬业奉献的党员队伍,创建党员责任区、示范岗109个,党员先锋队50余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国有企业党建新要求,大力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工程建设等五项工程,建强了基层堡垒,弘扬了清风正气,打造了一流队伍,激发了精神动力,汇聚了强大合力,为新时代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履行“航天强国”使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42所坚持“发展成果职工共享”理念,先后投入资金3 500余万元,改造供暖系统,建设完善职工文体中心,改善职工卫生所、航天幼儿园设施与条件,开办“老年大学”,及时落实各项待遇,全面做好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保障工作,按计划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全力解决职工子女按需就学,全面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在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方面,42所先后投入75万余元,精准帮扶郭峪村脱贫攻坚。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学雷峰”志愿服务活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42所在十年发展征程中,收获了累累硕果。圆满完成了以长征5号、长征11号、国庆阅兵型号等为代表的研制、批产和飞行试验任务;旗下两家公司经济规模跨越5亿元大关;全面完成“十三五”经济目标,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25.0亿元和2.6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39%、15.59%;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国防技术发明奖等共6项;国防、实用新型、国际专利授权254项,发明专利339项;7人获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3人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荆楚工匠”“楚天名匠”称号,15人获集团公司航天贡献奖、航天基金奖、航天创新奖、青年拔尖人才、航天技术能手;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42所党委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展望前路,全球航天领域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国防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亟待加快。面对愈加紧迫的改革发展形势,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固体动力技术面临的共性基础问题亟待解决,为42所固体推进剂技术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瞄准蓝图,只争朝夕。42所将以“为航天事业注入源动力”为使命,以“成为中国含能材料及能量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领导者”为愿景,着力建设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重点研究室为主力、国内外协同创新中心为补充的技术创新体系,构筑国内固体推进剂技术创新高地,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激发人才创新的内生动力,夯实攻坚克难的基层堡垒,释放群团创新创效的活力,丰富航天企业文化时代内涵,培育有内涵、有影响的“高能精神”文化品牌,创建更高水平的企业文明,保障职工更加幸福的生活,让职工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42所将不忘高能初心,肩负报国使命,以强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汇聚起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源源不断为我国航天固体事业注入“源动力”。

猜你喜欢

高能推进剂航天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航天梦,我的梦
搞笑秀
逐梦航天日
《高能少年团》少年 未来可期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Duang!6·18巾帼馆前方高能
KNSB推进剂最佳配比研究
含LLM-105无烟CMDB推进剂的燃烧性能
无铝低燃速NEPE推进剂的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