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情感活动让道德与法治课充满活力

2022-05-09马晓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活力

马晓琳

内容摘要:重视情感活动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充满活力。

关键词:情感活动  道德與法治课  活力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重视情感教育的好处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精神实质,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

具体的几点做法如下:①教师必须以激情点燃激情;②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情感;③创设情境激发情感;④探究时事热点,深化学生情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教给学生做事的底线,教给学生为人处世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让学生熟悉法律,必要时可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要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愿学乐学。我认为,重视情感教育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让道德与法治课充满活力。

现在,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动之以情的教育,便很难做到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更谈不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境况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背离的。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重视情感教育的好处

(1)有利于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精神实质,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要搞好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用积极情感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人的道德素质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有基本的法治观念,过积极健康知法守法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创造性地去工作,把学生从学习生活的“殖民化”的错误中解脱出来,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内在的动力,我们就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必须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情感轨迹,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身边具体事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富有责任感的世界观念,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要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改变和提高,效果是极不理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知道“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因素”。因此我们应切实用情感渗透的力量,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积极的影响。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必须以情感架设心灵之桥,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情感教育

(1)教师必须以激情点燃激情。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激情的教师的教学里,喷涌出来的则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似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情感不只是促进认知的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生命价值、意义的体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极大的感染、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因此,要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有气势的语言,来达到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目的。

(2)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在讨论课上,我设置了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思考题:“我可以外出打工吗?”“‘拔刀相助’为什么会承担法律责任?”“110电话可以随便拔打吗?”“妈妈可以随便拆我的信看吗?”“未写完作业老师能扇耳光吗?”……学生在不同的“自我”情境中将法律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了有效的链接,在轻松愉快中体味了法律的内涵,接受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辩论课上,我确立了一些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相联的辩论题,如:“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竞争重要还是合作重要?”、“依法治国重要还是以德治国重要?”,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让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老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后要进行总结。同学们通过问题情境不仅掌握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下课时,同学们总是言犹未尽,脸上洋溢着自信,这就使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很好体现。

(3)探究时事热点,深化学生情感。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最富时代性的学科,联系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想象力,实现情感体验的最大化。结合2020年抗击疫情、2021年郑州7.20大暴雨等热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精神。

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导行,应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座右铭。作为一名道法教师,要让自己的精神脉搏和学生一起欢跳,让自己思维的火花和学生一起迸发,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让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活得更精彩!

猜你喜欢

活力
永恒
活力
活力社区
明快透彩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活力无限的彩色条纹
学滑活力板
活力青春
艺术,不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