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新古典主义时期萨克斯管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

2022-05-09张皓哲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拉尔森创作风格埃里克

张皓哲

摘要:本文对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所创作的《第十四首萨克斯管协奏曲》的演奏技巧和创作风格进行分析,这也是第一首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瑞典萨克斯独奏协奏曲。首先是对作曲家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的生平和他的音乐风格及其特点进行总结;其次是对本曲的结构和音乐风格分析;最后是笔者对此曲的演奏技法和作品處理进行阐述和详细分析。

关键词: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  演奏技巧  创作风格  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89-03

萨克斯管是19世纪40年代由比利时乐器制作家阿道夫萨克斯根据波姆长笛的机械原理而发明的一件木管乐器,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件新型乐器。因为萨克斯管的音色优美,富有表现力和张力,使得萨克斯这件乐器深受近现代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喜爱,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随着萨克斯管的不断发展,萨克斯管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全球各大院校也相继开设萨克斯管专业。

本曲作者所创作的音乐属于新古典主义和北欧浪漫主义风格,这首作品是萨克斯管的第一首瑞典独奏协奏曲,其中包含了很多高难度技巧,也特别注重突出旋律的线条和乐句的划分,作者以追求音乐简单、线条流畅、节奏轻快为主。这首经典的协奏曲不仅充分发挥了萨克斯这件乐器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对演奏者具有极高的演奏要求和巨大的挑战性。该作品在古典萨克斯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成为各大高校、国际比赛以及音乐会中必不可少的曲目,非常值得演奏者深入研究。

一、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的生平及作品特点

(一)作曲家的生平

拉尔斯·埃里克·拉尔森(1908年5月15日—1986年12月12日)出生于瑞典斯科纳省,他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1929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作曲系。1930年,拉尔森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剧院教练,并在随后的一年中继续在马尔默和隆德教授音乐。1934年参加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当代音乐节,拉尔森创作了《第十首交响曲》,这使他获得了国际的认可,从而促进了拉尔森作品的推广。1937—1943年,拉尔森在瑞典电台工作,担任指挥、作曲家、制作人,并开展瑞典广播室内乐团,1947年被聘为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二)作曲家的成就以及音乐风格

拉尔森早期的作品受西贝柳斯的影响以浪漫的风格构成,此后拉尔森运用了十二音阶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自己的作品中,1932年拉尔森通过在管风琴中使用12种音色技术,使他成为瑞典第一位使用这种技术的作曲家,但这种技术没有得到长期的发展。30年代拉尔森创作了弦乐的辛迪米斯小交响曲、萨克斯管协奏曲、弦乐的小夜曲和第二交响曲。

在拉尔森的创作后期,作品转向更具激进的风格,如大提琴协奏曲、为管弦乐团而做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在50年代又回到了十二音调的作曲风格,他的《米萨布雷维斯》《弦乐柔板》和《管弦乐变奏曲》的部分都有这种风格的影子。拉尔森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是最具精华的作品。

(三)《拉尔森协奏曲》简介

这首作品是拉尔森在1934年为古典萨克斯与乐团的形式创作的,也是献给萨克斯演奏家西格德·拉舍尔的作品,拉舍尔的超高音演奏水平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他也是首位提出萨克斯管可以通过变换指法进行演奏更高音域的演奏家,拉舍尔与拉尔森是在一次演出中相识的,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拉舍尔向拉尔森诠释了萨克斯管超吹的技巧,并渴望为其创作一首包含超吹技巧和现代技法的曲目。拉舍尔一生有200多部作品是作曲家献给他的,在那个作品高产的年代,只有拉尔森的这首协奏曲是他独自委托创作的,这首作品的最高音写到了倍高音Fa,最低音写到了降Si,贯穿了萨克斯管这件乐器的全部音域。每一个乐章都有大量的超吹技巧、现代技巧,所以这也是《拉尔森协奏曲》的精华所在。

二、《拉尔森协奏曲》的音乐分析

这首协奏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中速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柔板、第三乐章是诙谐的快板。尽管三个乐章在表现手法、音乐形象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每个乐章共同联结,塑造出这首萨克斯协奏曲特有的艺术价值。这一作品在调性布局上,符合20世纪现代音乐的革新性和时代性,实现了现代派作曲技法中的各种突破和创造。作品中虽然没有大段的固定在某一个主调上,但经常以几个小节为一个单位,建立在某个调性之上,可以说是一首综合所有调性的现代派古典风格作品,也是20世纪现代音乐代表作曲家勋伯格所定义的“泛调性”音乐作品。

在第一乐章的整体结构中,同时有若干个不同的主音在发挥作用,而这些主音本身也是游移不定的音,不存在调式的统一和回归,同时还包括一部分“无调性”的段落,所以也可称之为“动态的主音”。这种主音的流动形式,在三个乐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其中第一乐章这种“泛调性”的特点最为突出。该曲第一乐章篇幅较长,在乐章后段有大部分的华彩乐段,该部分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

第一乐章除采用泛调性织体以外,在节奏型的使用上也极具特色。这一部分主要用三连音来陈述整体乐句,在乐章的各个部分这种节奏型的乐句随处可见,具有典型意义。萨克斯声部采用三连音的模仿和递进,塑造出乐句递进向上(或向下)的效果,在这种模进效果的塑造下,音响由较大距离的音程关系上爬升,逐渐在高潮部分实现紧缩,突然拉小距离,以此创造出空间的由大变小的拉扯感,既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听觉的流动性,又增大了作品对演奏的要求与控制。尤其是在第一部分主题的塑造中,两个平行的乐段共同构成了呈示部的旋律线条。在演奏上应注重旋律线条的整体描绘,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层层递进。

该作品的第二乐章较第一乐章来看,其调性、和声、旋律更具有古典性和传统性,具体体现在长时间巩固主音所维持的调性上,调性转移切换较少,同时会在所巩固的调内运用更为饱满和丰富的和声织体,采用大量的协和和弦塑造调性布局;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较第一乐章的调性色彩更为单一。第二乐章对比其他乐章来说速度较慢,整体为单三部结构,而旋律的线条优美冗长,这一部分音乐极具层次感,所以要求演奏上更加注意气息的平稳和高音区连贯性的塑造。

该作品的第三乐章与古典奏鸣曲第三乐章非常类似,仍旧采用与第二乐章相同的单三部曲式,带有一个华彩乐段。但这一部分的调式上又显示出了作品整体的“泛调性”的特点,而调性织体的巩固是建立在很大数目的十六分音符之上的,所以要求快速的演奏技巧。作品同时还采用了很大比例的减七和弦,在减七和弦的使用上,采用各种模仿和旋律线的上下交替,以此尝试突破调性的规律,是该乐章的突出特点和点睛之笔。

三、《拉尔森协奏曲》的演奏技巧与分析

(一)演奏分析

1.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本曲的第一乐章是中速快板,并且要以二分音符88的速度进行演奏,我们在练习的时候需要做一个拍子上的转换,不能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按着以二分音符为一拍开始吹,如果这样练下去的话就会导致拍子、节奏不稳定,并且速度也提不上去,我们必须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按着小拍来吹,也就是按着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分拍开始练习,这样练习的话我们的节奏和拍子都会非常的稳定,而且速度上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当我们分拍练习得比较熟练时,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按着以二分音符为一拍子,也就是所谓的大拍来演奏了。

从第40小节开始,我们要注意八度音程在三连音当中的控制,我们在练习这个地方时要注意嘴的松紧度和力度保持一致,嘴的力度不能忽强忽弱,这样会导致我们在吹奏的过程中会有泛音产生,还有一点也极为重要,那就是在练习这一段时我们要抓住重点的旋律音,也就是说脑子里要想着这几个主干音来进行演奏,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旋律的进行。

从第46小节开始,在这一大段的旋律进行当中有两点需要我们高度注意,第一点是乐句的划分,乐句就像我们平时说的话一样,有头有尾把每一句演奏清楚,自然而然所表达的音乐也就明了清晰。第二点就是在这一段中乐句强弱层次的变化,从pp到p再到mf,在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这样层次感才会明显,音乐才会更加生动形象。

2.第二乐章的演奏分析

本曲的第二乐章是从容的慢板,我们要以四分音符55的速度进行演奏,由于该乐章是一个慢板,所以我们在刚开始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一下音准,因为在刚开始会有一个小节是没有钢琴伴奏的,如果音准没有控制好,那么在后面钢琴进来的时候音准差距会非常明显,此乐章如果和管弦乐团进行演奏的话,那么开头的两句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不需要加过多的颤音,加太多的颤音会显得有些杂乱。

从本乐章的第40小节开始,虽然看起来节奏比较多样,音也非常的密集,但我们也不用担心,虽然这里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吹,但是我们还是要按着分拍去练习,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要按着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去吹,把每一个节奏、每一个音都练准确熟练以后,再去打大拍子练习,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旋律的强弱对比和后面平行乐句的情绪变化。

从第75小节开始有一大段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我们不需要为运指而发愁,还是需要按照分拍进行练习,最重要的是要把每一组三十二分音符给它划分成四个音为一小拍去练习,这样练习的话在节奏上就会更加准确,因为Re和Mi这两个音重复得比较多,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对于Mi的指法来说我们就用正常的指法就可以,不需要用简便指法来代替,以免出现音准忽高忽低的问题。

3.第三乐章的演奏分析

本乐曲的第三乐章是活泼的快板,是以四分音符132的速度来演奏,由于该乐章基本都是重复,所以笔者对个别乐句进行简单的分析,乐曲的开头速度比较快,所以我们必须慢练,尤其要注意从第20小节开始的这一组旋律,要进行一个渐强的处理,为后面的Fa做准备,同时我们要注意每一组后面的断音和每一组开头的第一个吐音,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是一个半音阶的进行,所以要注意旋律的递进感。

从第40小节到51小节,在这一段的旋律进行中我们不仅要把每一个复杂的音练清楚,而且还要注意旋律的走向,需要做一个渐强处理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烘托出后面旋律的不断渐强,直到出现乐曲的旋律顶峰。

(二)演奏难点及其练习方法

1.超高音的演奏

超吹是萨克斯演奏中经常用到的技巧,也是每一位萨克斯练习者必须会的一个技巧,超吹其实就是泛音,就是指萨克斯管正常音以外的音域的音,我们想要学会超吹,要先学会吹泛音列,泛音列练好了的话,那么超吹只要按对指法自然而然的就会出来那个音,泛音列的练习是需要我们控制口腔和嗓子的位置,以及气流与气速的变化得到不同变化的泛音,同时泛音列的练习还对超高音的音准和演奏的音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华彩乐段的练习

本曲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都有一大段的华彩部分,关于本曲当中的华彩乐段,我们可以在网上听到各种版本不同的演奏,因为华彩没有伴奏,所以每位演奏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绪都会有所不同。很多人看到复杂的华彩乐段节奏都有些慌,其实不管在华彩乐段中出现再难的节奏或者是多么的自由,我们都是最先按照最基本的节奏,甚至把它拆分成小拍子加以练习,当我们熟练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理有据地进行演奏了。

关于第三乐章中华彩部分的练习,在这一乐段中开始出现的摸进的旋律是由慢渐快的一种方式进行的,而且每一组正拍的第一个音都还是以半音的方式进行的,这样为了连接后面超吹的部分增加了递进感,在华彩乐段最后三小节出现的音是一种弹舌的现代演奏技巧,这种技巧是通过用舌头前端來吸附哨片的前端并做一个向下拉的动作,然后配合气息的不断支撑所发出来的声音。由于弹舌技巧在华彩乐段中的出现,也说明这首作品是以现代派创作技法为基础的古典萨克斯作品。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萨克斯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而萨克斯的练习方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笔者将通过《拉尔森协奏曲》的分析以及根据自己自身的学习和练习经历,为萨克斯学者简单地提出几点学习方法。首先,最重要的是打好基本功,在这里包括规范的姿势、嘴型、手型以及气息。其次,在我们练习的时候,长音和练习曲对于我们每一位学习者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培养自己的演奏风格和个人感觉。对于曲目的把握而言,需要多听一些经典的作品来培养自己的感觉、律动和乐句的处理。以上笔者提到的几点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学习,这样我们的水平才会逐步提高。要想体会音乐的内涵以及把握曲目的创作特点,就需要演奏者具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一定的音乐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具有思想内涵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川美拉里·蒂尔.萨克斯演奏的艺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

[2]张丽娟.浅谈萨克斯的科学演奏方法[J].黄河之声,2015(03):83.

[3]钱威纶.萨克斯风超高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4]路兴海.萨克斯管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7(07):102-103.

猜你喜欢

拉尔森创作风格埃里克
没有你
没有你
瑞典孩子的家庭作业
瑞典女歌手声称后悔代言,华为回应
拿开以后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模范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