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备教手记

2022-05-09田飞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格律苏辙古诗词

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出自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第6课的一首七言律诗。坦率地讲,刚开始拿到这首诗时,第一感觉是并不好教。

一者古诗词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的难点。古诗词高度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传情达意,文辞简约却想象丰富、意蕴丰厚,而中学生因人生阅历和阅读积累的不足,对古诗词的学习望而生畏,往往浅尝辄止、难以深入。

二者对作者和作品不熟。苏辙虽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平时我们对其了解不多(现行初高中教材似乎仅此一篇,远不及其父兄苏洵和苏轼),论及的文章鲜少;而且论者多为对其散文的评价(如《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论及其诗者甚少。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三者是如何定教的问题。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接触古诗,在本单元的后面(第三单元)就是古诗词专题,编者精选了八首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这就涉及到对于古诗词教学、对于本单元的地位本诗该怎么教的问题。

四者是教法上的困惑。按照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我们往往是先介绍作者和背景,然后解题、研读,最后进行艺术手法的鉴赏,但这样设计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有蜻蜓点水、波澜不兴之感;而且初读本诗,感觉似乎是一首很平淡的诗,诗意似乎也不太难以理解,要教出“味道”、教出“不一般”的效果确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笔者为此思索良久,悟得“大道至简”之理。于是,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对本诗的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设计。

首先,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要解决“达成的目标”(教学的主题)和“用什么达成”(教学的内容)的问题。要有三个意识:

第一,文本意识。本文是古典诗歌,要体现“依诗而教”的特色。

诗歌鉴赏要抓住意念、意象和意境及其关系。意象是诗人表意所借用的形象;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念头(志向、情感、情调);意象与意念有机融合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即是意境。“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揭示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学一首诗(无论是新诗、古诗),都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本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选取了哪些意象?塑造出怎样的画面?这些是我们要抓住的方面。

本诗又是一首格律诗,格律诗自有其格律特点,“在语音序列上,格律诗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性,对中国诗歌的音声序列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字与字、语与句(包括声调与韵脚)之间的变化,设计出一套声律样式,具体规定了诗歌中每一个字的声韵调,使诗歌显现出抑扬铿锵、变化和谐的节奏之美。”(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3月第2版,P240)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律诗表达方式不够熟悉,不能借助律诗的体式特征对诗歌进行进一步理解。因此,要诵读好本诗,就得懂一点格律诗的要求。格律诗的格律比较复杂,如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诗词格律方面的知识,在新课程背景下,值得认真探究。所以,在这首诗的课堂教学中,拟就格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这三个基本要素,在品读涵泳过程中渗透近体诗格律的知识,既是为高中古诗学习打下必要的底子,也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格律的精微精妙,激发学生模仿创作的兴趣(文化的传承不应止于了解,还要有人能够去实践,没有实践传承就会弱化;格律诗不好写并不是不能写,鲁迅、毛泽东的格律诗毫不逊色于古人)。当然,近体诗格律问题,不是一节课能解决的,课前可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同时,语文新课标强调群文阅读,我们还可以从近体诗格律角度,把教材中的《登高》等格律诗放到一起,进行特殊的“群文阅读”,让学生对格律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做到形式与内容并重。

第二,群文意识。亦即大单元意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处理好群文与单篇选文的教学关系。

新版统编语文教材,是以群文进行语文大单元设计,每个单元设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又以学习任务编选群文。因此,正确处理好单篇选文与群文的教学关系。一方面,“大单元设计”教学是“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核心任务,开掘文本资源,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阅读向写作迁移,培养学生言语建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按照王荣生教授对选文类型的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的分类,本文是古典诗词应该属定篇,定篇是经典,应该涵咏品味,从作者经历到生活背景,从炼字炼句到篇章结构,应全面领会,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诗歌的涵咏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本诗所在单元主题为“劳动光荣”,指向“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所以,我在最后的“悟读”环节设计了仿照格律诗的写法,以“致敬劳动”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学情意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说:“一般来说,经典作品明显高于学生的语文经验,包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水平。”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生活经历和阅读审美水平有限,让学生品味本诗平淡自然却淳厚有味的风格,体会田园诗的趣味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味不同诗风的美学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此其一。

其二,中国是一个农耕古国,“古典诗词是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产物,代表着古人的情与思”。而今身处工业文明的浪潮中,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我们的学生大多在城市生活,远离农村,远离农村生活,远离过去的农耕生活方式,使学生与这些作品和作者之间“因时空而产生无法弥缝的隔阂”(《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8上,P64)。没有经历的生活难以品味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诗意表层,而对诗歌的深层意蕴和复杂情感,多数人难以深入体会。對此破解之道就是在教学中依据学情创设学习情境,架设诗歌鉴赏的桥梁。因此,我设计“情读”这一环节,就是希望通过诗人的形象营造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由此,我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1.了解苏辙,品析诗人情感变化层次及田园生活况味。

2.了解古诗格律特点,通过诵读,初步学会鉴赏古诗词方法。

3.以“致敬劳动”为主题试写一首律诗。

其次,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即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与其它文本相比,诗歌是最需要朗读的。“朗读是诗歌的理解方式,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往往以有感情朗读为先决条件。”“朗读的目的,是通过朗读感受诗歌、散文中由声音传递的意思、意味。文学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音里,存在于声母、韵母、声调、轻重缓急等语气、语调里。”(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P91)可以说,“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不二法门。因此,本课我以诵读为主线,以感悟与运用为目的,设计了“音读——品读——情读——悟读”层层推进的四个教学环节。通过音读,走进作者内心,把握诗歌含意;通过品读,解析诗歌手法,感悟诗歌意境;通过情读,体味诗歌意蕴,与作者产生共情;通过悟读,创设情境,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迁移。

音读,把握诗意。

音读,就是根据古诗词的声律(节奏、平仄、押韵)来朗读诗歌,通过对诗歌的朗读来把握作品的内容,体味作品的情感。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有“因声求气”之说,“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清·刘大櫆《论文偶记》)

古人读诗叫“吟”。黄仲苏先生在《朗诵法》中说:“吟之为言,呻也,哦也,唱也。”据此可知“吟”有音乐的节奏,有腔调,似歌唱。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老师读书“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细致描写,其实就是“吟诵”时的生动神态。笔者清晰地记得读中学时教我们语文的汪育奇老先生(西南联大毕业,现高寿近百岁)——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恢复高考不久,中学读书除了课本几乎就没有其它任何资料——为了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经常是吟哦有声地走进教室,踱到讲台旁,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首古诗;有时似乎是句子拿不准,就稍稍停顿,而吟哦声更大,头一点一点地就写了出来。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虽然我们现在按照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朗读即可,但既然是一首律诗,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发音吟诵,难免有所欠缺。如果用古人(宋朝)通用的诗韵吟诵此诗,就会更好地领略出诗歌的意境和妙处。

一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这首诗通押一韵,韵脚是en(人、神)、in(邻、辛),一韵到底,中间没有换韵。韵脚en、in在古代属于一个韵脚,即“十一真韵”(人辰辙),这是因为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我们是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这种情况在古诗词中还不少,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斜xié”与“家jiā”汉语拼音不是同韵字,但在唐代“斜”字读“siá”同韵(s读浊音)。

二平仄。这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本诗的格律当为平起式,完全符合律诗的平仄要求。

要说明的是,对于韵脚和平仄,因古今语音发生了变化,一般人很难判断(包括古音的平、上、去、入四声,如本诗中的“比”“博”“欲”“谷”都是入声。但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没有入声,古音四声已合并到普通话其它四声里)。有兴趣的人可以查看相关书籍说明如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中的“诗韵举要”或“搜韵”“格律在线”等网络来了解,这也是新手学习的一个好途径。笔者认为对古诗词格律的了解,对于我们语文老师应該作为一项基本功。

三对仗。“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笠翁对韵》。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是严整的对仗。如颔联的“三夜”对“一竿”、“阴霪”对“晴日”、“败场圃”对“舞比邻”,上下对句非常工整。

四节奏。律诗的节奏和语法密切相关,常常和意义单位(词或短语)结合在一起。如本诗是七言,其节奏为“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品读,感悟诗境。

一品其人,知人论世。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准确、深刻的评价。

北宋诗坛,苏辙应是首屈一指的大家,然而在北宋名家中,苏辙的诗可能是少受人关注的。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诗集传》等。

苏辙晚年仕途坎坷,自宋哲宗亲政起用元丰新党后,他连年遭贬,远至岭南雷州、循州。徽宗即位后,苏辙从岭南辗转岳州等地,后还归颍川居住,与子孙治田营生,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十年。“意有所感,一寓于诗”,在此创作了一批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文,本诗即为此期间作品。

关于田园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北宋田园诗描写农民生产活动,着力表现田园生活的淳朴之趣和田园秀美风光,表达出士人在农村劳动生活的甘苦感受。有论者认为,“宋代是田园诗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对后世的田园诗产生了巨大影响”(宋文刚《繁荣美奂的宋代田园诗》,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P85),苏辙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周必大《跋苏子和刘贡父省上示座客诗》云:“吾友陆务观,当今诗人之冠冕,数劝予哦苏黄门诗。”这说明苏辙的诗深得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之推崇,而且陆游晚年的诗歌,在很多地方都与苏辙的晚年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两人都有不少的“示子诗”。

二品字句,批文入情。

苏辙的诗“效白公体”,语言规范精准,语意通俗易懂,全诗清淡如话,既无华丽辞藻,也无难解词汇,但语言的表现力很强,要通过“品”方能“味”其真意。

如何“品”?“批文入情”法,即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情”是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它蕴涵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分析才能体会得到。因此,文学作品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来捕捉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意”。

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动作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生动体现,形容词或副词起着限制和修饰作用,表明事物的程度或性质。首联中的“欲”字写出了丰收在望的期盼之情,“赖”字既包含对自己年迈体衰的无奈,更含有对孙辈体恤敬老的欣慰之情;颔联“三夜”突出了“阴霪”之长,“一竿”突出了“晴日”到来的惊喜之情,“败”突出了天气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之情,“舞”突出了农人收获时热火朝天的辛勤与喜悦之情;颈联“急炊(大饼)”“多博(村酤)”既体现诗人对外孙的心疼和体贴,还写出了农村农事的繁忙与农夫大口喝酒、大口吃饼的真性情;尾联一个“怜”字包含了对外孙辛苦劳作的心疼,对外孙敬老爱亲的认可及吃苦耐劳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近乎白描,即便是描写雨后初晴的明丽景色也只是用了“一竿晴日”来表现,平淡的语言却有着极强的画面感,足以烘托出诗人从久雨中解脱的欣喜之情。

三品章法,似拙见巧。

苏辙作为古文运动积极追随者和诗歌革新的引路人,在继承唐诗创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尝试改变,“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严羽《沧浪诗话》)。本诗在写作上很有特点,措辞造句,颇有章法,对仗灵活,格律工细,似信手拈来,自然优美,毫无牵强之感,足见其写作艺术炉火纯青之境。

首先,作为格律诗,格律严谨,押韵严格,对仗严整,平仄合规,前面已做分析,不再赘述。

其次,运用对比手法。苏辙的农事诗善于运用对比,如《次韵子瞻祈雨》“庙令酒肴时醉饱,田家糠秕久安便”中的“庙令”与“田家”,“酒肴”与“糠秕”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暴露出官场的丑态。本诗的首联“新麦”和“陈谷”是新与旧对比,“诸孙”和“老人”是幼与长的对比;颔联“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是天气坏与天气好的对比,还有连绵阴雨时人们的沮丧,雨过天晴时人们的欢欣形成对比,表现了农村麦收季节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再次,侧面衬托。与很多农事诗歌不同的是,本诗没有直接详细描写劳动的场面,而是用具有充满乡村气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的饮食场景,来侧面烘托劳动场面的热烈,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

情读,体味诗情。

诗言志,歌咏情,情感是诗歌的最终依托和归宿。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诗歌教学就是要用那些人类所共有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来熏陶学生,给学生终身幸福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这也是学习诗词最终要获取的精神产品。

本诗有着“明净淡泊”之境,但隐喻着许多复杂深微的情感。在其浓浓的亲情和对劳动的赞美背后,还有着一种“退居型士大夫”的情怀(林岩《一个北宋退居士大夫的日常化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诗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文氏”即文姓,指文与可家。文与可是北宋著名画家,尤善画竹,与苏轼兄弟是表兄兼好友,常有诗文唱和,苏轼曾写《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成语“胸有成竹”即出于此)。苏文两家三代之间联系紧密。苏辙长女嫁文氏家族,文氏外孙即文骥,文与可的孙子,苏辙长女之子。苏辙与外孙的感情非同一般,苏辙集中有《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等诗。

晚年苏辙定居于颍昌,因为他是朝廷监管的对象,遭遇政治上的禁锢,在长达十余年的时光中,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杜门深居,不与世人接触的生活方式。“府县嫌吾旧党人,乡邻畏我昔黄门。终年闭户已三岁,九日无人共一樽。”(《九日独酌三首》“杜门本畏人,门开自无客。”(《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因此,他退居田园,归耕农事,与同僚、朋友之间的唱和之作大为减少,家庭生活成为了他诗歌吟咏的主要题材和对象,亲情成了他笔下的重要内容。本诗就写出了家庭生活中带来的极大的精神慰藉:麦子黄了,天气晴了,虽然“我”年老体衰,可是外孙文骥赶来了;忙碌了一天,新麦收好了,外孙也累了,“我”赶快拿来新麦磨好面,做成炊饼打好酒,好好犒劳儿孙们……言辞之间,一个足之蹈之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但他毕竟曾是庙堂之人,即使回到了乡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而这也正是他的政治对手害怕他会东山再起必须要严加提防的主要原因。“三夜陰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表面看写的是天气阴晴变化给农人带来的失望、忧虑与喜悦之情,但仔细思之,何尝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叹息!民以食为天,可是农事是靠天吃饭,更何况是一个年近古稀、家有百口的老人,故其孤独、寂寞之情隐藏在诗文的背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士人情怀同样在诗中体现出来。“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反映了农事劳动强度很大和农事的艰辛,既是表达诗人对诸孙的感激之爱,更是对农人辛劳的关切之情,与唐代李绅《锄禾》所表达的悯农思想感情如出一辙。

悯农情怀这类题材作者苏辙晚年写了很多,如另一首《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春天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同样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心。这些诗歌记录他晚年躬耕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赞美和热爱,蕴含着诗人对田园、对农民的淳朴情谊,也展现了苏辙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苏辙的民本思想。

悟读,同写诗话。

“充分地体验和分享文学作品传递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在具象化的感知中,‘看到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念,并与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和生活意义相关联,这是文学鉴赏的较高境界。”(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P88)如何达到这个“较高境界”?新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堂要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阅读体验,迁移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

在本环节,结合本诗主旨和大单元学习任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后题目:

习近平曾与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说:“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虽然当下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劳动最光荣”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的父辈、将来的我们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你对劳动或对父辈的劳动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呢?请你以“致敬劳动”为主题写一首格律诗,并在全班交流展示(平仄不做要求,尽量能够对仗、押韵)。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想起儿时在家务农情景,写了一首给学生示范:

七律·农人五月(平水韵)

农人五月多忙累,放下犁锄担上肩。

东畈收禾三里地,西坡栽种五垄田。

笠遮烈日腥汗洒,蓑挡斜风骤雨连。

稚子壶浆慈盛饭,只求来日是丰年。

让学生写律诗,一开始肯定有难度。上交的习作写得比较幼稚,我分别加以指导修改,如高一(1)班的康勤同学《农民颂》:“投身土地是本钱,常淋风雨在田间。扛起农具翻细浪,一腔热血振山川。辛勤劳动为小康,滴滴汗水落在肩。使命不忘最光荣,初心不改在人间。”此诗对律诗的平仄、对仗和押韵尚未入门,但文意尚佳,我修改为:“投身沃土坚老志,常沐春风在地田。半具犁铧翻细浪,满腔热血造丰年。辛勤劳作栽千树,努力耕耘动九天。使命担当肩上顶,初心不忘寄山川。”笔者结合第三单元的古诗词学习,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掀起了一股创做古诗的热潮,对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起到了切实的效果。

田飞虎,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港城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格律苏辙古诗词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我爱古诗词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