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专两次升本略议
2022-05-08吴佩华
刘 丹,吴佩华
(苏州市职业大学 a·党委; b·科技处,江苏 苏州 215104)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苏工专)创建于1911年,初名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也有学者认为应该追溯到1906年筹办、1907年招生,1912年并入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的苏省铁路学堂),先后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学校、江苏省立苏州工业学校、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6年随着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分别迁入其他高校。人们习称该校为“苏州工专”“苏工”或“苏工专”。1979年,苏州市拟再度重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后为顺应当时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遂于1981年在苏州工专筹备处的基础上,建立了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工血脉由此融入苏州市职业大学而绵延至今。
从其创建至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近八千名学生。校友中后来成为院士的有多名,如张大煜、时钧、程民德、陈太一等。许多校友成为我国著名的纺织、土木、机械、建筑专家,可谓俊采纷驰,如:中国古代数学史和古代天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钱宝琮、著名黄河治理专家潘镒芬、近代地图学和地名学先驱曾世英、中国市政卫生工程专业的奠基人顾康乐等等;有很多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更多的是国家、省部级劳动奖、贡献奖获得者。因而苏工专被誉为中国著名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
翻阅中国近现代高校发展史,与苏工专几乎同时期建立的一些学校大多都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这些学校跨越的关键一步就是升本。检视苏工专校史,1948年和1955年学校曾有两次升本的机会,却失之交臂。
由于苏工专迭经迁建,档案散失严重,笔者从江苏省档案馆、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等处搜集到一些资料,现就这些资料对苏工专四五十年代两次升本作一探析,以进一步丰富校史,亦与校友及社会各界共同探讨。
1 第一次升本情况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抗战胜利后,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民政府于1945年9月召开了全国教育善后复原会议。会上,政府明确提出:“今后建国时期,教育问题便是全国的基本问题。倘仍如过去一样,教育建设不好,那就决不能负起建国的责任。……要为国家民族造就新青年,才能建设一个现代国家。……所以今后教育,不但需注重土木,即电机、机械、水利也都应当注重,以培养各种建设人才。”[1]在建设“现代国家”的感召之下,播迁上海的邓邦逖校长欣然受命,将学校从上海迁回苏州,重建苏工专。
邓邦逖校长带领师生迎难而上,始终为学校获得优秀的教师、学生、设备和培养一流人才而努力奋斗。他亲手起草了“苏工恢复设备计划”,言辞恳切地说:“庶几教学效率,得收事半功倍之效,所望教育当局、社会贤达,力于促成,则不仅本校之幸,抑亦社会之福焉。”[2]经艰辛努力,苏工各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渐次得到恢复,师资也得以充实,仍设有纺织、机械、土木、建筑四科。以招生为例,报考与录取一般是十取一;随着学校社会声誉鹊起,甚至达二十取一。
办学卓有成效,而社会又急需人才,在此背景下,1947年底,邓邦逖校长遂向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政府提出升本的请求。其升本理由在江苏省临时参议院所讨论的《拟请将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改为工学院以造就专门人才案》中表述得十分清晰:
抗战胜利,国土重光,当此兵戈扰攘之后,宪政实施之初,欲谋复兴,端赖建设,而优秀人才之培植,技术能力之训练,尤为当务之急。吾苏学术昌明,工业发达,虽已有医学院、农学院及教育学院等之设立,独工业一院竟付阙如。兹查有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创自民元,几经改革,设有土木、纺织、化工、机械、建筑五科,三十余年来,先后人才辈出,咸能蜚声社会,举凡国内之重要铁路、公路、水利各机关,建筑、纺织、化工、机械各事业,无不有毕业同学厕身其间,参与工作。良以该校学生服务勤恳、技术精湛,信誉素孚,为人称道。既已有此悠久历史,虽抗战期间不免遭受破坏,而根基已立,规模粗具,复校年馀,一切设施略有端倪,复为吾苏有数学校,自宜及早以之改办工学院,力谋充实,使之益加恢弘,庶几蔚为国用,诚属一举两得。况今后吾苏建设之大者,如连云港湾之扩充、苏嘉铁路之恢复、太湖水利之疏导、纺织工厂之发展、酸碱工业举办,需要更为孔亟。苟不于此时预为育储,以为百年树人之计,必至临渴掘井,异地借才。……迅赐决夺,早日观成,不止吾苏省建设前途之幸也。
然而,江苏省教育厅向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和江苏省政府报告称,“查学院组织,按照法规,较专科院校范围为大,现省预算早经核定,该校经费一时无法增加,所请暂难照准。”江苏省临时参议会遂以此为据,表示“且本省正当戡乱期间,财力时虞不继,一俟局势安定,自当衡度情形,特请教育部核夺”,婉拒了苏工专升本的请求。
江苏省教育厅所说的“学院组织”,即192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公布、1934年4月28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的《大学组织法》,在该法第五条中明确:“工学院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电器工程、矿冶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建筑工程及其他各学系”。根据1948年1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的《专科学校法》第四条:“专科学校得就同一门类,分设若干科”。依据该两法,苏工专确实“较专科院校范围为大”。[3]然而细究,则见江苏省教育厅以“较专科院校范围为大”明显为推诿之词。理由如下:
其一,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42年7月20日颁发的《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人数暂行标准》,工学院按《大学组织法》第五条所列九系计算,“得聘教员46至55人;不达九系者比照递减”。该法并没有规定工学院必设九系,至于需要设几个系,亦未明确。1947年,苏工专设有四科,符合独立设置工学院的标准。
其二,《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人数暂行标准》中规定每系专任教员为6~7人。根据苏工专1948年第一学期教职员报告简表,共有教职员51人,专任34人,校内兼任17人。其中,教授7人,专职3人,兼职4人;副教授12人,专职8人,兼职4人;讲师19人,专任18人,兼任1人;助教13人。在所有专兼职教员中,专任教员远高于该标准的要求,且副教授及以上占教员总数的一半。而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41年2月至1944年3月审查合格的教员中,工科教授127人,副教授37人,讲师29人,助教51人。[4]考虑当时特殊情况,不管怎么推算,苏工专的教员在质量上是无可挑剔的,数量上也是比较大的。如此数量和质量的师资,在当时建工学院肯定是没问题的。
至于升为工学院经费短绌之说,早在1946年《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呈》中亦直接点明:“苏州地接京沪,观瞻所系,省区富庶,物力堪任,且原有阊门外二院校舍虽由交通部警察训练所占用,不难依处。院部保障校产命令收回,规划修理,充实设备,升格为工学院,足敷应用。”当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临时参议会明示财力不继时,社会各界对此很关切,广大校友更是鼎力支持。苏工专上海同学会通电表示,愿醵资捐献。当即筹集款物折合成国币达二亿元之巨。按当时物价,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社会各界对苏工升本也很关注。升本期间,“本省勋耆吴稚晖、钮惕生、钱慕厂、叶秀峰诸先生向本省临时参议会建议”,希望把苏工专升格为工学院;广大校友更是奔走相告,极力呼吁。然而,时局艰难,升本之事教育厅中无人鼎力相助,只能“暂毋庸议”,见图1。
图1 时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批复
2 第二次升本情况
1949年苏州解放,苏工专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整理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下)》中介绍,1950年5月,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明确高等教育必须“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由此,苏南行署文教处拨专款添置设备,新建实验室、试验室和实习工场,扩大藏书,扩充校舍,学校规模比新中国成立前大一倍多。1950年暑假前,在校学生819人,1951年和1952年两次招生合计约700人。1952年苏工专的毕业生比上海、杭州两地高等工科毕业生的总和还要多。1946年全国工科学生仅占全部高等学校学生总数18.9%,1952年调整后这一比例也只增加到30.4%,足见苏工专在当时全国工科院校中的地位。
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国家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的需要相适应,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5]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苏工专相关科系也随之被调整。至1954年,学校设有机械、土木和建筑三科,有教师152人,职员78人,学生1 391人。专职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13人,讲师55人,助教31人。机械科教师配备:教授、副教授共7人,讲师11人,助教8人;土木科:教授、副教授共12人,讲师10人,助教3人;建筑科:教授、副教授共8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公共科:教授、副教授共11人,讲师30人,助教17人。而在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后的218所高校中,全部教师26 482人。可见,当时苏工专的师资力量仍是比较强的。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实施。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这就迫切要求高等院校“以办好高等工科院校及大学理科为重点”,“从国家长期建设的需要考虑,更必须培养大批真正能掌握高级技术的专门人才”。国家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工科人才供给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这就为工科院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这样,具有长期办学历史且具有一定办学实力的苏工专,又迎来了一次发展机遇。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批复:“为着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决定你校(苏工专)今后在原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设置机械、土木两类专业的多科性工学院”。1955年暑假后,上海高等教育局受国家高等教育部委托,来校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论证,认为苏工专有条件可以升格为多科性的苏州工学院。高教部也同意自1956年暑假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确定最终学生规模为4 000~5 000人,并征得苏州市的同意,于沧浪亭南至城墙的南园征地四百多亩作为苏州工学院校址。
讵料1955年底,沿海的局势一时紧张起来,国家对于工业布局有了新的决定,而高等教育的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苏州工学院被停建,相关科系并入国内其他高校。虽桂花离枝,其香如故。
3 结语
当今世界诸多名校多是从当初办学比较低的层次再升本而慢慢发展起来的,这应该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然世事变化莫测,苏工专两次均与升本擦肩而过,错失良机。这对苏工专本身的发展来说,确为憾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日益紧密,高等院校成为国家、地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助推器。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贾里德•科恩表示,匹兹堡这座“世界钢铁之都”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多种因素,其中,大学可谓其成功的“芯片”。[6]反观苏工专,升本未成,不仅拖累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大学还“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7]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强和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突破口,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日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从本科教育需求崛起的角度来看:在2000年至2010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剧增,世界范围内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从19%增至29%,并且该趋势会保持下去。到2050年,全世界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会达到2.62亿人,2010年则只有1.78亿人。这种增长的来源将会改变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但是,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两个国家所产生的:中国和印度。[8]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本科院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应不失时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