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下黑猪与杜山下杂交猪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2022-05-07李龙云涂金敏张则凯黄智勇肖石军郭源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胴体黑猪公猪

李龙云,晏 敏,涂金敏,张则凯,黄智勇,肖石军*,郭源梅*

(1.江西农业大学 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2.南昌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3.江西山下华系种猪养殖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900)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消费观念已从“有肉吃”向“吃优质猪肉”转变[1],因此,生产优质肉的土杂猪和土猪越来越受到中小型养殖户的青睐。【前人研究进展】由于我国地方猪种的毛色以黑色为主,给消费者一个黑猪即土猪的影响,导致消费者在选择猪肉时更倾向于选择黑猪肉[2]。我国猪种资源非常丰富,品种数量约为世界的三分之一[3]。中国地方猪种具有肉质好、抗逆性强和耐粗饲等优点,但其生长速度慢、饲料转换效率较低、体型较小、瘦肉率低等问题导致地方猪种造肉成本高,很难进行大规模生产[4]。地方猪种与引进猪种杂交,直接进行商品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如“壹号土猪”[5]。但是受地方品种群体规模的限制,也很难进行大规模生产[6]。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杂交培育新品种,在保持肉质好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提升生长速度、饲料转换效率、瘦肉率等生产性能,降低造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7]。【本研究切入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培育品种需要再与引进猪种杂交,进行商品生产。山下黑猪是利用里岔黑猪和巴克夏培育的华系第一父本,在商品生产时需要和一个引进品种杂交,进行配套生产。科学开展杂交组合间的性状配合力测定,将为山下黑猪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拟测定山下黑猪和杜山下杂交猪(杜洛克公猪与山下黑猪母猪杂交)的胴体、肉质、繁殖和生长等41个性状,并比较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猪在这些生产性能上的差异,为山下黑猪新品种审定提供数据支撑及其配套生产终端父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群体

本研究所使用的山下黑猪和杜山下均来自江西山下华系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原名:江西山下投资有限公司)[8]。山下黑猪是利用巴克夏公猪和里岔母猪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猪第一父本,具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4]。杜洛克是非常优秀的终端父本[9],杜山下是杜洛克公猪和山下黑猪母猪杂交的F1代商品猪。所有的繁殖和生长性状的测定均在定南阳林山下养殖有限公司(江西,定南)进行,而屠宰测定(胴体和肉质性状)在深圳农牧美益肉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进行。所有试验猪只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进行生长和肥育,并保证猪舍正常通风,自然采光,专人负责饲养[10]。根据猪只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分阶段饲养,饲喂符合本阶段营养需求的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山下黑猪的繁殖性状来自1 205 头母猪的繁殖记录,生长性状来自1 414 头猪(1 243 头母猪、171 头公猪)的生长记录,体尺性状来自1 912 头猪(1 741 头母猪、171 头公猪)的体尺测定的个体,屠宰性状来自1 318 头猪(741 头母猪、547 头公猪)的屠宰测定。杜山下的繁殖性状来自8 头(山下黑猪)母猪的繁殖记录,体尺性状来自24 头猪(14 头母猪、10 头公猪)的体尺测定的个体,屠宰性状来自41 头猪(19 头母猪、22 头公猪)的屠宰测定。

1.2 表型测定

1.2.1 繁殖与生长性状测定 繁殖性状[11]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减去死胎,木乃伊和产后即死)和初生窝重。生长性状[12]包括初生重、21日龄重和宰前活重。

1.2.2 体尺性状测定 猪只体质量为75~110 kg时进行体尺测定[13],包括体长、体高、胸围、胸宽、管围、臀宽,并记录体尺测定时猪只的体质量。测定时,用保定绳保定猪只,让其自然站立,然后用软皮尺测胸围、管围和体长,再用测杖F尺测量体高、胸宽和臀宽[4]。

1.2.3 胴体肉质性状测定 当猪只体质量达90~115 kg时进行屠宰,根据GB 8467—1987国家标准,参考前人的测定方法测定胴体及肉质性状[14-16]。屠宰前停饲24 h,自由饮水,屠宰前称量个体活重。屠宰褪毛后,除去内脏(保留肾脏和板油)的质量作为胴体重(含头和蹄),屠宰率[17]等于胴体重除以宰前活重。在左半边胴体上,用卷尺测量胴体直长、斜长、胸椎长、腰椎长,并记录胸椎数和腰椎数和颈椎数。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肩部、胸部(6~7肋)、腰部和荐部4个部位背膘厚,取四点均值为平均背膘厚。在第十胸椎处取背最长肌,测量眼肌面积,并分别测定45 min和24 h肉色(L*、a*和b*值)、pH 值、大理石纹评分和嫩度[18]。

1.3 统计分析方法

用SAS9.0 统计分析软件[19]的GLM 过程,计算山下黑猪和杜山下群体各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LSMean)[20],并检验各性状最小二乘均数在这两个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如下模型[21]为基础,根据影响各类性状因素的显著性,调整如下线性模型对繁殖、生长肥育、体尺和胴体肉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yijk为第i种性别、第j个群体、第k个胎次和第l个个体的表型;μ为群体平均数;sexi为第i种性别的固定效应;crossj为第j个群体的固定效应;parityk为第k个胎次的固定效应;el为第l个个体的随机误差。

分析繁殖性状时不考虑性别效应(只有母猪有繁殖记录),分析初生窝重时把产活仔数当作协变量;分析初生重时,还考虑了总产仔数(作为协变量);分析21日龄重时,还考虑了产活仔数和初生重(均作为协变量);分析宰前活重时,不考虑胎次,但把日龄作为协变量;分析体尺、胴体和肉质性状时不考虑胎次,但把体质量和胴体重分别作为体尺和胴体性状的协变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繁殖性状比较

由表1 可知,尽管山下黑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最小二乘均数都比杜山下高,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223 6)。杜山下的初生窝重比山下黑猪质量高,但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1 繁殖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Tab.1 Least-square means of reproductive traits

2.2 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生长肥育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除21日龄重存在显著差异外,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性状(初生重和宰前活重)与杜山下均无显著差异(P≥0.108 0)。山下黑猪的21日龄平均体质量为5.91 kg,显著小于杜山下21日龄平均体质量6.43 kg(P=0.027 4)。

表2 生长肥育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Tab.2 Least-square means of growth traits

2.3 山下黑猪与杜山下体尺性状比较

由表3 可知,杜山下有部分体尺性状显著大于山下黑猪,如胸宽(P=0.029 3)、管围(P<0.000 1)和臀宽(P=0.035 6),但也有些体尺性状小于山下黑猪,如体长(P=0.017 9)和体高(P=0.061 3),还有些性状与山下黑猪没有显著差异,如测定体质量(P=0.426 6)和胸围(P=0.483 0)。

表3 活体体尺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Tab.3 Least-square means of body size traits

2.4 山下黑猪与杜山下胴体和肉质性状比较

由表4 可知,胴体性状除胴体直长(P=0.230 1)、颈椎数(P=0.795 3)和6/7 肋膘厚(P=0.500 2)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的胴体性状在这两个群体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5 6)。杜山下的屠宰率、胴体斜长、胸椎长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P<0.001)山下黑猪,6/7 肋皮厚、肩部膘厚、腰部膘厚、荐部膘厚、四点均膘极显著低于(P<0.001)山下黑猪,山下黑猪的胸椎数、腰椎数和腰椎长均极显著高于(P<0.001)杜山下。

表4 胴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Tab.4 Least-square means of carcass traits

由表5 可知,肉色性状除45 min 肉色评分(P=0.484 1)和24 ha*值(P=0.747 1)(在两个组合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肉色性状优势山下黑猪显著高于杜山下。山下黑猪的45 mina*值(红度)极显著(P=0.000 4)高于杜山下,山下黑猪的24 h 肉色评分显著大于(P=0.013 7)杜山下。山下黑猪的45 min 和24 h 的L*值(亮度)和b*值(黄度)均极显著(P<0.000 1)低于杜山下。杜山下的剪切力(反应嫩度的指标,越小越嫩)显著低于(P=0.042 4)山下黑猪。45 min 和24 h 的pH 值和大理石纹评分在这两个群体间均无显著差异(P>0.152 1)。总体而言,山下黑猪的肉质性状综合优势比杜山下更好一些,尤其是肉色性状。

表5 肉质性状的最小二乘均数Table5 Least-square means of meat traits

3 讨论

山下黑猪是以巴克夏为父本,以里岔黑猪为母本,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一个优质肉猪第一父本。在商品生产时,山下黑猪需要与第一母本和终端父本配套,进行配套生产。本研究通过测定比较杜洛克(潜在终端父本)和山下黑猪的杂交效果,将为山下黑猪的配套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杜山下是以杜洛克为公猪,以山下黑猪为母猪,杂交产生的F1代,因此山下黑猪和杜山下都是以山下黑猪为母猪。虽然杜山下和山下黑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从最小二乘均数来看,山下黑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杜山下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多1.22 和1.27 头。造成产仔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精液的新鲜程度和运输距离。精液越新鲜,产仔数越高[22]。精液运输过程、距离越长等因素会影响精液品质[23],从而对产仔数也会有一定影响。山下黑猪使用的是本场的公猪精液,相对会比较新鲜,不需要长距离运输,精液品质较高。杜洛克的公猪精液是从别的商品场购买的,相对没有那么新鲜,且运输距离较长,精液品质较差,但符合输精的要求。

杜洛克和山下黑猪杂交属于试探性研究,在试验结果不是很确定的前提下,一般不会启动大规模的选配试验。以避免出现大量市场难以接受的杂交后代,如毛色分离现象将导致猪只在市场上卖价很低,从而影响公司收益。因此,杜山下群体测定数量相对较少。

养猪生产过程中,提高产肉性能,降低造肉成本,才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培育品种[24]。培育品种的产肉性能相对引进的商业猪种来说是比较低的,通过与商业猪种杂交是提高产肉性能的一种途径[25]。杜洛克作为杜长大商品猪的终端父本,为杜长大商业猪种的生产性能、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贡献了绝对力量[26]。杜山下以杜洛克为父本,其生长和大部分胴体产肉性能超过山下黑猪正是体现了其父本优势。

虽然山下黑猪的肉色性状优势显著高于杜山下,但是其产肉性能显著低于杜山下。综合比较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的生产性能,发现以山下黑猪为母本,以杜洛克为父本的杂交生产模式的生产性能优于山下黑猪,可以作为山下黑猪商品化生产配套的一种杂交利用方式,以满足大众市场对于优质肉类蛋白质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地方猪培育新品种(华系种猪)的开发利用。

4 结论

本研究对山下黑猪和杜山下的繁殖、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两个群体间的性状差异。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的繁殖性状、生长肥育性状(初生重和宰前活重)差异不显著;杜山下的胸宽、管围和臀宽性状显著大于山下黑猪,体长和体高性状显著小于山下黑猪杜山下的屠宰率、胴体斜长、胸椎长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山下黑猪,6/7肋皮厚、肩部膘厚、腰部膘厚、荐部膘厚、四点均膘极显著低于山下黑猪,山下黑猪的胸椎数、腰椎数和腰椎长均极显著高于杜山下;肉质性状除大理石纹评分、pH值、45 分钟肉色评分和24 小时a*值在两个组合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肉质性状优势山下黑猪显著高于杜山下。山下黑猪与杜山下的生产性能综合比较发现,山下黑猪凭借优质肉和较大体型可面向中高端市场,而杜山下更高的载肉量可面向中端市场,它们均能满足多元化猪肉的市场需求。

致谢:黄路生院士在课题设计、群体构建、科研进度、文章选题与修改、研究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了支持,谨致谢意!

猜你喜欢

胴体黑猪公猪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种猪选育中的“家系”问题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商品猪胴体性能对分割销售后效益的影响
如何调教种公猪
妻的腹部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小黑猪
外公家的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