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艺术的特色与传承发展思考
2022-05-07刘美琴
刘美琴
(惠安县掌中木偶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木偶艺术又被称作傀儡戏,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中国木偶艺术历史悠久,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精进技艺,其种类繁多。但当前时代由于外来文化的输出力度加大与互联网的普及,导致木偶戏这种古老的艺术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出现技艺失传、人才流失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将木偶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不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在全球经济时代下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的主要途径。
一、木偶艺术的特色与演变
木偶戏的诞生可追溯到商朝,当时只是作为陶器上的艺术呈现,直至战国时期,发展为供人娱乐的乐俑,那时的形式还较为单一。到了西汉时期,乐俑的表演已经趋于成熟,三国时期,木偶表演就成为了重要的艺术戏曲表演形式。唐朝是艺术的空前大发展黄金期,木偶戏也就得以飞速发展。在经由专业演员的表演呈现之下,从原本毫无生气的木质玩偶转变为具有勃勃生机的艺术表演,使观看者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产生想要深入了解木偶戏的想法。那么木偶戏具有怎样的艺术特点呢?
首先,木偶戏的专业演员有双重身份,既是当着观众表演的“木偶”,又是为人所操控的戏具。自元明清以来,木偶戏由城市进入乡村,形成多种风格与多种流派。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所创造出来的造型多种多样,像是福州的串头戏,广东的杖头,合阳线戏,四川大木偶,漳州布袋戏等,以布袋木偶戏为例,作为漳州木偶戏当中最具代表特色的木偶戏表演形式,又被称作手操傀儡戏、掌中戏等[1]。相传这个命名是因为戏偶的形体部分和布袋子十分相近,也有人说是因为布袋戏的全部家当仅用一个布袋就可以装下。在创始之初,其唱腔和表演的风格上都受到北方汉剧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作北派布袋戏。戏剧艺人通过将手套在木偶服装当中,仅用五个手指来操作木偶的头部和肢体完成表演,有时两只手同时操作两个完全不同的木偶。所以艺人不仅仅要拥有精湛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也要拥有较强的唱功,赋予手中木偶生命力。各种戏剧或精雕细琢,或生动写意,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在木偶戏的发展下,出现了徐子清与江加走这样的著名雕刻大师。在民国之后近几十年之内,木偶戏从民间走向专业化的舞台,演出也从原本的露天走入到剧场,而木偶的造型也逐渐趋于现代化。与此同时,对于木偶的雕绘工艺也就达到了更高的高度,可以说,当前的中国木偶造型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对木偶造型艺术发展轨迹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三雕七画的阶段,由手工艺人从头型的雕刻开始,再到完成脸谱的绘制,以此来区别各个人物,而造型主要通过画脸来区分;其次是雕绘结合的阶段,将造型、雕刻和绘画三者结合,注重创造性和技法性,同时也出现了专业的偶头艺人与专业作坊,在明清之前都属于这两种阶段;最后是可塑性与随意性的阶段,当代的木偶造型艺术家会巧妙利用现代的科技技术来根据戏剧内容的不同与时代发展的审美趋向来设计和制作木偶,使木偶更具夸张性,不仅仅摆脱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还通过不同的艺术追求来构建更加绚丽多彩的木偶造型世界,这也是中国木偶的造型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也能够经常见到木偶戏的影子。
二、木偶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近代发展
木偶艺术在近现代几乎都发展于民间,并没有集中统一的发起组织或是专业单位,遍布在全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村落,但却依然沿袭着封建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伴随着一次次的战争,木偶戏在那个时代一度衰落,只有少部分地区仍有木偶戏的影子,而那个时期的木偶戏更多表现战争时代背景下的悲怆心境与人民对于和平的渴望,所以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木偶戏是精神寄托。伴随着抗战的胜利,木偶戏又重新燃起了往日的火焰,很快便得到发展,虽然受到战后经济萧条等因素的限制,但木偶戏由于设备简单,且受到地域特色的影响,演出种类繁多,艺人们精湛的表演与专业的唱功使观看者着迷,所以欣赏木偶戏则成为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也成为了战后环境下普通百姓们的一种谋生手段[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各地区政府为木偶戏团给予出资赞助,并成立了木偶剧团,也制定了更加严密的木偶艺术团管理体制,相关文艺工作人员参与到管理、编剧、导演、制作和表演等环节。在严密的体系辅助下,木偶戏的综合水准都有了明显提升,也有效解决了木偶艺人的经济收入问题。除去对传统剧目的创新改变之外,随着木偶戏的飞速发展,还创作了很多趣味性强的民间故事剧,充分反映了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境。除此之外,也诞生了许多新品种的木偶艺术——木偶电影(如图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大闹天宫》《神笔马良》等。木偶电影大大优化了传统木偶表演的观赏效果,也增强了木偶艺术的表现力。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也增强了对木偶戏的重视程度,成立相关木偶皮影艺术学会,这次木偶的艺术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许多人都自发加入木偶戏科研活动与表演当中,无论是辅助的音响设备,还是更大的舞台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突破。随着木偶艺术综合水准的提高,电影的发展事业也来到了全盛时期,《瓷娃娃》《曹冲称象》等优秀作品充分体现出木偶电影的魅力所在。到这里可以看木偶艺术的发展与演化情况跌宕波澜。在十几年后,也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遭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文化遭到极大打击,比如香港电影,日本动漫等,这些外来文化的技术与艺术表现上更满足观众们的喜好,可以吸引观众眼球[3]。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木偶文化失去了年轻一代的观众群体。与此同时,木偶艺术人才就出现了断代的情况,发展和传承都成为了较大的问题。
图1 木偶戏《大闹天宫》
(二)现代发展
随着当前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艺术欣赏角度的转变,很多人艺术目光都转向更大众化、具有娱乐气息的艺术表演上。木偶艺术的市场则仍旧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的阶段,木偶班成为了较为松散的业余艺术群体。木偶艺术则面临着衰败的境况。但值得欣慰的是,早在2003年,国家就已经启动了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工程,这无疑是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我国文化遗产不会失落的措施。与此同时,加大对于木偶艺术的宣传,以及对各类民间传统艺术的资金投入,建立起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重建相关机构,能够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正逐渐衰败的文化遗产重视程度。
三、当前木偶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举措
伴随着当前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赏水平的转变,新时代的年轻人对于娱乐的取向也有着极大的改变,所以这就导致年轻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衷程度有所消减。而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项组成部分,木偶剧的市场遭到打击,日渐萎靡。这一传统文化的危难处境,加上许许多多木偶行业非专业的表演人才,都使得中华传统的木偶艺术无法得到有效传承与更好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都提高了重视程度,并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筹备一系列的优秀木偶剧作品,使当前艺术的发展重燃希望。就当前木偶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木偶戏已经取得一定意义上的成就,但仍旧存在着一些待改善的地方,这也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充足的提高空间。对于今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一)结合地域特色,推动整体发展
单就中国的木偶艺术来看,木偶艺术的本身具有多元化发展的优势,加之在传承的过程当中与各地区的风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表演形式与格局,大大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呈现了艺术多样化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木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挂上了个性标签,所以在未来木偶艺术的发展道路当中,也要懂得融合各地区鲜明的特色,这样就可以为木偶艺术发展提供充足的助力。比如,成都木偶戏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仅结合了现代科技的手段,也巧妙融入浓郁地方特色,通过精致的造型、情感细腻的表演和相呼应的音乐来提高艺术表演质量。同时,在经由长期的演变后,成都木偶戏从地方戏曲和歌舞艺术当中都借鉴了一些优质表现手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木偶艺术表演形式。同时,成都木偶戏也结合了传统的川剧文化,创新了吐火、变脸等表演技术,吸引了更多观看者的目光,许多观众甚至国际友人不远千里来到四川观赏成都木偶,这就是融合了地方特色之后,木偶艺术表演的魅力所在[4]。
(二)成立专业人才培训机构
木偶戏是一项对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要求比较高的艺术表演形式,过去传统的木偶戏技艺传授通常是通过拜师学艺完成,但由于这种方式覆盖的面积较小,而且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使得对于艺术的造诣存在一定差距,致使木偶艺术对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够满足木偶戏技术发展需求,所以想要推动木偶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应当成立起专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可以参考成都木偶皮影剧团,在建国以来,成都的主要表演单位就是来自于成都木偶皮影剧团,这个剧团可以取得良好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集合了较多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且实现对表演专业人员大规模专业培训的目标。由此可以见得,高质量人才的数量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木偶表演质量的提升,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看者对于木偶戏的观看标准,是木偶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
(三)创新与转变经营模式
伴随当前时代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想要实现对中华民族木偶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有效传承,就必须要对经营的模式进行转变。首先可以推动各地区的木偶剧院发展,增强对艺术中心建设的力度,定期向观众呈现一些精彩演出,逐渐增大观众群体,使更多的观众喜欢并乐意接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次,也可以将木偶艺术和当地的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发展,经由旅游产业的推广优势,为木偶艺术的发展创造更优良的环境,加大对木偶艺术的宣传力度。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向游客们介绍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木偶艺术,以此来吸引游客的目光,在增加效益的同时,也让更多游客了解木偶艺术,以便进行招商引资。
四、木偶艺术未来展望
当前这个时代,中国的木偶艺术正处于前往复兴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之上,就当前的木偶表演形式而言,主要以木偶剧的形式为主,而受众群体则以儿童为主,其题材上的创新以及富有感染力艺术表演形式,则使木偶剧备受人们期待与欢迎。当前的木偶剧虽然结合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元素,比如剧目题材与表演中的科技手段等,但却还是和现代的主流文化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也仍旧有着不足之处。面对现有的这些问题,就需要提高体制改革力度,并积极向国家争取对某艺术的扶持政策,引进民间资源,这个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所在,只有这样做,木偶剧才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也要大力培养艺术的专业人才,人才是可以保障木偶艺术传承与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人走艺丢”的问题[5]。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进行科学客观的分类,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最后也要懂得创新,大胆发挥想象,结合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巧妙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形成更多元且特色的木偶文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遗产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是拥有着多种文化遗产的国家。木偶艺术经由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巧妙的技艺,更是中国的精神文明财富,代表着中华千年的历史积淀。想要将木偶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就应当注重多样化的经营形式转变,在众多木偶艺术家的努力下,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注重个性化的发掘,创新演绎,这样才是最为长久的艺术发展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