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渗透
2022-05-18陈岩孟昱晗李依蔓
陈岩 孟昱晗 李依蔓
(郑州商学院)
当下,人们面临着眼花缭乱而又大同小异、缺少个性语言和原创性的包装产品设计,人们必须有所反省,因为毕竟该类产品设计商业化色彩较重、注重商品形象、产品生命周期较短,且在无形中给包装产品设计教育带来了错误引导,既削弱了包装产品设计功能,又不利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因而需要在包装产品设计课程中融合地域与人文特点,以有效介绍产品设计,体现民族品质,从而推动包装行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向外拓展,开始有了更高级的审美需求。而商品不但必须具备基础的应用功能,还必须给人们带来更高级的审美功能和服务功能,从而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审美价值。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地域历史文化即具有精神特征和物质基础的地区历史文化,是某一地方各个时代发展形势和社会生存方法,及其特有的物质遗存和文化遗产,反映了某一地区的传统道德、宗教信仰和伦理文化等人文特色。目前,地方文化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内容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学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经济至关重要的因素。
区域文化并非针对某一地域的环境特征或地理位置而加以界定的。在通常情形下,是各地区经过长年发展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发展现象。要全面认识区域文化发展,首先须掌握其历史与地理文化内涵。区域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一般性、特殊性、差异化、广泛性、通透性、影响性以及各种文化传统继承的特征。在这里,一般性指同种事件相互之间都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并能够利用区域文化发展把共同属性表现出来。特殊性指区域文化发展都有自己的风貌和特点。差异化指各个区域内部的人文特征、事件类型都不同。广泛性指区域文化发展的千姿百态、事件品种丰富多样。通透性则指各个区域内部的人文特征交叉渗透、相互作用。影响性指地方内部的习俗民情,会透过无形中或非直接的方法影响周围的人和事物。
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一)挑战
传统艺术设计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重理论内容。首先,教师长期过分强调书本教学内容,对环境地理人文方面的理论分析缺乏实际探索,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成了单调的照本宣科,而培训出的传统美术设计师思路却大同小异,没有创造性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自身创新能力欠缺。一方面,由于不少教师创新能力不足,又没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历和实际经验,这就直接造成了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区域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另外,教师对专业班级教学不够关注,却一直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觉得学校的主要功能就只是介绍书本教学内容,而实际操作经验则需要学员日后在实际工作中自己探究。实际,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不少学生的“奇思妙想”,同时造成学校教师对课程内容并不了解,也无法根据本地民族风俗习惯创新设计方案。
另一种弊病是教学、课程思想和时代脱节,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进而造成发展落后。统一化的教师只能教出统一化的学习者,由于课程思想僵化、教学内容滞后,导致学习者根本就无法通过书本了解某一地区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从而与时代脱节。在教学上,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许多专业领域都会存在共同的问题——灌输式课堂教学。当前,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了直接灌输的方式,但这种填鸭式课堂教学手段并没有改善学习者能力不足的状况。教师对于现代科技的使用只是停留在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上,看起来就好像是解放了教师,但其实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师必须精心做好相关课程。从根本上来说,这对于学生并没有极大的帮助,只不过课程内容的呈现方法改变了而已,不同之处只在于教师提高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精细程度,这对提高课堂效果而言却收效甚微。
(二)机遇
教学方法的变革,是艺术设计教学迫切的要求。作为一个综合专业,专业基础知识是绝对无法承载一座“高楼大厦”的,因此美术设计者还必须具有实际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绘画美术功底,还要了解历史人文、建筑材料费用等。但由于这种学习仅仅靠书籍专业知识是不能更好地提升的,因此在开始教学实施以前进行,教师必须先对社会市场需求加以调研取证,以掌握市场经济对该学科专业设计技术人才培养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从而做到专业对口,并可以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其为学习者创造更为高效、直接的实践岗位。此外,教师必须把学院的理论教学内容拓展至公司和社区中,以便培训出更多富有创造思想的杰出环境艺术设计师。教材要把实际操作经验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剔除教材中相对滞后的内容,与时俱进地吸纳创新内容。学生也可把自己的实际操作经历汇总装订成书,校长负责装集成书,供下一届学生浏览参考。除此之外,设计学院内还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了解世界不同地方文明建筑的热情。
三、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从当下来看,由于传统包装设计过分强调外在美感,严重削弱了其功效与内容,从而导致整体产业中产生了设计泡沫化等恶劣现状。要想切实改善这一状况,关键问题就在包装设计教学,毕竟产品设计创意并非与生俱来的,它应以商品理论分析、美学精神、人文内涵等为基石,因此学校应该指导学员注意汲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培育成为具备高人文素养的产品设计人员,同时融合现代设计手段与技能,把地域人文特点发扬光大,以逐步促进中国包装设计产业回归理性,更贴合国情特点与传统文化底蕴,从而在全球的包装市场中崭露头角,稳步发展。
四、完善基于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在产品设计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一)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神”与“达意”
运用有形物品表现无形地理历史文化元素的内涵,就是将地理历史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有效运用的目的。而地理历史文化元素又能够通过文创商品体现文化内涵,使欣赏者领悟其含义。这不但有助于其正确认识地理历史文化,还能够使其对地理文化产生深刻感情。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必须运用大量的地理历史文化元素,正确掌握产品设计的情感基调。除此之外,设计文创产品时还应该使人们感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的深刻含义。在对文创产品实施工程设计时先应认识地理历史文化的详细内涵和含义,继而寻找地理历史文化的价值,最后利用一定的文化符号将信息以商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基于地理或人文元素的文创商品应该把握其核心价值,将人文意义和视觉审美价值相结合。
(二)文化元素的语意转换
中国文化元素的语意转换分为“形”与“意”的表现与造型方式两大类。这里,“形”与“意”的表现指在运用地理文化元素建筑设计文创商品时应注重合理搭配色彩材质,创造整体美感。在解决元素的“形”与“意”时,必须抓住地理人文的实质,全面表现地方人文的特点,并使之生动形象地设计到文创商品中。同时,还应注意地域性文创产品的含义表达具有抽象性,企业无法直接选择具体符号表示。所以,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应注重逻辑性,正确表达文创产品的内涵。而造型方法,正是找出与上文“形”与“意”相同的地方。而带有地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大都是利用符号表现出地方文化的内容。而地方文化元素和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就必须运用相应的造型方法使之相互转化,而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造型法,因为它能够直接地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三)叙事性设计方法的应用
首先,应该意识到叙事性产品设计方式存在的重要性。因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重心是使用者的感受,因此设计者必须将故事设定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发使用者的兴趣。地理人文元素符号具备了可视化特性,从而能够更加逼真地把区域人文呈现在使用者眼前,从而提升商品价值。故事性表达产品设计手段,则注重于把精神属性和生物化属性融合到一起,亦即使用者在文创产品上不但能够利用商品的核心价值,还能够感受到商品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让带有地方人文元素的文创产品也能够实现最初的商业目的。将文创设计为文学作品,一般情形下可以使用经典故事影响用户,并促使其选择该产品。其次,故事设计也需要先建立现实情景,如人、环境和物。“人”指用户,“环境”指社会环境或地域环境,“物”即文创商品。在最后,由设计者合理选用故事情境构成模型。在设计文创商品时,应该编织人们与市场都能够认同的故事。
(四)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课程内容中
课程作为包装设计课程的主要载体,理应全面整合当地民族文化底蕴,这就需要学校通过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本土的人文教学资源,以引领学习者形成重视当地民族文化底蕴的主体意识,并自觉掌握民族文化底蕴,以便于为今后的包装设计积淀丰富人文素材。具体来说,在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特征时,不但要把当地的理论文化、生存环境、传统习俗、民间工艺等文化内涵融入其中,而且应涵盖包装设计的主题、形状、颜色、图文、材质等多个层次,以为学习者积累素材、积淀文化底蕴创造条件。如福建高校在整合包装设计教学时,就有效整合了武义历史文化,像久负盛名的九曲溪、华山中峰玉女峰等天然景观,以及古粤城村、下梅古村落等的建筑特征、石雕纹样等图案设计,还对建盏、佛教、宋明理学等历史人文价值,茶、美酒等地方土特产品都有涵盖,极大地充实了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眼界,便于学生从包装设计中汲取灵感,提炼创作素材。
(五)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课堂教学中
选择好包装设计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是把当地人文特点融于包装设计中的关键,这要求学生认真认识地方文化特点,并加以分析、整合,在此基础上将之以视觉元素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比如,过去利用网络发布了一个为涪陵龙潭米产品设计包装的任务,于是以此为题材进行了教育,并期望学员逐步关注本地的民俗文化并学以致用,于是笔者让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事先搜集了涪陵龙潭米产品的文化特征,经课上沟通与探讨之后,发现龙潭土质肥沃,天气特殊,景色如画,所产米粒度饱满,养分充足,为本地的招牌特色小吃,因此其包装设计也应该具有本地特点,但同样也充分考虑到米属平时生活用品,且营销对象都是家中女主人,于是最后将产品设计宗旨定为绿色、卫生、环保。而学生则根据对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的了解与分析,产品设计了许多富有龙潭文化特点的包装袋,其中一个产品设计得最为优秀,它用传统中国结编织稻穗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并辅以传统麻袋、纸箱、木板等材质,最后通过手工钉装、缝线展现了一个色彩古朴、清新自然、富有地方气息与民俗文化特点的包装袋。
(六)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课外实践中
若想真正培养学生在包装设计中融入当地人文特征的意识与技能,仅仅通过丰富教学内容,起到导向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推进,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了解当地人文的平台。而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食品包装设计工作中,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感受与认识,可以利用空闲时光去中国各地的茶山,用于体验茶叶的天然魅力,还可以参观中国各地的茶叶公司,熟悉了茶叶的加工制造过程与工序,并走访了茶道人士,在品茗与论茶过程中加深了对茶文化的了解,为今后的食品包装产品设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笔者所在学校还加大了和当地知名企业的沟通与协作,经过系统化、实践性的课程实践,使得学生逐步了解怎样把当地人文特点运用到学校实际的食品包装产品设计中,并以此为学校面对社会、服务社会累积了大量经验。另外,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包装设计竞赛活动,并经过有意识的指导与教学,帮助学生成功设计具有个性语言与地方文化特点的优秀作品,有助于其社区包装设计综合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当地的人文特点渗透到包装设计课程之中,不仅是培养设计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包装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应该立足实践,灵活课堂教学,注意渗入当地的人文特点,以给包装设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