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2-05-07张悦
张悦
摘要: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本文将自己教学的一些经验做了一些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精心设计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 质疑激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二、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智能因数,设计层层深入的思考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脑,深入理解,掌握新知,并主动进行思考。例如:《金色的鱼钩》一课,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后,我的做法是:1、设定目标,启发思考。课件出示目标思考题:(1)老狐狸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小狐狸?(2)王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系密的关系,并得到狐狸的救助,他为什么要放了狐狸?(3)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学生依照这些思考题就能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自主学习课文,让学生当“主角”,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说一说,在经过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使思维步步拓展,让思维有偏差的同学得以修正,并从中悟出思考问题的方法,自主得出问题答案。2、疑难之处,相机引导。例如课文内容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讨,并采用多媒体手段,掩饰阳光照耀下的雪景,而后让学生可查字典弄清“金色”一般用来形容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通过文中小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合家团聚、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有《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通过这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智力,发展能力。若没有学生的介入,没有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思考,只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热情、真诚,这样的“一厢情愿”是无济于事的,这样的教学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三、 拓宽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它应更多地拓展和延伸到课堂之外,如把部分教材内容延伸出课堂,联系实际生活,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讲《金色的脚印》一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可抓住课文中的某一知识点拓展开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我让学生讨论并理解“脚印”中饱含着的感情,动物界的亲情,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让他们展开想象,充分发表见解,说说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和感受,课下收集、阅读一些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呼吁全社会保护它们。这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感受人间美好、崇高的情感,认识人与自然界之间紧密的联系,从而学生们关心社会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更加活跃了,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活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小组合作,开辟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教师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金色的脚印》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最深的地方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训练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特别快,很多知识学生还来不及学,甚至还没有见过就已经过时了。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方法,以知识为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可以想象那“狭小的容器”又怎能装得下过量的知识呢?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知识的能力显得更重要。我们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其自主读书、自主发展的能力。
六、给予学生肯定、向上的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对最后取得的成果的评价应都是积极向上的,这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特别是基础差、有着强烈自卑感的学困生,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掘他们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更多的赞许,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学生信心满满,也就增加了他们参与自主学习的心理動机。
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请他们回答这些问题,答对便给予鼓励,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学生的集体鼓掌,给予信心,让他们明白:我可以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是这个班级里的一分子。当这些学困生得到肯定时,就会更认真地听课,努力思考,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教师的讲解,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内涵。
实践证明,重视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适应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相信学生,留给他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主动地、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0期.D54A3919-9E9D-4F53-896B-F4C8490FB8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