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实验中理解“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片断与思考

2022-05-06文|张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佩奇除数小棒

文|张 彦

《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作为这个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难点是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在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时的知识点上,而是要具备知识、方法和过程的结构意识,进行整体架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建构和意义理解感到比较抽象深奥,基于这样的学情,怎样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呢?数学实验是打开学习的有效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做”中学,在问题启思下,借助实验材料,展开操作和交流,从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片断一:在“分苹果”的数学实验中完善建构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小猪佩奇)

师:小猪佩奇正在果园里摘苹果。摘了10个苹果(出示10个苹果图),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呢?

生:5人。

师:每人分2个,也就是2个2个分,可以分给5人,正好分完。佩奇把结果记了下来。

师:那10个苹果,如果每人分3个,结果会怎样?每人分4个?5个呢?动手分一分、填一填、说一说。

师:我们可以像佩奇那样,同桌合作,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在表格里。再互相说一说,每次分得的结果怎样?

交流:老师收到了这些分法,看得懂吗?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谁来介绍一下?结合图说一说。

生1:10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3人,还剩1个。

生2:10个苹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2人,还剩2个。

生3:10个苹果,每人分5个,可以分给2人。

出示《记录单》:

?

师: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我们得到了这些结果。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同桌讨论。

生:有的正好分完,有的有剩余。

师:(追问)哪些情况是正好分完的?有剩余的呢?

发现:把10个苹果平均分,会出现两种情况:正好分完、有剩余。

【思考:数学实验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促进学生对未知探索、主动思考和发现的一种方式,学生的已有经验是“10个苹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5人,正好分完”,那每人分3个、4个呢?这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在结果不可知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用数学实验的方式去探究发现,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通过有序地分一分,记录分的结果,根据过程体验和数据观察,较好地感受平均分有两种情况,“正好分完”和“有剩余”,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

片断二:在“除法算式”表征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师:像这样正好分完,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生:10÷2=5(个)。

师:这一种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写一个除法算式吗?

生:10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3人,10÷3=3(人)。

师:还剩1个可以怎样表示呢?可以在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再在小圆点(……)后写1(个)。

师:会读吗?

生:10除以3等于3人还剩下1个。

师:剩下1个就是“余1个”。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10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3人,还剩1个。

师:两个“3”,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1呢?

介绍:1表示剩下的个数,不够再分,在除法中,它就叫“余数”。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师:10个苹果,每人分4个,也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10÷4=2(人)……2(个)。

师:两个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生:商2表示可以分给2人,余数2表示剩下2个苹果。

【思考:引导学生对操作结果加以提炼,进行数学表达。10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3人,还剩1个。从图形表征到算式表征,提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展开读写认知,结合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在抽象的算式与直观的操作之间建立联系,沟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算理,理解其含义,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利于学生形成初次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表达,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模型。】

片断三:在“摆小棒”的数学实验中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动手做:“用12、13、14根小棒摆正方形”。

师:佩奇分完了苹果,又在做什么了?他在摆小棒!

佩奇:我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呢?

师:你们会和佩奇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吗?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师:同桌合作,先用小棒摆一摆,根据结果写算式,填在表格里,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你们的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的过程和结果。

师:这些摆法你都看得懂吗?都对吗?谁来给大家完整地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摆法和记录情况(如图)。

师: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吗?

师:这些商表示什么?余数呢?

生:商表示正方形的个数,余数表示剩下的小棒根数。

2.静心想:用“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

师: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如果用15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用16根小棒呢?

挑战:你能不用小棒,直接想一想,写出算式吗?在《作业单》上试一试。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资源。

师:老师收集了两份作业,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5除以4的算式和结果是相同的,16除以4的结果不同。

师:(圈出15的两个算式)没有摆小棒,是怎么想到15根可以摆成3个正方形,还剩3根的呢?

生:可以根据14根来想,因为15根比14根多1根,14根可以摆3个正方形,余2根,那么15根就还是可以摆3个正方形,余3根。

师:你真有办法,不用小棒,根据14根就能直接推想出15根的结果。

师:是啊!15比14多1根,可以摆3个正方形,还剩3根。算式是:15÷4=3(个)……3(根)。

师:(圈出16的两个算式)关于16根,两个算式结果不一样,你们赞同谁的呢?为什么?

生1:余数不能是4。因为只要满4根就可以摆成一个正方形。

生2:剩下的只能是不够摆的,不满4根的,也就是余数要比4小,不能是4。

生3:在这里,剩下的根数只会是1、2、3根,不会是4根。

师:把这4根再摆成一个正方形,所以,商3变成了4,现在的余数是几?(0)余数是0,可以省略不写。

形成算式:16÷4=4(个)。

3.揭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小棒根数在变,余数也在变,这里的余数大小有什么秘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感悟:余数可能是1、2、3,不能是4,余数比4小。

师:在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如果继续摆,17÷4,余数是几呢?18÷4?19÷4?20÷4呢?

学生再次感悟余数比除数小。

【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是本课难点。教师仍采用数学实验的方式推进教学,在积累学生操作经验的同时更要激活思维、促进表达、深化认识,从而突破难点。基于以上思考,把例2摆小棒的活动切割成“动手做”和“精心想”两块,按照第一次实验的展开方式进行,同桌合作摆一摆,记录数据结果,数学算式表达。“用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又怎样?这一次你能不用小棒,直接想一想,写出算式吗?”这里的想不是毫无依据地想,是基于动手做经验的推想,因为15根比14根多1根,所以就比14根多剩余1根,由此推理出余数是3。用16根摆正方形的结果呢?仍然借助操作经验继续推想,但学生的想法出现了矛盾冲突,为什么余数不能是4呢?这是一个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思辨,发现满4根又可以摆成一个正方形,那么余数只可能是哪些数?继而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从实验操作到理性推想,动静有机结合,学生的成功动机得到瞬时激发,知识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思维走向更深处。】

片断四:在数学游戏中再次感悟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做游戏的时间到了,同学们喜欢吹泡泡吗?泡泡很神奇,藏在了大屏幕里,让我来吹一吹。你们也想试一试吗?

师:数一数,吹出了6个泡泡,每次拍3个,几次拍完?

生:2次。

师:吹出了8个泡泡,每次拍3个,有剩余吗?剩几个?

生:剩2个。

师:还想吹吗?为了吹出更多的泡泡,我建议大家做一次深呼吸,泡泡多得数不清,但还是每次拍3个,如果最后有剩余,可能会剩几个?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吗?

生:可能剩1个或者2个,一定比3小,因为在除法算式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思考:数学游戏的设计是对“余数比除数小”知识的再一次感知和应用,吹泡泡的活动环节,从趣味角度看,学生参与主动性强,从思维角度看,深刻而且敏捷,紧扣难点,在游戏互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的意义,实现知识的建模。

两次数学实验的设计,完善了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建构,认识了余数,并理解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实现了知识的建模过程,内容整体推进,活动有序进行。实验方式的展开,有利于学生把数与形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操作和思维自然地融合起来,把演绎和归纳合理地运用起来,数学实验是边做边想的过程,让思维在困顿处慢一点,在争鸣处清一点,在生长处活一点,数学实验的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教育的魅力因此得以彰显。】

猜你喜欢

佩奇除数小棒
我家有一只佩奇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佩奇换零钱
《小猪佩奇过大年》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巧移小棒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