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高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22-05-05张雨薇王晶晶张芮丽郑子涵李庄仪马潇潇

循证护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意愿双一流一流

张雨薇,王晶晶,张芮丽,郑子涵,李庄仪,马潇潇

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450007

我国自2001年开始护理教育国际化探索,已从主课程体系改革、国际海外交流和国际化师资等3个方面取得护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探索。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有效融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1]。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外优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2]。“双一流”高校建设旨在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一流人才,推进护理教育国际化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前沿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的高层次护理人才。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将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护理学专业确定为“双一流”建设学科[3]。但目前我国的护理学学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4],护理教育国际化工作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本研究通过调查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参与教育国际化意愿的因素,以期为护理教育国际化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1年1月27日—2021年2月2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3所护理学本科层次办学的高校抽取1 400名学生进行调查。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本科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被调查者自评方式进行不记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4部分:①个人基本资料;②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及评价;③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④目前教育国际化项目的不足与建议。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至各高校联络人,由联络人组织学生在“问卷网”手机APP端自愿参与作答。共发放问卷1 400份,作答时间为1~20 min,剔除完成作答时间<1 min的问卷11份,有效问卷1 389份,有效回收率为99.21%。

1.3 评价方法

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设置“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及评价”和“本科护生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的条目答案,每个条目均分为5级(完全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一般=3分,同意=4分,完全同意=5分),得分越高代表学生的认可度越高、意愿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及其意愿得分

1 389名调查对象来自13所本科院校,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所,非“双一流”高校12所。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护生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得分为(3.78±1.00)分,非“双一流”高校本科护生得分为(3.71±0.93)分,两种类型学校护生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4,P=0.325)。

表1 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n=1 389) 单位:人(%)

2.2 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与评价(见表2)

2.3 护理本科护生参与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影响因素

通过查阅文献获得可能影响本科护生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影响因素,包括参与人数受限/指标不足、学分置换烦琐、个人外语水平、家庭经济条件、独立生活能力、家人态度、课程体系差异、教学方式差异、出境目标国家教育和经济的发展状况、签证手续复杂、项目实施环节手续繁多[5-7],故将这些因素也纳入分析中。各影响因素与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意愿的相关性见表3。

表2 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与评价

表3 各影响因素与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意愿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

3.1.1 增加临床实践课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与评价中增加临床实践课时的得分最高。临床专业能力是评价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外护理教育便十分重视对学生临床专业素养的培养。例如,英国各学校虽对理论和实践这两种课程评价方式的分数比重有所不同,但均重视临床实践的考核;澳大利亚护理教育要求临床实践在毕业前修满1 000 h[8]。而在国内,姜小鹰等[9]调查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有24.51%的医院和21.75%的临床护士认为高等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有部分或完全脱节现象,其中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少为此现象的首要原因。因此,为保证护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质量,需在课程安排中增加临床实践课时,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10],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使其适应国际化护理教育特色。崔娟等[11]调查得出,临床集中见习时间长、人数多、任务重,往往会导致临床实践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可制订合理的阶段式临床实践方案,改集中见习为课间见习,并随课程进度和任务目标采用阶段性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效结合。

3.1.2 邀请外教来华参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本科护生对教育国际化项目工作模式及方法的态度与评价中邀请外教来华参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得分位于第二,这提示在护理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师资团队中,可适时引入外教授课。但值得注意的是,达珍等[12]对应届护理本科生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的访谈发现,学生听不懂外教的全英文教学。因此,在开展外教讲授护理专业课程时,要充分评估学生的外语能力,采取与学生外语水平相匹配的授课方法。有研究结果显示,本科生的水平能够适应内容依托(CBI)教学法+任务型语言(TBLT)教学法模式学习医学英语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流利应用医学语言,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学习能力[13]。此外,开展国内双语实训教学和涉外实习[14],还可加强护生的涉外实践能力,丰富护理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成果。

3.2 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意愿的影响因素

3.2.1 平均绩点、参与人数受限/指标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整体对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方式认可度较高,学生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与参与人数的限制有相关性,在项目指标受限的情况下,通常学校会优先挑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使得平均绩点成为影响本科护生参与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章孟星等[15]对护理本科生出国留学倾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学校在开展教育国际化项目时,既要通过放宽条件或增加指标,给更多学生提供参加机会,还应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而不仅将绩点或成绩排名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

3.2.2 本科毕业后规划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毕业后规划与两类学校学生参与意愿有相关性,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其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更高。以本研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护理与健康学院为例,该学院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实施小班“班主任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学生从入学起便开始了解护理学领域的发展现况,在早期便对本科毕业后的规划有清晰的认识,且其中有49.76%的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护理研究生。这种理念与袁世杰[16]提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重点强化以新生指导项目、国际化的提升引导项目和本研一体化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项目为主的核心内容思想相一致,早期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提升本科生就读研究生占比,能有效提高开展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可行性。

3.2.3 独立生活能力和家人态度

当前,各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经历,通过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研经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多种综合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参加教育国际化项目十分重要。且本研究中,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家人态度与参与意愿有相关性,说明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影响学生参与意愿。对此,“双一流”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课程内容方面,可增加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院应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竞赛、志愿者服务、课程实践作业等多种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培养人文精神[17],进而使学生具有积极应对挑战的态度和能力,配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教育国际化项目的能力要求。

3.2.4 学分置换烦琐、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差异、出境目标国家教育和经济的发展状况、项目实施环节手续繁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参与项目为跨国交流项目,高校本科护生常常顾虑国内外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文化差异,学分置换、项目实施等包含的手续办理,出境目标国家的教育、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国外生活环境的安全性等因素,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项目安排、强行接受可能会导致自身思想发生变化[18],均会影响其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此外,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跨国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展,许多跨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改为线上形式开展[19],虽然网络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跨境交流项目,通过线上组织实施形式可解决经济、时间、需适应陌生环境等限制性因素带来的问题,将境内外高等护理院校师生联系起来,体验跨文化护理学习,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具有实际意义[20],亦能保证护理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持续开展。同时,亦需简化项目实施手续,优化项目课程体系和教育实施方法,将“国际化”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取向,结合国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海外锻炼[21]3方面进行设计,进而提高项目的预期成果。

3.2.5 外语水平、家庭条件、签证手续

国际化的程度是“双一流”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2],实施本科护理教育国际化包含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来保证项目持续开展。扎实的外语水平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要求[23]。本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外语水平并不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护生参加教育国际化意愿,可认为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外语水平问题,而学校还可协助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建议采用在公共英语课程上融入专业群建设[24]的新思路,按照护理专业学生的未来规划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英语的学习。同时,融入对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中打开国际视野,形成国际化胸怀和国际事务参与能力,养成清华大学所倡导的“国际胜任力”[25]。

另外,本研究中,家庭经济条件、签证手续复杂因素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护生的意愿无相关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实施办法》中“双一流”的遴选条件包含国际交流与合作,因而“双一流”建设高校会着重学生的国际交流学习经历,不仅为学生提供对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和手续办理协助,这使得“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参与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意愿更高。因此,开展教育国际化项目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国际交流项目基金系统和手续办理服务,解除学生非学习因素的忧虑,促进护理本科教育国际化项目的推进。

4 小结

综上所述,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国际化水准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需求,应着眼于学生参与意愿强烈、完成项目能力较高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护生群体,一方面,从长远发展计划改革现有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为高水平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做长期准备,另一方面,结合政策及教育信息化手段、拓宽多种项目渠道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护生搭建更多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国际化项目平台。

猜你喜欢

意愿双一流一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大理大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