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一盘棋,落实要素三策略

2022-05-05黄映娥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串联融合

黄映娥

【摘要】统编教材采用整体设计思路,全套教材是一个大整体,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整体。单元教学不能单打独斗,要坚定“一盘棋”思想,以落实语文要素为导向进行统整教学。本文试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通过“甄别、融合、串联”三个策略统整单元教学,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长成那棵语文能力体系螺旋上升的“大树”。

【关键词】单元  语文要素  甄别  融合  串联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统编教材视角下落实语文要素的“三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GH5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136-03

随着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语文要素”这一个新概念高频率出现,成为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全套统编教材围绕语文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尝试建立语文训练体系,从纵向上看,体现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从横向上看,突出语文要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单元内容的组织上,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将语文要素作为单元语文训练的主要抓手,单元里的各个板块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协同发展[1]。可以说,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好比一盘棋。下棋需要策略部署,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也同样需要讲究策略。本文试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通过“甄别、融合、串联”三个策略统整单元教学,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生根。

一、甄别——着眼整体,厘清价值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自成一个系统,单元内部各个部分相互关联,虽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导向,那就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上,教师必须要着眼整体,做好甄别,厘清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价值[2]。

1.甄别要素,定位价值导向

从统编教材五下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二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第一个语文要素指向阅读。阅读时首先要聚焦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然后体会人物的内心。第二个语文要素专门指向习作。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不言而喻,就是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把人物的心理写具体[3]。通过解读语文要素,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读写连接紧密,阅读为习作提供方法支持和表达示范,习作是阅读方法的习得与运用。单元教学的价值导向显而易见:由读学写,读写结合。

2.甄别框架,明确编写意图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一篇略读课文《清贫》,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三首古诗主要围绕人文主题编排,与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关系不大。三篇课文则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编排。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情况来看,《青山处处埋忠骨》作为本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承担着“学法”和“得法”的教学任务,第二篇精读课文《军神》则进一步强化学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略读课文《清贫》是运用并巩固已习得的方法。“交流平台”意在引导学生去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阅读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词句段的运用”则让学生选择情景进行仿写练习,实现从习得到内化再到运用的提升过程。习作话题是“他____了”,要求学生写一件事,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的内心,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习得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维度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实现由读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甄别框架,明确编写意图,为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提供依据。

3.甄别练习,把准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是语文要素的落脚点,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抓手。教学前必须仔细研读课后练习,确保教学目标精准拟定。本单元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如下(表1):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聚焦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落脚点是单元语文要素。略读课文指向体会人物的品质。除此以外,课后练习还指向朗读、理解、复述等其他语文能力,说明除了落实语文要素,还要兼顾其他语文能力的培养,强调落实语文要素,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或忽略一般语文能力的训练。我们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重要抓手,融合其他能力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说,甄别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首要策略,甄别到位,就是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融合——横向贯通,形成合力

从横向上看,单元各板块相互贯通,致力于语文要素的落实。融合是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策略。

1.融合一般能力,共同发展

“抓住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作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要重点去落实,对于“朗读、理解、复述”作为一般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训练。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笔者除了让学生聚焦毛主席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又引导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从中体会革命先辈崇高的精神。教学《军神》时,除了重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还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融合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还有效地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可谓一举多得。

2.融合单元板块,环环相扣

统编教材围绕“双线”编排单元内容,单元内每个板块都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教学上要注意融会贯通,形成合力。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和《军神》担负着“學法”和“得法”的任务,“交流平台”是总结和梳理方法,“词句段的运用”则让学生尝试运用方法。习作要求写一件事,通过多个维度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的内心,意在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习得的方法,实现由读到写。每一个板块内容都承担着一定的任务,语文要素正是在每个板块内容的教学中得到落实、巩固、复现和迁移运用,彼此融合,形成一股合力,层层递进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3.融合学习活动,层层推进

以学习活动推进阅读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一般由多个活动组成,教师要把这些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层层推进,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笔者围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这一核心目标,设计了三个相互融合的活动,开展教学。

学习活动一:聚焦言行,走进人物内心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用横线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的内心世界。(2)交流汇报画出的句子以及初步体会到的情感。(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4)小结学法:首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然后通过抓住细节、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品读,深切体会人物的内心。

学习活动二:迁移学法,体会丰富内心

(1)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默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抓住细节描写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作批注。(2)检查汇报,相机点拨。(3)朗读还原,体会抉择的艰难与矛盾的心理,感受伟人的胸怀。

学习活动三:总结拓展,有效衔接读写

(1)总结本课表达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毛主席悲痛和矛盾的心理写得生动感人。(2)创设生活情境,进行小练笔:我们也学着用本课的方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自己做某件事时踌躇的心理表现出来。

以上三个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语文要素来设计和开展。第一个学习活动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然后小结出学习方法。第二个学习活动是半扶半放,让学生迁移方法学习,这是一个从习得到内化再到运用的过程,旨在训练学生掌握此阅读方法。第三个学习活动是拓展运用方法。三个学习活动紧密融合,层层推进,让语文训练更加扎实有效,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4.融合教学资源,深化学习

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多与写作的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阅读中常常需要结合资料来加深体会。本单元课文故事背景离学生较远,需要借助教学资源来理解。比如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抗美援朝历史背景及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故事,课堂上老师适当补充出示抗美援朝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和毛岸英小时候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学生能更好地交流,体会毛主席丰富的内心世界;课前查找到的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的故事,更是让学生形象可感地领会“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内涵。学习《军神》时,结合“阅读链接”《丰碑》一文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尝试用本课学到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更扎实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学习《清贫》时,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方志敏的生平资料,课堂上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资料,使学生对方志敏及故事背景有初步认识,为体会人物品质做好铺垫。总而言之,通过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料的融合,可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深化学生的感悟,使语文要素更好地落地。

除上述外,还可以融合人文与要素双线,融合探究主题等开展教学,教师应根据单元编排特点去选准点开展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语文能力体系。

三、串联——纵向搜索,瞻前顾后

落实语文要素还须注意要素之间的联系,纵向搜索,做到瞻前顾后,体现要素之间的螺旋上升[3]。

1.串联同册教材单元语文要素,层级推进

同册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的安排也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師在单元整体备课时,应做到环顾“左右”,分析前后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做到前有铺垫,后有呼应。本单元安排了“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语文要素,第五单元则安排了“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语文要素。前一个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是后一个单元语文要素落实的基础,后一个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又是前一个单元语文要素的发展和深化。教学上要做到承前启后,自然能层级推进,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2.串联不同册次单元语文要素,避免重复、脱节或失位

不同册次单元语文要素之间存在呼应的关系。教学上要注意串联这些语文要素,做到瞻前顾后,避免重复、脱节或失位。[2]关于描写人物的语文要素,三至六年级统编教材共安排了五次,列表如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安排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呼应,一脉相连的。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品质,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对人物的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本单元的下一个单元安排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读写融合,为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授《清贫》时,应注意承接四下第七单元“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语文要素,让学生迁移运用已习得的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自主学习,通过本课训练进一步巩固这一语文要素,同时为六下第四单元“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的语文要素落实做好铺垫。

教师只有“瞻前顾后”,串联前后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统整教学,方能保证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统编教材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路,体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单元教学是一个小整体,不可单打独斗,不能一蹴而就,要坚定“一盘棋”思想,以落实语文要素为导向,综合运用“甄别、融合、串联”这三个策略,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长成那棵语文能力体系螺旋上升的“大树”。

参考文献:

[1]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3):78-87.

[2]刘仁增.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的单元整体备课策略——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0):1-4.

[3]陈宝铝.落实语文要素要克服“四性”——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的四个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19-22.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串联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