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化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评价探究

2022-05-05叶玉胜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

叶玉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当下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许许多多的优秀教育理念也在这一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了出来。优质的教学理念要渗透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常规的课堂知识教学,教师还应当关注课堂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可以给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多元化  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61-03

当前的教学环境之下,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关键的教学难题,即便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也要考虑如何优化个人的教学手段,顺应高中生群体学习的特点,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感受。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课堂学习评价,希望能够改善教师群体讲解信息技术的方法。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困境初探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成为了一门地位非常特殊的学科。正式进入高中学段之前,学生虽然也会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探索远远没有高中阶段那么深刻。与此同时,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在这之中,包含很多的矛盾。必须了解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群体普遍面临的困境,才能够更好地找到组织课堂多元评价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但是根据不同学段教师群体的综合反馈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非常长远的目标和打算[1]。比如这一节课学习一部分信息技术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经过几次练习,已经基本掌握。但大部分学生不会想着沿着这个线索继续深刻钻研,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永远停留在教材表面,教材上有多少知识,学生就重点学习多少知识,这是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跳脱出了教材之外的综合能力。无论是计算思维还是编程思想,都应该全面培养才对。然而,当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矛盾。

(二)学习兴趣与学习压力之间的矛盾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好像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活动,平时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紧张,一天要上很多节文化课,学习大量的文化课知识和高中信息技术课。有基础型课程,也有实践型课程,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不同的新挑战。学生对着电脑就像玩游戏一样,将教材上的知识烙印在了脑子里。很多学生明明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却没有更多的时间认真思索其中的道理,这也是困扰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原因。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并不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学生往往会放松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上,这种现实情况也是导致教学情况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学生间学习能力差异过大的矛盾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笔者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发现,每一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几乎每个班里都有那种特别擅长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教师教一遍,学生就能完全学会的聪明学生。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没有在信息技术学科上展现出来,或许是因为兴趣不足,也或许是学生的信息思维还不够强烈,同一个知识点,教师讲解两三遍,学生还听不懂。总而言之,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过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是成绩好的学生,擅长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而那些没有摸到信息技术学科门道的学生反而陷入沉默,这会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四)教学时长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信息技术学科也会面临来自学校的教学压力,高考虽然不会考查信息技术学科,但是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試中,信息技术也是考查的重点科目。所以,这门科目仍然不容忽视,很多学校为了平衡文化课的教学压力,排课表的时候往往会给文化课更多的教学时间。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无形被压缩到了“近乎于无”的程度,很多高中学校每个星期只给学生安排1~2节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学校两个星期才开展1节。而且每次上课之前,都需要提前预约机房,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显然要克服更多阻力,这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面临的一个重要矛盾点。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多元化途径解析

了解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面临的种种矛盾,接下来就可以开展更加有效的新式教学,无论是创新教学方法还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具个性,也更不容易被教师的话语所打动,所以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探索更加多元化的途径。

(一)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进步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论述过,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几对矛盾。其中最重要,也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干扰最大的一对矛盾,无外乎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关系到学生的学习重点,也会影响学生日后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表现。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逐步走向更加辉煌的信息技术舞台。例如:教学“我们身边的数据”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会先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带有明显生活化特点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通过展示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明白,数据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处,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就可以发现数据。总的来看,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知识并不具备很高的难度,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最值得警惕的是,他们学习过一节知识之后就停滞不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课时间愿意认真听教师讲解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下了课就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任何一位同学愿意抽出一点课后的时间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给出引导式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同学们,相信大家都觉得这节课的知识非常简单吧,很多同学是不是觉得即便不在课上学,自己看课本也能学明白?先别急着骄傲,老师在这里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接下来几节课的学习,一节比一节难,而且都是建立在本节课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一下,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认真分析教材,提前预习或许可以帮助大家在下节信息技术课堂上表现得更加出色哦!”所谓引导式的评价,就是有目的地鼓励学生学习,关注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往往能够引领学生进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知识。

(二)完善基本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信心

要想将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不断增强,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重视、加强评价方法的优化探索,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提升授课水平[2]。平时教学信息技术知识时很多教师是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学生将问题回答出来了,教师可以给出肯定的评价。但如果学生只回答了一半,教师应该给出怎样的评价呢?很多教师在这种问题上是没有思考出一个定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完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信心为目的,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更多知识。例如:制定更加详细的课堂评价标准,可以从现实情况出发,比如教师平时组织课堂教学,很多学生并不能理解复杂的计算机知识,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学生能够答出来,换成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只能答出一个模糊的答案,没办法和教师自信地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课堂评价。丰富课堂评价的基本维度,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课堂上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将教师讲解的主要知识掌握牢靠,但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积极,经常主动举手与教师互动,偶尔有一两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教师也可以给出鼓励性的评价。但有些学生平时上课就不认真听讲,教师提问他们的时候,这些学生也是支支吾吾,只能回答个大概,甚至个别学生心气浮躁,回答不出问题,态度还特别不好。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认真思考,以更加出色的教学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既不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够提醒学生将心思放到学习上,改正个人浮躁的学习态度。

(三)运用积极评价的策略,提升学生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会发现,在这门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领先于其他同学,比如教学时间有限,有些学生只学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基础性内容,但有些学生已经学会了相对复杂的编程,甚至自己可以利用编程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程序[3]。综合分析两类学生之间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恐怕就是“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积极的评价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条件循环”这部分内容,由于条件循环本身是相对复杂的,知识很多,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出色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吃力。当学生觉得某部分知识复杂的时候学习兴趣也会骤然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积极评价的策略。比如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那些性格相对浮躁的学生起来回答,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就给出表扬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当堂示范。当学生被作为模范表扬的时候,不光是其他同学会感到羡慕,学生本人的效能感也会油然而生。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越来越浓厚,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计算思维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还可以完善信息技术教学。

(四)积极实施综合性评价,支撑课堂教学

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保证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4]。信息技术课堂之上,教师讲解常规的信息技术知识,经常会和学生产生互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与教师产生互动,很多时候,教师在课上提出问题,会看到学生悄悄低下头,一言不发,就连抬头和教师对视的勇气都没有,这就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自信,甚至连参与课堂互动的心情都没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实施综合性的评价,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反哺课堂教学。例如:根据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实施不同的综合评价,比如讲解“周而复始的循环”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知识固有的难度,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初次听讲的时候没有完全弄懂背后的循环逻辑,以至于教师在课堂上寻求互动时,很多学生都低着头不说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这样的氛围下继续讲解更加高阶的信息技术知识,显然是不可能取得更出色的效果的。这个时候就特别适合引入趣味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群体的活跃度。比如教师可以随机提问一个问题,然后点名让学习委员回答,假如学习委员能够答上来,教师可以给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委员都已经学会了,说明咱们这些知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至少我们班还是有人可以学会的对吧,那大家为什么都低着头呢?刚刚老师只能看到大家的头顶,还以为你们都得了颈椎病呢!”这样趣味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快速活跃班级氛围,能够帮助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假如学习委员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可以换一种评价方式:“哎呀呀,这下坏了,咱们班学习委员都没搞懂这个问题,看来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大家别急,接下来老师換一种方法,再给大家讲解一遍,这一次,各位同学可要竖起耳朵认真听讲了哟!”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不难发现,互动只是一个影子,教师真正的目的是想要通过课堂评价活跃课堂氛围,以推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开展,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这种综合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三、总结

现代化教学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有严格的要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丰富评价内容,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确保课堂评价的科学性、严谨性、实效性。课堂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完成学习评价,有目的地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邦富.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策略[J].新课程(下),2018(6):115.

[2]聂永苹,于颖.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14):177-179+239.

[3]孟宇轩.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探讨[J].高考,2018(6):202.

[4]丁绍国.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实践意义及开展[J].电脑迷,2017(5):77.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