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注重习惯 讲求方法
2022-05-05陈凤
陈凤
【摘 要】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写好字的关键期。为了提升课堂写字教学效率,避免低水平重复练习,教师可尝试从注重教学趣味、强化“双姿”训练、提供精准指导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
【关键词】一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写好字的关键期。然而,很多教师虽然有意加强写字教学,但在面对“学生写字兴趣不高”“写字姿势五花八门”“写字质量不容乐观”等问题时,缺乏有效的策略。“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写字教学效率,避免低水平重复练习非常重要。那么,寻找怎样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从而提高起始年级课堂写字质量呢?笔者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
一、注重教学趣味,做到快乐写字
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被学生当作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当作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提笔写字前就让他们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写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善于创设良好的书写氛围
一般书写总是放在课堂的最后5~6分钟内完成,此时教师和学生都会有些疲惫。对此,教师不妨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进入书写环节。另外,教师的语言对于创设良好的书写氛围也很重要。很多教师会这样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还要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写这几个字。”试想,在这样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能提起写字的劲头吗?当学生提笔写字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孩子们,我们是汉字王国的总设计师!漂亮的字精灵们将从我们的笔尖快乐地涌现!拿出你们的笔,让我们看看谁才是最优秀的设计师!”把枯燥的写字训练当成在设计字精灵,相信学生听到这样的话,会对写字充满了向往。
(二)善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写字教学容易枯燥,这也是低年级学生讨厌书写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浅显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适合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歌诀法
歌诀言简意赅,便于诵读、记忆。在写字指导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效记忆相关的写字知识。如教学“山”字,笔顺是难点。为帮助学生记忆正确的笔顺,教师可在教学中创编这样的儿歌:“先写中间最高峰,一竖长长压中线,矮矮山峰在两边,左低右高才好看。”“山”是一个象形文字,这样的表述既有画面感,又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忆。再如“竹”,学生可边写边说:“竹叶细,竹叶尖,两片竹叶要挨近。撇要高,横要短,竖钩稍长有精神。”这首儿歌不仅指出写好“竹”字的间架结构要注意的点,还对重要笔画进行了细致指导。
2.比喻法
漢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为了让学生对字形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比喻这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比如,在教学基本笔画“横”时,可以把它比作又宽又直的马路。教师教学生执笔时,可让其把手中的笔比作汽车,想象“横”的运笔就如同汽车开过去又开过来。比喻充分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
3.联想法
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联想,不仅会给写字课带来许多生趣,还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提高练写效果。如有的学生常把“木”的撇捺写得比中间的竖还长。教师可告诉学生“木”就像一把伞,哪有伞骨比伞柄长的?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撇捺像小朋友穿裙子,要把“脚”露出来。再如“马”,学生很容易将其写成头大身子小的样子,这时教师不妨给他们看马的图片,帮助展开联想,告诉学生“马头小,马身壮,上窄下宽才精神”。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
(三)善用直观有趣的评价符号
对刚学会写字的学生来说,及时评价和鼓励是他们爱上写字的动力。教师要善用各种形象直观的评价符号,如“★”“大拇指”“小皇冠”等。可以针对整个字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某个笔画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书写的每一个字旁边几乎都有各种评价符号。慢慢地,他们就会在乎每一次写字作业,力争写好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
接受带给自己快乐的事,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在学生写字的初始阶段,教师一定要多运用一些正面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逐渐使写字和快乐之间画上等号。
二、强化“双姿”训练,做到正确写字
所谓“双姿”,指的是正确的执笔姿势和正确的坐姿。在课堂中,能经常看到学生歪着头,下巴抵在手背上,手指紧握笔尖等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怎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初学姿势要学透
教师往往会用儿歌、顺口溜等语言形式,帮助刚提笔写字的学生记忆写字姿势的要点。不管教师选择哪一种语言形式,在初次教学时,一定要讲透,讲细致,化抽象为具体。如教学写字姿势时,教师提到最多的就是三个“一”:手离笔尖要一寸,眼睛离纸要一尺,胸口离桌要一拳。然而,学生对一寸、一尺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这时,不妨让学生拿起直尺,亲自动手去量一量,直接感受一寸、一尺的长度,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二)查清病因治根本
对于学生写字时出现的错误姿势,教师要反复抓,查出病因,方能根治。学生写字时常见的错误执笔方式有:笔尖太低、拇指包笔、勾腕执笔、笔杆过直等。教师可以将这些错误姿势拍下来,让学生看一看,并试一试。学生会发现这样执笔看不见笔尖,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很不舒服。教师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之后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同时,教师还可将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拍下来,让大家欣赏,进行正面暗示。两者结合,反复坚持,学生就容易改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默契语言多提醒
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训练。在学生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后,教师平时的提醒必不可少。如果教师的提醒只是简单重复说同样的话,如“注意三个‘一’,把背挺起来,把头提高”,学生会逐渐麻木,效果甚微。有的教师会采用即时评价的方式来正面提醒,如“某某的写字姿势真棒,老师奖你一颗写字星”,但是这样无意之中会破坏学生书写的专注力,他们会因为过于在意奖励而无法专心地写字。
笔者在平常教学中说得最多的是“小松树”。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持续地以“小松树”这一形象来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久而久之,“小松树”便成为师生间、生生间的默契语言。这是一种建立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沟通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律、他律的效能。听到“小松树”,学生就立即明白并自我提醒。
三、提供精准指导,做到高效写字
(一)吃透教材编排特点,重基本笔画教学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中,每课的习字量不多,且多是笔画简单的独体字。细细解读,就会发现,教材很多时候是按照笔画规律来编排生字的。如“大”“天”放在同一课,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撇”和“捺”的书写;安排“长”“比”“巴”“把”,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竖提”“竖弯钩”的写法;“用”“几”放在一课,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竖撇”的写法;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书写指导前,要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汉字,解读其编排规律,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掌握汉字书写规则,重间架结构教学
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就是要把握好字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对于写好字十分重要。
1.突出主笔
绝大多数汉字的笔画都有主次之分。写字时,应该把主笔写得相对放开一些,而其他笔画则相应压缩一些。如“中”的主笔是中竖,应该把中竖写长,而把“口”相对写扁一些。
一个字中到底哪些是主笔,应视具体的字而定,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揣摩、比较,或者参照范字来确定。如在教学“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试着确定主笔。有的说撇捺是主笔,有的说第二横是主笔,有的说中竖是主笔。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依次把字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看到前两种字形时都笑了。最后通过比较,确定“来”的主笔是中竖,这样大家就容易把“来”字写得合乎规范了。
2.字形安稳
所谓字形安稳,就是要把字写端正,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要想把字写端正,就要做到横平竖直。横平不是水平,而是有一定斜度的平。竖直则依字而定。如果竖画在一个字的中间,一定要写直,如“中”。写长方形的字,左右两竖也垂直,不要倾斜,如“目”;写正方形或扁形的字,应上宽下窄,竖画可以略微倾斜,如“四”。
对于偏斜结构的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偏中求正,如“也”,第一笔要偏左写,第三笔要偏右写,这样字才能在方格中稳居中间;另一种是斜中求正,如“多”“飞”,只有撇画取斜势,字才能写端正。教师要在学生写字的初級阶段就传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倡导眼看手写结合,重读帖习惯培养
读帖是指学生在写字之前,对照要写的字,静静地观察,细细地分析,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准确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时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在写字前往往没有读帖的习惯,抓起笔就开始写,顾此失彼。要想让学生逐步掌握书写规则,养成读帖的习惯很重要。那么,学生读帖读些什么呢?
1.找准压线笔
一年级上册中有很多独体字,笔画较少,所以教师在指导读帖的时候,主要让学生找准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即压线笔。找准了这些笔画,就容易把握整个字的字形了。如“木”的横应该写在横中线稍稍上面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如若把横写在横中线下面,整个字就显得往下掉,失去了重心。
2.观起笔、落笔位置
很多学生写字时虽然找准了压线笔,但是把握不好整体,有的写得太过松散,有的又显得过于紧凑。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不全面,无法关注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的。因此,在指导学生书写时,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落笔,关注笔画之间的照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禾”,学生容易将撇捺的落脚处写得很低,甚至比中间的竖还低。如果学生关注了撇捺的起笔与落笔位置,就很容易把它写好了。
3.辨细节
有的笔画明明是一点,学生容易写成一捺。有的笔画明明是一捺,学生却喜欢写成一点。写字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教师在学生读帖时,要经常提醒他们看仔细,不要写错,防患于未然。
(四)把握学生心理特点,重评与练相结合
在教师指导学生读帖并范写生字后,学生的书写练习就开始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教师的课堂指导就结束了呢?事实上,在学生书写后,教师的及时点评对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一要找典型。教师先前进行的书写指导,学生不一定都记在心上,就算记住了,也不一定能落实。因此,教师在学生书写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巡视,发现典型案例,如没有找准压线笔、关键笔画没写好等,进行投影展示和点评。比如,教师在教学“三”的书写时,展示了这样三幅作品(如图1),让学生比较哪一个更好看,最后总结“三字就像楼梯,每一档都要一样高”。再如“西”,通过对比不同的作品(如图2),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是“框要上宽下窄,‘脖子’不要太长”。教师要先让学生看到不完美的书写,再引导其观察、对比,进而引发思考,想想如何修改,长此以往,学生的书写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要再练习。在讨论纠错的基础上,学生再次进行书写练习,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刚才提到的问题。有了刚才的比较和讨论,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做到心中有数,往往写出来的字也会有进步。
三要再比较。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将第二次写的字与第一次写的字作比较,借助伙伴互评、全班分享等方法,强化进步的成果,提升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持续地研究,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基础上,注重习惯培养,讲究方法指导,才能提升起始年级课堂写字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学足、学好,让“双减”政策真正得到落实。
(浙江省绍兴市实验小学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