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2022-05-03黄丹丹孙文丽谢美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肾功能心理统计学

黄丹丹 孙文丽 谢美玲

[摘要]目的探討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对调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SDS 评分 , 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自我管理各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采取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同时对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具有良好效果,提倡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肾功能衰竭;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行为;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7-0131-04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HUANG  Dandan    SUN  Wenli    XIE  Meili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Fuzhou 3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in regulating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mproving their self-management ability. Methods A total of 89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1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4)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blem- solving method.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evalu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i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bility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renal func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SDS scores,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renal failure pati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good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unhealthy mentality of patient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romoted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Renal failur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tate

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综合征,指的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导致肾实质损害,患者主要症状为尿潴留、蛋白尿、血尿、水电解失衡等,对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影响。据临床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病率高达10.8%,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占比1.13%,且近几年由于人们不规律饮食及作息习惯导致肾功能衰竭患病率同比升高[1]。目前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多采取血液透析方式,但治疗期间,患者同时遭受来自疾病及心理的双重影响,易出现焦虑、紧张、抵触等负面情绪,进而干扰治疗效果。因此,重视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问题解决法护理干预是基于“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分析护理期间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制订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本研究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8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例,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过程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 n=44),对照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33~68岁,平均(49.65±2.45)岁;病程1~5年,平均(2.38±0.51)年;原发病:慢性肾炎16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12例,多囊肾5例。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34~69岁,平均(49.67±2.44)岁;病程1~6年,平均(2.40±0.50)年;原发病:慢性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13例,多囊肾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肾功能衰竭,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②年龄33~69岁;③透析时间均超过6个月;④患者均同意参与且积极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患者;②精神方面疾病患者;③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④抵触配合本研究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创建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监护患者病情变化等。

观察组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构建护理团队。在科室内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理论下的护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队长,并选拔出至少3名临床工作经验超过3年的高级护师作为小组长,由小组长亲自选拔基层护理人员。早期团队组建后,需开展专项培训工作,针对“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和实施方法进行培训,利用护理人员的工作空闲时间开展,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实施,讲解临床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如何正确地解决患者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和结束后均需开展考核,最终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并由其组建最终团队,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可进一步培训和学习,直至其考核成绩合格。针对首次考核合格者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便激发基层护理人员的学习动力,提升首次合格率。②描述问题。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主动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以此建立早期的护患关系,沟通时需评估其心理状态,明确患者对自身疾病程度的了解情况,分析影响心理状态的根本问题。同时引导患者表述内心的心理需求,借此排解负面情绪,例如患者在每次透析前做过何种准备、每次透析后想要达到的疗效、对自身疾病状态的理解程度等。在问题评估完毕后,需为患者准确描述其存在的各类问题,以确认是否完全符合患者的认知,并予以相应的解答。③构建目标。在准确描述问题后,护理人员需进一步明确患者想要达到的疗效目标,并根据其实际病情划分为短期阶段性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将目标告知患者,在其确认后与其共同克服达到目标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疑问,包括自身状态、药物、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则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解答,并说明这些问题对疗效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④疗效反馈。每隔2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1次汇总,评估其是否在该阶段达到了疗效目标,如已经达到或超过,则可直接对患者进行鼓励;如尚未达到,则需对构建的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确认是否设定过高,同时询问家属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是由患者主观因素导致,严密分析目标未达成的具体原因。在確认原因后开展集中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患者的护理内容给予纠正。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均为百分制,分数与负性心态成正比。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变化,指标包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观察各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6]能力变化,通过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形式,问卷内容包括:自我管理理论知识、自我管理实践技能、自我管理责任意识三方面内容,各方面分值设定以0分(差)、2分(较差)、4分(一般)、6分(良好)、8分(优异)、10分(最佳)为准,根据患者主观意愿进行打分,分数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强,反之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 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cr、BUN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r、BUN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

腎功能衰竭属于泌尿系统最严重的病变,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最终转归变。肾功能衰竭为慢性病变,患者发病后其肾脏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进入失代偿状态后表现为不可逆的特征,国际医学界尚未发现可治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式,只能通过定期血液透析的方式过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以人工方式代替肾脏功能[5]。但这种治疗只能起到短期的治疗效果,且一旦发病,在余下的生命中需经历漫长的治疗,而这也是导致患者负面心理发生率高的最重要原因。长时间的治疗会使患者感到绝望和自我怀疑,从而表现出对透析治疗的抗拒,甚至可引起焦虑、抑郁、易怒等多种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会导致机体的代谢功能进一步降低,恶性循环便会加速患者的死亡[7-8]。

为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护理模式,在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发现对治疗和护理工作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类问题,针对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基于问题解决的护理干预是现代新型护理理念之一,其核心优势在于准确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再针对不同问题予以快速应对,以便降低透析治疗时对疗效的影响[9-11]。实际开展护理时,需和患者开展良好的互动,以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询问每名位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其问题所在,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解决方案。同时在透析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制订疗效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方便患者对自身状态的理解[12-15]。每隔2个月需进行1次数据汇总,判断该阶段内是否达成疗效目标,进一步分析影响目标达成的具体问题,并将解决方案纳入下一阶段的护理方案当中,使护理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病情的变化[16-17]。另外,通过研究发现,通过问题解决法护理干预在调节患者心态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恢复,这是由于患者积极的心理状态不仅提高了依从性,同时间接作用于身体,促进疾病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与刘燕等[18]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证实通过问题解决法护理干预对调节患者不良心态有良好效果。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代表性一般,后续研究将扩增研究对象,同时延长随访时间,满足研究多样性。

总之,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采取基于问题解决法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同时对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具有良好效果,提倡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元元,周玉意,全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187-190.

[2]周舒燕,张娟娟,庄姬.营养支持结合心理弹性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79-183.

[3]柴艳芬.对急性肾衰竭定义及诊断标准变迁的思考[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华医学会出版社,2013:325-326.

[4]王鹏,李卫娜,李关静,等.远程延伸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0,37(4):771-776.

[5]郑参参.系统化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52-54.

[6]李楚阳,娄小平,崔嬿嬿,等.基于行为转变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依从性、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0.

[7]段海燕,王菊英.优质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3):107-110.

[8]陈艳平.自我调节下的疾病感知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78-880.

[9]李冰妍.全程跟踪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及对预防导管血栓形成生存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3):466-469.

[10]丁惠明,戴新华.知信行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55-157.

[11]戚牡芳,叶燕萍.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9):1579-1581.

[12]刘玉琼,叶欣欣,陶春彩,等.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 ICU 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5):449-451.

[13]周丽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8):2170-2176.

[14]刘松梅,夏娜,章灵芝,等.基于问题解决疗法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肠癌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3):386-388.

[15]蔡世少,罗锦燕.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111-114.

[16]李慧川,王烨华.基于 ADOPT 问题解决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对正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47-251.

[17]巴筱梅.基于问题解决模式的护理管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探讨[J].新疆医学,2020,50(9):971-973.

[18]刘燕,张建林.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肾脏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8):718-720.

(收稿日期:2021-10-28)

猜你喜欢

肾功能心理统计学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心理感受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