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护理效果和有效性

2022-05-03罗珊珊邓静潘丽虹高年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罗珊珊 邓静 潘丽虹 高年进

[摘要]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小儿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各项功能和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7-0120-04

Effectiveness  of guided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with cerebral palsy

LUO  Shanshan    DENG  Jing    PAN  Lihong    GAO  Nianj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Palsy, Guangdong 999 Brain Hospital,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uided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rehabilitatio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 total of 10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dmitted to the Cerebral palsy Department of 999 Brain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4)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4)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guided education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s,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social adapta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Guided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s very valuable for widesprea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hildren’functions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as well as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Guided education;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小兒脑瘫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脑部发育不成熟,属于一种脑损伤综合征[1]。小儿脑瘫的主要症状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肢体残疾、智力低下等表现。经临床研究表明,充分分析患儿病情特征,明确其出现的各项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为患儿制订差异化、个体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使患儿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等改善,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使患儿健康成长和发育[2]。引导式教育护理是近些年来逐渐新兴和成熟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能够给予患儿积极有效的护理和教育,对于提升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改善患儿各项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小儿脑瘫患儿为对象,分析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平均月龄(16.18±3.89)个月;病程1~3年,平均(1.57±0.32)年。观察组男27例,女27例,平均月龄(16.66±3.29)个月;病程1~3年,平均(1.66±0.29)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脑瘫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先天畸形;临床配合度差;存在其他严重性脏器损伤和精神疾病患儿。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为患儿提供喂养指导,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做好环境护理等。6个月后评估干预效果。

观察组患儿另加引导式教育:①为患儿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加深其对于该病的理解,详细为患儿家长讲解该病的临床护理模式以及治疗措施,令其明白该病临床治愈虽然具有困难性,但并非不能。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家长介绍该病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提升治療信心。引导患儿家长做好辅助护理工作,及时疏导患儿产生的恐慌和焦虑等情绪,及时给予患儿安抚和关心[4]。详细为患儿家长讲解小儿脑瘫相关知识、疾病治疗方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等,强化引导式教育存在的突出意义。②针对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分析患儿的语言发育特点,为患儿开展针对性训练,牢牢把握患儿开发语言的关键阶段。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场所,为患儿提供视觉和听觉刺激,引导患儿开口表达,倾诉心声。采取循序渐进的护理模式,从字词开始,逐渐过渡到长句,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示范口型、发音等,引导患儿仔细观看并模仿,对患儿存在的错误发音及时纠正等[5]。③为患儿提供康复护理引导,充分分析患儿病情,为其制订差异性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引导患儿展开坐位训练、低头训练、抬头训练、握拳训练以及手臂伸展训练等,患儿在完成训练动作后,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其表扬和鼓励,提升患儿的临床依从性[6]。鼓励患儿开展穿衣、洗漱等训练,将运动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给予患儿特殊奖励方式,包括小奖品和语言赞美等。④机体营养摄取与患儿健康成长发育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护理人员需针对患儿病情和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个体化饮食护理计划,鼓励患儿食用营养价值高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和鸡蛋,富含维生素的蔬果等。以患儿实际情况为依据,初始给予患儿流质饮食,然后给予半流质饮食,逐渐调整为固体食物,为患儿展开合理喂养,确保摄入营养均衡,促使患儿健康成长发育[7]。禁止患儿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等。6个月后评估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估两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8]: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评估两组康复效果[9]:优表示患儿的生理功能、精神功能等趋向于正常,患儿的发育商分数增加>15分;良为患儿的生理功能、精神功能等有明显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分数增加10~15分;差为与上述条件不符,康复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调查,问卷信度系数>0.7,本研究发放108份问卷,回收108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00%,问卷分值为0~100分,分数>90分为满意,70~90分为

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2.2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脑瘫是临床常见儿科疾病,患儿的中枢神经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等,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认知能力会受到不良影响[10-11]。相对于正常儿童,脑瘫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均明显降低,对患儿成长发育造成阻碍,增加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12-13]。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提升其各项功能,具有积极意义[14-15]。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能够通过肢体、感知和语言等多个方面为患儿展开教育护理,能够为患儿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全面化的护理服务,能够间接促进患儿健康成长和发育[16-17]。采取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展开正确引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引导患儿展开各项功能锻炼,使患儿受到损伤的各项功能逐渐恢复健康水平[18]。加强对患儿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为患儿家属展开健康宣教,提升其对于该病的认知程度,高度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19]。引导患儿展开言语训练,充分调动患儿主动表达的欲望,促使患儿表达能力提升。开展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患儿的肌肉张力,促使患儿肌肉关节恢复到正常水平[20]。同时为患儿提供饮食指导,确保患儿每日摄取营养满足机体所需,从而为患儿病情好转、各项功能恢复提供良好基础[21]。有研究发现,给予小儿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2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提示引导式教育的应用可以提升患儿身心健康水平[23]。受研究取样少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展开探讨和研究,为小儿脑瘫患儿能够尽早康复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各项功能和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玲,張宝珍,杨红梅,等.小儿脑瘫康复干预中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4):631-632.

[2]田园园,任伟静.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干预对脑瘫康复治疗患儿智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461-464.

[3]杨锦媚,冯艳,莫艳玲,等.引导式教育半日制教学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4):1087-1090.

[4]布桂钱.耳穴压豆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5):102-104.

[5]杨利娜.引导式教育联合家属参与护理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9):1287-1288.

[6]汤亚萍,李春芳,庞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5):51-53.

[7]王宏伟.引导式教育模式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11(2):90-92.

[8]卢甜甜,齐许红,王彩虹,等.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性瘫痪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146-148.

[9]胡杨,苏珍辉,李丽,等.下肢姿势维持辅助器具干预联合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629-1632.

[10]万玉,朱翠平,赵蕾,等.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联合引导式教育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6):3407-3411.

[11]丁庆余,吴雪珍.针刺联合引导式教育加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184-185.

[12] 李强 . 认知功能障碍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智力发育水平、运动功能的影响 [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8):167-169.

[13] 缑百妮,黄燕霞,冯盼,等 . 引导式教育对 1~3 岁脑瘫患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2):159-163.

[14] 张云丽 .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9):175-177.

[15] 张梦桃,李玉秀,林卓婷,等 . 引导式教育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中医儿科杂志,2019,15(4):50-53.

[16] 刘涓,谢瑞娟,翟晓燕,等 . 早期同步规范化家庭康复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治疗中的应用 [J]. 河北医药,2019,41(10):139-142.

[17] 李蔷,李素芳,付勤 . 小儿脑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儿应人能力、应物能力的影响 [J]. 吉林医学,2018,39(2):389-391.

[18] 娄春燕 .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引导式教育的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医学,2017,11(18):89-90.

[19] 陈智红,王静 . 综合康复护理结合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407-409.

[20] 王艳秋 . 可视音乐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效果观察 [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4):28-30.

[21] 毛洁,杨留林 . 整体护理结合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5):266-267.

[23] 徐蕊 . 引导式教育联合推拿对脑瘫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观察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177-178.

(收稿日期:2021-09-09)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PCI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的康复护理分析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温和灸法联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急诊抢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
浅析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
小儿脑瘫患者BTX—A注射治疗小腿肌痉挛的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