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溪山医院医联体“龙胜模式”探索与建设

2022-05-03李朝旭张超群丁少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

李朝旭 张超群 丁少敏

[摘要]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县)地处西部偏远山区,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较弱。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在龙胜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龙胜县公立医院人民医院集团,是涵盖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内的“紧密全覆盖型医联体”。并在广西率先推出了“党建惠民,护佑健康”医联体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把党建工作融入医联体建设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经过技术提升期、管理提升期、资源整合期和党建融合期等几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实现了县域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卫生院首诊作用凸显、群众得到实惠、同行认可和政府满意,有力带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偏远山区,尤其是人口 30万的县域医联体建设及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公立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医疗资源配置;基层医疗

[中图分类号] R19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2)06-0181-04

Th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Longsheng Model" in Nanxishan Hospital

LI  Zhaoxu     ZHANG  Chaoqun     DING  Shaomin

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angxi, Guilin 541002, China

[Abstract] Longsheng Various Nationalities Autonomous County (Longsheng County) is located in a remote mountain area in western China, and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in the county is weak. For this reason, Nanxishan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of Longsheng County, established the People’s Hospital Medical Group of Longsheng County Public Hospitals, which is a "close and full-coverage medical association" covering tertiary hospitals, secondary hospitals and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It took the lead in launching a new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party-building fus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party-building to benefit the people and protect health" in Guangxi, integrating the party-building work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in all aspec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After several stages of construction, such as technical upgrading period, management upgrading period, resource integration period and party-building fusion perio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ache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county hospitals, the highlight in the role of the first visit to health centers, the benefits to the public, and the recognition from peer and satisfac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mary care and health cause has also been strongly driven. The new model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ssociations in remote mountain areas, especially in counties with a population of 300000.

[Key words] Public hospitals; Reg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Primary care

廣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以下简称“南溪山医院”)自2016年起根据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县)的具体情况,在医联体建设工作过程当中探索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首创的“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的“3+2+1紧密型”医联体新型模式[1-2],被广西卫健委领导称为:特别适合深度贫困地区、可借鉴、可复制的“南溪山医院医联体模式”。2020年 6月,自广西《推进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以来,南溪山医院首创医联体党建融合发展体,让集团内部“抱团取暖”,让乡镇医院“起死回生”,让普通百姓得以“不出门便能享受三级医院服务水平”,成为广西医联体建设中的先行者。本文针对南溪山医院在龙胜县医联体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1 存在的问题

龙胜县全域面积2538平方公里,坐落于广西东北部,辖5 乡5 镇119个行政村,总人口17.9万,其中农业人口15.03万,聚居有苗、瑶、侗、壮、汉五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0%。全境为山地,平均海拔700~ 800 m。龙胜县曾是桂林唯一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6年龙胜共有贫困村59个,其中贫困人口31734人,贫困率近20%。龙胜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较弱,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较差,使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多、自付比例增高、生活开销增大,导致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获得感不明显。

2 实践做法

2.1  技术提升期

2.1.1  “三二”医联体建设期 2017年 6月 5日,南溪山医院与龙胜县人民医院在桂林市率先成立“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的“三二”医联体。在医联体创建工作中,南溪山医院将优秀专家轮流安排到龙胜县医院及县妇保院进行对口支援,为提升县级医院的技术能力源源不断地“输血”。同时,派驻专家作为县级医院相应临床、医技科室的执行主任,提高县级医院的整体医疗团队水平[3]。此外,在龙胜县还设立了“南溪山医院专家工作站”、完善桂林- 龙胜交通车机制,安排不同科室专家每天到龙胜县医院工作。通过以上帮扶模式,落实了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的下沉,让县级医院可自行“造血”,使县级医院科室业务能力迅速提升[4]。  2.1.2  “3+2+1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期 2018年在南溪山医院的积极推动下,南溪山医院在龙胜县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妇幼保健院与7 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公立医院人民医院集团”,聘任南溪山医院院长为该医院集团院长,达到“集团院长高效垂直管理”的目的,使三级甲等医院的管理优势和理念延伸到县、乡级医疗单位,构建起了“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的“3+2+1紧密型”医联体模式[5]。

2.1.3  县域医共体建设期 2020年 8月,在南溪山医院指导下,组建以龙胜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龙胜县医共体,制订了《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暨对口支援各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各卫生院驻院负责人,确定了院领导、各科室主任、副主任以上职称以及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的专家组,明确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课,全面提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技能;为每个卫生院带去至少2 项新技术或项目;为每个卫生院至少培养 1名临床专业技术能手、1名能胜任卫生院工作的 B 超医生等工作目标。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有了起色,从“抑制状态”进入了“发挥状态”,卫生院“基层首诊”的作用逐渐凸显[6]。

2.2  管理提升期

南溪山医院结合龙胜实际情况,开创性地设定了医联体的“三权转换与五不变”。“三权转换”:即南溪山医院对集团下辖各医疗机构的人员配备调整、人事管理和中层干部的任免和绩效分配等有建议权;“五不变”:医院隶属关系不变;医院人员人事、组织关系不变;医院资产归属关系不变;医院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医院单位性质不变[7]。

在院级层面上,创新性地设立由南溪山医院提名派出、龙胜县医管委任免的“医疗集团院长、执行院长”,以达到“从顶层设计开始参与,全面把握医院管理”的目的;在科级层面,设立由南溪山医院提名派出、龙胜县级医院任免的“执行主任”,以达到“强化具体实施部门、增强科室执行力”的目的[8]。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创造了包括业务科室专家工作站、职能部门点对点按需精准帮扶在内的多种“南溪山医院工作模式”。从医联体成立开始,南溪山医院的管理专家就来到龙胜县人民医院出任“常务副院长”,到后来成立龙胜县公立医院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后任医疗集团院长、执行院长,逐步将三级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植入县级医院的管理,提升了县级医院的管理能力。

2.3  资源整合期

2.3.1  信息化整合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发现,龙胜县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不统一,存在缺乏足够和稳定的资金投入、高质量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信息化数据质量不高且标准执行滞后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资源统筹整合利用率并不高[9]。为此,2020年 8月开始全面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推进医共体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平台,尤其是县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设改造,两个医院各个部门不同系统由分散到整合、融合,建立并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形成统一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式,达成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互用。在县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县域医联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中心等中心,最终达到医疗、护理、感控质量等同质化精细化全面管理[10]。

2.3.2  业务整合由于龙胜县人口出生逐年减少,从2017年的1700余人降低至2019年的不足1200人,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的儿科、產科业务量下降明显,运行成本不减反增,运行艰难的困境导致集团内两家医院的妇产科和儿科的工作效率低下、职工积极性不高、业务技术不精。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解决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降低管理成本、走专科化建设道路,结合龙胜县实际情况,对两家医院的妇产科和儿科业务资源优化整合,建立龙胜县公立医院人民医院集团妇女儿童医院,使龙胜县妇科、产科以及儿科的医疗和保健融为一体,采取“平战”结合、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运营模式。按照“尊重意愿,积极引导”的原则,从县人民医院调配相关专业医师、护理人员到县妇幼保健院工作。

2.4  党建融合期

2020年 8月以来,南溪山医院党委根据探索医联体党建新模式工作要求和《推进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率先在全区推出了“党建惠民护佑健康”的医联体党建融合发展体,制订了《“党建惠民护佑健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医疗集团党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并在钟山、龙胜等县先后落地。党建融合发展体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赢发展”原则,建立起“党建惠民护佑健康”医联体党建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了“联学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公益共推、品牌共创”“六共”党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强化“三个引领”(组织引领、教育引领、服务引领),聚增“三大能力”(把稳方向定力、增强前行动力、提升发展合力),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医联体建设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有力带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在坚持贯彻医联体成员单位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方针的基础上,彰显医疗行业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南溪山医院医疗集团“党建融合发展中心”为主体,全面辐射医疗集团临时党支部及各成员单位“党建融合发展基地”“党建融合发展工作站”;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带动“工作站”齐步发展;建立医联体党建考核评价体系,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加强一体化管理,实现同质化成效,医联体成员单位完成考核指标分值90%的,拨付全额原管理费的50%;完成指标每下降10个百分点,递减拨付原管理费的 10%,扎实有效推进工作落实。让党建融合成为凝集人心、服务发展的强盛动力,有效促进“健康龙胜”战略建设,最终实现“显特色、树品牌、强业务”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融合工作的新目标[11]。

3 效果分析

3.1  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

“3+2半紧密型”医联体虽然仅运行一年时间,但龙胜县人民医院变化却非常明显:以高分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的复审;各临床医技科室的业务能力提升,醫院管理,尤其是医务管理上有明显改进,质量与效益得到提升;住院人数增长近20%;门诊量增长15%;手术量增长近30%;转出龙胜的患者数减少约20%;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约8%;住院人均费用约下降15%;药占比下降近5%。自2018年8月“3+2+1医联体”开始运行至2019年 6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同期相比,出院人次分别增加11.5%、13%,门诊人次分别增加7.5%、7.9%,手术量分别增加11.9%、99.3%,门急诊次均费用分别增加5.67%、下降6.5%,住院均次分别增加9.2%、18.6%,药占比也降至国家要求的30%以下。2019年龙胜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191008人次,比2018年增长16.2%;出院人数14500人,比 2018年增长13.2%;手术量增加13.3%,其中3、4级手术增长20.6%; C、D 型病历增加38.3%。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期间,龙胜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81555人次,比2019年仅下降14.6%;出院人数5766人,比

2019年下降22.4%;手术量仅下降10.9%,其中3、4级手术下降7.9%; C、D 型病历下降6.0%。

3.2  卫生院首诊作用凸显

“3+2+1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落实了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的下沉,达到医联体内的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7 家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目的:一是县级医院的龙头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县级医院的专科逐渐健全;三是乡镇卫生院“基层首诊”的作用逐渐凸显。过去面临“大病看不了,小病不愿看”困局的卫生院,一改以往消极惫懒的局面,医疗服务量明显增加。2018年下半年以来至今,龙胜医联体内部的多家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就诊人数均有 20%左右的增加。

3.3  群众得到实惠

南溪山医院扎实推进医联体工作,逐步达到了使龙胜县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扩展和提升,从而更好地为龙胜县老百姓服务的目的,让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就近治疗,享受“最大化的医保报销,最小化的自付比例”政策,使健康扶贫真正落到实处[12-13]。 3.4  同行认可,政府满意

南溪山医院与龙胜县创新构建的“3+2+1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多次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卫健委、桂林市政府等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表

扬。自治区卫健委领导还将“3+2+1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当作典型在全区推广。

龙胜医联体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政府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定位与职责、医管委政策实施细则的完善、医保政策的导向、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弥补优质人才不足等,影响医联体建设成效,需要更长时间探索解决[14-15]。

[参考文献]

[1] 李婧,柏燕军,刘龙涛,等. 基于中医理论探索六位一体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思路[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224-226.

[2] 阮小贞,董静,黄华杰,等. 基于几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 SWOT 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239-242.

[3] 冀杨,谷水,刘立飞,等 .北京市属医院知名专家团队双向转诊机制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21,19(1):5-9.

[4] 单兰倩,吴玲霞,程远. 医联体模式下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8):6-9.

[5] 吴治林,何秦,张东,等 .医联体内机构同质化管理方法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21,34(4):151-152.

[6] 沈艳玲,古丽巴哈尔·卡德尔,孙春梅,等.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专家效应对基层医疗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3):116-118.

[7] 徐建德. 医联体的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向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9-32.

[8] 王晓菲,刘婉莹,牛仓林,等. 医联体运行效果评价分析—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5):225-229.

[9] 许贤雄,马婷婷,林琴棋,等. 剖析医联体现状,探索新医改经验[J].现代医院管理,2020,18(1):1-5.

[10]  刘谦,刘阳. 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联体的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1):118-120.

[11]  李建中.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跨越式发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20,24(10):52-54.

[12]  何水红,高长林,杜彬,等. 医联体建设模式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1):32-34,41.

[13]  李荣山,王继侠,赵翠香. 以民生为导向山西省人民医院管理创新惠民谋发展[J].中国医院,2020,24(9):34-36.

[14]  姚中进,董燕. 医联体建设中的利益协调困境及协同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1):15-18.

[15]  施秉银. 医联体之路殊途同归[J].中国卫生,2017(11):22-23.

(收稿日期:2021-09-23)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018年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须设总会计师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