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结构化教学促“双减”提“素养”

2022-05-01廖丽华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结构化双减核心素养

廖丽华

[摘要]“双减”政策下,最根本的出路就是优化教学课堂,把课上好,教好每一个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结构化教学,是当下小学数学“双减”课堂的新路径、新教法,它以知识结构入手,建构认知结构,关注课堂结构,促进“传递知识”向“提升素养”的正向发展,以“结构”促“素养”,达成“双减”实效。

[关键词]双减;结构化;核心素养

“双减”回归教育本质,聚集立德树人,重构教学体系,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要从关注学业的“量”的减少,回归到关注“质”的提升。这个根本的出路就是优化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数学教学中紧扣“知识导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深化”四个环节,以教学设计的“角度、梯度、深度、广度”,以结构化教学模式为抓手,优化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优化学与教的顺序,形成“学知识—长知识—悟道理”的过程,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材内容设计的思考

人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呈现了两个例题:例1是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探究相等的分数之间的规律,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例2则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为此,本节课我立足教材编排和自己班的教情学况,大胆创新。为了很好达成教学目标,我以认知事物最一般的“猜想—验证—结论—运用”的过程结构作为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结构中大胆猜想、小心验证中发现、归纳并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对同类知识(数概念)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整体上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考

(一)猜想

1.猜想的定位在哪里?

猜想给人以动力,尤其本课是在学习分数与除法、商不变性质等基础上,基于类比推理的猜想,就成了我备课的不二之选。猜想要合理,要有目的性,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猜想难度过大,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更别说勾起探索的欲望了;猜想难度偏小,学生一猜即中,那么探究就没有必要也没趣味了。我在网上查看了多个视频,却依旧没有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我下载了很多教案,一一查看,发现大多按教材的编写一一呈现。但每一份教案与每一个视频,似乎都提及“商不变”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真是“异曲同工”,我便设计用商不变的性质作为猜想的导线。商不变的性质是四年级上册已学习过的知识,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也提及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列笔算,可见,商不变的性质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如果我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迁移,既不会加深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不会让学生觉得猜想太容易。于是,我便决定用“商不变的性质”作为猜想的起点。

2.如何为猜想作铺垫?

孩子的遗忘性较快,为了更好地开展猜想,商不变的性质的熟练度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如果我在新课上重新帮孩子复习,估计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不复习,猜想无从下手。于是,我想起了学习前置——预习单。预习内容可以帮孩子把遗忘的“商不变的性质”找回来。但如果只是概念的复习,学生可能要翻看书本,或者死记硬背。因此我设定了以实例引入,再归纳概括商不变的性质。(如下)

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1)10÷5=(    )

(2)10÷5=(10×2)÷(5×2)=20÷10=(    )

(3)10÷5=(10÷5)÷(5÷5)=2÷1=(    )

被除数和除数(    )乘或除以(    )的数(    ),(    )不变,这叫做商不变的性质。

接下来,如何架起桥梁,让商不变的性质过渡到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是它们的桥梁了。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在预习单中,加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复习。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发问,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

一切准备就绪了,本节课的猜想问题便呼之欲出。“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分数里有没有不变的性质呢?如果有,又叫什么名字?你的猜想是什么?”便是引发学生猜想的问题。

(二)验证

验证猜想的过程是一个有明确指向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和研究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反复试错,才能善思会做能说,深度地学,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节课中,如果我把验证的要求局限于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或者除以2,那么,这样的学习仅停留在“雙基”层面,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是没有的。深度不够,难以高位引领。我开始设想用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探究,让他们尝试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数可以是他们自己讨论出来的,即使是奇思妙想,我也希望学生通过动手验证,然后得出结论。

设定开放空间的探究,问题又来了——如何分配好课堂的40分钟?每人都要有足够的机会独自动手验证,每个独自验证的结果都有机会分享汇报,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小组合作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了。小组合作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分享交流辩析,让他们都在组里说说做做,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在验证过程中,个别孩子的动手能力差,这样也会影响验证的效果。小组合作可以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假如时间设定过多,40分钟的课堂质量保证不了;时间设定过少,验证探究成了一种形式。因此我设定本节课的验证时间为7分钟之内。共学单的设计是一个探究的导向,可以帮助学生在导学中有序地进行探究,更能帮助学生完善交流、汇报。但考虑到个别小组的验证速度快,小组合作有默契,怎样调控?我便运用分层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共学单。在共学单上设计了多余的空格,让先完成的一组,还可以再选一个本组都喜欢的分数,再用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开放的探究空间,其验证方法、手段必然是多样化的,这也要求我有一定的驾驭能力,能预设学生生成知识。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探究,使课堂上有深层次的探究又能保证足够的时间?这些问题一直萦绕着我。最后我决定让学生对   进行研究。这样的设定避免学生因设计较大的分数而造成探究困难。

我预设画图法、折纸法、线段法、计算法、数轴法,商不变的性质都有可能在学生的验证过程中产生。但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单位1”相同方可实现比较大小。因此,我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要实现验证   与所得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必须是单位1相等。在验证过程中,我也考虑到学生得到分数必须要掌握分数的意义或者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因此,我在预习单上,加上了复习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在验证过程中可以运用知识进行探究。

(三)结论

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概括结论是小学常用的策略。怎样能让我班女多男少、内敛稳重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结论?如何抓住重点展开阐述,再进一步肯定学生在验证过程中得出的成果?我及时抓住了“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来“做文章”。用文字概述表征远远没有具体直观的举例好。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创设了三个鲜活的例子展示说明,帮助学生去理解概念。继而,组织学生自学课本,回归教材,认真阅读并填写例1,巩固学生的学习与认识后再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四)运用

运用拓展,是认知的最终目标,也是个体内化的最关键一环。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到验证时只是拿了个别的分数举例,再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运用到所有的分数中去。因此,我用商不变的性质适用于全部的除法,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分数。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尝试练习。先学后教的方法对孩子的认识有着深刻意义。我让学生尝试独立做例2,让他们在练习中,通过思考,慢慢悟出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做法远比先讲授后做题好得多。完成后,我还刻意点名让学生汇报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聆听中,把注意力跟随着分析渐渐领悟。

初尝练习的甜头后,我预测学生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于是,我设计了先抢答—集体判断—笔头的练习。这个过程也是遵循我班学生的特点,让他们逐渐相信自己(由于本班学生自信心不足,是全校出名的腼腆,不愿意举手发言,且回答问题的声音十分小),这样的练习设计层层递进,以点带面,可以说十分巧妙。

设计挑战性的练习也是活跃气氛的一环,我把创造分数的机会交给学生,附上接力赛的形式,让他们觉得好玩且刺激,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标。

拓展延伸的题目,我设计成把乘号改为加号,让学生思考分子、分母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对不对,再引发思考,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再为加上一个不同的数使分数大小不变,再找出这个不同的数也藏着一些规律,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学科基本结构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或心理表征的基础。本节课,我以“猜想—验证—结论—运用”的过程结构作为教学策略,不仅注重分数基本性质的知识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认知方式的启迪,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简便计算、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或者认知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用的启蒙,这就是数学知识背后的素养的力量!

小学结构化教学,是当下小学数学“双减”课堂的新路径、新教法,它不但能指向儿童教学的深度学习,更能促进“传递知识”向“提升素养”的正向发展,以“结构”促“素养”,由知识结构入手,建构认知结构,关注课堂结构,做到心中有结构、眼中有学生,才能“双减”有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露露.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揚州大学,2018.

[3]吕玉曼.教学过程结构化对中职生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结构化双减核心素养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