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01赵梓含

甘肃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阶梯式阅读问题

赵梓含

【摘要】“阶梯式”阅读作为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梯度、有层次的阅读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针对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从语文阅读缺少系统性指导、学生阅读兴趣的缺失、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较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课堂阅读教学指导与课外阅读实践两方面,提出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阶梯式”阅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7—0115—04

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语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适时实施“阶梯式”阅读,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将此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以有效方法进行阅读实践,既能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基础,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甚至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巨大帮助,从而进一步提升班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阅读缺少系统性指导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如何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很重要。而读什么、怎么读,均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地指导,使学生既能紧紧围绕读本内容而读,又能读得有效。但由于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既容易欠缺阅读的层次性、方法的科学性,又容易陷入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导致阅读无效,更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1]。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缺乏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家长陪读,但很多家长在阅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没有阅读的自由和方向,严重压制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若是家长不重视课外阅读,只關注学生的成绩,仅凭家长主观判断书籍优劣,或者只选教辅书,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很难得到激发。大量的教辅书和试卷习题抢占了学生的书桌,学生容易失去课外阅读的兴趣,错过了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年龄。

(三)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较少

一直以来,教师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意愿,也会给出阅读书单,但是由于学校社团活动过于丰富,能静下心来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阅读方法也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得少。由于小学生的阅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的,导致学生经常快速阅读,浏览大概,没有真正深入到书本中,所以读书效果不明显。此时,就很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这样能有效提高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阶梯式”阅读教学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给予学生不同的阅读指导,促进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阶梯式”阅读课堂教学指导实践

1.低学段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主要以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为主,让学生能够快乐地阅读,并爱上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整个低学段,学生应达到5万字的阅读量。而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除了为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段的书籍以外,还应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主。如,阅读《小猪唏哩呼噜》这部童话作品时,教师试着用风趣的语言为学生们去读。读到关键环节时,停顿下来,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然后用幻灯片播放故事中的图片,再让学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若是学生猜的情节和故事中的情节不同时,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进行《不一样的卡梅拉》的阅读教学时,教师依旧用风趣的语言去给学生们读故事,接着让学生说说听故事后的感受,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只为学生读其中几个小故事,插播书中的图片,学生就会自然地猜测教师读的究竟是什么书,此时再为学生推荐这本书,学生兴趣浓厚,课后会主动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这就为学生指出了阅读的方向。尤其要注意的是:低年段的教师在为学生读书时,面部表情要丰富,语气也要多变,用学生喜欢的语调,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中学段要培养学生想象力。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此时开展自主阅读,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的指导,还可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执教《火烧云》这一课时,当学到课文结尾处时,教师马上引导:“瞧,火烧云又来了……”随机出示火烧云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按照作者的写作方式,把自己想象中的火烧云写下来。这对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能极大地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他们笔下的火烧云也写得栩栩如生。再如,执教《绿》一课时,这是艾青的一首现代诗,教师可以运用“阶梯式”阅读法教学。在读到“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时,教师可以提问:“墨水瓶打翻了,这绿色的墨水染绿了什么?”一位学生说:“课桌被染绿了,黑板被染绿了……”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再往窗外看,还染绿了什么?”另一位学生说:“染绿了山峦,染绿了花园,染绿了小草……”学到“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时,教师再继续问题:“还会有什么绿?把所有的绿都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会怎么样?”一位学生说:“会变成深绿,或者墨绿。”这时,教师再继续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墨绿和淡绿在一起,粉绿和嫩绿在一起……很多绿配在一起,还有什么绿和什么绿在一起?”一位学生兴奋地说:“苹果绿和荧光绿在一起,交织成欢快的绿的小溪……”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由此及彼,思维不断跳跃,闪现出了创新的火花。看似简单的阅读,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学生的想象力极大地被激发出来,培养了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诗歌鉴赏力。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感悟读本内涵,学生就能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

3.高学段学生要进行体验式阅读。对于高学段学生来说,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拥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初步形成了阅读的能力。如,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到“摇花乐”一段时,让学生想象课文中的场景,“想象谁在摇桂花?桂花像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利用思考的短短几分钟时间,把想象的场景出色地写下来。而在学习《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等课文时,通过讲授这几篇课文,教会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会抓关键词和句、不回读等方法,通过将课内学会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再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父亲和母亲语言的文字,父亲和母亲的争吵,此时的自己就是巴迪,“自己努力一下午完成的诗歌,面对母亲的赞美,自己内心有什么感受?”“正在满心期待时,收到来自父亲的严厉否定,此时感受又是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把它记录下来。”学生把自己代入主人公,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再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写作,代入感更强了,能体会到父母的舐犊之情,能深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阶梯式”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的实践

1.提升阅读品鉴能力。课外读物是培养学生阅读品鉴能力的重要契机,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教师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课外读物科学合理地筛选,使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也能有个人的感悟,逐渐形成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升其阅读品鉴能力。当然,这一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梯式》阅读可以有效发挥此作用。如,以《夏洛的网》为例,教师最初以大声朗读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能改善部分学生不专注的现象。当教师绘声绘色有感情地朗读时,学生往往都能聚精会神地倾听。当读到某个精彩环节时,教师通过及时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对下文内容展开想象与思考,并在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在学生们滔滔不绝地表达完观点之后再揭晓故事的答案,学生会对故事情节更加入迷,并在好奇心驱使下自主展开深入阅读,这时“阶梯式”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再如,像《红色羊齿草的故乡》这样的读本,这个故事起初并不是十分有意思,学生也不那么爱听,直至读到“一个小男孩用攒了好久的钱买来了两只小猎犬,而两只小猎犬为了捕猎,多少次命悬一线。一只小猎犬为了救自己的小主人,与狮子搏斗不幸身亡,而另一只小猎犬不愿独自苟活,活活饿死了。”这一幕幕精彩的片段,可以说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教师在读到精彩内容时戛然而止,以一种有计划的阅读引导方式再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此产生探究的欲望,由此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整本书。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跟进,要求学生将好词好句进行勾画、提炼,看到精彩的片段也要摘录在阅读记录卡里,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正确阅读方式的情况下,还要注重为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在增强阅读理解与思想感情的过程中,释放学生的天性。如,在校内,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教师要求学生定期完成阅读记录卡的制作,进行好词好句的记录、提炼,一周撰写一次读书心得。每个月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阅读的交流汇报,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和策划下,学生以“幻灯片展示、阅读小报、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在分享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得到了丰富积累。而各种朗读小组、诗词小组的建立,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知识点,还可在阅读分享中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和书籍。在校外,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走进图书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浩瀚书海中自由畅读;以小组为单位定期举办“读书会”,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围坐在一起,既能让学生远离电子产品的诱惑,也增强了学生阅读的信心,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3.进行亲子阅读指导。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阶梯式”阅读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中仍需鼓励学生开展“阶梯式”阅读。兴趣培养是开展“阶梯式”阅读的第一步,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了迷,学生必然会勤奋,才会有毅力,并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有教育专家认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而非天生形成的。大部分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阅读了,这是因为其父母比较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但与之不同的是,随着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亲子阅读,有家长认为孩子已经上学识字了,不需要家长再去为孩子读书了。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家长并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每学期刚开始,教师利用早读、午读和课余时间大声地为学生读故事,并要求家长晚上也为孩子大声读书。这样,家校就形成了教育合力,学生的读书行为才会得以延续。如,《歪歪路小学》这本书有着十分离奇的故事情节,学生根本无法预料和猜测下一刻还会发生什么,每每读到这些情节时,班里一定鸦雀无声,学生们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着了迷似的等待着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入了迷,学生们便产生了阅读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便会自主去购买书籍,由读一本书变成了读一系列的故事集,家长在家陪伴孩子读完一本本书后,学生就能不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逐步形成读故事的习惯,阅读兴趣也因此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3]。

綜上所述,“阶梯式”阅读是需要教师逐步逐层地去设计和实践的,阅读的习惯是需要学生跟着教师去慢慢培养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需要有目的、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去阅读。“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是需要有一个媒介,父母,亲戚、邻居、教师或者图书管理员把书带到孩子的世界中来。”教师就是阅读中那个媒介,“阶梯式”阅读的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地大胆尝试,细心总结和提炼,实践运用并努力创新,将阅读贯彻到学生生活当中,力争让阅读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

[1]周信东.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支架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9(02):37-39.

[2]朱自强.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03):10-15.

[3]焦丽娟.素质教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研究[J].语文建设,2021(16).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阶梯式阅读问题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