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策略
2022-04-29陈永新
陈永新
【摘要】从道德隐性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出发,简要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的具体策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有效落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教学策略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显性教育已无法满足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需求,需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融合统一,并基于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一、基于价值引领的隐性教育
1.基于价值引领的隐性教育的内涵。“隐性教育”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是从美国传入中国的创新教育理念。隐性教育的提出是考虑到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需要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因此如果能够把道德教育内容用内隐的方式融合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对促进德育效果有积极意义。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显性教育,是指通过向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思想进行培养。而现今对学生德育的要求,使显性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引入了隐性教育的方式,旨在补充道德与法治课程显性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实现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隐性教育的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隐性教育具有目的内隐性特点。现阶段初中生处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思维活跃,具有个性,能够对社会中出现的新观点和新事件进行思考和批判,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容易对学校和家长的管教产生抵触。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仍旧以显性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的灌输教育,很难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是显性教育的不足,需要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融合弥补这一缺点。在隐性教育中,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的隐藏于学生的日常活动、学习环境、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滋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换句话说,隐性教育就是把教育目的隐藏在学生的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凸显出教育目的内隐性的特点。
隐性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细化性的特点,在隐性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教室及宿舍环境、社会实践、家庭环境等方方面面,从而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校园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用隐性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隐性教育的渗透性还体现在学生之间互相渗透,因此树立学生道德模范典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隐性教育还具有教育手段上的灵活性。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宿舍环境创设、家校合作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实现德育的教学目的,因此说隐性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不同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等手段灵活地传达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而互联网上各种社会事件和舆论,也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资源和载体,从而发挥出独特的教育效果。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对实现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其实现过程就是通过隐性引导,利用思想教育内容,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在以往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显性教育的过程中,一味的道德理论知识灌输和知识规范性讲解,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难以有本质上的提升,而现阶段初中学生接触社会和互联网思想较多,道德认知环境复杂,显性教育显然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道德认知思维。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不仅要依靠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还取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内隐化教学手段,能够起到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逐渐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2.有利于实现规范学生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决定的,我们通常说一个人道德水平不高,都是基于他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评价,而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和环境文化熏陶,能够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有效作用。虽然学校里有各种规章制度,强制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但是要起到更好的效果,还是要通过改变学生的思想品德开始。比如,学生在学校里损坏公物,乱扔垃圾、过道打闹、乱涂乱画等行为,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教师监管进行规范,教师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学生,而只有通过道德与法治隐性教育,让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才能够让学生自觉自主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3.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显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通常是在道德认知和法治基础知识层面,没有涉及到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精神层面道德观念的培养。而隐性教育能够通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等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对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更加深远和持久,在教育过程中也更具有愉悦性,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隐性教育中,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基本原则等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为学生接触社会实践打下思想基礎,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主的思想和道德意识,不跟随大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法治修养。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策略
1.遵循《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主体性。要做到道德与法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知隐性教育理念的内涵,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环境中融入道德隐性教育,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其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道德水平的认知,寻找与他人的差距,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接受道德教育。
与此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使人文主义精神渗透进学校的环境建设之中,有效实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的目标。教师应加强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做到帮助学生、关心学生、指引学生,让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及时转变消极观念,获得直面困难的力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观念对实现道德教育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无从谈起,因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与法治观念,这是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因素。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教育底线,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道德文化认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教师要多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并运用这些学科知识解决学生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保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好开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有创新、有能力、有热情的教师进行鼓励和表扬,以保障教师工作的热情,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3.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宽松的思想环境。首先,学校应该塑造良好的校风,对教师和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认同校规校纪,并在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提高集体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第二,应该营造良好的学风,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改善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风气,营造宽松的思想环境。
总之,要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育人目标,需要教师和学校联合发力,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宽松的思想环境,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