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避与强调:正常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媒介形象研究

2022-04-29邱立楠徐建航

中国新闻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残疾人

邱立楠 徐建航

Avoidance and Emphasis: Research on the Media Image of the Disabl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rmalization Theory

—Take a Typical Report of Peoples Daily for Example

Qiu Linan Xu Jianhang

Abstract: Typical report is a form of news report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a high role of example demonst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typical report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rom 2010-2020 in the Peoples Daily as a research sample, combined with Bent Niers normalization theory, from the sample number of news reports, publication location, article topics, identities of typical characters, and disabilities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re made on dimensions such as the type of news report, the tendency of news reports, and news keywords.In addition, the article also uses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o extract a sample of reports and conduct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the topic structure at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vocabulary style at the micro level. Finally,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normalization theory and the media image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other factors,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re mostly positive and positive in typical reports. The media image of China, and the reports mostly focus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its economic conditions,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eight major aspects of measuring whether the disabled have achieved normalization.

Key word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ypical report; Normalization theory; Media image

作者简介:邱立楠,博士研究生,江苏海洋大学校聘副教授;徐建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宣传部科员。

课题项目:2021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越‘可及:社交媒体中视听障碍群体的自我呈现与意见表达研究(2021SJA1720)”。

文章引用:邱立楠,徐建航.回避与强调:正常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媒介形象研究——以《人民日报》典型报道为例[J].中国新闻评论, 2022,3(1):55-69.

https://doi.org/10.35534/cnr.0301007

摘 要:典型报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拥有高度的榜样示范和社会整合作用。文章以 2010—2020 年《人民日报》关于残疾人的典型报道为研究样本,结合本特·尼耶的正常化理论,从新闻报道的样本数量、发表位置、文章议题、典型人物的身份、残疾的类型、新闻 报道的倾向性、新闻关键词等维度进行定量统计。此外,文章还利用随机数表法,抽取了一份 报道样本,从宏观层面的主题结构和微观层面的词汇风格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文章结合定量 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对正常化理论和残疾人媒介形象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认为在宏观 政策等因素的主导下,残疾人在典型报道中多是正面、正能量的媒介形象,且报道多聚焦于其 经济条件的正常化,这与衡量残疾人是否实现“正常化”的八大方面背离。

关键词:残疾人;典型报道;正常化理论;媒介形象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物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a 而典型报道作为我国新闻行业的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有其殷实动源。典型报道从 20 世纪 30—40 年代革命战争中的成功实践,到 20 世纪 50—60 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再次高潮,二十余年间就快速完成了“引进、吸收、完善、发展的全过程”。a 究其“典型”一词,原本与新闻报道毫无关联,“典型”这一概念最早是一种艺术和美学的表 达。古希腊文中的Tupos(典型),可理解为“铸造用的模字”b,与 Idea 一词有着相同的词义,由此也派生出  Ideal(理想)的意义表达。由此可见,典型,即最接近理想之型的具体之型。c 在新时期,“典型”的哲学意蕴更强,其更多是一种通过解决矛盾的特殊性来反映、认识矛盾 的普遍性。简单而言,就是最能反映一般的个别。列宁就曾表示过,“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 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由此,我们也不难得出,典型报道,是一种揭示本质力量的新闻报道手法,是“对具有普遍意 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e 是关于特定时期发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有代表性的报道形式,并在我国的新闻舆论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f

一、问题的提出

残疾人群体,是我国最大的少数群体,g 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残疾”,一般为指代肢体、器官或其他功能方面的缺陷。h1982年,《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给出了较为权威的界定,认为“残疾是指由于存在身心某方面的障碍,丧失了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某方面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出了自己的官方回答,将残疾认定为是“一个总称,包括损伤、活动受限以及参与的限制”。i 而残疾人,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出了权威的解读,认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存在严重障碍,日常生活或者社会活动受到持续性限制的人”。j 由此可见,残疾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还反映了人体特征与他或她所生活的社会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许多旨在帮助残疾人回归到正常社会的人士由此也开始呼吁,认为要克服残疾人遇到的困难,人为的干预就必不可少,这其中就包括人为地消除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障碍。而且,社会对于残疾人的认知,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社会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和社会发展 阶段,对残疾人群体的称谓,都反映着一定的历史语境和认知态度。在社会文明和社会包容度 欠发达的时候,残疾人不仅承受着生理残障所造成的不幸和困扰,而且还只能被动忍受因社会 人文关怀不足所带来的歧视和排挤,残疾人成为“受歧视和压迫的群体”a。所幸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长足发展,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态度历经了内省与自觉的变迁之路。具体而言, 社会对残疾人群体长久以来一直备以冷漠态度,后又经历了道德模式下的“鬼上身”、个人模 式下的“废人”、医疗模式下的“残损人”、社会模式下的“残障人”等认知模式。这些“他称” 的称谓,其实都是一种把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污名化和标签化的过程,而拥有话语权的“他者”, 恰恰是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社团组织和健全的公众。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 根据长期的自我观察,更是直接提出了“话语即权力”b 的经典论断,他认为话语本身是一种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实践过程。不过在当下,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认知,普遍秉持着一种“正常化”的普同模式。普同模式并不主张把残疾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而是认为人人或将遭遇障 碍,c 如孕期的女性、携带婴幼儿出行的人、一时受伤身体不便者、暂时生病体力不支者等等,这种模式是将残疾人群体看成是一种身心障碍者的人权模式。所以,一个社会的残疾人观,已 成为社会的一种重要理念,并成为评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尺 度。社会上的残疾人问题,不在于残疾本身,而是“人为”的外部障碍,往往是“机会不平等” 导致其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基于上述的考量,研究者还认同“媒介在建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e,且媒介在建构个体自我的认知基础和价值判断时,通常是“濡化”和“浸润”的,换言之,媒介对个体自我的形塑过程中,主体往往是无意识的。f 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 其叙事往往是一种拼贴和选择性的建构,也即新闻报道是通过对事件的选择、遗漏和叙事,进 而够影响人们的看法并进入人的记忆认知。?

研究者通过对典型报道的梳理发现,我国的典型报道在诞生初期,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群众办报”而开展的。其在报道初期存在着结构简单、同质性强等一系列特点,具有 较为浓厚的宣传色彩。所以,当时媒体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更多的是报道在农业、工业等领域 有着突出表现的人,报道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种典型报道对于促进当时 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为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榜样的示范力量。不过这是 基于这样的考量,残疾人群体因为其自身机能的损伤和身体的受限,无法成为农业、工业等领 域的佼佼者,因此也很难成为典型报道的报道对象。不过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 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群体关怀力度的增加,加之媒体从政治话语向消费话语的转移,媒体 典型报道的报道人物开始不断丰富多元,残疾人开始在典型报道中有了一席之地。如中国残联 第七届主席团主席张海迪,就经常是各大媒体典型报道中的“常客”。张海迪最先的媒介形象, 是由时任《山东画报》的摄影记者李霞所报道建构,后新华社山东分社又跟进了第一篇文字报道, 并于《人民日报》头版上刊发了《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玲玲:张海迪的小名)的文章。需要说明的是,张海迪最初的媒介形象还是比较固定、刻板、单一的,媒体多是聚焦于其是一 位战胜病痛、自学成才、奉献社会、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是“80 年代的雷锋”a“中国的保尔”b。尽管如此,张海迪作为残疾人,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位全国典型”c,体现着 20 世纪80 年代后“政治典型”的逐渐淡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由此,研究者不禁思索,作为社会上最大的弱势群体,并历经了社会多种认知模式变迁之路的残疾人,在当下的媒体典型报道中,残疾人的媒介形象是否还存在固化的现象?在当前, 他们的媒介形象又是怎样的?以及媒体又是如何将其形象建构的呢?媒体在对残疾人的典型报道中,是基于媒体本身的价值判断还是其猎奇心理,或是出于对残疾人个体的同情抑或是出自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考量的呢?带着上述的疑问,研究者开始以《人民日报》典型报道中关于残疾人的典型报道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系统的、学科的研究,以期能够解答上述的疑问。

二、研究理论与研究设计

(一)本特·尼耶的正常化理论

“正常化”理论的概念最早源于 1959 年丹麦颁布的一项新社会福利法案,这项法案将智力障碍人士的社会辅助原则提高到一个完全崭新的基础上。 随后在 1969 年,瑞典的本特·尼耶第一次具体、系统地在书中阐述了正常化理论。1972 年,美国学者沃尔夫斯伯格将该原则与美国的现状进行比较,并使西方理论界开始对规范化原则展开研究,并开始积极倡导“正常化” 的教育理念。由此,以美国以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特殊教育领域开始呼吁和践行“正常化”的教育理念,残疾儿童逐渐从隔离的特殊教育机构走进主流学校,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a 此后, 世界各国学者和专家对正常化原则的定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扩展。正常化原则,也相应不断丰富,但较为统一的认同是“让智力障碍者过上尽可能正常的生活”b,这就是说,对于智力障碍者的所有努力,都应该以实现符合智力残障者的年龄、性别角色等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而提供的社会辅助应该正常和适度,且要做到尽可能地专业和周全。故而,“正常化”原则是一种方法理论,它允许智力障碍者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也能同其他健全人一样去接触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条件,从而做到真正地融入到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的一员。本特·尼耶还提出,权衡残疾人是否实现“正常化”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每日生活具有节奏,且能够改变;(2)不同生活场景的分离;(3)年度生活节奏同他人一样;(4)生命进程同他人一样;

(5) 需求的尊重权;(6)性别交往不受阻碍;(7)经济条件同他人一样;(8)设施水平的正常化等。不过,本特·尼耶的正常化原则,主要是对智力残疾人而言的。而且根据考察,现如今在特殊教育领域,也借用了“正常化”的概念 c。受此启发,研究者认为本特·尼耶的正常化原则, 对我们考察社会中的所有弱势群体,尤其是考察社会中的残疾人群体是否已过上正常化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对残疾的认识有一个从冷漠到人道主义的过程, 有一种从身体观到社会残疾观的转变,也有一种以需要医疗救助的纯医疗模式逐渐转变为一种基于权利、关注潜在能力和减少心理阻碍的社会模式转向。故而,研究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残疾人福利水平的提高,正常化原则不单单是一种适用于智力残疾,也适用于来分析包括听力残障、视力残障、肢体残障等其他伤残人士或某些特殊残疾的社会理论。所以,本研究尝试基于正常化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八大原则,讨论当前残疾人在典型报道中的媒介形象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设计

本文的所有材料都来自人民网的数据库,该库可检索 1946 年至 2021 年《人民日报》的相关内容。研究者认为,通过官方数据库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样本数据的可信度。但是人民网的数据库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中收录的新闻内容都是数据抓取而产生的,部分文本并非典型报道的内容,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再通过人工的整合和挑选,对获得的样本进行再一次的确认和优化,并始终忠于数据库所捕捉到的文本材料。

研究者在对文本进行检索时,考虑到对于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有所不同,选择以“残疾”为关键词,检索选项以“标题 + 文本内容”进行检索,截至 2021 年 4 月 5 日共有报道 16115 篇。

之后对所有样本数据先进行时间的筛选,剔除了 2010 年以前和 2020 年以后的样本后,对符合样本要求的典型报道样本进行下载,再通过人工筛选确认和剔除不相关的内容,最终得到了  94 篇符合样本要求的残疾人典型报道样本。

囿于所选的典型报道内容和篇幅的限制,研究无法简单套用本特·尼耶的正常化理论。研究者以样本数量、发表位置、文章议题、典型人物的身份、残疾的类型、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关键词等维度进行定量统计,以期从多个维度考察残疾人在典型报道中的媒介形象,以探讨新闻报道中关于残疾人正常化的探讨度以及相关性。为了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研究者还采用了随机数表法,对一篇具体的典型报道样本,进行宏观主题结构和微观词汇风格的定性分析。最后,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相关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三、研究概况

本文所涉及的残疾人典型报道均发表于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时间跨度为 11 年, 每一年相关新闻报道篇数见图 1。为了提高本文的可行度,依托于研究的问题,对这 94 篇样本新闻设计了以下指标,包括:(1)报道数量的变化;(2)新闻报道的位置;(3)新闻报 道的议题;(4)新闻角色的分类;(5)新闻角色的残疾类型;(6)新闻标题的表现形式;

(7)新闻报道的关键词。

(一)新闻报道数量

研究者从数据库中,共获得有效样本数据 94 篇,并根据样本具体的刊载年份,绘制了2010—2020 年残疾人典型报道的时间分布图,详见图 1。

从图1 中可以明显发现,《人民日报》每年都会在报纸上建构残疾人的媒介形象,而且整体上呈现波浪式的发展状态,年均数值基本在 8 篇之间浮动,较为均衡。并于 2011 年取得一年发表 19 篇关于残疾人的典型报道的高峰。尽管残疾人典型报道在 2013 年只有 3 篇、2017 年只有 4 篇,在报道趋势中是两个低谷年份,但研究者认为,残疾人作为典型报道人物中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报道基数偏少,也如何正常的报道习惯和报道表现。

(二)新闻报道位置

媒体的新闻报道,不是简单地手机新闻,而是一种选择和反映。媒体选择的过程不仅体现 在新闻的采集之中,还表现在版面的安排之上。新闻报道的重要与否,读者往往都可以从“新 闻所在的版面、位置”来判断。a 头版新闻,往往体现了媒体对于该新闻的重视程度,研究者通过统计残疾人典型报道在新闻中的报道位置,从而分析残疾人群体在报道中的重要程度。由于 人民日报在 2019 年 1 月 1 日进行了改版,其版面设置在 2019 年前后产生了差异,这就使得报纸的栏目设置在版面顺序上也没有统一标准。同时本次研究也没有把新闻照片和标题格式纳入 对版面的影响之中。基于上述客观问题的存在,研究者将“位置”简单地分为了“头版”和“其他版面”。在 94 篇残疾人典型报道中,头版仅有 1 篇(《钢铁这样炼成》2012 年 2 月 6 日第一版), 占 1.06%,其余的为“其他版面”,共 93 篇,占 98.94%,见图 2。可见虽然对于残疾人群体有相关报道,但是在版面的选择中往往会把相关新闻报道放到报纸靠后的版面,而非头版。

(三)新闻报道议题

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引导社会舆论”a 的使命。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强化信息把关,主动设置议程,判断好新闻的重要性,做好新闻报道的议题选择。b  研究者经过对94  篇样本进行了报道情感的分析,发现仅有一篇典型报道的残疾人形象属于负面典型人物, 故研究者人工将其排除后,对剩余的 93 篇报道进行报道议题分析,分析见过见表 1。根据人民网官网的关键词标注和文本内容分析,将报道议题大致分为 7 类,分别是自力更生、脱贫攻坚、自主创业、爱岗敬业、服务社会、追逐梦想、舍己为人。其中爱岗敬业主题报道篇 幅最多,多样化的报道主题不同于以往大众对于残疾群体的刻板印象,丰富了残疾人群体的 形象,同时也通过不同的议题设置展现了残疾人群体的不同侧面。残疾人典型报道议题分类 及其分布,见表 1。

(四)新闻人物身份分类

在统计的 94 篇样本中,有 5 位典型被多次报道,其中孙建博 3 次,杨佳 2 次,赵红艳 2 次,皮斯托瑞斯 2 次,华罗庚 2 次,同时在《15 年,荒滩种植上万棵树》中,涉及两位典型人物,因此共有典型人物 89 位见表 2。其中的普通人占比最大,占比为 43.33%,公务员次之,占比为 12.22%,剩下的划分,除学者有一定知名度外,每个角色都属于普通人的范畴, 但是在报道中对他们的身份都进行了强调,因此将其划分到普通人的范畴之外,尊重了作者在进行创作之时给主人公选取的社会角色。具体残疾人典型人物职业与身份分布及所占比例,见表 2。

(五)新闻人物残疾类型

《人民日报》中所报道的典型人物残疾类型大致分为四类,研究者将高位截瘫和小儿麻痹归属为肢体残疾,而在 94 篇样本中,除了《15 年,荒滩种植上万棵树》中涉及 1 位肢体残疾和 1 位视力障碍的人物外,还有陆梦蝶、李宝顺、葛长江三位人物患有两种残疾, 关于 2010—2020 年残疾人典型报道中的人物残疾类型,详见图 3。在分析数据时研究者发现不同残疾类型在报道的比例上看极不平衡,肢体残疾占比最大为 81.91%,听力残疾占比为 15.66%,视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占比仅为 1.20%,视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篇数各占 1 篇,篇幅差距较大。

(六)新闻标题

研究者将 94 篇样本的新闻标题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标题的表达方式分为了显性标题(在标题中明确表达出人物患有残疾,如《虽然失去双手,扶贫却是好手》《无腿警官“脚步不停”》)、隐形标题(标题中没有提到人物患有残疾,如《一手雕木艺,雕出好日子》《耿双双上岗记》)、中性标题(在标题中采用比喻等方式表达残疾,如《乒坛“维纳斯”感动世界》《心坚强,断 翅的小鸟也能飞》)三种类型,通过统计得到表  3。在三种标题中采用最多的就是隐形标题, 而研究者在总结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标题中作者更喜欢将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直接 表达出来,对于其他两种残疾类型的表达往往更加隐晦。

(七)新闻报道关键词

在对 94 篇样本文本进行关键词统计时,研究者使用了微词云软件进行操作,将 94 篇新闻文本全部导入系统,对于相关人物名、地名进行剔除,最终得出相关词云图见图  4。在统计时残疾人、村民、残疾作为名词出现频率占据前三,词频分别为 126、104、87,占比分别为 0.90%、0.74%、0.62%。排除相关人物的名字后更多的往往是与生活、贫困、法律、希望、生命等最低生活保障相关的词汇有关,可见生活保障仍是残疾人群体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四、新闻结构:对一篇残疾人典型报道的质性分析

为了对《人民日报》典型报道中关于残疾人的媒介形象的构建做出进一步探究,本文尝试运用正常化理论对一篇新闻文本内容的结构以及其议题设置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者将所有议题的 94 篇新闻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表法,抽取一篇文章进行具体讨论。抽中的编号为 87,文章题目为《万家山茶园,有个王明礼》,共计 4373 字,本篇文章属于非新闻事件。

《万家山茶园,有个王明礼……》是 2020 年 8 月 5 日《人民日报》第 20 版副刊的一篇文章。报道的开头就向读者介绍了作者蒋巍前往贵州的大山中寻找新闻主人公王明礼,通过 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向读者们呈现王明礼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位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退伍军 人在摆脱自身残疾束缚的同时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生动故事。与此同时这篇文章的发表正处 于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或者可以说是媒体对于残疾人典型报道中涉及扶贫主题较多的时间 段。因此,对它进行定性的话语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残疾人典型报道在现阶段的一 般情况。

(一)主体、主题结构

本篇报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作者初识王明礼的所见所闻,第二部分主要叙述王明礼在残疾后积极面对生活的内容,第三部分讲述了王明礼如何带领万家山的村民脱贫致富。文章采用子标题将其自然分隔,子标题分别是:初试王明礼;钢铁这样炼成;带着大伙儿奔小康。

而通过这三部分的描述我们可以将本篇新闻报道的主题宏观的概括为自立自强、服务社会和脱贫致富三个方面。图5  为这篇新闻的主题结构示意图。在这篇新闻主体的结构中,第二部分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共计字数 1853,占全文的 42.37%。而第一部分也是运用作者第一人称视角对第二部分介绍王明礼的精神品质的一种侧面补充。本篇新闻的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互相融合,有大量重合的时间段和事件,研究者认为虽然在主题中服务社会和脱贫致富有重合,但作者将二三部分分开就是为了突出脱贫致富的主题,故将宏观主题分为三部分。对于本篇文章的主题划分,参考作者发表时间、标题、子标题的契合程度,最终将本篇文章划分为脱贫攻坚, 而非自力更生,以此来体现王明礼的人物形象和新闻价值。

在进行主体和主题结构划分和凝练中,不难看出文中内容与本特·尼耶的正常化理论的 八大方面有所重合,在文章中涉及了王明礼拥有正常工作、娶妻生子、拥有个人追求、获得 他人尊重等内容,从文章中读者可以看到王明礼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拥有者与正常人一样的 生活。

(二)词汇风格

“风格是话语典型的、可变的结构特征的总和”,不仅标志着社会的语境,而且体现着个 人和团体的个性特征。新闻的风格受到主题的控制,“限制了可能选择的词语意义,进而限制 了词语的选择”。a 而通过词汇这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很多新闻背后的东西。在残疾人典型报道中, 通过词汇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残疾人的媒介形象进行呈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这篇报道为 例,什么样的词汇用来形容残疾人,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话语选择的体现,含蓄地反映出新闻 生产者对于残疾人群体的态度和评价。

《万家山茶园,有个王明礼》一文,第一部分作者就将王明礼刻画为“走路爬山如此矫 健有力,看不出一丝异常”“方圆大脸、宽额朗目、声音响亮,浑身散发着一股硬朗的豪气” 如常人一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王明礼腿部残疾的各种细节,猩红的纱布,黑色的伤痕,凹凸不平的皮肉,这种巨大的反差也使得王明礼自立自强的形象不用讴歌,便已深入人心。而在第二部分作者更多地使用了数量词,十一个月的住院时间,二十多个小时的手术,一百多个弹片等细节来勾画出王明礼的伤残程度之重来与后面他奉献社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形成反差。而穿插在全文的还有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王明礼的称赞也时常出现在报道之中,如“我心中一震,不愧是老兵情怀”“一大家子军人气概、爱国情结”。与此同时,文章多次使用感叹号的形式来传递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些语句和词汇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王明礼,作者多使用正面的积极地感情色彩去描写,而对于他自身的残疾则更多地使用了贬义、负面的感情色彩去描写,虽然这样的描写确实能够为彰显出王明礼的顽强精神,但其描写方式是否为大众所接受,或者为新闻主人公所接受有待商榷。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该篇典型报道已然属于积极色彩较重的正面报道,对于残疾人正常化的媒介形象的树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进一步讨论

本文以 2010—2020 年的 94 篇《人民日报》的残疾人典型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以内容分析作为理论工具对相关的新闻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在这样一种分析中,我们借用了西方的正常化理论,但是并未完全迁就于这一理论,而是结合了我国新闻行业的特定经验和发展历史,尝试探索近年来残疾人典型报道中残疾人媒介形象是怎样的,残疾人的媒介形象有何转变。我们并未对研究结果进行预设,而是对于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形成相应的结果。对于结果,研究者还想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关于正常化理论

本特·尼耶的正常化理论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的研究,具体理论也为形成一定体系,但是研究者希望可以通过这一理论的引入,为残疾人典型人物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我们在运用正常化理论时更多的使用其理论的八大方面,通过对比新闻报道所展现的残疾人社会化过程, 来判断其在是否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在社会上生活。

在对除《万家山茶园,有个王明礼……》的其他文章进行分析时,研究者发现,在对残疾人进行报到时更多的是正面宣传,文本中很少出现关于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内容,而帮助残疾人正常化的方式仅仅靠残疾人自身并不能体现出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关爱,这也对新闻从业者参与残疾人典型报道时应关注政策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与此同时对于残疾人一味地以正面报道来树立残疾人典型人物并非是帮助残疾人正常化的最优途径,媒体应该更加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从而呼唤更多的社会群体对于残疾人的生活现状给予更多帮助。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残疾人典型报道也越来越聚焦于残疾人脱离贫困这一点为报道核心,研究者在将每个时间段的主题进行对比时可以清晰地看出,到了 2016 年以后,扶贫主题开始在残疾人典型报道中出现,在 2020 年扶贫主题占残疾人典型报道主题的 75%。议程设置对于残疾人典型报道的人物选择、报道内容的影响还是十分大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突出了典型报道注重于报道残疾人在经济条件的正常化,更多的聚焦于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对于残疾人正常化的具体体现。

(二)关于残疾人的媒介形象选择与建构

1.展现身为普通身份的残疾人形象

在《人民日报》的典型报道里有大量普通身份的残疾人,如《轮椅上的便利店,赞一个》(2012 年 8 月 17 日第 16 版),描写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名叫彭水林的男人,他在深圳打工遭遇重大车祸,这场灾难使他失去了腰部以下的身躯。虽然在他一时间难以接受自己肢体的残疾, 但在妻子和儿子的鼓励下还是重新振作,并经营了一家便利店,坚强地面对着未来的生活。《何天武 万丈悬崖间的独臂背夫》(2010 年 7 月 9 日第 6 版),主要记录了一位名叫何天武的断臂残疾人在华山,用残缺的身体成为一名背夫,养活一家老小的故事。

2.展现不平凡的残疾名人的形象

在《华罗庚(人民英模·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2010 年 3 月 5 日第 14 版),追忆了“人民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生,虽然他左腿残疾却依然坚强面对生活,继续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张海迪(“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2011 年 3月 7 日第 19 版),讲述了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顽强奋斗史,从 15 岁当老师到自学针灸医术, 从无线电修理工到自学小学到硕士研究生课程等一系列传奇故事。

3.展现残疾人的实现自身价值的奋斗形象

在《15 年,荒滩植树上万棵》(2016 年 6 月 25 日第 10 版)中,记录了两位残疾人贾海霞、贾文其 15 年来辛勤植树的故事,他们身患残疾却以惊人的毅力被网民称为“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而在《诗里诗外余秀华》(2012 年 12 月 24 日第 14 版)中,谁也无法想象一个无法干农活的中年女性却可以在键盘上敲写出一首首诗篇。通过对于人物的刻画,由以前无法自理的个体,到最终实现价值的“名人”,典型报道中记录着许多平凡残疾人不平凡的人生。

总之,研究者在分析中发现,随着社会对残疾人认知模式的转变,加之残疾人生活的去机构化、正常化以及社会对残疾人回归社会理念的认可,媒体的议程设置的价值观取向也随之转向。与之相适用的则体现在残疾人作为典型报道的对象,其媒介形象也理应随之发生改变。不过就当下而言,媒体在残疾人报道框架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报道框架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在报道中哪部分事实会被凸显强化,哪部分事实会被遮蔽失语。而研究者通过对《人民日报》关于残疾人的媒介形象建构中发现,媒体对残疾人的典型报道, 建构的基础多是基于自身的人本主义关怀,或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残疾群体的重视与关爱,残疾人典型报道仍然是“多数时候都以受助者、弱者的姿态出现,被刻意描述为需要关爱的特殊人群”。a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发现,在宏观政策等因素的主导之下,在回避与强调之中,残疾人都被正面报道所展现,在这样的媒介形象的塑造之下,我们是否会忽视了也有许多残疾人并未到达正常化理论所提出的八个方面,他们不能实现每日的正常的生活, 无法在生活、工作、娱乐的场景中自由切换,无法进行正常的性别交往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成为正常化理论和残疾人典型报道两类不同理论资源的桥梁。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残疾人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媒体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构建及受众认知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我骄傲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
从“自恋”到“励志”:芙蓉姐姐的媒介镜像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便于残疾人进行登机的Skycare轮椅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12月健康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