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讲啦》看公共演讲中的人文关怀
2022-04-29张英笑
张英笑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间的交互传播,以公共演讲的形式对社会人文、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等构建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公共演讲是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公共演讲的魅力在当今时代彰显得惟妙惟肖。信息时代让更多的演讲走入公共领域,我们已经进入各自喧嚣的社会中,意见领袖、社会公知的真知灼见对当今社会整体的文化建构、思想交融都有深刻的影响。而在以演讲的方式在社会公共空间的信息传递同样需要我们注重人文关怀的构建。而《开讲啦》这档开播多年之后依然能够让众多人瞩目的中国式公共演讲类节目,除了其丰富多元的人物择选,各行各业翘楚的明星光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始终秉承着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人文关怀;公共演讲;《开讲啦》
自从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西欧近代公共领域,涉及其凭借的空间和媒体,包括此时兴起的各类社团及其活动场所沙龙、咖啡馆、剧场、音乐会、展览会、图书馆、俱乐部,以及初兴的报纸刊物。[1]而这些空间和媒体一度拓宽了我们对电视媒介节目的研究范围,于是在电视节目中进行的公共演讲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本文以《开讲啦》为例,研究公共演讲中的人文关怀构建方式以及构建的价值。
一、《开讲啦》中人文关怀的展现
(一)有思想、有温度的话题构建
在公共演讲中,谈话的话题以及话题的表达方式关乎着谈话的效果。特别是借助电视、互联网的公共演讲,无形中增添了一大批观众。想要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网络渠道接受这场思想价值的启迪,那么谈什么以及如何谈至关重要。《开讲啦》在节目策划之初,便提出了要打造一档有思想、有温度的公开演讲栏目。有思想是对公开演讲的话题的内容的把握,有温度则是对公共演讲的方式提出要求。
有思想是《开讲啦》为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浑流中开辟一方天地而做出努力。节目组邀请众多演艺圈、商圈、科学界、体育界的行业成功人士做公开演讲,不讲成功学,不做知识普及,而是做关于人生的公开课,讲的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信念和追求,讲的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果敢,讲的是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无悔,是作者麦家自我迷失的纠错,是中国女排的顽强精神……这场有思想的公开课,用榜样的力量告诉在迷茫中的青年,勿因时代名利的纷扰而忘却初心,勿因前路的荆棘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场公共演讲不做填鸭式的思想教育,它仿佛是一抹春风,轻抚着青年们的心灵,为他们扫去内心的尘霾。
有温度是《开讲啦》这场公开演讲的整体基调。节目组致力于青年的内心世界,真正正视青年群体面对社会压力的无奈和恐慌,在传与听中为青年人排忧解难、拨云见日。导演组在前期策划阶段,走访了近百所大学,与近千名大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认真聆听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渴求甚至是恐慌。同时组建微博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扩大取样范围,选取青年群体中共性问题,体悟他们面临着走向社会、面对未来的迷茫,理解他们渴望成功却又不知从何做起的无奈。用社会精英的思想、经验引领中国青年摆脱困境,用青年的心态衡量每一位演讲嘉宾,用青年的渴求审视每一次演讲内容。
(二)公共空间的私人化表达
近年来,全球知名主打创意概念牌的TED演讲风靡一时。TED演讲是成功人士所做的关于技术、设计和娱乐的个人演讲,其意图是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新的概念场所。嘉宾以纯粹的个人演讲为全部内容,没有问答和提问环节,观众对嘉宾的唯一反馈则是给予掌声与欢笑。在这样的公共演讲中,制作单位一味营造成功人士的身份标签,用摄像机镜头语言刻画演讲者的高大伟岸,对他们自信且精致的表情进行抓拍刻画,通过展现公共演讲者的身份化特征从而展现演讲的权威。
《开讲啦》则另辟蹊径,并没有刻意营造公众人物的身份,甚至是在弱化这种身份特征。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公共平台营造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着私人化的表达,仿佛是对邻家小朋友讲讲自己的事儿。
在这个公共谈话领域中,没有威严的三尺讲台,没有精心润色的演讲稿,也没有提词器。所以,才会有吴京演讲时的卡顿、张杰演讲中的语塞。圆形的舞台打造的空间更具圆润与亲和之感,平和的灯光更加营造出日常化的效果,摄像机平视拍摄,没有刻意营造人物的高大形象。
节目组这样设置,把原本有一定距离感的公众人物瞬间拉到我们的身边,仿佛是一位前辈在向观众讲述从前的故事。纵然是通过电视、互联网传播而营造的公共空间,但是却进行着私人化的表达,让身份感、年龄差异消失殆尽。在这演讲中,演讲嘉宾从观众的需求出发,传递自己的社会见解、人生经验,没有任何人打断发言,完全尊重嘉宾个人的思想,坦然开讲。
公众人物因真诚的个人叙事风格而还原为普通人,通过节目与大众架起了平等交流的桥梁。这种表现营造出一种难得、自然的对话场,改变了传统电视机节目单向传播的特征,变得更具互动性。
(三)主持人的纽带效果
在以往的公共演讲中,主持人往往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甚至在众多的演讲节目中弱化主持人的作用,以此来凸出嘉宾的个人演讲,展现嘉宾的风格与特色。
《开讲啦》则巧用主持人撒贝宁,使之成为节目的亮点。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亦庄亦谐、幽默睿智,为节目的整体感与完整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讲啦》邀请众多科学界、商业、娱乐界、体育界的精英为青年人开讲,在讲述对话中存在着认知的不对等性以及年龄造成的“知沟”,撒贝宁在其中则起到了重要的纽带效果,有效消弭了中间的认知差距。
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带来碳中和的分享时,撒贝宁从青年观众的视角出发,通过向专家提问的方式先解释了什么是“碳中和”和“碳达峰”这样的专业名词。方便青年群体更好地理解、明晰这场演讲内容;在篮球运动员科比·布莱恩特进行演讲时,考虑到语言的差异性,为了保证观众的观看效果,没有采用现场翻译的方式,而是通过主持人的提问来简化开讲内容,让更多的青年听懂科比演讲的内容。撒贝宁在节目中担当的纽带效果还不仅于此,在节目提问环节中,嘉宾一时无法回答问题时,撒贝宁也能机智化解。例如,在周润发作为开讲嘉宾的一期节目中,一位曾是三毛扮演者的青年代表发问:“当你领略过人生的辉煌时,又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周润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撒貝宁机智衔接以一位老和尚背女施主过河的故事启迪青年代表将过去放下。而这救场为节目的完整度、流畅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节目内容制作中,撒贝宁担当着青年与开讲嘉宾的纽带作用。同时,从节目风格把控中,撒贝宁也凸现出其重要价值。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中,通过图像进行传播的电视媒介,造就其内容的浅显性与娱乐性。而《开讲啦》则以一场有“思想的”公开课进行节目定位,其内容的深邃性与电视节目传递的浅显性存在这矛盾。而撒贝宁又一次承担起中间的调和作用,他用幽默机智的主持风格,为节目增添了一抹娱乐色彩,同时,他善于深入浅出,将众多深邃内容进行浅显化处理。
二、公共演讲中人文关怀构建的意义
(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公共演讲中通过开讲传递思想,通过思想传递能够引导舆论、抚慰心灵、促进社会间的沟通交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谓舆论,就是公众意见,具体来讲,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輿论所代表的是民心民意,是社会公众对当前问题的集体知觉和集合意识。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
俞敏洪在《开讲啦》所做的一期“相信奋斗的力量”中,通过倾情讲述自己三年高考的艰苦岁月,终于荣登北大学堂。他说:“当你带着锄头田间农耕时,你仰望蓝天,你不会后悔,因为你曾为自己改变过命运。”
在一个没有人能考上大学的农村环境中,俞敏洪始终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坚持不懈,终于被北大录取,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这一席话是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机会主义、享乐主义的一次有力反讽,打压了社会中存在的一夜成名等不良趋势,积极引导了社会舆论,传递了正能量。
当前,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扰,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关注。电视节目中人文价值的构建能够有效关注到受众心理,为其照亮心灵之窗,提供心灵抚慰。幸福哲学大师周国平在《开讲啦》的节目中给关注传授幸福之道,恋爱的幸福、为人父母的幸福、与家人畅谈的幸福才是生命的真谛,珍惜平凡幸福的生活的教导为那些永不满足、不懂感恩、未尝幸福的人开辟了人生新天地。
电视节目可以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邀请有关人士共同探讨、相互启迪、相互教育,促进社会矛盾的缓解和消除,达到认识和步调的一致。电视节目中人文关怀构建,深思社会主要矛盾,用社会交流的方式启迪人心,化解矛盾。
在外交官吴建民的《世界的变化与中国》一期中,青年代表铁铮就“中国外交太软,建议中国外交发言人补钙”这一问题发问。吴建民说:“软和硬都是手段,不是目的,外交上硬很容易,三岁小孩都会,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外交官的能力和智慧不在于跟人家拍桌子,不在于跟人家举拳头,外交官的能力和智慧在于他能讲出道理来。”吴建民的回答博得了阵阵掌声。
(二)提升媒介竞争力
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电视节目出现同质化倾向,一档综艺节目取得收视热潮后引来的是其他电视台以最快的时间推出同类型节目,导致我国电视节目类型化倾向,同样的亲子类节目有《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同样的相亲节目有《非诚勿扰》和《相爱永远》,同样的职场节目就有《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等等。我国电视节目自主创新能力低,相互模仿导致我国电视节目出现泛娱乐化倾向,大幅缩短了电视节目的生产周期。
但是在节目中注重人文价值构建,为电视节目内容设置,题材选择开辟了新途径。打破制作方所认为的追求娱乐就是追求高收视率的误区,丰富了节目形态。
《开讲啦》是在泛娱乐浪潮中的一次人文价值构建的果敢尝试,并且这次尝试为我国电视节目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推动电视节目的发展。
面对当前娱乐成风、心急气躁的社会现状,若想提高媒介竞争力,构建媒介人文机制则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娱乐至上的节目理念泛滥成灾给观众带来的是精神领域的饥渴,平等的舞台、正能量的传递、聆听真正具有思想价值的内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人文价值的传递成为收视率的重要保障。正确的价值理念成就了节目的最佳效果和更大上升空间。因此,人文价值的构建成为参与媒体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而《开讲啦》之所以能打破央视深夜节目的收视率,在一周之内便拥有了6500万观众,其原因正是央视聆听好思想、传递正能量的节目理念的成功运作。
(三)满足受众心理需求
受众的需求得以满足,基于三种心理需求,即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构建电视节目的人文价值,能够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节目设置,从而满足受众。《开讲啦》节目受众定位为80后、90后青少年,从这批人群正处迷茫时期的现状,诚邀成功人士讲述他们的经验,给予青少年更全面的体悟。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将“正能量”一词由物理学名词转化为心理学词汇。它代表着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当今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状态下,未来发展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西方文化的传入,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之下,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出现彷徨与迷茫,他们需要心灵的滋养,听到温暖并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获得身心自由。这正体现出现代人对正能量的需求,“聆听好思想,传递正能量”的《开讲啦》便应运而生。
《开讲啦》邀请社会成功人士进行开讲,并不是传递其成功的具体方法,而是从社会中人心灵角度出发,用自己曾经的心灵挣扎给予观众灵魂的震撼和实用的处事原则。成功原本就不可复制,《开讲啦》节目理念并非期盼人人成功,平凡人亦有平凡的价值,仅是让观众从各界精英的内心深处汲取正能量,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份洒脱与宁静。
三、结语
《开讲啦》作为深夜播出的电视谈话类栏目,名列央视栏目收视率首位,这说明真正具有人文关怀和独具匠心的电视栏目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程度,也是可以在其受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内容上体现出来的。这样有思想、有温度的公开课,能为观众献上思想的盛宴,在这场思想的启迪中,为社会、为媒介、为受众做出积极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 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