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思妙用也不凡,多样方法提高质

2022-04-29金晓芳

新教育·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案装饰美术

金晓芳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当下,美术教师也要对传统导入环节进行优化,主动引入现代媒体技术和合作学习活动,以便将新课改教育理念融入美术学科的同时,建设完善的教育框架,从而打造优质美术课堂,有效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美术课堂仍旧存在教育方法陈旧、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致使整节课的教学呈现出低效的状态。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高耗低效”的教育情况,促进优质美术课堂的生成,教师需要立足美术课程的教育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增强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以便打造灵动的教学结构,高水平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一、重视导入设计,调动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师讲解新课的第一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当课堂导入的设计新颖、有趣时,就会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而当课堂导入的方式陈旧、机械时,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降低对新课内容的期待。所以,在讲述美术知识时,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导入环节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导入环节的灵活设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新课内容的活力。

例如在教学《蓝白之美》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由蓝印花布制作的小物件,如小围巾、手机套、手包、伞等,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扮演模特在讲台上展示这些物件。随后,其他学生对扮演模特的学生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学生可以带走自己展示的物品。随后,教师借由这些物件引入“蓝印花布”的课题,开启学生学习新课之旅。

显而易见,引入了情境表演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还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新课之上,以便学生主动地接触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艺术作品,产生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思考,促使学生更快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媒体技术,丰富感性认识

与其他理论性的课程不同,美术课程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当教师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后,能够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性认识,显著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而在现今社会,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资源逐步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其不仅有助于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能够直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所以,美术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主动地将媒体技术巧妙地应用在美术课堂上,以便在充分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以《盛世·汴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发挥媒体技术的教育价值,为学生呈现直观、灵动的美术世界。《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风俗画,其从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幅客观的艺术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的热闹市井情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先运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动画模式,让学生穿越时空,欣赏汴京人的生活。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整幅作品,并使用鼠标对图片进行放大和移动,以便学生在俯瞰全图结构的同时也能欣赏图画上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不难看出,现代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呈现、简便操作等优势,在美术课堂上,当教师利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艺术作品时,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强化感性认识,也能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艺术作品描绘的情境,并在放大和移动图画的过程中欣赏其中的细节,提高欣赏效果。

三、重视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互动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完全契合这一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教师也要主动地为学生设定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并给学生安排合作探究的任务,促使学生在与同伴进行商讨和分析的过程中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建构。但是在学生进行合作时,美术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帮助学生解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加快小组合作活动的进程。

比如,在《装点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的创建,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具体来说,教师可先结合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分析,并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合理安排各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随后,教师结合本课“装饰图案的知识”“装饰图案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意义”“装饰图案在生活用品设计中的装饰方法”等教育重点,为学生设定“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自主设计”的任务。随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装饰图案在生活中应用的意义,并在相互探究中逐步设计出更具艺术美感的装饰图案。

显然,教师根据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小组,并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探究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在集中集体力量的同时,拥有明确的合作学习方向,以便在实际解决学习任务中完成对美术知识的有效探究,增强学习美术知识的实效。

四、开展操作活动,发展实践能力

在传统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一味地注重技巧和知识的渗透,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探究美术知识的空间,使学生无法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无法自主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建构。而要想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打造优质美术课堂,教师应当意识到强化学生学习参与性的重要性,并主动提高实践活动在美术课堂上的占比,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打开自己广阔的思维,实现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使美术教学事半功倍。

以《图案之美》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让学生认识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随后展示一些带有艺术图案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艺术美感,使学生逐步了解图案装饰设计的基本规律。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教师可给学生创建如下实践活动:1.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自主设计一幅主题明确的装饰图案,并为它起一个相符的名字;2.围绕教材上展示的素材开展图案临摹活动。之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着手完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对图案制作技巧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美术理论知识后,为学生创建实践活动,不仅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正地应用美术知识,以便学生在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实现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美术优质课堂的有效落地。

五、注重多元评价,助力个性发展

在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检验和总结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上,教师都是采用单一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只能获得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评价。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以,美术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以便学生可以在倾听教师的点评意见之余,获得同伴的建议,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最亲近的家具》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创建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首先,教师先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促使学生从同伴的视角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认识自己的问题。最后,学生再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逐步学习掌握“椅子的功能、分类”“椅子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方法”等知识。

透过教师和同伴的点评,学生能够站在相对广泛的角度看待自己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以便学生在参考同伴和教师的建议中,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问题,促进自身的个性成长,从而为之后高效学习初中美术知识奠定基础,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总而言之,无论美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教师都应当以建设优质课堂作为努力方向,以便学生在“低耗高效”的课堂中,有效学习美术知识,实现美术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图案装饰美术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