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的定向运动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2-04-29王承功梁强丛
王承功 梁强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们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学校教育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途径。此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设计理念与思路等方面都为此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宝贵且详细的参考。然而,长期的实践发现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导致的教学内容单调、学生参与度低、理论与实践脱离等现象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取得的成效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也促使定向运动走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
一、理论概述
1.定向运动。定向运动是指运动员借助地图和指北针,自行选择路线并按规定的方式到访地图上所标示的地面检查点,以通过全程检查点用时较短者或在规定时间找到检查点较多者为胜的一种体育运动。因此,定向运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2.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主题却相互联系的模块构成的教学过程,其中各模块又是由逻辑联系紧密且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的,模块的划分和组织顺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及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
(1)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模块一旨在帮助学生识图记图、熟悉规则、锻炼体能;模块二是在模块一的基础上学习一些基本战术;模块三是对前两个模块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在教学对象上,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且帮助其在体育健康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模块组织上,虽然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仍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不同模块的切换和组合性的学习。
(3)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现象,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将多种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每个模块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ADDIE模型。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最基本的模式包括五个阶段(见图1)。在这一特征表征中,取图1所描绘模型的五个构成成分—Analysis(分析)、Design(设计)、Develop(开发)、Implement(实施)、Evaluate(评价)的首字母,将其称为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
ADDIE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1)实线表示从分析到评价的流程,虚线表示反馈路径,从图1可知评价活动渗透在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2)整个模型是以问题解决模型为基础,且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发生在每个阶段中,各阶段又包括多个步骤,这些步骤会因应用的情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3)整个过程不是以严格的线性方式进行的,图1中逻辑上的联系并不一定是程序上的联系,例如起点不一定从分析阶段开始。
二、基于ADDIE的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本研究结合定向运动的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以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定向运动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如图2)。定向运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模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且结合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教学所具有的针对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该模型是一个动态的、可迭代重复的循环结构。
1.分析阶段。定向运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以分析为逻辑起点,为了准确描述本课程的现状和预期状态,此阶段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分析三个方面。
(1)学习需求分析。近年来,危害青少年安全事故频发,这一方面暴露出当代青少年应急安全教育知识缺乏,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教学有待加强。国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不仅与学校不重视体能训练有关,还体现出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已有研究表明,定向运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改善以上提到的种种现象。因此,本课程有助于解决中学生应急安全知识匮乏、野外生存能力弱、身体素质差、运动兴趣低等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为解决学习需求分析阶段涉及到的问题,本课程将主要围绕定向运动的特点和参与定向运动项目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展开。
(3)学习资源分析。定向运动项目的开展不仅要求场地面积辽阔,而且地形越复杂越好,参赛者对场地的熟悉程度越低越好。但是校园因办学规模等因素限制,很难拥有大面积复杂地形的场地,所以本研究在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的基础上,还重点考察和利用了学校周边可利用公共资源和社会相关机构资源。此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实施过程所需的指北针、地图等专门定向器材由研究组提供。
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确定课时安排三方面。
(1)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目标:
①知道定向运动的特点;
②掌握识图用图能力和基本的应急安全教育知识和野外生存技能,增强生命意识;
③掌握基本锻炼方法,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个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④通过参加定向运动赛事,学会团队合作。
(2)制定教学方式。
①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授课为辅,二者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始终。
②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确保后续定向运动项目的开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每组3~5人。
③教学方法借鉴叶朝忠研究中的实践模式,即先班级集体练习,再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训练和实践。
④体能锻炼贯穿实践课程的全过程,锻炼时长随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增减。
(3)确定课时安排。
①课程安排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课程总时长为一学期。
②每学期开展一次定向运动比赛,具体场地和时间依具体情况而定。
③经过广泛查阅资料、充分借鉴已有的成果与反复探索,构建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定向运动课程的三大模块(见图3)。每个模块的内容安排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总结经验,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3.开发阶段。
(1)模块化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学生、教师以及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课时安排:
(2)教师培训方案。已有研究表明,定向运动课程未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缺乏经验,因此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开设好这门课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定向运动培训:
①外出进修和内部研修相结合。从体育教师中选出若干名骨干教师组成进修团,参加教育组织或其他学校的定向运动培训。学习回来后与校领导就我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各项事宜进行商讨,当各方面达成一致后,进修团对体育组其他教师进行集体培训。
②定期组织定向运动的教学研讨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和确定下一阶段的规划。
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省赛等社会大型定向运动赛事,积累参赛经验。
4.实施阶段。结合我校的师资力量、地理资源以及教学设备等条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分班教学和分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由各班授课教师单独讲解理论知识并组织体能训练;然后由体育组统一安排,将所有同一时间段上课的班级分成若干组,进行集体实践。所有的授课教师分别负责不同定向运动项目的地点,确保课程顺利开展。
5.评价阶段。评价阶段主要包括定向技能考核、体能素质考核、态度综合考核三部分。
(1)定向技能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独立完成所有定向运动项目的时间来评定,占课程总成绩的40%。具体评判标准是在所有学生独立完成各项定向运动项目后,按照学生所用时间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再对各等级进行量化处理。
(2)体能素质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测试的成绩考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占课程总成绩的40%。
(3)态度综合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参与意识、学习态度等指标考察学生对定向运动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三、讨论与展望
实践表明,定向运动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模块化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应用更加灵活。此外,加涅的教学设计ADDIE框架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方向,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囿于时间和经验,本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评价阶段,定向技能考核的成绩应依据学生实际解决问题所用时间,而非本研究中测量的问题解决和体能用时的总时间。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设备有限,所以最终成绩不能完全体现研究者的初衷,因此在评价方面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也是我校研究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于林超,王相英.高校公体课开设定向越野运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4).
[3]叶朝忠,张雨.定向运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03).
[4]王玉洪,赵平,李迎涛.“三生”教育视野下高校定向拓展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定向运动课程模块化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Y20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