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做个肠癌筛查吧
2022-04-29钟白云
钟白云
如果年过四十,出现拉肚子、便秘、体重下降……
结直肠癌也叫大肠癌,是起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一、哪些人更容易得结直肠癌?
最新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指出,危险因素如下:
1.结直肠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患结直肠癌的人群,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
2.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倍。
3.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每日每增加50克加工肉类或每日每增加100克红肉,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将分别增加16%和12%。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2-1.3倍,糖尿病前期亦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5.肥胖。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厘米,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6.吸烟。吸烟者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18%,吸烟量每增加10支/天,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升高7.8%。
7.大量饮酒。每日每增加10克酒精摄入,结直肠癌风险增加7%。
8.其他因素。有研究指出,不必要的抗生素的使用、大量摄入含糖饮料等,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二、哪里不舒服需要警惕
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当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应警惕:
1.粪便带血。结直肠癌患者大便常混有血液、黏液和脓液,多呈现暗红色。(注意区别:痔疮血便多呈鲜红色,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
2.排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长期腹泻,用药后不能减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3.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稀不成形、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出现黏液脓血便等。
4.不明原因身体情况改变。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乏力、发热、浮肿等。
5.食欲减退、腹部不适。不明原因食欲减退,位置不确切的腹部隐痛、不适等。
6.腹部肿块。肿块随病情加重而增大,肠梗阻相关症状(腹部绞痛、便秘)。
三、哪些人需要接受
结直肠癌筛查?
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大肠息肉发展而来,大多遵循从“息肉-腺瘤-癌变”的演变过程,往往需要经历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较长的发展期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开展早筛早诊早治,这样的机会我们绝对要抓住。大量研究证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1.对于一般人群,建议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建议在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评估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在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符合以下任何1项或1项以上者,列为高风险人群:
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个人有癌症或肠道息肉病史;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病史;腹部或盆腔肿瘤放疗史;符合下述条目2个及2个以上:慢性腹泻;慢性便秘;大便附带黏液或带血;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史;精神创伤史。
如果一级亲属中有1个及以上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年。
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林奇综合征、家族性息肉病等),应综合医生建议,筛查年龄最早可至15-20岁。
2.结直肠癌检查项目很多,常用的有以下这些:
①常规体检。直肠指诊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至少80%的直肠肿瘤。推荐每年1次。
②大便隐血检查。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能准确检测无症状的、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推荐每年1次。
③结肠镜。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内镜医师可以在镜头下完整检视整个结直肠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还可以摘取适量组织进行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推荐5-10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可以选择舒适度高的无痛结肠镜。
④影像学检查。结肠CT成像技术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推荐用于无法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或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手段。
⑤粪便DNA检测。一种新兴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粪便的基因改变来达到筛查结直肠癌和癌前腺瘤的目标。敏感性高,已纳入美国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每3年1次。
⑥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甲基化Septin9基因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简单易行,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批准,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适合拒绝或无法完成肠镜筛查的人群。
四、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首先,一定要做好定期筛查,尽早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防患于未然。
其次,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合理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新鲜水果摄入,减少红肉、含糖饮料的摄入,尽量不吃加工肉类。
其三,积极控制炎性肠病、糖尿病等。
编辑/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