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随想曲》的音乐特征分析
2022-04-29张蕾蕾
张蕾蕾
[摘 要]
《新疆随想曲》出自于我国优秀的作曲家储望华先生之手,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把生活阅历、人生感悟都融入于作品当中。创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作曲家本身能够打破旧俗并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本文就《新疆随想曲》的音乐特征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疆随想曲》;储望华;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1-0076-03
一、储望华述评
1941年,储望华诞生于我国湖南省蓝田县。在12岁时就考入到了中央音乐学院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A4%AE%E9%9F%B3%E4%B9%90%E5%AD%A6%E9%99%A2"t"_blank"附中,之后就开始重点学习钢琴,毕业后开始学习理论作曲方面的专业知识,先后从师黄翔鹏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7%BF%94%E9%B9%8F"t"_blank"、易开基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93%E5%BC%80%E5%9F%BA"t"_blank"、江定仙、彼得·陶尔顿等国内外钢琴界的名师。在青年求学期间,储望华长期在海外留学,充分学习国外钢琴表演专业的知识,这使得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西方作曲技巧和民族元素情怀。储望华经历了非专业到专业的创作、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他始终把发展民族钢琴事业作为出发点,让“民族风格”始终贯穿整个音乐创作当中。他之所以能在中国钢琴曲创作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感悟都和钢琴创作融为一体,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和西方鋼琴音乐技巧相结合。因此,对于中国钢琴创作事业,储望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二、《新疆随想曲》简述
1978年,储望华创作了《新疆随想曲》,这时候的国内“文革”事件刚刚告一段落,社会经济开始复苏,一大批作曲家开始寻求音乐事业发展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大胆运用全新的乐曲创作技法和风格来增强音乐创作的整体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某次听到《美丽的孔雀河》这首由郑秋枫所创作的乐曲后,被乐曲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更被乐曲中所包含的民俗风格所震撼。此时恰逢需要为该首乐曲创作钢琴伴奏,储望华把西方音乐创作中的随想曲体裁与新疆风格的音乐结合在一起,最终创作出《新疆随想曲》。在这首钢琴伴奏曲中,作者想借助“随想曲”来表达不受约束、自由想象的含义,同时作曲题材中也包含着浪漫主义色彩以及灵活多变的伴奏织体,这使得整首音乐作品在节奏、和声、旋律、节拍和音调等方面均包含了新疆民族音乐的一些特征,乐曲时而委婉,时而豪迈奔放。相较于储望华其他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新疆随想曲》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多样化的创作思路在创作中实现了集中爆发,尤其是借助不同内涵的特殊音乐语言使得其可以更好地凸显出音乐创作的核心思想和意图。[1]
从理论层面而言,在对《新疆随想曲》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储望华创作的初衷,不可过多地给作品强加一些寓意,所以我们需要从音乐本体出发。基于此,下面从节奏、旋律、曲式与和声等视角,对《新疆随想曲》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进行了探讨。
(一)旋律特征
新疆风格音乐蓬勃舒展,节奏自由明快,旋律优美辽阔、简洁而婉转动听。这首作品基于音乐作品《美丽的孔雀河》的旋律加以改编和创作,并且灵活运用了各种旋律风格。[HJ1.7mm]
1.跳进式旋律
跳进是指三度音程以上的旋律进行。其中,三度进行为“小跳”,四度以上为“大跳”。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此谱例第4小节右手开始按照八度大跳的旋律进行操作,其中“大跳”是指舒展、开阔的旋律,相应的旋律线也有比较大的波动幅度,这样可以使听者产生一种振奋、激动和紧张的听觉效果。
2.起伏性旋律
音乐旋律进行有规律的上下波动,由此给人产生一种抒情委婉的感觉。在创作的时候,《美丽的孔雀河》中“孔雀河”三个唱词音符作为其骨干音,并以《美丽的孔雀河》这首乐曲中的“两短加一长”的结构形式作为《新疆随想曲》的音乐节奏,但是对其进行了适当修改,使其变成了“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形式。针对全曲的第一部分而言,其到了第6小节,相应的音乐风格表现为热情、明亮等特征。
3.增二度旋律
增二度旋律是指旋律音符之间是增二度,即在大二度的基础上,如果高音升高了半音,就是增二度。在乐曲旋律方面,以增二度音程这种新疆特色音乐风格为主,其中出现了#f小调的还原sol和#la,这使得升三级和降二级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度控制在增二度,这就是具有新疆民族特色音乐风格的一个主要表现。在《美丽的孔雀河》这首乐曲中,以b和声小调为前奏部分,所以在《新疆随想曲》中的还原do和升re二者的调式表现为降二级和升三级关系,这就构成了整首乐曲的增二度音程,详见谱例1。
谱例1为《新疆随想曲》的第77—79小节,主要以调音的形式展现出断奏的音乐旋律,同时相应的节奏律象也呈现出很强的弹性,这恰好是我国新疆民族舞蹈音乐旋律中的一种特色表现形式,且借助连线将两个小节构成一组打击乐基本语汇,呈现出一种对新建民族音乐特征进行模拟和表现的音乐风格形式。
综上所述,在《新疆随想曲》创作中,储望华充分融入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特色音乐元素,不仅使得乐曲旋律表现出豪放、欢快的特性,也呈现出柔和甜美的旋律形式,从而完美地将新疆民族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以特有乐曲旋律进行了表达。
(二)节奏节拍特征
作为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在新疆舞曲风格的作品中可谓是灵活多变,使整幅作品具有了灵魂。储望华把各种节奏进行巧妙地结合,进而形成具有新疆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大致总结一下,有混合型节奏、切分和弱起节奏、手鼓节奏、前十六后八节奏四种特征。
1.交替式节拍
在乐曲中,不同节拍的交替出现叫做交替式节拍。在乐谱的开头,可以借助交替式节拍拍号进行并列标注,同时可以分别将其标注在拍子变换的位置处。在这首乐曲中,节奏的把控也非常到位。纵观整首乐曲,总共涉及到切分节奏、均分节奏和混合节奏三种节奏类型。其中混合拍子节奏是我国新疆民族特有的一种音乐风格,其在《新疆随想曲》中同样有所体现。在这首音乐作品中,第82—125小节中均呈现为混合节拍的情况,具体起始于82小节2/4拍,117小节出现于3/4拍,直到125小节,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交替出现混合拍子。在该首乐曲中的第165—190小节中,也夹杂应用了6/8拍和9/8拍的情况,详见谱例2。
2.切分节奏
所谓的切分节奏,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音乐旋律需求,对一般的节奏规律进行改变,借此来改变音符的弱拍和强拍,这个过程中来对节奏进行改变。在《新疆随想曲》这首音乐作品中,也包含着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这主要是由于在新疆民族音乐中,多音节词汇的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所以在新疆民族音乐作品中会包含众多该种类型的音乐节奏。为了对该种音乐艺术特质进行充分体现,储望华在创作《新疆随想曲》的时候,也将切分节奏纳入到了其中,详见谱例3。
3.等分节奏
等分节奏是一种常见的节奏型,是指把一小节按照二、四、八或者十六等份均分而成的节奏类型,特点是律动强弱分明,节奏感觉均衡,比较容易念唱。在《新疆随想曲》中的第126—127小节,出现了一种类似模拟手鼓的音乐节奏型,起步的节奏型引子为四分音符,之后又将相应的节奏速度加快了一倍,变作了八分音符,这代表着将要出现舞曲,从而对当地特有的舞蹈场面进行了生动展示。
4.舞蹈性节奏
综合节奏是指常见的几种节奏类型。如: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大切分、四个八分音符组合形式的节奏等。在《新疆随想曲》中,应用了常见的几种新疆民族音乐节奏形态。比如,在樂曲第49—51小节,应用了“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的两种节奏组合方式来凸显音乐旋律的婉转特性。[2]
(三)和声特征
在《新疆随想曲》中,相应的和声体系以西方大小调为基础,但是大胆在其中应用了我国新疆地区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手法。比如,在该首乐曲中,相应的创作初衷不是运用“拿波里和弦”这种西方音响特色来作为最后降二级和弦的,具体主要以降二级音作为这首乐曲旋律主线,最终构成了如谱例4所示的大大七结构的和弦音响。
通过谱例4所示的乐曲形式,借助特色的和声配置,大大增强了整首乐曲的听觉色彩和音响效果。与此同时,这首乐曲中采用了不和谐和弦和变化半音等创作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首乐曲的和声写作难度,凸显了储望华高超的作曲技巧及其对新疆传统民族音乐的敬慕与好奇。
“民族和声”也被称作“调式和声”,具体就是代指国内汉族所推行的调式和声,同时也是指多声部音乐的民族风格等相关内容。在《新疆随想曲》中,储望华巧妙地结合了新疆民族音乐和自己的乐曲创作才华,通过持续音和高叠和弦的恰当应用,营造出厚重的音乐效果,同时乐曲和弦中的二度叠置等形式进一步加重了不和谐音色情况,尤其是借助持续音来使整首乐曲延续了不和谐度,使得从其他声部进一步开展了旋律,从而显著增强了乐曲的色彩感。
(四)曲式结构特征
在上述分析中,主要是从节奏、和声和旋律等微观视角来对乐曲进行分析,下面从曲式结构等宏观视角来对新疆民族音乐和这部音乐作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整体上来讲,该首乐曲刨除尾声和引子外,可以划分成五段,也可以依照一定音乐逻辑来进行排列,从最初徐缓平稳的乐曲风格逐步加快,最终达到高潮后又趋于平静而告终。这种曲式结构同“赛乃姆”这首传统新疆民族音乐的架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相应的曲式结构主要为“引子—歌曲—歌曲—……—歌曲(结束)”。可见,《新疆随想曲》和“赛乃姆”二者的音乐结构非常类似,这实际上就是储望华最初创作这首音乐作品所应用的基本理念,同时也对其所倡导的“梦想、幻想、冥想、畅想和狂想”进行了完美展示,这实际上就是储望华所采用的“随想曲式”创作曲式结构。
由表1可知,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表情符号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应的音乐作品也是由引子和结尾所构成的五段体结构,其中引子部分主要包括5个小节,以豪放、粗犷的音乐风格为主要特征;在第一段乐曲中,总共包含有76小节,其中主要以有节制的快板为主,是对作曲家基本创作思想和对新疆民族音乐文化基本认识的具体体现,且相应地应用双八度音乐语言以及华彩乐句进行展现。在乐曲的第二段中,总共涉及到44个小节,其中主要是以柔和、细腻的旋律与自由的音乐节奏来凸显我国新疆地区所特有的美丽风景。在这首乐曲的第三段总共包括了39个小节,其中主要借助活泼的快板来将创作思路从美丽的新疆风光逐步向特有的新疆人民日常生活进行发展,期间营造出一种策马扬鞭、纵情舞蹈的草原生活。在这首乐曲中的第四段,总共包括了45个小节,其中依旧以快板为主,主要是对我国新疆地区年轻男女在欢声笑语中尽情舞蹈这种场景的描述。在发展到这首乐曲的第五段后,总共包括36个小节,借助宽广的广板来对乐曲高潮部分进行营造,是储望华先生对新疆地区民俗风情的无限向往,想要亲自去体验一番。最后的尾声以17小节的极快快板来进行体现,但是最后趋于沉寂,凸显音乐纵情舞蹈狂欢之后的曲终人散的音乐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新疆随想曲》和“赛乃姆”二者的音乐结构很相似,但是并非完全相同,或者说前者在气势和情绪上显得更加奔放、热烈、雄伟、壮阔,充分凸显了当时储望华等一大批作曲家想要尽情“狂想”创作的心情。[3]
注释:
[1]
储望华.储望华音乐艺术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63—67.
[2]刘 夏.钢琴作品《新疆随想曲》的演奏与思考[J].西江文艺,2017(14):139—140.
[3]李 婷,张源源.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触键及音色表现研究——以储望华《新疆随想曲》为例[J].青春岁月,2017(32):84—85.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