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探析

2022-04-29孙新宇

村委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现实困境乡村振兴战略

孙新宇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南充市P县存在着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乡村人才短缺、乡村文化发展不受重视、乡村基层治理有待加强、生态问题严峻等问题。未来需要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挖掘、吸引、培养人才;大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有效解决乡村生态问题,开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化的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现实困境;解决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10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D422.6    文章标识码:A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1],通过政策上的不断深入和实践中的层层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夯实基石。南充市P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南充市的下辖县,因其区位独特、历史悠久而在全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P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难题亟待解决。文章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指出南充市P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思考。

1   南充市P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

1.1   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南充市P县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南充市P县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P县地处丘陵地区,第一产业以粮油、果蔬、牲畜业为主,尚未形成较大的发展规模;第二产业以水电能源、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为主,发展较为分散;第三产业以贸易业、旅游业、金融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主,因起步时间较晚、起点较低,暂未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第二,传统乡村产业链条较短,亟待转型升级。南充市P县农产品长期以来以粗放式方式发展,不具备深加工能力。第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农民收入较低且增收困难。第四,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大量资源流向城市,P县的资源相对而言较为欠缺,基础设施薄弱。

1.2   乡村人才短缺,相关机制不健全

第一,南充市P县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峻。根据南充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知,P县常住人口总数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减少了三万余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2],人口老龄化、空心化问题突出。在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两万余人[2],优质人才外流严重,现有的人才难以满足P县的发展需求。第二,人才下沉机制不健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对高质量人才需求极大,P县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热爱乡村、文化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质人才,P县人才匮乏与人才振兴的发展需求不匹配,亟需创新体制机制,下沉优秀人才,打造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第三,人才培训机制不完善。南充市P县大多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培训、乡村电商培训为主,缺乏对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1.3   乡村文化发展不受重视

第一,乡土文化被边缘化,村民缺乏文化自信。P县的高跷、彩龙、狮舞等民俗表演发展式微,村民对于本土文化认同感弱。第二,文化传承面临困境。P县是名人故里、川陕革命老区,拥有独特的文化精神,但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也未得到充分的传承与弘扬;另外,P县的传统美食技艺、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传承困境。第三,乡村文化传播途径少。由于部分村民文化水平有限,以致于他们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且对网络媒体的使用不够熟练,使得P县文化的广泛传播存在着较大困难。第四,缺乏文化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数量较少,加之综合文化站提供给村民的文化产品很难引起共鸣,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1.4   乡村基层治理有待加强

第一,乡村基层治理主体单一。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对各方面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乡村基层治理主体严重缺乏。第二,乡村治理组织职能弱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培训教育不到位,使得党员党性与责任意识淡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淡化。第三,自治面临困境。长期以来P县农村自治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的自治意识淡薄,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并未发挥自治应有的作用。

1.5   乡村生态问题严峻

第一,乡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P县尚未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未分类的生活垃圾数量巨大且未得到妥善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部分村民乱占宅基地违建农房,影响村容村貌。第二,企业在推动P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的工业污染也严重危害着乡村环境,加之,P县污水处理厂数量有限,对于污水排放的检测把控不严格,污水再生设施建设不完善。第三,生活污染物过多,空气污染问题严重。P县存在秸秆焚烧、燃煤锅炉气体排放、烟花爆竹燃放、黄标车尾气排放等问题,导致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引发雾霾天气。

2   南充市P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2.1   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3]。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确保第一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粮食安全基础巩固;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持续深化;第三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第二,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动产业融合。一方面,坚持“链条拓展、集群发力、产业引领”发展理念,通过打造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帮助落户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适时整合市场、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要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激发产业新动力。另一方面,南充市P县应着力推动产业融合。一是破除城乡信息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需打破产业单向流通的局面,促进城镇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发展理念向乡村地区流动,加深城乡产业间的关联;二是重视对水电能源、丝纺服装、机械冶金等主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新型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机械汽配园的深度发展,探索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三,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打造建设标准高、生产效率高、科技含量高、智能程度高、质量效益高的绿色田园为总体目标,以打造农业科技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未来田园为引领,实现传统农业“镐锄镰犁”到智能化“金戈铁马”的转变。

第四,科学把握消费需求,完善品牌运营。P县应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精准掌握消费者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减少农产品的无效供给;同时,应注重挖掘农产品品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传播时利用多种媒介、多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农产品为人们熟知,加强品牌营销,让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乃至国际。

2.2   全力挖掘、吸引、培养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将乡村优秀人才的开发放在了首要位置[4]。

第一,实施人才引进政策。P县应抓住机遇引进高质量人才,及时建立人才储备优势,建设一批扎根乡村、致力于服务乡村的人才队伍。一方面,通过在四川省内各大院校宣传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将新鲜血液引入该村;另一方面,引进各领域的高端人才,盘活县域人才资源。

第二,健全人才下沉机制。一是健全选派机制,确保精兵下一线。坚持因需选派、因类选派、因时选派,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首席专家、技术人才、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等类别,按需分配、分类管理。二是健全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建立人才下村服务乡村振兴考核激励机制,每季度跟踪了解服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三是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农业科技人才工作经费、办公培训用房,改善食宿等生活条件。

第三,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加强培训力度。注重对乡村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选择心怀农民、热爱农村的好领导,选择熟悉乡村事务、熟知村民情况的好干部。同时,增加教育投资,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乡村本土人才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力度。

2.3   大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本土特色文化。P县文化底蕴深厚,如传统舞蹈、传统美食技艺、革命文物等,要充分挖掘本土独有的文化资源,正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美学价值;在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增强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性、主动性;勇于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依托现代技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创新传播的渠道。

第二,大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为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平台,扩大农民的文化参与度。

第三,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依托本土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将文化融入到乡村产业中,实现融合发展。

2.4   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6]。

第一,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和组织力,P县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引导功能。

第二,明确政府职能。P县人民政府需明确组织、协调、监督等职能,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第三,社会协同助力乡村发展。P县需聚集多方主体力量和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局面,促进社会协同助力乡村大发展。

第四,提升公众参与度,改善自治困境。完善村民自治程序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日常运行流程,加强公众对村务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有力的法治保障是乡村治理的前提。P县应着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

2.5   有效解决乡村生态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7]。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8]。

第一,P县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运用现代化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解决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的发展。

第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一方面,注重对乡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对村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尽快解决乡村道路布局混乱、房屋私搭乱建等问题,对违建房屋进行妥善处理,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第三,加强污水治理和防治大气污染。一方面,改造老旧房屋的排污管,重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合理安排污水管道的布局与污水网的联通;另一方面,做好烟花爆竹禁放、燃煤锅炉改造等工作,依法整改大气污染企业,推行新能源汽车,引导鼓励居民改善生活方式,为打造更高质量、更绿色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

3   结束语

南充市P县是典型的西部城市,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才资源等条件相较于东部城市而言较为薄弱,乡村地区的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深化。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南充市P县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全方位地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拓新路径,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川观新闻.5 607 565人!南充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EB/OL].(2021-06-29)[2021-06-29].https://cbgc.scol.com.cn/news/1609167.

[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8-09-26].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4]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2021-02-23)[2021-02-23].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5]龚维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22(03):4-12.

[6]闻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3):1-4.

[7]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样态、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J].学术月刊,2021,53(09):5-16+48.

[8]光明网.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EB/OL].(2022-07-09)[2022-07-09].https://m.gmw.cn/baijia/2022-07/09/35871651.html.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现实困境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影响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因素及解决路径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其解决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