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形成的三重逻辑
2022-04-29史焕翔
摘 要: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呈现,有其理论渊源、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在理论渊源上,对外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文化传统上,对外开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现实条件上,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现代化道路本质的把握,是主动参与世界秩序重构的积极选择。认识对外开放的内在逻辑,可以更好地认识新时代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时代宣言与巨大魅力。
关键词:新时代;开放思想;形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2 — 0046 — 04
早在多年前,关于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至今,在大国博弈越来越激烈的格局下,我国仍然坚持扩大开放。扩大开放意味着我国更加主动参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但对于“对外开放”这一战略本身,西方一些国家把它看成“扩张”,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纯粹的主体行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外开放是世界现代化客观规律的行为选择,我国对外开放有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具有社会本体论的平等主义性质。
一、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正是深刻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开放规律,对外开放思想才具备理论上的科学性与自信。何谓开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开放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和行为选择。由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2](169),因而开放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演变的必然性去阐述开放的缘由和性质。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开放的决定性因素。在世界历史的生成中,人类经历了三次大变革,人们习惯把这些变革称为“现代化的三次浪潮”。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这“三次浪潮”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其广度和深度源于生产力的无限扩张。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经验上,而且在理论上,都作了充分的总结和思考。他们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168)按照这一逻辑,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竞争、分工和交换不断超越原有的市场,其结果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404)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扩张的角度阐释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致性,从分工到世界市场的形成,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纳入了世界市场的统一秩序中,由此论证了物质开放和精神开放的必然趋势。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首创范式,尽管具有支配性和不平等性,但却是一种开放方式。基于物质开放和精神开放的一致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开放逻辑具有扩张性和殖民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下,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404)可以看到,并不是资产阶级主观意志作为资本扩张的唯一动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使资产阶级具有了开放属性,因而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现代资产阶级成了“不自觉的历史工具”。资产阶级到处开发,采用贸易、传教等方式建立联系,面对不屈从的国家和地区,就会以殖民战争等暴力行为使其它国家和地区认同其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2](404),最终实现“农村屈服于城市”“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秩序。正是基于“不自觉”的历史行为,但无论是和平方式还是战争方式,资本主义社会所建立的开放体系都具有“中心—边缘”“支配—依附”“主仆关系”等不平等性。
(三)社会主义革命是与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条件的,因而也是一种开放范式。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全球性的,就是因为现代资产阶级到处建立联系,所以由资本主義国家现代化所塑造的国际秩序是世界性的。作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一是充分依靠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基础,二是改变所有制的私有性质。由于后者需要以前者作为前提,所以在理论上后者的实现必须依靠前者,前者的形成依托于整个物质生产的世界体系,因而要变革所有制性质,也需要建立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169)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有制革命问题上,认为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是革命的前提,“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2](419)如此可见,他们是从整个世界开放的、联系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换而言之,若不存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那么“全世界”实质成为一个不可能的构想。但现实的状况是,现代资产阶级建立了开放的世界体系,这恰恰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积极帮助。
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历史演变的角度阐释了开放的必然性和不同性质的开放,这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文化传统
马克思说过:“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3]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理念,在推动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过程中,传承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新时代创造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解决对外开放问题的特点。
(一)“和而不同”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工作时办公室就挂着“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这两句话出自《论语》,成为他非常欣赏的一条格言。对外开放涉及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交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把对外开放的传统文化转化为世世代代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真正实现从文本走进了现实。
一直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则,其贯穿的价值理念就是安邻、富邻。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的大同社会的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应该和睦相处、诚实守信。比如,在社会保障方面,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幼有所长,老有所养;在财产方面,要不为私利,愿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在劳动方面,要各尽其能。在近代,康有为对大同社会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至仁、至乐、至平、至治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大同社会的理想,提出人人都应该平等自由。走进新时代,基于传统文化浸润下培养的宽广国际视野,与习近平总书记践行的“和而不同”理念一脉相承,坚持与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从而造就了更加光辉的外交发展新格局。在对外开放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我们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谋求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认真践行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推动中华文化走遍世界,这样的基于为全人类谋利益、谋发展的开放才是我们一致追求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理念上所提的一些国际主张,如“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对外理念,都是对“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再弘扬。
(二)坚持正确义利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实际运用上涉及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要秉持怎样的价值理念、采用怎样的话语等等,不仅关乎中国自身形象和发展,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外交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所谓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坚持正确义利观表明了中国将以什么样的理念同外界交往,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从思想来源上讲,新时代对外开放中坚持正确义利观,是源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这是中国伦理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坚持正确义利观,凝聚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精华的“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是对这一价值准则和精神标识的继承与发展。在对外关系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就必然要求在国际关系中要妥善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比如,在政治上要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严格遵循国际法,坚持践行国际关系原则,始终维护平等。在经济上,应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包括建设“一带一路”,就是着眼全局,通过经贸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从挖掘更深层次的潜力入手,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之辨”,为新时代如何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新时代对外开放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讲,道义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党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最高道义上向全世界宣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将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不断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在利益方面,对外开放过程中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基本准则。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对利益问题尤为敏感。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仍然得以持续,并且得到世界越来越多人民的支持,关键在于我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发展,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黄金律
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为宽恕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运用在对外开放领域,则生动地阐释了我国坚持基于平等公正和求同存异开展外交工作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多次引用这句谚语。在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上,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珍视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在阐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上,2015年11月6日,习近平在越南河内会见中越青年代表时强调: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将继续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永远做社会主义国家的亲密同志,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2021年1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30年来中国东盟合作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方相互尊重,坚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于东方文化所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相待、和合与共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诉求。可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冷战后,不少西方国家自认为赢得了胜利,试图把西方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与某些西方国家强迫他国接受西方制度存在根本不同,我国无论是在国际合作,还是在对外援助上,从不附带政治条件,积极倡导国际社会围绕共同面临的问题协商讨论,进而助力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减少乃至消弭。正如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中所言:“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价值典范,有力推动国际社会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条件
当前我们面临两个大局,对外开放有机遇也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积极面对国内国际环境,紧跟时代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现实条件。
(一)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伴随着世界现代化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经受不同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入新的阶段,越来越多国家对自身道路的选择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尽管世界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西方国家通过再工业化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是国际社会上,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国家不顾公平正义,以人道主义、人权等借口干涉其它国家,导致国际矛盾纷起,地区热点问题不断,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问题相互交织,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与此同时,在全球化下,一些新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性也受到影响,发展有所顾忌,越来越依赖既定的发展模式,在创新发展上仍未有新的突破。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需要更加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国经济深度发展、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向更高阶段迈进,继续成为世界格局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此背景下,我国选择进一步对外开放,勇于直面机遇挑战,发扬历史主动性,发挥制度优势,更好引领世界大变局朝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的方向发展。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国际社会上,我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逐渐扩大。但人口多、底子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也很大,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我国经济受到全球经济发展乏力的影响,经济发展可持续性面临不少挑战。当前不少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制定了不同的开放政策,全球开放的差异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需要进行不断调整,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需要有适应全球开放差异性的能力。其次,受新冠疫情大流行等影响,一些国家对产业布局、物资生产等有新的认识,贸易保护主义、强权政治、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加之国际社会上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持续损害着中国的国际形象,阻碍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强,对外开放的成本越来越高,比如,对外投资越来越受到技术和制度等限制,经贸往来产品的选择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等,都使我国对外开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不断增强。最后,越是对外开放,越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经济主权和安全问题面临的挑战尤为明显,如何认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利与弊,成为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面前的难题。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现代化中物质与精神价值距离的扩张。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成消化科技带来的精神与态度的价值观,建立一个更合理的社会理论和生态环境,以更好地解放科技生产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服务。从现实中可以看到,中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推动自身发展,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技、思想等,展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已经位于全球前列。但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在相对的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之间产生了差异性链接,即彼此之间的不平衡。这一内在逻辑表现为许多问题,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从国家到个人,宏观和微观的问题交错并存,如科技以及科技思维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破坏,市场经济的不合理发展引起的不健康的财富观、消费观等等,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受到经济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强烈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思想和精神的混乱,等等,这些都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极大的挑战。
从根本意义上讲,这些问题从存在论意义上造成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性和独特性的认识论冲击。我国依据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过去那种内向的、封闭的主权观念,转向外向的、开放的国家安全观念”[4],但外向和开放的前提是我国对自身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全面把握,经济全球化是客观发展趋势,不是人为可以操作的实验,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其呈现的问题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在共性与个性的博弈中,我国对外开放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经济到精神文化,从学习西方话语到构建中国特色的主体性话语权,这一过程在理论意义上集中内化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追求之一。无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什么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经济全球化越是发展,我国将越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谋求和平发展之道,这正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魅力所在。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
[4]李学保.当代国际安全合作的探索与争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18.
〔责任编辑:秋 水〕
收稿日期:2022 — 12 — 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家庭道德建设研究”(项目号:20CKS013);2022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项目号:DFLZLX202206)。
作者简介:史焕翔(1988—),女,黑龙江巴彦人,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