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筝演奏技法与艺术特色初探
2022-04-29刘静
2021年初冬,一场由王中山、林玲、李萌、周望、杨娜妮等当代知名古筝演奏家联袂演出的《“筝强国音”——古筝名家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这些演奏家不仅集演奏、教学于一身,并大多有从演奏家视角创作的优秀筝乐作品,在音樂界有广泛影响。其中李萌教授创作并演奏的多声筝协奏曲《远行》更是以其强烈的现代性特征再度触动听众。这部创作于2013年的作品自面世伊始就以融民族性、现代性为一体,并有精彩舞台演出效果而著称。作品既是当代筝乐舞台常演曲目,也是古筝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笔者多次现场聆听并演奏过该曲,对作品感受颇深,在此就《远行》创作历程、音乐与演奏特色及文化内涵加以深入解读,力争准确解析作品艺术特征,并以此为契机,探寻多声筝的演奏技法与艺术特色,揭示多声筝及其相关作品在中国当代筝乐创作与演奏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多声筝形成背景与作品创作
优秀作品研究首先需将关注点投向创作者,可以说每部作品都是作曲家人生经历、艺术观念与审美品格的外化,《远行》亦是如此。作曲李萌是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壮族优秀音乐家,她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与小提琴家黄忠贤、二胡家吴素华学习不同乐器,丰富艺术经历为她夯实基础同时,对她艺术审美、创作及乐器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身为乐器改革家,李萌与上海民族乐器厂共同研发了多声筝,在继承传统筝优良特性基础上,丰富了筝乐表现力,并极大拓展了古筝演奏传统或现代音乐中不同调式调性作品的可能。
1.作曲家民族音乐为内核的文化审美观念
李萌师从李婉芬、曹正等名家习筝,她在求学与工作期间始终坚持深入民间采风。1980年起到山东、河南、浙江、广东等地拜民间艺术家为师,学习民间音乐,并认真揣摩不同地方音乐特色及不同筝派的韵味真谛,博采众长,以达到融合汇聚为我所用之目的。她搜集整理的不同筝派乐曲与演奏版本已成为艺术院校古筝教学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料。向民间音乐学习的理念最终形成她以传统文化铸魂的民族艺术观,这对她音乐创作有着深刻影响。深厚民间音乐积淀成就了她筝乐创作的民族文化底蕴,民族音调往成为她筝乐作品的核心文化标识,如《远行》《青山流云》均以广东音乐《饿马摇铃》①(下称《饿》曲)为素材,《月色清明》之《月色》使用《在那遥远的地方》旋律,《红水河狂想曲》对广西铜鼓舞音乐的挖掘等,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素材的创造性使用。
2.多声筝演奏是基于现代艺术表达的筝乐现象
李萌不断思考当代筝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或许得益于她自小接受等多种乐器学习经历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吸收,成就了她开阔学术视野和现代艺术创作观念,即让筝乐能够表达强烈现代性艺术。观念与思考须通过艺术实践方能转化为音响真实,一般而言,往往需要乐器与乐曲这两个介质。
乐器作为介质体现了她身为乐器改革家的不懈追求,即多声筝的成功研制。古筝从战国时期12弦形制、民国16弦形制再到现在21弦形制,虽弦数有较大变化,但仍有转调不便等问题,尤其演奏现代作品时比较吃力。多声筝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保留传统筝声音特质与基本演奏技法,如吟揉滑按摇等,但在表演形式(站立演奏)与表现层面均有突破。多声筝在一个八度内的琴弦数比传统五声筝数量更多,即在音乐创作中有更多可选择的音,就意味着乐器可带来更丰富音乐变化,可更好达成现代音乐的功能性和声构建。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能够借助多声筝轻松实现音乐风格创作自由,方便不同音阶和调式的转换。
近年来,李萌一直在推动现代筝乐演奏艺术及多声筝的发展与传播,为此创作了一批多声筝作品,如《青山流云》《月色清明》《红河狂想曲》《铜鼓舞》及多声筝四重奏《千里之行》等,这些作品均以较强现代性甚至先锋性、实验性而著称。作品风格一则体现时代审美对筝乐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转调方便、音乐风格对比鲜明的多声筝是关键因素。正是多声筝可满足不同音阶与不同风格的需要,让李萌在创作中大胆使用现代性音乐元素,不断突破自我。《远行》就是在此背景下创作而生,作品以民族音乐为核,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构建不同既往的新音响观念,赋予作品强烈现代音乐特征,成为李萌个性化特征的代表之作。
二、《远行》的形成过程与艺术特征
纵览世界音乐艺术创作,有些作品是一蹴而就,有些作品是在不断演奏实践逐步调整,最终走向经典。《远行》即经历了逐渐成熟过程,作品原型可追溯至李萌创作的独奏曲《青山流云》(下称《青》曲)。从2006年创作的《青》曲到2013年《远行》面世,其形成过程也是当代音乐创作中饶有趣味且值得关注与研究的一个现象,作为个案,在音乐作品经典化构筑历程中有一定代表性。
1.一部优秀作品的经典化构筑历程
《青》曲创作并成功首演后,以其强烈现代性风格引发筝界极大关注。作曲家似乎并不满足,试图再度打磨或用《青》曲主题重新创作,由此便有新曲《远行》的创作。这两首作品很是相近,均采用《饿》曲音乐为核心素材,音乐结构也较为相似且艺术风格相承。如果用带有实验性质的《青》曲即兴合奏版为介质加以分析,就可看出作曲家将《青》曲原型创作新曲,实现独奏到协奏形式跨越的想法。该版本有承上启下之意味,体现了作曲家的不断探索,虽在架构、音响特征与音乐发展逻辑等保持了《青》曲原样,但趋向更有层次并厚重丰满的新作意图已较为明显。譬如用吉他为协奏乐器,试图在音色层面与筝形成呼应与衬托,同时凸显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对比,此创作思路至《远行》钢琴版或乐队协奏版时又有拓展,形成筝-中国-传统,钢琴或乐队-西方-现代,赋予不同音色以不同象征意义并带来音乐的对比发展,同样大量使用了拍打琴体等现代演奏方式。
该版之后不久,《远行》正式创作完成。《青》曲到《远行》既有不同创作时期文化观念及审美取向的调整,还有作曲家个人思考更加深入成熟等因素。例如《远行》58小节处《饿》曲主题再次出现并持续进行至第84小节,这就与《青》曲32—38小节几乎一致(见谱例1)。
两首作品有相同更有相异之处。以开篇为例,《青》曲的引子充满不和谐音响,乐曲开启时就非常有张力,现代音乐特征鲜明。在这样一个富有现代主义气息的引子前导下,赋予作品旋律中《饿》曲主题同样强烈的现代化音乐倾向。由此看出李萌在创作《青》曲时希望给筝乐创作与演奏注入更多现代艺术气息。至《远行》时现代性思考有所转变,比如作品首段,音乐没有引子,开门见山直接呈现乐曲主题,音乐风格有所回归传统。或许是时代变化,或许作曲家关注点的转变,新作将传统风格设为主线再逐步向现代艺术风格发展,二者相互交织打通传统迈向现代的意识壁垒。这既是民族艺术文化自信的思考,亦可视为作曲家所秉持的筝乐创作现代化的艺术坚守。
2.《远行》创作与演奏的艺术特点
《远行》有独奏版本后委约作曲家大卫编配了多声筝与钢琴版本,又请作曲家谢鹏编配了民乐及管弦乐等协奏版本,由此形成同一作品的多版本现象,这种情况不是特例,如周煜国创作的《云裳诉》就有独奏、钢琴协奏、管弦乐协奏等多个版本。作品既有浓郁民族风韵,更以现代性极强的音乐语言充满现代性想象,可谓是传统与现代对话中的徘徊与思索。《远行》艺术主旨有些相对抽象,表达了挫折不屈的执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音乐上激情澎湃的音响构建给予作品极大戏剧性张力,舞台演奏效果特别出色。作品充分利用多声筝结构特点,调动更多现代作曲技术手段,并从结构、音色、速度及演奏技术等多角度设定传统与现代两种音乐对比方式,通过不同音乐情绪的碰撞与冲突,继而在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对峙演化中达到统一,即以下几点,这既是《远行》作品创作特色,某种程度也是多声筝独特艺术特征。
(1)音乐结构布局
乐曲由8个段落组成,作品采用多段体模式,结构布局较为大胆开放,首段开宗明义地将《饿》传统主题乐思直接呈现。乐曲旋律多采用中国旋律变奏手法,有技巧性变奏,也有按弦移调变奏等,同时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使得主题变化发展成为多声线条,形成传统与现代两个音乐风格的乐思。
(2)中西两种音乐风格之对比
如前所言,由于多声筝的形制特点,更容易表现传统-现代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并形成对比展开。《远行》融合韵味悠长的中国音乐风格与激情热烈特色鲜明的现代音乐风格为一体,可谓相得益彰,很好实现了作曲家将传统与现代艺术同构的创作意图。如谱例2《远行》首段的广东音乐《饿马摇铃》旋律主题,18小节的长线条旋律有核心音调的意义,在全曲音乐发展中有重要地位,作品中传统或现代主题均与该旋律有关联。乐曲音乐风格在初始阶段还较为传统含蓄,并借助民间音乐传统变奏手法展开,民族韵味浓厚。之后衍化出较强现代性的音乐风格,形成两种风格的对比。整首作品音乐情绪既有远行中的纠结,也有不断前行的现代性转变与发展,但由于原生音调的统一性因素,又无法割舍传统原点,最后在不断融合直至统一,两个乐思所象征的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关系得以解决。
第一乐段旋律用多声筝左侧20弦筝进行演奏,在古筝最高音区进行。这种方式可谓一举多得,充分展現多声筝复合功能。左手筝的20弦筝具有既可完整演奏传统音乐,又可实现左手做韵功能。高音区音色在演奏时声音清脆、嘹亮,使人联想到广东音乐中粤胡的声音效果。演奏时突出左手技法运用,如左手滑音、按音、颤音及组合运用方式等,充分体现传统筝乐以韵补声的特点,广东音乐风格浓郁。这部分协奏段落强调音乐的装饰性与点缀性特点,淡化了乐队的力量,协奏部分更多是在配合主题乐思的发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刻画出广东音乐的艺术特色。从演奏角度看,演奏者需凝神聚气将高音区音符如水滴般晶莹剔透的滑落,将广东名曲以最为传统的单旋律变体形式展现出来,营造出返璞归真的意境,给听者留下深刻印象。从演奏体验角度,将视觉上的站立演奏,听觉上的现代与传统的反差和强烈碰撞。
(3)中西两种音乐风格的速度与节奏特点
速度对峙是作品一亮点,由于主题变奏结构,因此不同段落的速度变化成为音乐展开的重要衍化手段,速度变化使得乐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这一原则既未使用传统筝曲的速度结构,亦非西方曲式的速度安排,而是采用块状的速度对比方式,极好地推动了作品的音乐情绪发展。节奏对比也非常鲜明,尤其是作曲家赋予了传统与现代两种音乐风格不同的节奏考虑。传统主题节奏较为流畅平稳,现代主题变奏中节奏变化丰富,在较为激烈的音色和较快的速度对比中交融发展。
(4)中西两种音乐风格的音色与演奏技术对比
筝乐演奏中的音色对比往往与特定演奏技法有密切关系,《远行》在演奏中除传统演奏技法,如吟揉滑按等,演奏中对轮指、摇指及抹托两手指的运用也非常独特。通过对双手轮指技巧的开发,使双手轮指从双手同手指轮同音、或双手异手指轮八度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将多手指轮指,不同手指组合轮指等技法与不同节奏相结合,使重音轮流出现在左右手上,音响更加丰富化,拓展了旋律的丰富性,节奏更加密集,炫技的效果与乐曲的高潮有机结合(见谱例3)。
抹、托两手指的运用是筝基础技法之一。乐曲演奏中借鉴钢琴演奏技法“tr”的方式进行快速两音交替,形成主题加速变奏效果,将传统旋律与现代手法无缝衔接(见谱例4)。
20世纪出现的摇指技法极大促进筝乐演奏,这一技法使筝乐音色更加丰富,通过摇指技法可演奏出长线条旋律效果,让原本弹拨类乐器点状声音得以延长。摇指技术在《远行》中大量出现在乐曲最后的华彩段中,与传统《饿》音乐旋律,和现代的音乐元素止音、扫弦、拍打及短小的十六分音符均形成明显对比。作品传统主题变奏多采用传统技法,讲究圆润饱满且有典雅考究气质的音色。此外,作品大量使用基于现代音乐音响特征的演奏方式,如双手抓紧筝弦用假甲摩擦发声,刮奏岳山右侧边缘,在筝的外侧敲击等。现代演奏方式丰富了筝乐语言,使得筝乐声音表现方式更加多样。筝乐的现代演奏方式虽早就有之,但像李萌在《青》曲、《远行》等多声筝作品中如此大篇幅和高频次的使用相对较少。这种音色处理使得筝乐创作中的现代音乐观念获得有效释放,尤其多声筝演奏让创作与演奏更容易实现较为现代的音乐表达,这也是李萌筝乐创作的重要特色。
结 语
《远行》为代表的多声筝作品可谓是当代筝乐领域的一个亮点,也是一新生事物,从乐器研制成功到作品创作至今不过区区十数年,但对筝乐表演却有重要意义。首先,多声筝有效应对了古筝转调不便等问题。其次,由于采用两组琴弦排列,琴弦多音也更多,并可满足功能和声进行和更多音乐表达可能,尤其如《远行》这样在同一作品内展开不同风格对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推动筝乐创演现代化进程同时,丰富了筝乐艺术。其三,这些个性鲜明的多声筝作品继承了传统筝乐醇厚绵长的民族文化气韵,又洋溢着浓浓时代气息,因其强烈的现代性想象和独特魅力备受好评,形成李萌个性化艺术风格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四,从《青山流云》《红河狂想曲》到《远行》等作品体现了作曲家的民族音乐观与现代创作观以及对当代民乐现代性发展的不断探索,多声筝作品的艺术与演奏特色则更是印证了这种探索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具有开拓性意义。
艺术需要创新,艺术舞台需要新作,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作出与时代嵌合,受听众喜欢且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作品,才能推动中国筝乐创作不断发展,才能真正促推中国民乐创作由高原走向高峰。
① 《饿马摇铃》为广东音乐名曲,1934年新月唱片公司就灌录了琵琶版唱片,后陆续出现弦乐独奏、筝独奏、器乐合奏等多个版本。
刘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艺术教研室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