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梁精神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2022-04-29薛金莲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吕梁革命精神

王 丽,薛金莲

(吕梁学院 思政部,山西 离石 03300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提到吕梁精神,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这为新时代大力传承弘扬吕梁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1 吕梁精神的形成发展

吕梁精神扎根于晋绥大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形成于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吕梁儿女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1 形成基础

吕梁地处山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百姓生活入不敷出.在这艰苦的自然条件中,人们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吕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吕梁儿女在黄河文化、晋商文化以及农牧文化、廉政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质.吕梁儿女在黄河文化的滋养下培育了英勇顽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气质;得益于晋商文化的影响,吕梁儿女注重群体精神,造就了顾全大局,团结一心,敢于斗争的优良品质.

革命精神的出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吕梁精神作为吕梁文化的精华,必然深深根植于吕梁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根植于吕梁儿女的社会实践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形成吕梁精神的重要历史渊源.

1.2 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为吕梁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是吕梁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伴随着五四运动传入中国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举起了真理的火炬,吸引着为民族救亡图存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他们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的重任,成为坚定的革命播火者.

马克思主义在吕梁的传播是伴随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的.五四运动的消息冲破万千阻隔传到吕梁,吕梁各地的进步青年学生和爱国人士纷纷起来响应,举行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张叔平、贺昌等进步青年成为吕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在他们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追求新文化、新思想,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纷纷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秋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吕梁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汾阳特别支部建立,吕梁党组织的建立在吕梁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标志着吕梁这块沉寂的土地,从此翻开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一页.

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北游击大队晋西游击队第一大队”(简称“晋西游击队”)在孝义县(辛庄)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创建的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在吕梁山革命活动时间短,影响大,推动了吕梁山革命形势的发展.1936年2月下旬,毛泽东亲自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开赴吕梁,红军转战吕梁大部县区,播下了革命火种,唤醒了民众,建立了山西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东征期间,吕梁人民积极捐献款物、踊跃参加红军.红军东征为吕梁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拉开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序幕.

吕梁是抗战时期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成为阻敌西进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的坚固屏障.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积极倡导、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合作谈判达成的协议,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火速奔赴抗日前线.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开赴吕梁山区,创建了晋绥革命根据地.一二〇师在吕梁各地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投入抗战的斗争中,并且积极进行党的组织建设,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都应当为抗日尽力.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等部在吕梁地方武装力量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下,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开辟了敌后战场,先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同时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据不完全统计,一二〇师及吕梁地方部队等部,对日作战1万余次,毙伤日军10.7万人,俘虏日伪军1.91万人.吕梁人民英勇奋战、无私奉献,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抗战时期吕梁伤亡人数便达9.8万余人,占晋绥边区伤亡总数的近40%,吕梁人口由40万减少到25万.

吕梁是党中央联系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为使党中央与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顺畅,吕梁儿女冒着生命危险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打破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包围和分割,吕梁区相继开辟了北线、中线、南线三条秘密交通线,成功掩护数以万计的重要领导干部、抗日民主人士、国际友人等安全到达目的地.

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人民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在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吕梁人民不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献金、献粮、献鞋和参军,而且配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坚决斗争,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取得胜利.

吕梁精神是特定背景、特定时空、特定区域孕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风格状态,具体内涵概括为: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

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吕梁老区人民在党中央和各级干部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使吕梁地区贫困落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吕梁农村响应党的政策,改革与时俱进,开启新征程,不断寻求创新发展之路.最为典型的是号称“山西第一村”的贾家庄,成功探索到一条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山西乃至全国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在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中,吕梁广大干部群众凝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磅礴之力,用实际行动不断创造着“吕梁经验”,弘扬和发展着吕梁精神,给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020年的抗疫中,吕梁10家医院的34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驰援武汉,谱写了新时代吕梁英雄传的篇章.

2 吕梁精神的历史地位

吕梁精神孕育、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吕梁英雄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实践,是在血与火的革命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精华,是吕梁人民革命和建设制胜的法宝,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2.1 吕梁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吕梁精神作为山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吕梁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吕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的体现[2].在长达八年之久的全面抗战中,吕梁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区,是敌后抗战的广阔战场,这里被誉为“小延安”,因此成为日军“扫荡”“蚕食”的重灾区.日军在侵占吕梁期间,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使得晋绥根据地遭受空前劫难,革命群众损失惨重.但吕梁儿女全民参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发展生产,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巩固了根据地,保卫了党中央.为此吕梁军民开荒种地,纺花织布,发展工商业,粉碎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企图用“困死、饿死”的手段来消灭根据地的阴谋,创造了名副其实的战略大后方的辉煌业绩.并且把以身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赋予崭新的内容,发展到新的高度.

2.2 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先后产生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构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前后承接的精神谱系,支撑起了民族复兴的脊梁,每个精神之间相互贯通、各具鲜明个性.

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吕梁儿女的革命斗争持续时间之长、牺牲之巨、贡献之大、影响之远是被历史和人民所公认的.从五四运动开始,古老的吕梁山就迎来了它苦难光辉交织的的斗争经历.从以张叔平、贺昌等为代表的优秀儿女到吕梁民众的觉醒,从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到党组织遍及三晋大地,从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晋西游击队的成立到养兵十万牺牲一万的壮歌,从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出兵山西到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东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革命史中诸多重大事件与这一区域有着密切联系.

吕梁儿女继承和发扬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中的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一心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内核,突出显示出了英勇杀敌,勇于献身,攻艰克难,无私奉献的伟大品质.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相互融合,构筑成伟大的革命文化精神.

2.3 吕梁精神实践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吕梁精神主要形成于红军东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学者把这一段历史称作为党的延安时期.这个时期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晋绥根据地实行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挤敌人斗争等一系列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的部署安排,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军事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等提供了实践舞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

具体而言,毛泽东一生对山西的革命和建设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但踏上吕梁大地,参加和指导革命斗争仅有两次,而且都是在中国革命发生战略性转折的关键时期:第一次是力排众议,出兵山西,开启红军东征壮举.红军东征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 奏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序曲,使山西成为抗战初期的战略支点,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点,吕梁见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实践的过程.在晋绥根据地巩固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都能够及时地得到党中央毛泽东的指导.正如周士第同志所说,晋绥抗日根据地挤走敌人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可以说吕梁精神是以毛泽东思想为科学指导而形成的.第二次是在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取道山西前往西柏坡的战略转移.毛泽东4月1日在兴县蔡家崖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该讲话透彻地阐述了党的总路线、总政策与各项具体工作路线、政策的关系,对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政策和策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讲话丰富了毛泽东思想.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和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编辑人员所发表的重要谈话,这是对晋绥日报史、以及整个解放区党报史乃至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意义和价值极为重要,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部分.

毛泽东在兴县蔡家崖的这两篇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吕梁革命实践的肯定与总结,对吕梁革命甚至全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同时吕梁儿女在革命斗争实不断践中总结、提炼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为实践和丰富毛泽东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吕梁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弘扬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光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吕梁精神是全体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时代价值,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制胜法宝.

3.1 立德树人的力量源泉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紧密结合教育改革的工作实际,有效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工作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把吕梁精神有效地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大有可为.

吕梁精神是一座“精神富矿”,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精神财富.吕梁市176处红色革命遗址是吕梁精神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将吕梁精神贯穿于学校开展的“中国梦”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用好吕梁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引领青少年将个人的成长之梦与伟大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首先,理论创新是基点.发挥吕梁精神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吕梁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其次,方法创新是途径.红色文化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研学游+”模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爱家、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第三,机制创新是动力.坚持校党委统一领导,做到人人育人;实现各阶段教学单位无缝衔接、 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吕梁精神的渗透育人,做到时时育人;构筑吕梁精神在教学、文化、网络、环境育人的育人网格,做到处处育人.

3.2 滋养干部的政治底色

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党忠诚说到底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就是对人民忠诚.党员干部要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自觉践行吕梁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吕梁从事过革命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我们要充分重视挖掘与弘扬山西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党内政治文化,提振干部作风.体现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吕梁精神,是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最好的“营养剂”,必须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扎根在哪里、要走向哪里,做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伤根、丢魂,使光荣革命传统和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大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吕梁精神作为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不断发扬光大吕梁精神.

3.3 实现梦想的坚强动力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4]165.面临迫切需要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在顺应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前提下,必须依托吕梁文化红色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红色文化的发展优势,搭建各种平台,丰富各种形式,传播吕梁红色文化,推动吕梁精神宣传,带动老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吕梁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梦想.实现山西转型发展、吕梁跨越发展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切实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需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率先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征程上奋勇争先;需要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吕梁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吕梁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