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2-04-29马少华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供给心理健康大学生

马少华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新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北交大学生坠楼事件”“大三女生服毒身亡”和“马加爵杀人案”等事件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和社会.于是2021年7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加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要求[1].随着《通知》的下发,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

虽然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但是通过142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关于“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应当引起重视”这一问题时,有100%的学生选择了是.关于“当你在学习过程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无法自我解决时,你会?”这一问题,有93.66%的学生选择向好友倾诉,62.68%的学生选择向父母倾诉,还有24.94%的学生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只有8.45%的学生放任不管.这说明高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远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一定程度存在着供需错位尤其是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供需相对平衡,高校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体现

2015年11月,面对供需结构性错位,国家领导人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结构调整、要素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者以为,作为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发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下手.“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的一对基本概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的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均衡点[2].当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此时会存在物品过剩,当需求量超过供给量时,此时就会存在物品短缺,两者经过不断调整就会达到平衡.高校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侧措施大多还停留在表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注重外在不注重内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结构失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实质性贡献.需求侧注重的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干预,而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改革供给要素的结构,充分发挥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作用[3].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现状,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以期为大学生这一“需求端”提供更优质的项目.

2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4]87可见,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互动关系对大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作为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特殊群体,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还未成熟,自我调节和控制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国家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加以关注和重视,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为指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当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教育体系、方法和内容无法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生需求,模式化和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和师资力量依旧存在.在新时代环境的巨大变化下,从供给侧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1 体系僵硬,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

当前,国家明确提出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带有强制性和指令性的供给模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侧和学生需求侧之间的联系出现分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是国家、高校和老师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掌握在他们手中,由他们支配和管理.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供给侧所提供的教育.这样生成的僵化体系,自然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容易出现出现教育内容供给不足、针对性不强、学生不愿参加等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高效、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供给.

2.2 内容同质化,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下,学生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面临来自社会、家庭、人际、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非常容易诱发心理问题.于是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品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他们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铸成积极的心理品格和生活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准确问诊,方能科学下药.马克思认为:“个性先来自个体的特殊性,最后才来自共同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需要,明确教育不仅服务于社会,还要服务于个体.当前有很多高校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意识到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问题类型不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没有做符合实际的前期调研.把过往的课程直接搬过来用,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这些课程犹如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批量生产,缺乏自己的特色.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实践都体现了同质化问题,甚至大多还仅仅涉及在知识教育层面,不能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供给方提供的课程学习,缺乏话语权和自主选择权,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切实的回应.所以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的教育供给品没能让其需求得到满足,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2.3 教育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和被教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过程.虽然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进行了调整,但还是以传统单向灌输的课堂理论为主.这种单向的课堂理论是将课本上的心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无思考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课堂的枯燥,导致学生求知欲望较低.这种课堂教育很难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此外,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高校通过各种短视频和感人故事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快餐,让娱乐化现象渗透到了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虽然学生参与的人数增加,但是效果大打折扣[5].

2.4 供给主体局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全面的,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还应该覆盖国家和社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主体相对单一,与多元和全面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校只是形式上执行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政策,不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于表面,无法具体落实.不少高校教师受到家庭和教研的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关系着学生所获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

2.5 师资力量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否提升,师资力量是关键.目前,大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一是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吃老本”现象严重,对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不加以了解就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二是师资队伍相对固定.师资大多为本地区较知名的几位专家、教授.看似强大的师资库,在一定程度直接导致课程重复率高.三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来自高校的教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割离,难以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四是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不足.一些高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学科教师、辅导员甚至学生干部兼职.虽然与学生接触更密切,但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不能有效地解决心理健康所带来的风险[5].

2.6 活动管理缺失,无法满足学生的主动性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举行是提升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形式之一,一直深受广大学生、老师的青睐.近年来,很多高校将主题活动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甚至组织了部门管理,但实际收益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某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有问题不重视、无人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6].大多学校并未真正把学生心理问题当回事,不愿投入自己的精力,活动基本是形式主义、应付完成的任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的讲座太少,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由于阅历不足,不能辨别信息的利弊,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冲击, 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对心理疾病不够重视.

3 供给侧改革理念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3.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体系

完善学生自主选课体系.自主选课,即让学生在教育项目、内容和时间等要素获得话语权,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构建完善的自主选课机制,就要把需求侧和供给侧联系起来,增加两侧之间的透明度,有效解决盲目和僵硬的供给.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供给体系.不仅要加强教育部门和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支配地位,还要推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供给的立体化开放格局.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方评估制度.对教育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调控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方面,使得优质教育的供给增加,劣质教育的供给减少.

3.2 升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内容

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由于高校存在着不同年级和学科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分类指导,在把握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大学生身心特点,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精准施策.

信息透明化,满足个性选择.信息不匹配是造成无效教育的重要原因.只有弄清学生是否需要供给主体提供的教育产品,以及哪些学生需要教育产品等问题,精确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点,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逐步走向个性化、精准化.

系统教育,注重循序渐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把心理学的内涵逐渐固化于自己的内心,在面对各种挫折困难时,能够自觉坚守内心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是把所学的知识科学判断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7].

3.3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方法

除了要选取科学教育内容外,还要注重对方法多样性的探索,实现有效供给.

利用互联网.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日常生活社交和学习都被网络媒体深深影响.针对这一新情况,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进行引导[8].

开展实践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把不同学科与心理知识结合起来,以演讲、朗诵、表演等贴近学生的实际方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意义.

通过知识竞赛、匿名投稿、实地访问学生等“接地气”的方式,不仅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还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优质.

3.4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供给主体

增加多元主体选择.多方面丰富供给,从互动化的课程到一对一的咨询,构成系列化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匹配相符合的老师精准解决问题.转移以往关注共性问题的情况,重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减少单调重复的课程,为他们提供各具特色的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

资源共享、联合开发.对各省、市高校的专兼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从中选择表现优异者,组建心理辅导教师团队,到高校演讲和咨询,后期跟踪并反馈数据.

3.5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供给

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走近学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到先进地区调研交流,把实践落地,着力提升教师的心理专业素养.

建立专业师资队伍.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校际的界限,从全国高校、研究所引进高水平人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优秀教师纳入团队中互相交流,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完善教师资格和能力认定制度.把教师资格认定和能力认定细则具体化,将教育能力认定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动态管理,让师资队伍能力的整体提升.

3.6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管理供给

全面部署,科学规划.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在掌握基本情况之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规划工作,探索适合本学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

加强校园文化和社团建设.通过组织大学生观看心理类的电影、听专业讲座,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舞台[9].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管理方式更丰富.把其他行业的管理经验当作参考,利用QQ、微信等沟通平台,全方位提升培训工作中的效率.

猜你喜欢

供给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