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音乐剧发展历程研究

2022-04-28黄菀卿

戏剧之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原创音乐剧剧场

黄菀卿

(东国大学 韩国 首尔 100-715)

起源于19 世纪的音乐剧,是一门集音乐、叙事、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音乐剧并非诞生于某个国家或是特定的区域,“音乐剧的综合起源说”或许能更好地说明音乐剧的发端。音乐剧作为一种汇聚多种元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在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历经演变,不断发展,深受大众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剧早已不再局限于纽约的百老汇以及伦敦的西区,音乐剧已走向全球。音乐剧在亚洲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韩国音乐剧。本文对韩国音乐剧的发展做了如下梳理:

一、萌芽时期(20 世纪60~70 年代)

1953 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重点发展经济,同时注重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的音乐剧电影开始在韩国传播,尤其是1960 年代中期传入的多部美国音乐剧电影如《奥克拉荷马》《国王与我》《南太平洋》等,引起了观众对于音乐剧这一艺术种类的关心和观赏欲望。

韩国的本土音乐剧也就此开始萌芽。1965年8 月26 日~27 日,在国立剧场(现在的明洞艺术剧场)上演了韩国第一部原创音乐剧《捕虾》。1966 年7 月22 日~26 日,音乐剧《狂欢节手册》上演。继该作品的成功公演之后,1966 年10 月26 日~29 日,Yegreen 乐团的音乐剧《悄悄到来》在市民会馆上演,这部改编自经典名作《裴裨将传》的原创音乐剧被称为韩国原创音乐剧的先河。

随后,Yegreen 乐团接连制作了一系列以民族情感为基础的原创音乐剧,如:《花先生花先生花先生》(1967)、《大春香传》(1968)、《大海呀,说话吧》(1971)等。Yegreen 乐团在1960 年代首先打开了韩国音乐剧时代,并致力于以韩国的经典名作为素材,融合韩国的音乐及舞蹈,借鉴西方音乐剧的形式来创作韩国原创音乐剧。

1966 年,韩国电视剧中心介绍了音乐剧《波吉和贝丝》,自此正式开始了对于西方音乐剧的推广和了解。1970 年代中期,《小孩子家》(原作《Fantastics》1973)、《堂吉柯德》(原作《Man of La Mancha》1975)等作品陆续上演。1976 年,现代剧场创建之后以音乐剧《PADAM PADAM PADAM》(1977)拉开序幕,并通过音乐剧《耶稣基督超级巨星》(1980)为韩国观众打开了音乐剧的新世界。

二、探索模仿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20 世纪80 年代的韩国主要以剧团的形式来制作音乐剧,但是大多数剧团以话剧为中心进行排演。当时由民众剧团、广场剧团、大众剧团共同制作的音乐剧《红男绿女》(1983 年)收获了很高的人气,大获成功。

80 年代,大家只是在浅层地模仿学习西方音乐剧作品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制作、营销等层面。在这个时期,韩国原创音乐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话剧界所引导,把话剧作品扩大为音乐剧。但是由于两种舞台形式毕竟还是有所不同,所以大部分作品比较偏实验性质;另一种是由政府所属的官方艺术团体所引导,如首尔市立歌舞团、首尔艺术团等,国家重要的活动需要这些团体创作歌舞作品进行表演,但是这些作品并没有达到商业化水平。

虽然这是一个探索模仿的时期,但1986 年创团的首尔艺术团以及1988 年创立的乐天世界艺术剧场,这些艺术团体以及专用剧场的出现,都为音乐剧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乐天世界艺术剧场,作为韩国最早的音乐剧专用剧场,在创立之后对专业音乐剧演职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并通过低廉票价的吸引形成青少年观众层,这些努力都为后期音乐剧剧迷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成长时期(20 世纪90 年代)

20 世纪90 年代是韩流明星开始兴起的时代。1991 年,韩国更是成为亚洲四小龙,有13 家财团进入全球500 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领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在音乐剧版权引进开始规范化的同时,90年代,朝鲜体育开展了一项名为“看音乐剧运动”的大规模活动,并于1995 年设立了韩国首个音乐剧奖项“韩国音乐剧大赏”,该奖项共举办了19 届,如今已经中断,但成功举办的19 届对韩国的音乐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90 年代的韩国音乐剧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原版引进、版权引进以及原创音乐剧。1992 年,原版音乐剧《音乐之声》被引入韩国,就此开启了90 年代音乐剧原版引进的大门。1994 年,CMI 公司原版引进音乐剧《猫》,得到了很好的票房。这两部作品很快速地让更多韩国观众认识到了音乐剧这种形式。此后,《歌舞线上》《悲惨世界》等作品也在韩国进行了原版演出,大大提高了观众们观剧的审美取向及眼光。而一些专注于做音乐剧的企划制作公司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成立。

90 年代的韩国本土原创音乐剧,在引进作品的刺激下也得以发展。相比于几乎都是大剧场作品的引进剧目,韩国的中小音乐剧场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该时期韩国原创音乐剧主要分为三大类。1.浪漫喜剧:特点是内容轻松,结局往往幸福美好,受众面广,是男女老少皆宜的类型,代表作有沙龙音乐剧概念的《爱在雨中》、作为电视喜剧延长线的《Show Comedy》等。2.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80 年代有很多话剧转向音乐剧,而话剧多以反映社会问题为主,转向音乐剧之后自然也有所影响,代表作有《蓝色西贡》、改编自德国话剧的《地铁1 号线》等。3.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中心的作品:代表作有《明成皇后》等。

四、产业时期(2000 年代)

1997 年经济危机之后,韩国积极推动文化振兴战略,让文化产业成为了韩国的支柱产业。而2001 年,可以称为韩国音乐剧的爆发年。

2001 年12 月,韩文版《剧院魅影》首演,并在LG 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了7 个月。在此之前的音乐剧作品至多演2~3 周,因此,该作品创造了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纪录。韩文版《剧院魅影》以110 亿韩元的制作费创下韩国音乐剧史上的新高,并以190 亿韩元的票房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2000 年开始,以首尔为首的各个地方政府也加快推进剧场建设工作。韩国音乐剧市场在大型音乐剧作品内容、资本、剧场、观众兼具的情况下,开始了大规模高速发展。在继《剧院魅影》成功以后,《猫》《芝加哥》《妈妈咪呀!》《变身怪医》《美女与野兽》等作品都在2000 年代上半期取得成功。

2000 年代后期,随着引进作品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音乐剧制作公司也陆续成长起来,引进作品也从英文作品延伸到了其他。如2005 年法文版的《巴黎圣母院》来到韩国,一年以后韩文版的《巴黎圣母院》也以很快的速度诞生了。2000 年代韩国原创音乐剧方面,2005 年的《洗衣服》《寻找金钟旭》等极具特色的小剧场音乐剧也给韩国的原创小剧场音乐剧打开了新的局面。

五、大众化、国际化时期(2010 年代~至今)

(一)大众化时期

2010 年1 月,韩国第一次出现了德文版音乐剧作品的本土化,该作品就是《莫扎特》。2010年1 月~2 月,韩文版的《莫扎特》在世宗文化会馆上演,该作品的出现开始了韩国音乐剧市场中的明星效应。由金俊秀出演的《莫扎特》引领韩国进入了音乐剧明星卡司票房时代,具有绝对票房影响力的明星成为了各制作公司争抢的对象。

音乐剧明星演员带来的明星效应都加快了韩国音乐剧的大众化发展。比起电视剧以及电影领域,明星在音乐剧中的影响力要大得多,音乐剧的大众化就这样扩散开去。

(二)国际化时期

2009 年,角逐托尼奖最佳音乐剧作品的《近乎正常》《舞动人生》,韩国仅用一年时间就通过版权引进的方式制作了上述作品的韩文版并成功使其上演。韩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上演百老汇新作品的市场之一。而韩国音乐剧的国际化,不仅仅是上述提到的引进作品的国际化,更是韩国从音乐剧输入国转变为了输出国。近年来不断有韩国音乐剧作品版权输出到其他国家和市场。例如改编自人气电视剧的《宫》就曾被引进到日本市场,在韩国被评为高分原创小剧场音乐剧的《也许美好结局》先后被引进到日本、美国、中国,近期更将制作出进军百老汇的版本,《我的遗愿清单》《拉赫马尼诺夫》《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帅小伙的蔬果店》《贝多芬》《面试》《烟雾》等作品也以版权引进的方式进入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任何对于他国的音乐剧发展研究,最终都要回到本国的实践中来。纵观韩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韩国音乐剧市场在积极摸索开创原创音乐剧的同时,正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引进西方音乐剧的作品、制作、运营以及管理模式。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经济背景、不同的制作体系,乃至不同的作品类型,都会有不同的更适宜的制作方法,但作为像韩国这样要从西方学习音乐剧文化的角度上来看,只有不断在成熟优秀的作品中积累经验,才能渐渐独立,制作出不管是原创还是引进的好作品。同样,中国音乐剧也需要以学习借鉴参考为基础,结合本国的文化背景及市场环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②王海笑.2020 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大师班——〈韩国音乐剧如何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输出〉.

③金动渊.2021 第三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音乐剧专业人才研修班-《韩国音乐剧的市场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制作环境的变化》.

猜你喜欢

原创音乐剧剧场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论《日出》的剧场性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原创地带
开心剧场